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笔者主要通过广西民族院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的创作实践,浅谈如何在大学校园规划中构建创造性大学校园空间,营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校园建筑群。
关键词:广西民族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创造性大学校园空间;地域特色
1、前言
广西民族学院自创办至今,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备,办学效益较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且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少数民族高等学府。特别是在办学规模上,已拥有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商科7大学科。普高全国制本科生已达11564人,硕士研究生483人。但现有校园面积仅1079亩,已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学校的战略发展,新校区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用地现状及分析
位置:位于南宁市相思湖新区高校基地北区,大学西路延长线北侧,北面为环城高速公路,西面为城市规划次干道树人路,和南宁市党校相临,东面为规划城市次干道鹏飞路。
面积:规划总用地602791.70平方米,净用地520721.57平方米
其中:A 地块434759.91平方米净用地379058.86平方米
B 地块168031.79平方米净用地141662.72平方米
地形:整个新校区用地基本由城市道路围合,用地完整、相对规则。用地为小丘陵地形,西面的丘陵山体较高,东面相对较为平整。局部山体已被破坏,并已成削壁。西南山体保存相对较完整,植被也保留较好。用地范围内以池塘为主的水体较多,但较为分散,未形成连续的水面。
用地条件:·B地块为建设限制用地,建筑层数不高于3层。
其它规划条件较为明确。
业主要求建设量较大,给用地规划带来较大的难度。
北为环城高速公路,南为城市主干道,其交通噪声影响到校园的布局。
山体与水体的破坏与分散,给规划带来难度。但山体和水体的丰富又给规划带来利用的条件。
周边城市建筑环境尚未形成,城市空间的约束较少,规划相对自由。
3、规划总体目标:
以功能规划为基础,空间规划为重点,构建宜教、宜学、宜居的校园空间,理性而浪漫的场所环境。
功能的整体性:由于学校规模较大,功能复杂,多样,规划明确不同的功能分区,周密组织学校的功能,以使学校的功能有机整体化,使学校的运行高效。
校园的特色化:结合学校的特色定位,在考虑大学共性的基础上强调差异性,规划从空间、建筑、景观、场所等均体现地域性的特色。并通过特色化的规划,强化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增强外界对学校的识别,为学校的品牌建设打下基础。
大学精神的回归:以人性为原则,规划从空间、建筑、景观的特色切入。以地域的文化和学校的历史为根基,通过场所空间的营造,构建大学所真正拥有的科学与严谨、民主与自由精神。
校园的网络化:以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空间的网格规划建立起整个校园的立体网络交流系统,提升整个学校的功能,以满足现代化大学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3.1规划理念缘起:
——“曲水”
“曲水”缘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千古佳语“……又有清流激荡,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整个规划以“曲水”作为空间规划的主题立意,整合原有水体,营造“曲水”空间,使之贯穿整个校园,使整个空间系统、景观系统、场所系统、甚至功能体系更具“灵”性。
——“风雨桥”
缘于广西侗族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得名的“风雨桥”。它不仅是一地域特色的交通建筑,同时更是人们休闲、交往、生活的场所。规划以“风雨桥”的空间作为构建建筑空间的主题立意,为大学校园营造了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交流场所空间,彰显民族地域文化的特征,更体现了空间的“魂”。
3.2功能规划
结合实际功能使用,合理分区,两个校区相对分开,东面为相思湖学院,西面为新校区本部。在各校区内划分功能组团,均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办公、生活、后勤等功能组团。根据功能性质的不同,校本部以入口前广场为核心,将办公、图书和教学区组团相对围合布置,宿舍区则布置在用地的北部,后勤区布置在控制用地内。同样,相思湖学院也以内广场为核心,组织了办公、图书和教学等功能建筑,宿舍布置在东北并和东北的后勤区相临。
