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撤军伊拉克:兑现承诺or一地鸡毛?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nli1989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高调对外宣布,8月底,美国驻伊拉克军队中的战斗部队将全部撤离,而剩余的5万美军作为过渡力量也将从肩负“战斗使命”,转为“外交使命”。这个消息像一枚重磅炸弹,在国际舆论中引起轩然大波。美国会不会按奥巴马所言顺利撤军?美国的撤离到底是承诺的兑现还是不负责任的逃跑?美国撤离之后的伊拉克将会何去何从?这些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头痛的奥巴马
  
  正如所有研究国际政治的人首先要记住的一句话:一切外交行动都是内政的延伸。所以高调宣布撤军的奥巴马其实紧盯着的是11月4日的那场至关重要的中期选举。
  8月2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伤残老兵大会”上,被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维基泄密文件”事件搞得焦头烂额的奥巴马高调宣布了美国将按计划撤出驻伊美军的消息。他表示自己会兑现入主白宫时的承诺,按计划撤出所有驻伊美军。
  他的计划首先是在2010年8月底之前停止美国在伊拉克的作战任务,撤走9万人的战斗部队,剩余5万人的过渡力量将从肩负“战斗使命”转为“外交使命”,主要用于“指导和帮助”建立一个民主的伊拉克政权。届时,将有上百个驻伊军事基地被关闭或移交,数百万件武器装备运回美国。同时白宫还表示,终止作战任务并不意味着美军在伊拉克任务的全面终结,8月31日后,驻伊美军将转入为期一年多的过渡期,期间美国将保留3.5万到5万人的部队,直到2011年年底全部撤出。
  这个重磅消息在国际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所有媒体都开始揣测奥巴马此举的用意,而这项牵涉到重大历史前缘的撤军行动会否真的如期顺利进行,全世界的人都在拭目以待。
  其实,早在2009年2月,奥巴马就曾公布过一张驻伊美军的撤退时间表,但那时并没有多少人真的把它当成一回事。如今再次这样高调地强调撤军,显然是奥巴马在面临阿富汗战争困境、国内经济死水和共和党反扑企图的一种权宜之计。“这就是我们目前按照计划所做的,如先前承诺的一样”。奥巴马急于表明自己的确是在兑现承诺,因为他已经意识到,小布什犯了一个错误,而他要站出来纠正它,现在更重要的则是让美国的选民们相信:他这么做对美国是有利的。
  正如所有研究国际政治的人首先要记住的一句话:一切外交行动都是内政的延伸。目前的奥巴马之所以会如此高调地重申撤军行动,自然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11月4日的中期选举即将来临,不走运的奥巴马却被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和刚刚发生的“维基泄密文件”事件(见链接)搞得焦头烂额。虽说这些都不是奥巴马个人犯下的错,但这也正是考验一个领导人对大型突发事件应对能力的关键时机。但目前的状况是,墨西哥湾泄漏的原油还在不断地制造麻烦,“维基泄密文件”也闹得满城风雨,于是他目前需要的是一个能充分转移大家注意力的事件——从伊拉克撤军。
  毕竟在入主白宫时,奥巴马是将“从伊拉克撤军”当做赢得国内反战人士支持的一大法宝。而现在他执政已经有一年半时间,兑现承诺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他仍然需要这批选民的支持,所以他拿出了按时撤军这支强心针。同时,美国国内年轻人的反战呼声越来越高,他们并不希望美国再次陷入“越战泥潭”,而奥巴马选择了向这股力量示好。
  小布什政府的白宫安全顾问约瑟夫·伍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重申退出战略有助于奥巴马政府彰显自己在伊拉克问题上言而有信。”但承诺是一回事,具体问题又是另一回事,奥巴马要顾及的不仅是个人或政党的“诚实”形象,作为总统。他还必须考虑美军海外任务的成败对未来美国全球部署和外交、军事等长远战略的影响。
  同时,这位黑人总统还要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即美国每两年一次的中期选举主要是针对国内议题,而他的撤军计划显然不属此列,反而是他在挽救国内经济,减少失业率等民生大计方面的“不作为”会被无情地搬上台面。据8月3日最新的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奥巴马目前的支持率已经跌至41%,是他入主白宫之后的最低值。想要东山再起的共和党人和新保守主义者露出森森白牙,高调批评该撤军计划是目光短浅的表现。他们认为他在此时强调撤军不是出于“军事考虑”,而只是为了逃避“国内政治压力”。
  虽然伊拉克战争的烂摊子不是奥巴马留下的,但就目前来看,小布什闯的祸似乎只能由奥巴马来扛,因为虽然这场战争不是他发动的,但美国人也不能接受这场战争在他手里失败。虽然属于不同的政党,但他们都代表美国,一个国家在军事政策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必须得以保持。
  
  混乱伊拉克:一地鸡毛谁打扫?
  
