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高校考试改革的思考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beizh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下,对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课程考试内容进行了改革。对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有效的改进,并采用闭卷考试、查阅文献论文、课堂讨论、软件操作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考查,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创新型;考试改革;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叶喜葱(1981-),男,浙江台州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讲师;刘文俊(1971-),男,黑龙江绥化人,三峡大学机械与材料学院,副教授。(湖北宜昌443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201105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8-0030-02
  
  一、概述
  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新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个很大的问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不少学者提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从培养服务型人才转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型的问题。那么创新型人才和服务型人才到底存在哪些区别呢?
  创新型人才与服务型人才有4个区别:[2](1)获取知识形式不同。服务型人才主要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教来间接获取知识,而对未知的新知识缺少探索精神,而创新型人才不但善于获取间接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获取直接知识和探索未知知识的能力。(2)思维形式单一。服务型人才以正向思维为主,或者说是一种顺向思维,他们认为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全是对的,很少对教师讲的、书本上写的东西进行深入思考,根本不会对所学的知识提出质疑,而创新型人才在培养正向思维的同时,还注重逆向思维,或者说是批判思维的培养,勇于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探索、分析、质疑。(3)能力培养结构不同。服务型人才属于应用型人才范畴,主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创新型人才富有开拓性,具有创造能力,富有冒险精神等特征,这就决定了创新型人才不单单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4)培养过程不同。培养服务型人才主要强调的是共性,不鼓励学生当“出头鸟”,适于批量培养,而创新型人才以“学生”为本,强调学生的个性。
  虽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口号已获普遍的认同,但反观教育实际却不容乐观。学者王晋堂指出,“教育问题的全部症结,就在于教育体制,更正确地说,在于教育管理体制。”[3]在教育管理体制当中,考试又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考试像是指挥棒:很多时候,考试考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要想培养创新型人才,对学生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评价、激励极其重要。显然,传统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方法已经不能满足新型教育目标的要求。
  二、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传统考试方法存在的问题分析
  1.考试方式过于单一
  在传统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的考试中,闭卷、开卷、论文写作及认识性实验操作等是主要形式,而在这几种形式中,闭卷考试是经常采用的,其他形式一般很少用。同时,考试内容主要注重书本理论和知识,局限于教材,大部分教师会在考前划范围、定重点,而实际上这种考核方法无法考核出学生的真才实学,也必定会对学生平时的学习产生严重的误导,学生只要学习书本上的内容就可以了,许多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有效地理解知识和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他们只为分数而考试,考试难以将学生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自主“学”进行转变,难以起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4]
  2.考试时间过于集中
  在本专业中,大一、大二学生学的是基础课,基础课基本上全部安排在学期末进行考试;大三、大四学生由于需要参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生产实习等内容,往往考试时间冲突。这就造成了学生在短时间内承受着极大的考试压力(有时候达到一周4科以上的考试),造成了学习上的前松后紧。不利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也无法及时巩固学习成果,除了考试效果差外,还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
  3.考试内容过于单一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交叉学科特色的工科专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学科的发展与机械、计算机、数学、化学及物理等学科密切相关,这就要求学生拥有扎实的材料科学专业知识,掌握机械工程理论、计算机操作技能、数学有关定律等等,[5]而在实际当中,只要涉及材料成型技术的,其他知识很难在考试中得到考查。如课程“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除了需要掌握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外,还需要掌握目前普遍应用于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几种软件(如Deform、Ansys、UG等)、数据库、专家系统等知识。而在传统的考试中,该课程主要注重考查学生对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程度,忽略了掌握软件与其他知识和技能的考查。
  三、关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1.转变教育理念
  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先进之林。”创新是引领社会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直接因素。高等学校必须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必须认识到以前那些传统应试教育的落后教育思想及观念的弊端,提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形成为重点的教育形式,形成与创新人才培养教育理念相适应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并以此为依据,最终将学生培养成具有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创新教学方式
  宽口径的教学模式是目前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压缩教学课时,但是在有的课程中,教学课时的缩短很难将课程内容全部讲完(如“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应用”,课程内容有十章,教学课时只有30个学时),这就会出现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习效果差。这就需要对目前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把书本和要学习的内容交给学生,如果由教师把全部课程讲完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说在讲解“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学模型及分析方法”章节时,讲完全部内容需要10个学时以上,这还只是粗略地讲解,所以教师只对书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进行讲解,其他的内容让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只是组织者,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将在图书馆、资料室查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如在讲计算机在材料成型技术中的应用章节时,先对其基本原理(温度场、应力场、浓度场等等)进行分析,然后就软件的基本操作进行讲解,布置若干课题让学生选,剩下的让学生自己找资料,下次课的时候进行全面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立自主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
  3.推进考试内容、方式的改革
  考试内容对学生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考试考什么,学生就会对该内容进行重点学习,因此考试内容的改革是考试改革的重点。在考试内容改革上首先应突出基础性、原理性、创新性的原则。除了基础性内容外,应减少以再现书本和笔记知识为主的考试内容,在原理性和创新性部分,应加强学生对理解知识、应用知识的考核,使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不再主要考学生的记忆力,而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创新力,使学生逐步向自我学习转变,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掌握吸收新知识。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使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分析、比较和融会贯通,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如在实验操作中尽量采用综合性设计实验,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创新精神(不单单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形成和综合能力的提高。[4]
