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ge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10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55例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s-CRP、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s-CRP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厚度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瑞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发生门静脉血栓(PVT)的相关因素与生存状况。方法选取84例原发性肝硬化患者,其中64例肝硬化PVT患者作为观察组,20例肝硬化非血栓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可能影响PVT形成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采用生存质量评估量表、生活自理能力自评量表(ADL)、改良式肢体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估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对食管癌放射疗法后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6年3月放疗后吞咽困难的食管癌患者11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鼠神经生长因子+常规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吞咽功能。结果观察组57例,其中显效22例(38.60%),有效25例(43.86%),无效10例(17.54%),总有效率为82.46%;对照组57例,其中显效8例
目的探讨红色诺卡氏菌细胞壁骨架(N-CWS)胸腔内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庆龙南医院2016年8月至2018年10月9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3例接受顺铂治疗(顺铂组),38例接受N-CWS治疗(N-CWS组),19例接受化疗联合N-CWS治疗(联合组),比较三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顺铂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8.48%,胸水癌细胞转阴率为48.48%;N-CW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6个月应用低剂量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行PCI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52例,根据患者术后服用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类型,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组)和对照组(氯吡格雷组),每组26例。其中观察组术后服用替格瑞洛(90 mg),术后6个月改用低剂量替格瑞洛(45 mg),对照组术后持续服用氯吡格雷(75 mg),两组患者均联合阿司匹林治疗。
目的分析首发于鼻咽部淋巴瘤的误诊原因,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58例首发于鼻咽部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进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沙丁胺醇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菏泽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3例。对照组予以沙丁胺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气道重塑、炎症反应变化情况及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效果。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各气道重塑指标水平及炎
目的观察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应用疏肝利胆汤对其康复、结石残留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296例确诊为胆总管结石并行ERCP术的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48例。两组患者均行ERCP治疗,术后均予以常规抑酸、抑酶、抗感染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用疏肝利胆汤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中医证候积分,胆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期并发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1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诱导缓解期内并发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1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诱导缓解期患者中,并发院内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94例,院内感染发病率为79.66%(94
目的分析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化表达情况,并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预后。方法选取1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标本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另选30例单纯浸润性导管癌标本作为单纯浸润性导管癌组,对入组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其组织学形态特点,分析其病理特征。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