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大班幼儿种植活动中的自主学习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ib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接触自然的机会,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自主探索及思维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放权给幼儿,以自主学习为主开展种植活动,能够充分发挥幼儿学习上的自主性,增强幼儿的实践经验,锻炼幼儿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大班幼儿;种植活动;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7-0089-02
  On the Autonomous Learning of Large Class Children in Planting Activities
  WANG Yuwen  (Nanyuan kindergarten,Zhangjiagang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planting activities provid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children to contact with nature,an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children's observation ability,hands-on ability,independent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development.Devolution of authority to children and carrying out planting activities based on autonomous learning can give full play to children's learning autonomy,enhance their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exercis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Key words】Large class children;Planting activities;Autonomous learning
   傳统种植活动中,常见的活动方式是教师作出决定,幼儿集体跟着参与。自主学习方式,则是围绕幼儿个体发展,让幼儿自主参与到种植的各个环节当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学习,获得知识与经验。教师需要为幼儿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放权给幼儿,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使其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参与到种植活动当中,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发展。
  1.在种植计划中自主学习
   兴趣是驱使行为的最大动力,幼儿在种植活动的自主学习也来源于兴趣。当前很多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开展,通常都是教师制定种植计划,然后带着幼儿一起种植。种植活动确实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但是一系列的过程都由教师主导,幼儿只是跟随教师的行动,无疑是非常被动的,那么,幼儿的兴趣也无法得到充分地激发,他们的自主性当然也无法完全地体现出来。种植环节中选择种植哪些植物是发展幼儿学习自主性的最佳契机,特别是大班的幼儿。例如,在春天的时候,教师组织幼儿一起将种植区域整理出来,然后与他们一起讨论要种植什么植物。这个时候幼儿的兴趣被积极调动起来,并就‘种植什么’展开探讨。有的孩子说可以种小麦,有的说要种黄瓜、种青菜、辣椒等等。孩子们在探讨的过程中会将自己的生活中的经验分享出来,这个时候教师不对他们的结果做评定,而是为他们每一个人发一张种植计划,并要求他们将想种的植物画在计划卡上面,然后带给爸爸妈妈看,请他们帮忙看一看自己选择的植物适不适合,如果适合种植的话,就在植物名字后面打上对勾,如果不适合就画一个叉号,同时要将理由说出来。这样孩子们高高兴兴地回去,并在交计划卡的时候积极发言。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讨论,在相互交流中他们会发现,不同植物种植时是需要分季节的,比如,小麦是在冬天种植,黄瓜、辣椒可以在春天种等等。有的植物需要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比如,水稻、莲藕,有的喜欢长在沙地上,如花生等。学生会对自己找到的答案形成满足感和自豪感,同时也对大自然的植物感到神奇。当幼儿探讨之后,教师可以再次询问他们‘应该种些什么植物呢?’孩子们知道了什么植物是生长在春天的,于是有想种番茄的,有想种西瓜的等,开展了进一步的讨论。最后以表决统计的方法确定种植番茄。在选择种植种类的环节中,教师是以放手的形式,让幼儿明白了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特征,因此,需要生长的季节也不同,也明白了不是所有的植物都应种在土里,还有长在水中的,他们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经验,要比教师的讲述来得更深刻。
  2.在种植过程中学习新方法
   植物种植有很多步骤,因此幼儿在种植的环节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不同的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办法,种植也是一样,幼儿会在种植活动中了解自己的种植方法,同时也会学习到别人的方法,他们从中获得的经验是丰富且多样化的。例如,在土豆的种植中,孩子们发现了土豆的‘种子’还可以是土豆上面长出的‘芽’,在种植的时候可以用切块种植的方式。大班的幼儿总喜欢有挑战性的事物,他们打算用切块的方式来种植土豆,但是又担心切掉芽眼,也担心拿不稳刀。这个时候要求孩子们跟爸爸妈妈学习,通过反复尝试熟练掌握切土豆。这样幼儿不仅掌握了土豆种植的新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用刀切块,锻炼了孩子的胆量。在种植过程中,要求土豆保持20厘米的间距,那么20厘米到底是多少呢?大班的幼儿对数的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也喜欢用自己的经验去解决问题。于是指导幼儿认识测量工具,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测量和记录。有的孩子用截了一段绳子做标准,有的孩子用了一个小木棍,有的说20厘米相当于我一只脚的长度等等。另外,不同的班级会种植不同的植物,为了让孩子们对自己种植的植物有更多的了解,也让其他班级的小朋友了解更多的植物,教师可以鼓励孩子们为植物设计名片。例如,为刚种下的土豆设计的名片是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我是土豆,记住我的样子并回答我的问题:我另一个名字叫什么?我生长在什么季节?我都有什么作用?’等等。名片设计好了之后,孩子们将其放到了种植园中的‘植物新鲜知识’专栏当中。植物名片的内容会随着孩子们观察植物的变化而随时更新,比如,土豆长高了,土豆叶子发黄了等等,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会在每一种植物的成长中留下脚印。   3.在自主管理中建立规则意识
