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重建课堂生活,教有生命的历史”角度出发,阐述了历史教学中“思维场所、实践场所、情感场所”创设的重要性,并力求将这三个方面有机融合,以实现人文主义教育这一终极目的。
关键词:思维场所 情感场所 实践场所 人文主义教育
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新课标颁布为契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历史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三种场所”的创设,以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下面笔者就从“重建课堂生活、教有生命的历史”⑴这个角度,浅谈 “三场”的创设。
一、注重“实践场所”的创设
“实践场”也是活动场,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新课标历史教材每个单元之后都有形式多样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它不但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特色,而且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为学生创设“实践场”,对他们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等方面教师都可以提炼主题,为学生创设“实践场”,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活动,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能加深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感悟,不断提升人文主义素养。比如《追忆列宁》⑵——学习与探究之一,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学生的收获是:加深了对列宁的了解,感悟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体会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实践场所”的创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实践场所”创设的方法还有调查法、参观法、体验法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实践出真知,多样的“实践场所”创设也能为教学的“情感创设”奠定基础。
二、注重“情感场所”的创设
“情感场”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情感世界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一方面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身心融入、以情动人,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历史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文主义教育,课堂“情感场所”的设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捷径。如《辉煌的隋唐文化》⑶一课,笔者是这样进行“情感场所”创设的。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创下的骄人业绩,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次为学生展示书法、绘画作品,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到历史知识,产生民族自豪感;最后,播放录像《列强野蛮掠夺我文物》,学生从录像中看到前后相差甚远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体会到那种民族自豪感悄然而逝,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叹息。他们的学习激情倍增,发奋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更加坚定,人文主义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但人文主义教育目标要完美实现,我们必须遵循中学生心理认知规律。
三、注重“思維场所”的创设
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场”,它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是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真正启动和高质量运转,因此要求我们的课堂始终充满浓郁的思辨色彩。也就是要努力构建一个“会思维” “有思想”的课堂。“思维场”的创设应着重培养两种能力:
1.归纳能力。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这不仅是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而且也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历史知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靠有限的课堂融会贯通并非易事。在学习中要理清历史知识的脉络,学科框架就必须善用归纳法,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去领悟历史科学的实质。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⑵一课,从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到“君主立宪制”确立,共49年的艰难斗争里程。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新中国诞生等个别事例,学生就能较容易地归纳,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
再说,历史科学涉及的知识领域多,学科综合性强。要对其知识系统整体把握、真正领会,培养归纳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现在“洋思”教学模式已广为践行,“永威”经验就是尝试的典范。历史课堂教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为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建构一个“整理、分类、比较”的新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就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2.分析能力。目前,历史考试已经成为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卷形式成了师生难以应对的烦恼。但是这种试题重点还是材料分析,这正是我们学生的弱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对相关事件、人物、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进行综合分析、全面判断,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原理、规律等解决实际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就是不透、不深,致使分数不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挑战:新课改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当然历史课堂教学并不仅仅限于以上“三种场所”的创设。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坚持“大历史教学观”,使“三场”创设不断深入,相得益彰,以实现人文教育、社会需求和学科知识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宁裕先、熊守清,《历史教育方法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世界历史》[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思维场所 情感场所 实践场所 人文主义教育
随着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新课标颁布为契机,中学历史教学改革进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阶段。历史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突出“三种场所”的创设,以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下面笔者就从“重建课堂生活、教有生命的历史”⑴这个角度,浅谈 “三场”的创设。
一、注重“实践场所”的创设
“实践场”也是活动场,就是要努力创设一个“活动化的课堂”,一个“生活化的课堂”。新课标历史教材每个单元之后都有形式多样的学习与探究活动。它不但展示了新课程改革的特色,而且还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为学生创设“实践场”,对他们进行人文主义教育。
对于课本中涉及到的一些历史事件、历史遗迹、历史人物等方面教师都可以提炼主题,为学生创设“实践场”,指导他们进行实践活动,使其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能加深对历史事件、人物的感悟,不断提升人文主义素养。比如《追忆列宁》⑵——学习与探究之一,笔者组织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活动。学生的收获是:加深了对列宁的了解,感悟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范,体会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学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实践场所”的创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实践场所”创设的方法还有调查法、参观法、体验法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选择。实践出真知,多样的“实践场所”创设也能为教学的“情感创设”奠定基础。
二、注重“情感场所”的创设
“情感场”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情感世界在自由、和谐的气氛中不断得以陶冶与美化。一方面要求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中丰富的情感教育素材;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师身心融入、以情动人,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激情”的课堂。历史教学的本质就是人文主义教育,课堂“情感场所”的设计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真情实感的流露,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提供了捷径。如《辉煌的隋唐文化》⑶一课,笔者是这样进行“情感场所”创设的。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创下的骄人业绩,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其次为学生展示书法、绘画作品,使学生在艺术欣赏中学到历史知识,产生民族自豪感;最后,播放录像《列强野蛮掠夺我文物》,学生从录像中看到前后相差甚远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体会到那种民族自豪感悄然而逝,取而代之的是沉重的叹息。他们的学习激情倍增,发奋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更加坚定,人文主义教育的目标得以实现。但人文主义教育目标要完美实现,我们必须遵循中学生心理认知规律。
三、注重“思維场所”的创设
历史课堂应当是一个“思维场”,它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与发展。智慧的生成与发展是离不开学生思维的真正启动和高质量运转,因此要求我们的课堂始终充满浓郁的思辨色彩。也就是要努力构建一个“会思维” “有思想”的课堂。“思维场”的创设应着重培养两种能力:
1.归纳能力。归纳法是从个别到一般的逻辑方法。这不仅是辨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而且也是历史学习的主要方法。历史知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靠有限的课堂融会贯通并非易事。在学习中要理清历史知识的脉络,学科框架就必须善用归纳法,并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去领悟历史科学的实质。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⑵一课,从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到“君主立宪制”确立,共49年的艰难斗争里程。教师引导学生联系法国革命、美国独立、新中国诞生等个别事例,学生就能较容易地归纳,得出一个普遍的结论: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
再说,历史科学涉及的知识领域多,学科综合性强。要对其知识系统整体把握、真正领会,培养归纳能力的作用不可低估。现在“洋思”教学模式已广为践行,“永威”经验就是尝试的典范。历史课堂教师“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为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平台。建构一个“整理、分类、比较”的新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就应采取灵活的方法培养学生归纳能力。
2.分析能力。目前,历史考试已经成为中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卷形式成了师生难以应对的烦恼。但是这种试题重点还是材料分析,这正是我们学生的弱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对相关事件、人物、特定时期的经济文化进行综合分析、全面判断,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原理、规律等解决实际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在分析具体问题时,就是不透、不深,致使分数不高。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挑战:新课改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
当然历史课堂教学并不仅仅限于以上“三种场所”的创设。面对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坚持“大历史教学观”,使“三场”创设不断深入,相得益彰,以实现人文教育、社会需求和学科知识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 宁裕先、熊守清,《历史教育方法论》[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 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世界历史》[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