根据功能性质和各功能组团之间的关联程度,合理组织功能组团。故校本部以图书馆为核心,两侧组织了教学区和生活区,方便学生的使用;办公楼设于入口广场前左侧,艺术楼设于右侧,便于对外联系和使用,后勤区均设于建筑限制区,并和学生生活区相临,方便学生的生活。体育运动设施均设于北面建筑限制区,利于土地的利用。综合体育馆、风雨操场和游泳馆设于两校区相交处,便于两者的使用,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圖书、教学、实验区联系密切、并利用连廊等相连,便于学科的交叉、资源共享,利于交流。在教学区不仅设交流空间,同时可将一些如咖啡、小商业等休闲商业引入。同时生活居住空间也可以增加交流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生活的互动。实现宜教、宜学、宜居的理想。宿舍区引入商业楼宇的理念,设共享花园、空中花园等交流空间。并引入酒店公寓模式,注意增加休闲商业服务设施,追求便利性的生活人性化。
在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利用保留的山体规划为休闲的民族风情园,提升整个功能体系的品质。
3.3交通系统规划
内外交通联系:分别在两校区南面各设一出入口和大学路相连并通过内部干道形成环路,便于校内外联系;并建议在东、西两规划道路建成后各增设一出入口,加强学生居住区和外界联系。
校内动态交通组织:校内干道结合功能组团的布置特点,以干道环绕组团布置,并和两个出入口形成环路,使各功能组团有良好的通达性。设二级道路系统,对外和各功能组团之间以校内干道联系,功能组团内各建筑均规划为以步行系统联系。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禁入区,教学区、生活区均设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禁入区,增加步行系统的体验和校内人员的安全。结合功能分区,合理组织交通,尽可能缩短联系路程,以满足步行要求,校内交通提倡以步行为主,部分使用自行车。校内不设教职工居住区,上下班以公交、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在校前区设大型停车场库,尽量满足教职工上下班的需要。同时,可作为对机动车的截流,减少机动车进入学校内部的流量。
步行系统结合空间、景观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形成滨水道和山间小道,并利用平台、广场、建筑架空、连廊、风雨桥等将各功能组团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丰富体验的景观感受,提升步行系统的功能。
静态交通组织: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在校前区设大型的机动车室外停场车场。同时,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在办公楼、艺术楼和图书馆的地下室设停车库。并在宿舍区设半地下室停放学生的自行车。
3.4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以规划总体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以“曲水·风雨桥”作为空间构建的主题创意,并以“曲水”空间和“风雨桥”空间为主骨架,构建起整个校园的多层次空间系统。整合原有水体,构筑一条连绵而贯穿整个校区的“曲水”,以“曲水”的延绵空间将宿舍、民族风情园、校前广场、教学区至相思湖学院的各层次的空间贯通,构建起以“曲水”为的灵魂的空间。结合大学的交流特性和地域特色建筑——“风雨桥”,构建交流空间并以此作为学校主要建筑空间的主骨架,和平台、楼阁、小桥等有趣地穿过“曲水”空间,使“曲水”和“风雨桥”空间互相渗透贯通。
强调空间的功能化,校前广场既可以作礼仪用,也可作人流集散。民族风情园既可休闲,也可部分作为民族体育及表演用。追求空间的人性化,根据功能的不同,追求适宜的空间尺度,围合、通透、休闲、易达、便利以及生活化、功能化,处处体现对人的细微关怀。创造空间的层次性,空间利用尺度的不同、开放程度,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如开放性的休闲空间民族风情园,校前区的礼议广场,建筑内部围合的庭园等。构筑空间的网络化,追求空间的融会贯通,使空间相互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整体。
入口空间的重点表现,校本部的前广场以大尺度的山水印象表达大气与宏伟,但又不缺山水的亲和。同时,以图书馆为核心,两侧设办公大楼和艺术楼的布局,更显出大学的整体形象。相思湖学院则以省地为原则,规划为以内院广场作为入口空间,强调其层次感和围合感。建筑空间以教学区的空间构建为核心,以风雨桥的空间作为骨架,沿风雨桥展开按传统的空间处理手法围合的庭园空间,使建筑空间体系形成良好的序列感和层次感。
3.5景观规划
