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历经30年的风风雨雨,无论是办学规模、办学环境还是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都有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现已成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对河南省民办高校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探析,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舆论宣传、发展规划、资金支持、监督管理、观念转变、专业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河南省
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我国民办教育兴起最早的省市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看河南现象,河南民办教育有着光辉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毋庸讳言,目前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河南省民办高校面临的外部发展问题
1.传统观念影响颇深
由于人们对带“私有”、“民办”字眼事物的偏见和错误认知,往往将“私有”、“民办”机构等同于“不靠谱”、“坑人”组织,再加上个别民办高校在创办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对民办机构缺少正面的宣传报道,致使社会对民办高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95%以上的高考学生或者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同等条件下,都会优先选择公立大家,在他们的眼里,民办大学是“学习差同学的集中营”、“宁上大专,不上三本”。由于可以看出,高校民办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公众的认可度低,民办高校的声誉和形象需要提升。
2.高教的适合高教的人群在递减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峰值并开始逐年减少,很多地方的民办高校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开始相继关门倒闭,作为全国人口大省、高考生源大省,近几年我省的民办高校虽然还没有感受到生源减少带来的影响,但是随着全国高教适龄人口逐年减少的趋势,我省民办高校将很快面临与其它省份一样因生源减少所带来的危机。
3.其它办学形式的不断挤压
随着生源的日益减少,民办高校将面临更为激励的竞争和挑战,不但有政府财政鼎力支持的国内公立大学、发展成熟的国外教育机构等办学形式的竞争和挑战,还有建立在IT 技术、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远程教育、各级党校的学历教育形式等。
4.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备、不公平
一方面,对民办高校定位不合理。虽民办教育的地位已经从国家政策上得到确立,但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模糊定位却依然极大地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社会统筹等方面,学生在奖助学金申请、政策贷款、公务员考取等方面也有着不一样的待遇,使民办高校的吸引力下降,师资队伍不稳定,很难吸引优秀生源。
二、河南省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内部问题
1.资金来源单一
众所周知,教育经费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费上的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然而,目前我省的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举办者再投入和接受捐赠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办学成本逐年提高,再加上受政府政策、捐赠体制不健全、投资回报率等因素的影响,创办者的后续投入很谨慎,这种资金来源的单一性极大提高了其发生危机的风险。
2.师资结构不合理
学历上,以本科学历教师为主体,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严重不足,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职称上,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过少,主要还是以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为主。年龄分布上,是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呈“哑铃状”结构,作为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中间力量的中年教师,很缺乏。
3.教师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目前被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然而,在实践中,民办学校的管理如同企业中的管理一样。一直在接受着与企业员工一样的身份待遇,这与他们心中所追求的“稳定、事业单位”当头的教师岗位相离甚远。另外,很多年青教师只所以选择民办高校,是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仅仅把其作为其学历进一步提升的跳板,他们并没有将民办学校作为他们长期发展、干事业的终极追求。
4.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受办学经费和专业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多为一些滞后于市场需要或者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的科技含量不高的文史、经管类专业;而对于那些投资大、办学成本较高、社会紧缺、竞争力强的理工科类专业,则少有设置。
三、促进河南省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对策
(一)从外部来看
1.正面宣传民办高校教育的增强
对于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发展,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强民办院校高等教育的地位、形式、作用以及其做出的显著成绩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重塑民办高等教育的良好形象。
2.做好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鉴于当前各类教育机构不断涌现、生源逐年减少的事实,应对整个高等教育做好长期发展规划,界定好民办与公办高校战略上的不同定位、发展重点及培养目标,形成公办、民办错位竞争的格局。同时,应合理控制独立学院和纯民办高校二者间的发展比例,并且在政策层面保障二者同等的待遇,维护独立学院与纯民办高校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独立学院与纯民办高校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3.给予民办高校适当经费扶持
就河南来说,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方面一直是比较困难的地方,建议政府对于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做大用活,在项目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对民办高校都要更加的重视,给予更多的扶持和激励。现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做法都比较先进,现代公共治理方面可以多借鉴。对于民办高校适当比例补助方面,可以考虑在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经常性预算中加以分配,这样更好的帮助民办高校客服资金难题,对办学条件改善也有所帮助。 4.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督与管理力度