   植物的生长过程需要做好田间管理,例如,施肥、浇水、除草等,这一系列的过程需要利用具体的规则提醒孩子们,因此,制定规则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参与种植活动的自主性。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想法,教师可以在制定规则的环节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使制定的规则不仅能调动幼儿的行为,同时又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教师要组织幼儿一起探讨规则的内容,如,植物管理的时间、如何安全使用工具、如何做好对工具的整理、各个小组合作方式等。明确内容之后应通过实际活动对规则进行试行,并在试行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规则,将不符合实际的规则删除。教师需要鼓励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例如,为提高幼儿的责任心,在规则的制定中教师要求不能随意踩踏植物、不能随便摘花果、不可乱扔工具。而大班的孩子们也提出了不能包办代替,让小朋友自己动手、不能催促,要给小朋友完成任务留出时间,要重视小朋友的问题等等。孩子们将种植的规则张贴在种植园中,随时规范小朋友的行为。让幼儿参与到规则的制定当中,不仅体现了对幼儿主体的尊重,同时也贯彻了与幼儿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增强了孩子们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和管理的能力。幼儿在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对规则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他们的责任感、自主性、合作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锻炼。
  4.在种植记录中实现自主学习
   种植活动开展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做记录的地方其实有很多,其中大到种植过程、小到种植细节。而要想在种植活动中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教师便可有意识地引导其做好种植记录,记录的内容可以是植物种植的整个过程,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带来的感受。而如何通过绘画的方式详细记录种植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每一个步骤、所需注意的每一个细节以及植物的成长变化,也就成了幼儿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对于他们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种植活动记录的过程中,许多幼儿往往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我画得不好,可以用其他符号来记录吗?”“老师,我不会记录怎么办?可以看其他人是如何记录的吗?”针对于类似的问题,教师可先鼓励幼儿自主尝试记录,如果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记录,那么教师便可使其通过借鉴其他孩子的记录经验以及自主查看相关资料的方式来学习记录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亦可提升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植物的不断生长和变化,幼儿的记录内容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幼儿记录的内容也从简单记录植物的高度扩充到了植物叶子的变化以及生长方向的变化等,再加上土壤的干湿程度、虫害等内容,幼儿的种植记录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也能间接反映出幼儿的观察是否全面、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幼儿在实际记录的过程中,观察得越仔细、关注的内容越多,经验积累也会变得更加丰富,这对其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也具有促进作用。
  5.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成功经验
   种植活动开展的核心意义在于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使其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和解决问题,使其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综合能力。他们在种植的过程会发现和应对各种问题,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幼儿来说都是挑战,他们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才能发挥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極性,才能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责任意识,爱劳动、不怕困难艰苦等良好品质的形成。为了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使其在合作中感受成功的情感体验,促进其学习的自主性,教师可以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大班幼儿在种植了番茄等植物之后,每天都会细心地照料它们,去浇水、去捉虫等。但是如果遇到高温天气并且碰到双休日子,一些蔬菜会因干旱而枯萎,因此,浇水成了幼儿面临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孩子们来到种植园,当看到蔬菜枯萎时,孩子们关爱生命的情感充分发挥出来,在一声声的惋惜中,教师提出‘如何解决蔬菜的浇水问题呢’?有的孩子说将蔬菜带回家去种,有的说周末的时候来浇水等。对幼儿的责任心肯定之后,继续提出问题:有没有能够自动浇水的办法呢?这样的话会省下很多麻烦。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孩子们展开了浇水工具的设计活动。各个小组发挥出了奇思妙想,最后一个小组用一个大的塑料瓶设计出了‘自动洒水壶’。在塑料瓶盖上钻了许多的小孔,然后在种植园蔬菜地周围挖了一个深坑,上面放了一个海绵垫,然后将塑料瓶倒立在海绵垫上,通过慢慢渗透的方式为蔬菜补充水分。这样的设计不仅能解决蔬菜浇水的问题,同时还发展了幼儿的创新思维,使其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到了乐趣。
   植物成长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而植物成长的过程是缓慢的。让幼儿参与到植物生长的整个环节中,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能够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使其在亲身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加更多的知识经验。在活动实践中,教师应适当放手,为幼儿的自主探索和学习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为自主学习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江晓萍.亲亲种植  快乐劳动—以大班“长豇豆”种植活动的有效开展为例[J].华夏教师,2020(15):38-39