景观与空间相结合,共构形成互动的体验系统。以“曲水”构建以水景为主的贯穿整个校园的主景观带,并结合保留的山体树林,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以“带”“面”“点”构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从建筑庭园的局部,到校前广场,到民族风情园到整个“曲水”景观带,做到处处是景,步移景异。民族风情园利用保留的树林形成自然原生态的景观,沿“曲水”一带则将以竹、柳等亲水植物为主构筑亲水的景观绿化带。构建以绿色体验为主的景观感受。结合传统的园林手法,对庭园及建筑架空层等局部空间造园,表现出景观的传统特征,并大大丰富了景观系统的层次和内涵。以民族风情园的民族表演广场和鼓楼等的地域文化元素,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环境。
3.6场所规划
场所是对空间的深度体验,是一种氛围的营造,更是一种大学精神的营造。结合功能、建筑、空间、景观、交通的规划,以 “曲水”为核心,建构起多位一体的场所空间系统。以步行系统为核心,构建起整个场所空间的体验序列,强化不同空间的不同体验,不同空间的不同氛围。结合“曲水”景观的规划,以水、竹、荷、柳、曲径等尽可能营造浪漫的氛围。以风雨桥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建筑序列空间同时,结合建筑围合的“书院”院落空间,多层次地构建了现代大学所需的交流空间,并共同营造了严谨与科学、开放与自由的校园氛围。同时 “风雨桥” 和“鼓楼”等元素等切入,强化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特征,体现对人的细微关怀,创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
3.6环境规划
以省地节能为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如自然风、自然光等,营造良好的校园物理环境。适当调整功能组团的布置,将声环境要求较高的教学和居住组团布置在用地的中间地带,并将部分声环境要求不高的后勤、办公、部分实验室布置在南北沿路两侧,起到隔声作用。减少环城高速与大学西路交通噪声的影响。主要的教学、实验、办公、图书馆、居住均采取南北布局,以獲取较好的通风。教学和实验楼之间,宿舍楼之间用“风雨桥”或“连廊”连接,以达到遮阳、避雨,为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筑物底层部分采用架空处理,以改善整体建筑群通风的效果。合理规划楼间间距,特别是宿舍、教学楼、实验楼。既满足通风日照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建筑间的遮荫效果,给庭园空间留下一片“阴凉”的空间,满足炎炎夏日的交流需要。
4、 总结
总体建筑风格规划以彰显中国传统、民族地域性、现代大学共性为原则,以结合空间景观营造大学特色场所为目标。整个校园以是灰色四坡屋顶为统一建筑风格的元素,构建建筑的传统风格。建筑以低层、多层、高层的体形组合,使建筑布局形成错落有序的群体风格,和青山秀水形成园林校园的风格。以“风雨桥”的为理念,营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空间风格。建筑部分底层架空,顶层结合坡屋顶一起悬挑,使建筑更加显得轻巧而通透,体现了良好的地域性风格。建筑色彩规划以褐色与白色相间的墙面色彩,浅灰色的四坡屋顶为主。显示出大学建筑应稳重与严谨,同时座落在青山秀水、绿荫丛林中,又显出少有的浪漫与自由。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关键词:广西民族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创造性大学校园空间;地域特色
1、前言
广西民族学院自创办至今,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现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齐全,师资力量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备,办学效益较好,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且具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少数民族高等学府。特别是在办学规模上,已拥有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理科、工科、农科、医科、商科7大学科。普高全国制本科生已达11564人,硕士研究生483人。但现有校园面积仅1079亩,已不能满足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为了学校的战略发展,新校区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2、用地现状及分析
位置:位于南宁市相思湖新区高校基地北区,大学西路延长线北侧,北面为环城高速公路,西面为城市规划次干道树人路,和南宁市党校相临,东面为规划城市次干道鹏飞路。
面积:规划总用地602791.70平方米,净用地520721.57平方米
其中:A 地块434759.91平方米净用地379058.86平方米