  萨达姆独裁统治下的伊拉克富足而混乱,人们害怕的是总统的子弹;美军打响战争之后的伊拉克危险而血腥,人们害怕的是美国人的手榴弹;重建时的伊拉克动荡而不安,人们害怕的是恐怖分子的炸弹。这个从乱到更乱再到相当乱的过程,会不会随着美军的撤离而彻底崩盘?这正是现在全世界担心的焦点。
  虽然奥巴马总统一再强调,美军的撤离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伊拉克任务的结束,美国政府还将帮助伊拉克建立起一个新型的政权和它的安全力量。“8月31日以后,你将看不到美国士兵在伊拉克大街上维护秩序,取而代之的是伊拉克人。”但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奥汉伦却认为,奥巴马的这一说法太“流于形式”。谁都知道,美国人在2003年3月20日打响伊拉克战争时所持的理由是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主义”。现在7年过去了,所谓伊拉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证实是子虚乌有,而“支持恐怖主义”的罪名也迟迟得不到证实。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场战争到目前看来确实是充满了荒诞色彩。而为了这场荒谬的战争,美国和伊拉克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截至2010年初,美军的死亡人数将近4500人,超过3万人受伤,战争耗资近8000亿美元,伊拉克一边则在战火中变成政治动荡、暴力事件频发的荒野之地。“这场战争至今没有赢家,以后也不会有。”美国《时代》周刊的资深记者Joe Klein在奥巴马宣布撤军后说出了这样悲伤的评语。
  
  7年伊战,只剩满目伤痕
  这场战争确实没有谁会是赢家,但伊拉克却成了绝对的输家。
  我们只需要稍微回顾一下就能知道。伊拉克的损失有多么惨重。在这7年多的时间里,这个国家有20多万人伤亡,约400万人成为难民,这个数字是该国总人数的1/7。同时,因为战争的蹂躏,伊拉克国内的基础设施破坏非常严重,生产也遭到极大破坏,许多重建工程迟迟未能完工。以伊拉克老旧电网改造工程为例,数以十亿计的美元已经投入其中,但现在仍有许多伊拉克人每天用电不到6小时,还不及萨达姆在任时期的水平。另外。石油开采作为伊拉克经济赖以生存的根基,其原油产量迄今都未恢复到战前水平。
  另一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即是生活秩序的混乱以及宗教派别间的矛盾。近年来伊拉克境内的大规模恐怖袭击和自杀性攻击愈演愈烈,据美联社报道,现在有180万伊拉克人为躲避战火而旅 居海外,而在战争开始前,这一数字仅为50万人。过去伊拉克是个主权国家,而现在可谓四分五裂,甚至要想从伊拉克南部地区进入到北部地区,都需要办一个类似“签证”的手续。
  种种情况都让奥巴马提出的美军撤离的前提条件——“伊拉克国内局势出现稳定迹象”站不住脚。8月份伊拉克政府给出的数据显示,上月,伊拉克因为暴力事件死亡人数达到了535人。是近两年最高的数字。于是慌了神的美国政府立马跑出来否认,坚持说这个数字只有220人,是相对较少的一个时期。外国媒体就此揶揄:“奥巴马政府从不计算伊拉克的死伤人数,但今年7月总统阁下恰恰好想上算术课了。”
  
  维稳之路,道阻且长
  现在就连伊拉克人自己也没法为美军的撤离而拍手称快在愈演愈烈的动乱局面下维持国家局势稳定都成为奢望遑论复苏、
  今年3月,伊拉克大选在炸弹与子弹的伴奏下艰难拉开帷幕,阿拉维领导的“伊拉克名单”阵营仅以两票险胜,赢得议会选举。但他们远未获得过半数的议席,不得不与其他党派合作,组成联合政府。而现在距离大选结束已经5个多月了,伊拉克国内各党派之间仍然没有就组成新政府达成妥协。什叶派和库尔德人之间的矛盾也丝毫没有得到缓解。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人所谓的将“作战任务”转为“外交使命”的说法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美国防务研究中心主任托马斯·唐纳利在评论文章《奥巴马不确定的承诺》中说道:“奥巴马8月2日的这篇演讲极少触及今后打算如何帮助伊拉克稳定局势……他应该告诉美国人,他在美军全部撤出伊拉克后对这个国家有什么打算。”
  同时,大部分军事专家也认为,美军撤出后,目前的伊拉克政府根本无法控制国内局势。现在,伊拉克平民最担心的两件事就是武装组织和国内反对派势力会趁美军撤军的空当进行反扑和伊拉克新政府组建失败。伊拉克的局势会不会随着美军的撤出而彻底崩盘?整个伊拉克都人心惶惶。和7年前的气势汹汹相比,如今的美国人只能垂头丧气地离开。这一场没有胜利的战争留给这片中东沃土一地不堪的鸡毛,时不时还会飞起来撩拨美国人的脸。
  
  撤离伊拉克,下一站在何方?
  