鉴于当前少数民办高校出现办学行为失范及内部运作不透明,已给学校稳定和安全造成一定隐患的事实,对这部分学校派驻政府督导专员乃至实施财务监管,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如果将派驻政府督导专员和实施财务监管作为一项普适性政策,这一做法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是值得研究和论证的。
(二)从内部来看
1.转变办学观念
作为民办高校办学者或者领导者来说,首先应该明确一个观念,那就是教育投资的目的是重在育人,而非发财致富、赚大钱。其次,还需要根据市场竞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定位、战略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引进、招生就业等方面结合地方或者区域实际进行长远规划,在办学实践中形成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最后,在面对社会一些对民办高校的偏见时,除呼吁政府和媒体给予政策扶持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外,关键在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以实际行动树立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2.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民办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所具备的职能,有稳定学费收入的同时,也要对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市场、吸引社会捐赠、扩大银行信贷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本身资金来源。而这也涉及到资金风险,民办高校在整个筹措资金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资金风险,提高自身警惕性,要有自知之明,不能盲目筹资,以免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和负面影响。对于民办学校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其中部分杰出高校进行财政支持,这使得民办高校发展更加有保障,风险性和危机发生机率明显降低。
3.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民办高校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健全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支持民办高校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启动人才强校工程,围绕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职称、年龄、来源、学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从待遇、事业、福利、环境等多个方面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4.进行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发展是龙头,要广泛深入调研国内外民办高校的优秀办学经验,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打造优良师资队伍,逐步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筑学科基地。此外,河南民办高校还要大力发挥自身市场嗅觉敏锐的特性,主动适应河南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先发展与河南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河南民办高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游锐.我国民办高校的危机与发展对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2]樊继轩.转型时期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12)
[3]孔德文.大众化背景下湖北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4]吴少伟,郑州华信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 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简介:
岳伟丽(1981~),女,汉族,河南汝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信息化。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4392。
关键词:民办高校;高等教育;河南省
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起步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是我国民办教育兴起最早的省市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出现了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看河南现象,河南民办教育有着光辉的发展历史。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河南省民办高等教育已经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但毋庸讳言,目前我省民办高等教育在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
一、河南省民办高校面临的外部发展问题
1.传统观念影响颇深
由于人们对带“私有”、“民办”字眼事物的偏见和错误认知,往往将“私有”、“民办”机构等同于“不靠谱”、“坑人”组织,再加上个别民办高校在创办期的一些负面因素的影响和对民办机构缺少正面的宣传报道,致使社会对民办高校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走访调查过程中,发现95%以上的高考学生或者家长,填报高考志愿时,在同同等条件下,都会优先选择公立大家,在他们的眼里,民办大学是“学习差同学的集中营”、“宁上大专,不上三本”。由于可以看出,高校民办的社会地位比较低,公众的认可度低,民办高校的声誉和形象需要提升。
2.高教的适合高教的人群在递减
受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已经达到历史最高峰值并开始逐年减少,很多地方的民办高校日子越来越难过,甚至开始相继关门倒闭,作为全国人口大省、高考生源大省,近几年我省的民办高校虽然还没有感受到生源减少带来的影响,但是随着全国高教适龄人口逐年减少的趋势,我省民办高校将很快面临与其它省份一样因生源减少所带来的危机。
3.其它办学形式的不断挤压
随着生源的日益减少,民办高校将面临更为激励的竞争和挑战,不但有政府财政鼎力支持的国内公立大学、发展成熟的国外教育机构等办学形式的竞争和挑战,还有建立在IT 技术、互联网基础之上的远程教育、各级党校的学历教育形式等。
4.政府扶持政策不完备、不公平
一方面,对民办高校定位不合理。虽民办教育的地位已经从国家政策上得到确立,但民办高校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模糊定位却依然极大地限制了民办高校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职称评定、课题申报、社会统筹等方面,学生在奖助学金申请、政策贷款、公务员考取等方面也有着不一样的待遇,使民办高校的吸引力下降,师资队伍不稳定,很难吸引优秀生源。
二、河南省民办高校发展面临的内部问题
1.资金来源单一
众所周知,教育经费是教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费上的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然而,目前我省的民办高校经费来源主要是学费收入、举办者再投入和接受捐赠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办学成本逐年提高,再加上受政府政策、捐赠体制不健全、投资回报率等因素的影响,创办者的后续投入很谨慎,这种资金来源的单一性极大提高了其发生危机的风险。