B 地块168031.79平方米净用地141662.72平方米
地形:整个新校区用地基本由城市道路围合,用地完整、相对规则。用地为小丘陵地形,西面的丘陵山体较高,东面相对较为平整。局部山体已被破坏,并已成削壁。西南山体保存相对较完整,植被也保留较好。用地范围内以池塘为主的水体较多,但较为分散,未形成连续的水面。
用地条件:·B地块为建设限制用地,建筑层数不高于3层。
其它规划条件较为明确。
业主要求建设量较大,给用地规划带来较大的难度。
北为环城高速公路,南为城市主干道,其交通噪声影响到校园的布局。
山体与水体的破坏与分散,给规划带来难度。但山体和水体的丰富又给规划带来利用的条件。
周边城市建筑环境尚未形成,城市空间的约束较少,规划相对自由。
3、规划总体目标:
以功能规划为基础,空间规划为重点,构建宜教、宜学、宜居的校园空间,理性而浪漫的场所环境。
功能的整体性:由于学校规模较大,功能复杂,多样,规划明确不同的功能分区,周密组织学校的功能,以使学校的功能有机整体化,使学校的运行高效。
校园的特色化:结合学校的特色定位,在考虑大学共性的基础上强调差异性,规划从空间、建筑、景观、场所等均体现地域性的特色。并通过特色化的规划,强化师生对学校的认同,增强外界对学校的识别,为学校的品牌建设打下基础。
大学精神的回归:以人性为原则,规划从空间、建筑、景观的特色切入。以地域的文化和学校的历史为根基,通过场所空间的营造,构建大学所真正拥有的科学与严谨、民主与自由精神。
校园的网络化:以信息化系统建设和空间的网格规划建立起整个校园的立体网络交流系统,提升整个学校的功能,以满足现代化大学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3.1规划理念缘起:
——“曲水”
“曲水”缘自王羲之的《兰亭集序》那千古佳语“……又有清流激荡,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整个规划以“曲水”作为空间规划的主题立意,整合原有水体,营造“曲水”空间,使之贯穿整个校园,使整个空间系统、景观系统、场所系统、甚至功能体系更具“灵”性。
——“风雨桥”
缘于广西侗族一个美丽的传说而得名的“风雨桥”。它不仅是一地域特色的交通建筑,同时更是人们休闲、交往、生活的场所。规划以“风雨桥”的空间作为构建建筑空间的主题立意,为大学校园营造了一种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交流场所空间,彰显民族地域文化的特征,更体现了空间的“魂”。
3.2功能规划
结合实际功能使用,合理分区,两个校区相对分开,东面为相思湖学院,西面为新校区本部。在各校区内划分功能组团,均形成相对独立的教学、办公、生活、后勤等功能组团。根据功能性质的不同,校本部以入口前广场为核心,将办公、图书和教学区组团相对围合布置,宿舍区则布置在用地的北部,后勤区布置在控制用地内。同样,相思湖学院也以内广场为核心,组织了办公、图书和教学等功能建筑,宿舍布置在东北并和东北的后勤区相临。
根据功能性质和各功能组团之间的关联程度,合理组织功能组团。故校本部以图书馆为核心,两侧组织了教学区和生活区,方便学生的使用;办公楼设于入口广场前左侧,艺术楼设于右侧,便于对外联系和使用,后勤区均设于建筑限制区,并和学生生活区相临,方便学生的生活。体育运动设施均设于北面建筑限制区,利于土地的利用。综合体育馆、风雨操场和游泳馆设于两校区相交处,便于两者的使用,实现资源共享。考虑学科发展的需要,圖书、教学、实验区联系密切、并利用连廊等相连,便于学科的交叉、资源共享,利于交流。在教学区不仅设交流空间,同时可将一些如咖啡、小商业等休闲商业引入。同时生活居住空间也可以增加交流学习空间,实现学习生活的互动。实现宜教、宜学、宜居的理想。宿舍区引入商业楼宇的理念,设共享花园、空中花园等交流空间。并引入酒店公寓模式,注意增加休闲商业服务设施,追求便利性的生活人性化。
在用地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利用保留的山体规划为休闲的民族风情园,提升整个功能体系的品质。
3.3交通系统规划
内外交通联系:分别在两校区南面各设一出入口和大学路相连并通过内部干道形成环路,便于校内外联系;并建议在东、西两规划道路建成后各增设一出入口,加强学生居住区和外界联系。
校内动态交通组织:校内干道结合功能组团的布置特点,以干道环绕组团布置,并和两个出入口形成环路,使各功能组团有良好的通达性。设二级道路系统,对外和各功能组团之间以校内干道联系,功能组团内各建筑均规划为以步行系统联系。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禁入区,教学区、生活区均设为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禁入区,增加步行系统的体验和校内人员的安全。结合功能分区,合理组织交通,尽可能缩短联系路程,以满足步行要求,校内交通提倡以步行为主,部分使用自行车。校内不设教职工居住区,上下班以公交、机动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在校前区设大型停车场库,尽量满足教职工上下班的需要。同时,可作为对机动车的截流,减少机动车进入学校内部的流量。
