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高年级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课程。课程改革后,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教材的利用与开发与以往有所不同。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成为课堂的主宰者至关重要。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活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品德与社会学生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实践从新的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角色的要求。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效果也不显著。新的教学改革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在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的学习,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从卷面看,学生的成绩很高,但是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的相像力和求知欲。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是课上放手,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想象的课堂。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对一个学科的喜欢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喜欢所教学科的教师。因此,我会特别注重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我尊重每一个学生,试着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其次,我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可能他们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都会有让你称赞的地方。所以会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的优点,加以表扬。第三、在课堂上我会抓住每一个表扬激励学生的机会,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这样,不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以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才能真正的主动去学习。在教学中,我会利用生动有趣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三年级下册教材中《一分钟能做什么》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我先是播放了一分钟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然后假装播放软件出现问题,让学生在焦急的情况下等待一分钟,最后让学生交流,看动画片的时间长,还是等待的时间长。通过这样的情景实验式导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真正发挥
《品德与社会》课这门学科与主干学科不同。主干学科更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准确性。《品德与社会》学科则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分辨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的课堂大多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课堂做的只是在关键处启发或者点播及最后的总结。这使得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获得了知识,又学会了如何获得知识。
在讲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6课《隔海相望》一课的时候我就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课前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下了这样的任务:(1)做个历史学家,介绍台湾的历史。(2)做个导游,介绍台湾的风景。(3)做个美食家,介绍台湾的饮食特色。(4)做个评论家,介绍台湾的文化名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查找资料,制作PPT。学生在课前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在查找过程中,对台湾有了大致的了解,这种了解要比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的讲解印象更加的深刻。课上,我又引导学生把握教材,充分阅读,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查找资料心得,及对资料内容的看法。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在这一课中的收获。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校外资源辅助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教师讲得再多,再精彩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程度。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行为习惯。
在教授小学六年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第二单元“社会文明大家谈”的时候,我采用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要求学生有目的的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出身边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分组撰写了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撰写报告,学生找出了一些文明行为,如公交车上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主动排队上车、银行取款时站在一米线以外等。同时也列举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扔纸屑;随意践踏绿地;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等不文明现象。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大家分享,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慢慢使自己成为一个讲文明的人。
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目的。思想品德教育又源于生活,最后的教育成果又在生活中得以体现。所以一定要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课堂效果才会好。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袁忠德.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感悟[J].中国农村教育,2007,(Z1).
[2]顾雪飞.感受着·感动着·行动着——一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设想[J].思想·理论·教育,2006,(10).
品德与社会学生主体作用自主学习实践从新的课程改革开展以来,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更新角色的要求。以前的灌输式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学效果也不显著。新的教学改革是从“授之以鱼”到“授之以渔”的转变。在让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够自主的学习,在教学中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确立学生主体地位
一直以来,我们的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教师讲解,学生听讲”的教学模式。学生只是单纯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教学从卷面看,学生的成绩很高,但是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的相像力和求知欲。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那就是课上放手,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充满想象的课堂。
1.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活动。只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对一个学科的喜欢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喜欢所教学科的教师。因此,我会特别注重和学生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我尊重每一个学生,试着去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其次,我会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可能他们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是都会有让你称赞的地方。所以会发现他们在生活中的优点,加以表扬。第三、在课堂上我会抓住每一个表扬激励学生的机会,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这样,不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又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以激励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有兴趣,才能真正的主动去学习。在教学中,我会利用生动有趣的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我在讲三年级下册教材中《一分钟能做什么》这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导入的。我先是播放了一分钟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猫和老鼠》,然后假装播放软件出现问题,让学生在焦急的情况下等待一分钟,最后让学生交流,看动画片的时间长,还是等待的时间长。通过这样的情景实验式导入,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保证学生主体作用真正发挥
《品德与社会》课这门学科与主干学科不同。主干学科更注重知识传授的系统性与准确性。《品德与社会》学科则更注重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认知分辨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我的课堂大多采用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课堂做的只是在关键处启发或者点播及最后的总结。这使得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既获得了知识,又学会了如何获得知识。
在讲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第6课《隔海相望》一课的时候我就是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在课前我把学生分成四组布置下了这样的任务:(1)做个历史学家,介绍台湾的历史。(2)做个导游,介绍台湾的风景。(3)做个美食家,介绍台湾的饮食特色。(4)做个评论家,介绍台湾的文化名人。每组选择一个主题查找资料,制作PPT。学生在课前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在查找过程中,对台湾有了大致的了解,这种了解要比教师在课堂上填鸭式的讲解印象更加的深刻。课上,我又引导学生把握教材,充分阅读,在组内交流自己的查找资料心得,及对资料内容的看法。最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小组在这一课中的收获。
三、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利用校外资源辅助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能依靠知识的灌输和道德的说教来实现,必须要通过学生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教师讲得再多,再精彩也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提高学生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理解程度。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生活行为习惯。
在教授小学六年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第二单元“社会文明大家谈”的时候,我采用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要求学生有目的的对自己生活的学校、社区或进出的公共场所做了一次调查,找出身边的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象。并分组撰写了调查报告。通过调查、撰写报告,学生找出了一些文明行为,如公交车上给老人和孕妇让座位、主动排队上车、银行取款时站在一米线以外等。同时也列举了一些不文明行为,如随地吐痰、扔纸屑;随意践踏绿地;说脏话;便后不冲厕等不文明现象。在课上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大家分享,并谈谈自己的看法。然后引导学生自我反思,找出自己的差距,从小事做起,慢慢使自己成为一个讲文明的人。
学生的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品德与社会》课的最终目的。思想品德教育又源于生活,最后的教育成果又在生活中得以体现。所以一定要学生主动参与进课堂课堂效果才会好。这就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努力构建多元化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袁忠德.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感悟[J].中国农村教育,2007,(Z1).
[2]顾雪飞.感受着·感动着·行动着——一堂“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设想[J].思想·理论·教育,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