  在今年2月美国国防部公布《四年防务评估报告》前,“具备在不同地点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战争的能力”,是美军遵循了25年的传统军事战略。但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现状。让美军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胜利遥不可及,及时抽身才是正解。那么在后伊战时代,美军的下一个行动目标将会是谁,各国势力都在虎视眈眈。
  
  阿富汗,想说爱你不容易
  其实早在宣布从伊拉克撤军之前+奥巴马就计划将部分从伊拉克撤回的军队派往阿富汗战场,以尽早结束那场消耗更大的战争,
  相比于伊拉克,阿富汗战争对美国的意义更为重要,它不仅折射着美国反恐战争的成败,更意味着美国以阿富汗为基地、辐射亚欧的中亚地缘战略目标的成败。所以就在宣布撤出伊拉克战场的同时,奥巴马却在暗地往持续了9年时间的阿富汗战场增兵。而现在,奥巴马的设想是,在经历18个月“短暂密集”的军事行动之后,美军能够在2011年7月开始从阿富汗撤出。显然,对于这场开始于2001年的战争,奥巴马选择了以进谋退的策略。
  而最近公开的“维基泄密文件”表明,白宫和五角大楼清楚地知道美国在阿富汗的战争是一场灾难,这场战争正在削弱而不是加强美国的国家安全。这让近来的阿富汗局势在逐渐往不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不知奥巴马掷出的赌注会不会帮他如愿得到想要的结果——让美军从这个泥潭顺利脱身?
  
  伊朗,陪你血战到底
  就在宣布从伊拉克撤军的前两天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马伦上将出面证实,美国的确是有攻打伊朗的计划。
  谁都知道,伊朗是继伊拉克之后,美国在中东地区挑起事端的又一个借口,其中暗连的当然是在海湾地区的战略及经济利益。狂人萨达姆的下场并没有吓倒要扮超人的内贾德,这位打铁匠的儿子从不惧怕欧美制裁和与奥巴马叫板。在美国表示有攻打伊朗计划的当天,内贾德就隔空传音,如果美国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他们肯定会强硬反击到底。
  同时,在这个关键时刻,内贾德又于8月4日提出要与阿富汗加强在能源、贸易和交通方面的合作。他还表示愿意跟奥巴马进行一对一的电视辩论,看谁对世界议题的解决方案更好。这种“单挑”式的挑战实实在在地告诉美国:伊朗这块硬骨头不是那么好啃的!
  
