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近期校园中的“颜色现象”
自2011年10月中旬以来,各地校园中连续出现的“颜色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向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他们佩戴,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不发红领巾,发放绿领巾是对表现稍差的学生的激励。山东省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为部分班级的学生发放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据该校教务处主任解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难度不同的题;A类题难度比较大,B类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而C类题是相当于课后练习题性质的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校方称此为分层次作业,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并体验到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内蒙古包头第24中学向初二、初三两个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以及部分学习进步快的学生发放了红色校服,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其他学生则统一穿蓝校服。该校解释说发放红校服的目的是给全校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校服由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赞助。
二、“颜色”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尽管上述现象中的颜色及形式大有不同,但他们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对学生进行贴标签。在近期校园中的“颜色”事件中,当事学校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激励学生”、“缩小差距”、“树立榜样”等,但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做法从本质来讲是将学生分为了“好学生”与“差学生”这样一些基本群体,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颜色”这种最直观的形式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不同,让学生体验到了学校中的等级分化;戴绿领巾与古代的“挂牌游街”、穿红校服与古代的“穿黄马褂”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处。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曾经在一所学习做过一个心理实验,他在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进行了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验结束后给老师一份名单,告诉教师“这些孩子将来大有前途”,实际上这些孩子是随机抽取的。但奇怪的是,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确实进步了,而且老师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这说明教师接受了“权威诺言的暗示”,在教学活动中对名单上学生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因此,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学生会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发展,但在上述颜色事件中,有多少学生能接受到老师的鼓励呢?答案只有一个:好学生。但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学校中,更多的学生被“绿领巾”、“红本子”、“蓝校服”定义为“差学生”,自己身上、本子上的这些颜色时刻告诉他们,我不如别人;这些颜色告诉老师:他们是 “差学生”,可以想象,在日常教学中,“好学生”与“差学生”能够从老师的眼神、语气、语言中接受的期望是不同的;差学生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同等的良性期待,他们成了校园、班级中的“边缘人”。
学习中的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毕竟能够在校园中能够不戴“绿领巾”、用“绿本子”、穿“红校服”的只是部分学生,其他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挫折感。因为颜色,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校园中的这些“颜色”,人为地将学生进行分类,并且以外在标志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标签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是他们优越感或自卑感的重要来源,可以预见,校园中的“颜色”将对他们的心理造成长期的影响。
三、对“颜色”现象的反思
让学生带绿领巾的做法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并被人们所诟病。
校园中的这些颜色之所以能够卷土重来,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平等权利的漠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想当然地认为将学生区分出“好”、“差”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但是区分学生好或差得标准是什么呢?从上述学校负责人的解释来看,标准仍然是唯一的,那就是分数;学生分数提高,就要戴“红领巾”、穿“红校服”,依此逻辑,这些“好学生”万一分数下降,红领巾和红校服都要收回么?很显然,这些举措是让学生一个阶段的努力之后就获得了永久的荣誉与特权,是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的。对学生的教育中是要采用表扬、惩罚等措施,但表扬或惩罚的内容应是学生的具体表现和行为,而不能以好坏给学生定性,更不能以可见的形式区别学生;教育中是要因材施教,但依据的是学生此时在学科知识水平、依据学生的个人的能力进行教学,而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榜样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在他们的心里,不需要再用颜色来标注、强调。