2.师资结构不合理
学历上,以本科学历教师为主体,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的教师严重不足,个别学校甚至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职称上,拥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过少,主要还是以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为主。年龄分布上,是典型的两头大,中间小,呈“哑铃状”结构,作为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起着中间力量的中年教师,很缺乏。
3.教师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校目前被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然而,在实践中,民办学校的管理如同企业中的管理一样。一直在接受着与企业员工一样的身份待遇,这与他们心中所追求的“稳定、事业单位”当头的教师岗位相离甚远。另外,很多年青教师只所以选择民办高校,是因为他们中绝大多数仅仅把其作为其学历进一步提升的跳板,他们并没有将民办学校作为他们长期发展、干事业的终极追求。
4.专业结构不尽合理
受办学经费和专业人才队伍等因素的制约,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专业设置趋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突出,多为一些滞后于市场需要或者市场需求趋向饱和的科技含量不高的文史、经管类专业;而对于那些投资大、办学成本较高、社会紧缺、竞争力强的理工科类专业,则少有设置。
三、促进河南省民办高校快速发展的对策
(一)从外部来看
1.正面宣传民办高校教育的增强
对于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的发展,对于国家以及社会的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加强民办院校高等教育的地位、形式、作用以及其做出的显著成绩的宣传是必不可少的,营造宽松的舆论氛围与和谐的社会环境,以提升民办高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重塑民办高等教育的良好形象。
2.做好公办、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规划
鉴于当前各类教育机构不断涌现、生源逐年减少的事实,应对整个高等教育做好长期发展规划,界定好民办与公办高校战略上的不同定位、发展重点及培养目标,形成公办、民办错位竞争的格局。同时,应合理控制独立学院和纯民办高校二者间的发展比例,并且在政策层面保障二者同等的待遇,维护独立学院与纯民办高校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促使独立学院与纯民办高校相互竞争、共同提高。
3.给予民办高校适当经费扶持
就河南来说,民办高校办学经费方面一直是比较困难的地方,建议政府对于民办教育专项资金做大用活,在项目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对民办高校都要更加的重视,给予更多的扶持和激励。现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做法都比较先进,现代公共治理方面可以多借鉴。对于民办高校适当比例补助方面,可以考虑在公共财政教育经费经常性预算中加以分配,这样更好的帮助民办高校客服资金难题,对办学条件改善也有所帮助。 4.加强对民办高校的监督与管理力度
鉴于当前少数民办高校出现办学行为失范及内部运作不透明,已给学校稳定和安全造成一定隐患的事实,对这部分学校派驻政府督导专员乃至实施财务监管,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但如果将派驻政府督导专员和实施财务监管作为一项普适性政策,这一做法的合法性和可行性是值得研究和论证的。
(二)从内部来看
1.转变办学观念
作为民办高校办学者或者领导者来说,首先应该明确一个观念,那就是教育投资的目的是重在育人,而非发财致富、赚大钱。其次,还需要根据市场竞争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学校定位、战略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发展、专业建设、人才引进、招生就业等方面结合地方或者区域实际进行长远规划,在办学实践中形成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最后,在面对社会一些对民办高校的偏见时,除呼吁政府和媒体给予政策扶持和正确的舆论引导外,关键在于民办高校自身的努力,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办学实力和水平,以实际行动树立在公众心中的良好形象。
2.积极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民办学校应充分发挥自己所具备的职能,有稳定学费收入的同时,也要对社会提供有偿服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投入市场、吸引社会捐赠、扩大银行信贷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增加本身资金来源。而这也涉及到资金风险,民办高校在整个筹措资金的过程中,也应该重视资金风险,提高自身警惕性,要有自知之明,不能盲目筹资,以免给学校和社会带来不必要的财务风险和负面影响。对于民办学校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其中部分杰出高校进行财政支持,这使得民办高校发展更加有保障,风险性和危机发生机率明显降低。
3.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加强民办高校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养,健全完善教师在职进修制度,切实加强教师培训和继续教育,积极支持民办高校在职教师提升学历层次和教学水平。启动人才强校工程,围绕民办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需要,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从职称、年龄、来源、学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师资队伍结构,从待遇、事业、福利、环境等多个方面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提供基本保障。
4.进行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发展是龙头,要广泛深入调研国内外民办高校的优秀办学经验,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打造优良师资队伍,逐步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构筑学科基地。此外,河南民办高校还要大力发挥自身市场嗅觉敏锐的特性,主动适应河南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优先发展与河南支柱产业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河南民办高校重点学科和专业体系。
参考文献:
[1]游锐.我国民办高校的危机与发展对策[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
[2]樊继轩.转型时期河南民办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战略研究[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0(12)
[3]孔德文.大众化背景下湖北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
[4]吴少伟,郑州华信学院发展战略研究[D]. 河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作者简介:
岳伟丽(1981~),女,汉族,河南汝南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信息化。
基金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2014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