  [2]叶英.回归儿童教育理念下种植活动的实践与思考[C].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2020:19-23
  
其他文献
摘 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有效增强幼儿综合素养,具体到幼儿美术教学中,就是要大力开展生活化教学,促使幼儿领略生活美、感悟生活美、创造生活美。本文主要阐述了幼儿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基本特征,指出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尤其是要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创造生活情景、收集生活素材、开展生活实践等生活化元素,从而有效培养幼儿绘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现代教学媒体技术也刚刚步入幼儿教学阶段,语言系统还不够完善。因此,本文浅谈当前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现状,提出现代教学媒体建构的基础理论、模仿和强化理论、相互作用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四大基础理论,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方式,使幼儿能够生动形象地感受美好的外部世界,体验语言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期刊
摘 要:在一线的实际教学中,笔者认真学习研究最新的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对核心素养进行解读、认知,本文则是对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就几种课堂学习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探讨比较可行的核心素养培养方法。   关键词:时空观念;时间轴;历史地图;知识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7-0055-02  S
期刊
摘 要:在幼儿园,观察是老师了解孩子最直接的方式,《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的观察者、指导者、合作者,清晰地提出了观察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指南》更明确指出:幼教改革最核心的观念是如何使幼儿本身站到教育舞台的中心,通过观察了解孩子,进而理解并支持他们,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与帮助他们更好的成长,成为我们教育的出发点。由此可见,我们应从儿童出发,观察了解他们的需要,分析我的观察……观察和倾听幼儿,
期刊
摘 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更新的速度也在不断的加快,奥特曼作为经典动漫形象,深入人心,从电视节目到奥特曼玩具以及手机游戏,这些都会极大的影响着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因此,家长应当高度重视,做好相应的示范,引导学生正确合理使用奥特曼电子产品,其次,开发商也应当结合幼儿的生理特点与习惯,生产健康安全的奥特曼产品,为幼儿的学习和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文章通过当前现代电子产品对幼儿产
期刊
摘 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推进,核心素养已经成为衡量新时期语文教学实效的重要依据。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师必须始终秉持以生为本的育人理念、发扬因材施教的优良传统,致力于每一名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和综合素質提升,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探索。基于此,本文将分别从语言建构、审美培养、思维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等几个角度阐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希望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大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电子白板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让幼儿园美术教学更加丰富多彩。电子白板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而且能让幼儿清晰的观看绘画的过程。这样,就能够改变幼儿的认知方式。本文围绕如何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运用电子白板进行阐述,旨在让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幼儿美术;电子
期刊
摘 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素质教育实践的需要。是贯彻主体性教育思想的需要,也是完善学习心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主题之一。教师坚持“低要求、小步子、多活动、勤辅导、快反馈”,用爱心引导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重视方法和技巧的点拨,刺激他们探究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让他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只要调动多方“支点”,就一定能让后进生动起,成为
期刊
摘 要:古诗的文字结构对仗工整、富有内涵,是中华历史流传的瑰宝。本文梳理了幼儿园开展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选择优化古诗教学的实施策略以及培养幼儿感受诗韵、融于诗境、抒发诗情的个人情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古诗教学;语言学习与发展;体态诵读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07-0077-02  Feeling
期刊
摘 要:幼儿园美术欣赏活动是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提升对美的兴趣和能力的主要活动。对于审美经验缺乏的小班幼儿,更要让其在充分感受、欣赏周围美好的人事物基础上丰富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目前,小班美术欣赏教学活动较少,且存在教师范画、固话提问、流程简单或程序化等问题。下文先简单地阐述了幼儿美术欣赏的形式;再探究多种教学方法,使幼儿在美术教学中学会欣赏并快乐欣赏;最后,通过对幼儿小班美术欣赏活动“我的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