  目前我国高校大部分课程仍主要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形式,成绩一般是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而平时成绩主要以点名为主,这就造成部分学生为了上课点名而去上课,根本不知道讲的内容是什么。采用闭卷和开卷考试难以对学生分析问题(闭卷、开卷考查的重点主要是基础性的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查。因此必须对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合理选择考试方式,根据课程的内容、性质和特点,“计算机在材料科学及工程中的应用”的考试形式改为:闭卷(30%)、查阅文献论文(30%)、课堂讨论(30%)、软件操作(10%)多种形式相结合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还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4.加强考试分析
  从目前高校考试分析的实际情况来看,考试分析并未受到的重视。大部分教师认为考试结束就表示该门课程已经结束,其实考试分析是整个考试管理中必须重视的一部分,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和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考试分析又可分为试卷质量分析和学生成绩分析(学生成绩分析主要分析分数分布情况、知识掌握情况)两个方面,在试卷质量分析中,试卷内容和题型是否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否符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求,只有对试卷的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确保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进而才能指导考试成绩的分析。在试卷分析的前提下,考试成绩分析的结果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程度,才能改进下一次出卷和教学内容。只有结合试卷分析和考试分析两部分内容,才能反映学生掌握知识和创新能力的水平,才能准确地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存在的问题。[6]所以,加强考试分析是考试改革必须重视的环节。
  
  参考文献:
  [1]李斌.高等教育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N].光明日报,2006-11-28.
  [2]秦钢年,廖庆敏,蒙艳玫,等.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7).
  [3]谭亚莉.对构建高校现代学生评价体系现状的分析[J].财经科学,2002,(7).
  [4]韩建华,陈欣.论大学考试改革与培养创新人才[J].南昌高专学报,2007,(6).
  [5]崔红保.宽口径模式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教学途径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10,(6).
  [6]朱庆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05,(5).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必须加快机械工程类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改革。以笔者所在院校机械工程类专业为例,阐述了通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合理课程体系以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等措施,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键词:机械工程类专业;创新能力;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张桂菊(1979-),女,布依族,贵州贵阳人,邵阳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系,讲师;肖才远(1979-),男,
期刊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微波射频电路和系统设计更多地依靠软件设计完成,而微波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滞后于微波技术的发展。基于此,对微波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对基于微波测量系统的硬件平台实验进行了改革,其次在该课程实践教学中引入微波射频仿真软件,并就实验内容安排、软件选择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探索。  关键词:微波技术;实践教学改革;微波射频仿真  作者简介:贾建科(
期刊
摘要: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时代任务,改革课程学习成绩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分析学习成绩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阐述了学习成绩评价的改革趋势和原则,讨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关键词:成绩评价;教学评价;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彭熙伟(1966-),男,云南昆明人,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廖晓钟(1962-),女,浙江嘉兴人,北京理工大
期刊
摘要: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学生评教作为常用的教学质量管理方法已被很多高校采用。学生评教能反映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目前有关学生评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还不够,一些高校在学生评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高校教学;学生评教;教学质量  作者简介:刘东(1980-),男
期刊
摘要: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针对高职毕业生不能很好满足目前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需求之现状,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创新性地将CDIO工程教育模式引入到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中,为CDIO工程教育模式在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思路,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CDIO;工程教育模式;工程能力
期刊
摘要:近年以来,大学生基层就业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并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近年来各地选拔干部的依据之一。面对这一形势,大学毕业生如何应对?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通过问卷调查,以上海电力学院经管类学生为例,分析其对于基层就业的意向。通过研究,我们认为经管类学生对于基层就业认同率较高,对到基层就业认识因年龄而有差异,动机多样化,户籍城乡二元化造成学生基层就业有顾虑,并期望有保障机制
期刊
摘要:针对江西理工大学当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从专业建设的思路、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与就业保障体系、专业反馈机制和自行考核评估机制、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及教学管理等方面探讨本专业的结构优化与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学研究型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机械工程;专业建设  作者简介:古莹奎(1976-),男,河
期刊
摘要:毕业设计是大学生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实践环节,是大学生衔接学校和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全面检验和总结,也是为增强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尽快适应社会奠定基础。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是高校教学质量的直接反映,而毕业设计各环节的有效监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证。对毕业设计各环节的设置和教学质量的监控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毕业设计;教学质量;质量监控  作者简介:陈明军(
期刊
摘要:以高职高专贫困生为研究对象,比较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的外显自尊差异。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对贫困生进行干预,改善贫困生的自尊状况,以促进贫困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高职高专;贫困生;自尊调查;干预研究  作者简介:沈懋法(1964-),男,浙江嘉兴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系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陈树婷(1981-),女,山东莱芜人,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处,讲师。(浙江杭州310053)  基金
期刊
摘要:野外实习教学是地质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课堂的延伸和拓展,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建议加强学生地质实习的思想教育工作,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法,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洞察力,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地质人才。  关键词:地质实习;专业素质;工程地质  作者简介:吴振祥(1974-),男,福建漳州人,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讲师;樊秀峰(197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