步行系统结合空间、景观规划,充分利用自然形成滨水道和山间小道,并利用平台、广场、建筑架空、连廊、风雨桥等将各功能组团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丰富体验的景观感受,提升步行系统的功能。
静态交通组织: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在校前区设大型的机动车室外停场车场。同时,充分利用地下室空间,在办公楼、艺术楼和图书馆的地下室设停车库。并在宿舍区设半地下室停放学生的自行车。
3.4空间规划
空间规划以规划总体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以“曲水·风雨桥”作为空间构建的主题创意,并以“曲水”空间和“风雨桥”空间为主骨架,构建起整个校园的多层次空间系统。整合原有水体,构筑一条连绵而贯穿整个校区的“曲水”,以“曲水”的延绵空间将宿舍、民族风情园、校前广场、教学区至相思湖学院的各层次的空间贯通,构建起以“曲水”为的灵魂的空间。结合大学的交流特性和地域特色建筑——“风雨桥”,构建交流空间并以此作为学校主要建筑空间的主骨架,和平台、楼阁、小桥等有趣地穿过“曲水”空间,使“曲水”和“风雨桥”空间互相渗透贯通。
强调空间的功能化,校前广场既可以作礼仪用,也可作人流集散。民族风情园既可休闲,也可部分作为民族体育及表演用。追求空间的人性化,根据功能的不同,追求适宜的空间尺度,围合、通透、休闲、易达、便利以及生活化、功能化,处处体现对人的细微关怀。创造空间的层次性,空间利用尺度的不同、开放程度,形成多层次的空间,如开放性的休闲空间民族风情园,校前区的礼议广场,建筑内部围合的庭园等。构筑空间的网络化,追求空间的融会贯通,使空间相互间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络整体。
入口空间的重点表现,校本部的前广场以大尺度的山水印象表达大气与宏伟,但又不缺山水的亲和。同时,以图书馆为核心,两侧设办公大楼和艺术楼的布局,更显出大学的整体形象。相思湖学院则以省地为原则,规划为以内院广场作为入口空间,强调其层次感和围合感。建筑空间以教学区的空间构建为核心,以风雨桥的空间作为骨架,沿风雨桥展开按传统的空间处理手法围合的庭园空间,使建筑空间体系形成良好的序列感和层次感。
3.5景观规划
景观与空间相结合,共构形成互动的体验系统。以“曲水”构建以水景为主的贯穿整个校园的主景观带,并结合保留的山体树林,形成良好的生态景观。以“带”“面”“点”构成多层次的景观系统。从建筑庭园的局部,到校前广场,到民族风情园到整个“曲水”景观带,做到处处是景,步移景异。民族风情园利用保留的树林形成自然原生态的景观,沿“曲水”一带则将以竹、柳等亲水植物为主构筑亲水的景观绿化带。构建以绿色体验为主的景观感受。结合传统的园林手法,对庭园及建筑架空层等局部空间造园,表现出景观的传统特征,并大大丰富了景观系统的层次和内涵。以民族风情园的民族表演广场和鼓楼等的地域文化元素,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征的人文景观环境。
3.6场所规划
场所是对空间的深度体验,是一种氛围的营造,更是一种大学精神的营造。结合功能、建筑、空间、景观、交通的规划,以 “曲水”为核心,建构起多位一体的场所空间系统。以步行系统为核心,构建起整个场所空间的体验序列,强化不同空间的不同体验,不同空间的不同氛围。结合“曲水”景观的规划,以水、竹、荷、柳、曲径等尽可能营造浪漫的氛围。以风雨桥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建筑序列空间同时,结合建筑围合的“书院”院落空间,多层次地构建了现代大学所需的交流空间,并共同营造了严谨与科学、开放与自由的校园氛围。同时 “风雨桥” 和“鼓楼”等元素等切入,强化地域性民族文化的特征,体现对人的细微关怀,创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
3.6环境规划
以省地节能为原则,充分利用自然要素,如自然风、自然光等,营造良好的校园物理环境。适当调整功能组团的布置,将声环境要求较高的教学和居住组团布置在用地的中间地带,并将部分声环境要求不高的后勤、办公、部分实验室布置在南北沿路两侧,起到隔声作用。减少环城高速与大学西路交通噪声的影响。主要的教学、实验、办公、图书馆、居住均采取南北布局,以獲取较好的通风。教学和实验楼之间,宿舍楼之间用“风雨桥”或“连廊”连接,以达到遮阳、避雨,为交流提供良好的环境。建筑物底层部分采用架空处理,以改善整体建筑群通风的效果。合理规划楼间间距,特别是宿舍、教学楼、实验楼。既满足通风日照的需要,同时也考虑建筑间的遮荫效果,给庭园空间留下一片“阴凉”的空间,满足炎炎夏日的交流需要。
4、 总结
总体建筑风格规划以彰显中国传统、民族地域性、现代大学共性为原则,以结合空间景观营造大学特色场所为目标。整个校园以是灰色四坡屋顶为统一建筑风格的元素,构建建筑的传统风格。建筑以低层、多层、高层的体形组合,使建筑布局形成错落有序的群体风格,和青山秀水形成园林校园的风格。以“风雨桥”的为理念,营造具有地域民族特色的建筑空间风格。建筑部分底层架空,顶层结合坡屋顶一起悬挑,使建筑更加显得轻巧而通透,体现了良好的地域性风格。建筑色彩规划以褐色与白色相间的墙面色彩,浅灰色的四坡屋顶为主。显示出大学建筑应稳重与严谨,同时座落在青山秀水、绿荫丛林中,又显出少有的浪漫与自由。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