“绿领巾”事件发生后,教育部明确重申所有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区别教育。但大方向确定之后,如何从细节落实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坚决杜绝给学生“贴标签”这种现象的出现。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建立畅通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渠道,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
自2011年10月中旬以来,各地校园中连续出现的“颜色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探讨。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向部分学生发放绿领巾,要求他们佩戴,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不发红领巾,发放绿领巾是对表现稍差的学生的激励。山东省枣庄39中根据学生成绩,为部分班级的学生发放了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作业本,绿色标有A,黄色标有B,红色标有C,据该校教务处主任解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难度不同的题;A类题难度比较大,B类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而C类题是相当于课后练习题性质的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校方称此为分层次作业,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并体验到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是为帮助学生缩小差距。内蒙古包头第24中学向初二、初三两个年级成绩前50名的学生,以及部分学习进步快的学生发放了红色校服,校服背面印有“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其他学生则统一穿蓝校服。该校解释说发放红校服的目的是给全校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校服由当地一家房地产公司赞助。
二、“颜色”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尽管上述现象中的颜色及形式大有不同,但他们本质是相同的,都是对学生进行贴标签。在近期校园中的“颜色”事件中,当事学校都有自己的理由,如“激励学生”、“缩小差距”、“树立榜样”等,但通过对这些现象的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做法从本质来讲是将学生分为了“好学生”与“差学生”这样一些基本群体,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颜色”这种最直观的形式感受到自己与其他学生的不同,让学生体验到了学校中的等级分化;戴绿领巾与古代的“挂牌游街”、穿红校服与古代的“穿黄马褂”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处。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Rosenthal)曾经在一所学习做过一个心理实验,他在一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各选三个班进行了所谓的“预测未来发展的实验”。实验结束后给老师一份名单,告诉教师“这些孩子将来大有前途”,实际上这些孩子是随机抽取的。但奇怪的是,八个月后对这些学生进行智能测验,发现名单上的学生的成绩确实进步了,而且老师给了他们好的品行评语。这说明教师接受了“权威诺言的暗示”,在教学活动中对名单上学生的态度产生了变化,产生了偏爱,学生直接感受到了来自教师的“期望”,因此,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罗森塔尔的实验告诉我们,学生会朝着老师期待的方向发展发展,但在上述颜色事件中,有多少学生能接受到老师的鼓励呢?答案只有一个:好学生。但是,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在学校中,更多的学生被“绿领巾”、“红本子”、“蓝校服”定义为“差学生”,自己身上、本子上的这些颜色时刻告诉他们,我不如别人;这些颜色告诉老师:他们是 “差学生”,可以想象,在日常教学中,“好学生”与“差学生”能够从老师的眼神、语气、语言中接受的期望是不同的;差学生不能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同等的良性期待,他们成了校园、班级中的“边缘人”。
学习中的成就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毕竟能够在校园中能够不戴“绿领巾”、用“绿本子”、穿“红校服”的只是部分学生,其他学生更多地体验到的是挫折感。因为颜色,他们失去了学习的动力。
校园中的这些“颜色”,人为地将学生进行分类,并且以外在标志的形式体现出来,这些标签对心智尚未成熟的学生来讲是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是他们优越感或自卑感的重要来源,可以预见,校园中的“颜色”将对他们的心理造成长期的影响。
三、对“颜色”现象的反思
让学生带绿领巾的做法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2005年就已经出现并被人们所诟病。
校园中的这些颜色之所以能够卷土重来,根本的原因是部分决策者和教育工作者对于学生平等权利的漠视,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想当然地认为将学生区分出“好”、“差”能够实现因材施教。但是区分学生好或差得标准是什么呢?从上述学校负责人的解释来看,标准仍然是唯一的,那就是分数;学生分数提高,就要戴“红领巾”、穿“红校服”,依此逻辑,这些“好学生”万一分数下降,红领巾和红校服都要收回么?很显然,这些举措是让学生一个阶段的努力之后就获得了永久的荣誉与特权,是不利于学生长期的发展的。对学生的教育中是要采用表扬、惩罚等措施,但表扬或惩罚的内容应是学生的具体表现和行为,而不能以好坏给学生定性,更不能以可见的形式区别学生;教育中是要因材施教,但依据的是学生此时在学科知识水平、依据学生的个人的能力进行教学,而不是将学生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榜样就在每个学生的身边,在他们的心里,不需要再用颜色来标注、强调。
“绿领巾”事件发生后,教育部明确重申所有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用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方法教育和引导学生,坚决反对学校以任何方式对未成年学生进行区别教育。但大方向确定之后,如何从细节落实还需要时间的考验。最基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坚决杜绝给学生“贴标签”这种现象的出现。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建立畅通的奖惩机制和监督渠道,杜绝此类情况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