  暗战太平洋
  考虑到中国在亚太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美国认为自己必须表现得更活跃,才不至于失去在亚洲的经济地位。
  7月22日,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出席第十七届东盟地区论坛,延续了奥巴马政府重返东南亚的战略。7月25日至28日,美、韩军队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在日本海高调举行了为期4天的军事演习。美国政治、军事力量在亚太地区的频频动作实在不容忽视。巴基斯坦前财长谢赫德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考虑到中国在亚太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美国认为自己必须表现得更为活跃,才不至于失去在亚洲的经济地位”。
  先前朝韩间的“天安号事件”就被美国大大经营了一把,美、日、韩三国的关系得到空前加强;然后它又到南海煽风点火,将东盟的几个小国拉拢过来;再加上它对伊朗这个火药桶似点非点的态度,很难让人相信它不是在抑制中国。中国在伊朗有大量的能源投资,一旦美国真的与伊朗开战,中国廉价的石油来源与石油运输安全势必受到影响。或许美国人正是看准了中国的这根软肋,便在近期不断以咄咄逼人的姿态向中方施压,就是想让中国被动地落入美方部署的战略阴谋。于是这一场看似只有火花没有硝烟的暗战,也成为后伊战时代,影响亚太地区安全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其他文献
尽管每天出门前做足了完善的护肤保养程序,但肌肤依然会在午后开始渐渐出现疲态,暗沉、出油、细纹,各种肌肤状况在下午四点后接踵而来,鼻翼、嘴角弧线下垂,仿佛瞬间老了好几岁。难道“下午四点”就是护肤死角吗?    为什么会有“下午四点肌”    每天的下午四点,早上出门前使用的护肤品已渐渐失效,肌肤经历了紫外线、辐射、脏空气的袭击,开始显得不堪重负,会出现干燥、T区出油旺盛等各种问题。有上妆习惯的女性会
期刊
近日,正在忙于电影《赵氏孤儿》宣传的海清现身连卡佛,应邀为《淑媛》杂志拍摄一组都市、摩登的封面大片。  这次《淑媛》杂志与连卡佛强强联手,要给大家展示一个不一样的海清。  片中的海清复古红唇、一头帅气的短发,时而高贵优雅,时而艳惊四射,时而又可爱调皮,游刃有余地转换于各种角色之间,让我们每一位在场的工作人员都感受到了海清的华丽蜕变。    这种跨界的合作,几十人的通力配合,让每个人都充满激情。出版
期刊
“家”这个字从舌尖吐出时,诸如“放松”、“舒适”、“温暖”、“幸福”之类的形容词便会同时纷至沓来出现在你的脑海中。而当你推开门,踏入这间由法国设计师MAGNIN DU SAUZEY所设计的房子时,相信大脑会产生同样的感触。    卧室里的复古吊灯和墙上红白色调的现代感油画造成一种慵懒的个人风格碰撞。  整个房间都用纯白着色,白色的沙发、白色的窗帘、白色的地板、白色的书橱白得纤尘不染,白得让人烦乱的
期刊
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古装大戏《唐顿庄园》(Downton Abbey)几乎从一开始就吸引了百万观众的目光,收视人数从第一集的700万一路飙升到第七集的1100万。也就是说,几乎六分之一的英国人都在收看这部典雅、精致、彬彬有礼却也淋漓尽致地展示着典型英国式的傲慢纠结与固步自封的电视剧。    美好得宛如世外桃源的英伦乡间,蓝天如洗,绿草如茵,栗树花与雏菊点缀山峦;巍峨整肃的大宅中,繁复的银器、
期刊
英国作家洛瑞·李的小说《罗西与苹果酒》出版至今,销量已经超过60口万册。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难以忘怀,它与我们逝去的童年生活有着某种相近之处,而语言又是如此优美与深情,当得起任何赞美!  洛瑞出生于1914年,他记叙的故事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及结束之时,那时村子里的男人们几乎都去打仗了,从他来到人世的那天起,人们就自然而然地谈论着关于战争的种种。  洛瑞和家人(母亲、三个姐姐和两个哥哥、一个
期刊
“凯瑟琳受够了丈夫的无理取闹,他的行为,让她和杰克逊的家族,都感到丢险。”  ——8月20日,已故“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的父母凯瑟琳杰克逊(左)和乔杰克逊(右)宣布离婚结束了双方长达60年之久的婚姻。而杰克逊死后的财产纠纷是两人决裂的导火索。据报道现年81岁的乔杰克逊因为儿子没有在遗嘱中将其列为遗产继承人 发起了对儿子遗产的争夺。而看不惯丈夫如此大闹的凯瑟琳,一怒之下宣布与其离婚。
期刊
严寒的季节,肌肤总是感觉提不起精神,显得没有活力,这时我们不能光讲究补水,还要增加一些提升肌底质量的保养品,来唤醒因血液循环速度过慢而沉睡的肌底层,为冬季肌肤增添一番活力。    产品推荐  1.HR悦活新生肌源修复精华露 50ml/RMB1680  这是一款首次使用植物原生细胞的活性能量,促进肌肤细胞新生,修复肌肤表皮和真皮结构,抵抗自由基,提升肌肤底层质量的精华。  2.ORIGINS韦博士菇
期刊
虽然《名利场》刚刚出炉的2010年“全球名人最佳着装榜”中还没有德国第一夫人贝蒂娜·武尔夫(Bettina Wulff)的名字,但德国人却丝毫没有气馁,毕竟这位7月2日才随丈夫、德国新任总统克里斯蒂安·武尔夫入主总统府的女人,是德国这么多年来,首位能让士兵们想将她的画像贴进衣柜里的总统夫人。德国人现在已经扬眉吐气地望到了明年的榜单。他们笃信到时候的第一夫人之战,将不再是英、法、美3国的游戏了。  
期刊
7月28日,德国平价超市大王阿尔迪连锁超市集团正式发布讣告,宣布该集团创始人之一、德国第二大富豪西奥·阿尔布莱希特(Theo Albrecht)已在7月24日离世,享年88岁。这位曾在39年前被绑架,从此便不再在公众面前露面的“最神秘”富豪以167亿美元的身家排在《福布斯》富豪榜的第三十一位,同时因为他极其低调的作风,媒体也戏称他为“比雪怪更难见到的富豪”。    《福布斯》的负责人曾很有把握地说
期刊
2010年的圣诞,注定充满了爱,看看商家推出的各种精致、漂亮的圣诞礼盒,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了?趁着这个可以用任何理由来奖励自己的节日,一起体验它们的超值与精彩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