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旨在比较中德教育体制存在的差距,把眼光放开,广泛学习,吸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取长补短,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异国的教育犹如一面镜子,对于我们反省现实,正视自我,发展自我极具启迪性。
[关键词] 中德教育 比较 借鉴
引言
语言只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只是形式而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还要精通这个民族的文化,这样才抓住了内容,核心和根本。文化与教育是呈息息相关,丝丝相连的关系的,没有了文化,教育不复存在;而失却了教育,文化也就无从传递,无由发展,甚至失去了意义。因此,研究一国教育成为了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的背景材料之一。
德国教育
德国是一个崇尚知识,尊重教育的国家。早在1763年普鲁士王国便开始推广义务教育制度,这在世界上史无先例,1794年,普鲁士王国又开始以法令的形式把教育机构收为国家机构,也是世界首例。136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在德国海德堡成立,1810年,德意志人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德国的教育事业始终走在世界最前列,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
德国教育行政制度
根据基本法,德国的整个教育事业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管辖权在联邦和各州之间进行分配。教育事业中的立法和行政管理的绝大部风职权归各州所有。为了避免各州分权产生全国教育一盘散沙的现象,各州文教部长例行会议(KMK)通过补充决定使各州的教育事业协调一致。各州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使教育事业有了统一的可比较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
(1)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和幼儿园设施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有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上幼儿园是自愿的。
(2)基础教育
德国的小学一般为4年,只有柏林与勃兰登堡为六年。德国基础教育层级的学校为小学Grundschule,凡是在当年六月30日前满七岁的儿童皆须进入小学就读,此为义务性教育不可拒绝。在大部份的联邦里,在这个阶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给于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Leistungsdruck,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所以对于需要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则是采取加强措施而不是留级制度。小学主要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倡导个性自由,十分注重儿童禀性的培养。
(3)中等教育
德国有四种以毕业后在不同领域再深造而相区别的中学。其中,普通中学毕业生大多数进行手工业和工业职业培训;实科中学学生毕业后一般进入职业专科学校或者高级职业中学;学制长达9年的文理中学则为高等学校提供了生源;综合中学是以"机会平等”为其创办基础,希望所有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不会只因某些科目的成绩不理想而丧失更佳的学习机会,他们可以依据个人的偏好与兴趣考量来发展,不会如社会淘汰的机制一样,因为弱势而失去更好的发展。
(4)高等教育
持有文理中学毕业证或“进入高专资格证”便可在高等院校任何专业学习。德国大学没有级别上的名词排列,任何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其任务、性质可分为综合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艺术大学三种。大学和高专毕业后都可拿到硕士学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人才,对于新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创造与发展,现今德国约有190万人在大学就读,预计到2011年将会成长至220至240万人。
(5)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其形式多样,成效显著而享誉世界。最重要的是“双元制”,即:职业培训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承担负责。学生在专业理论方面得到了促进,在企业中得到了实践,从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德国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成人教育也在蓬勃发展,这包括职业进修,业余大学企业培训,同业协会,工会,福利联合会等等,名目繁多,成效显著。
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总结德国教育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中最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倡导儿童个性解放
德国十分重视对儿童禀性的培养,帮助儿童形成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格,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这从德国基础教育的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可以看出。而我国虽然注意到给中小学生减负的重要性,但具体落实却不尽人意。中小学生压力过大,个性完全被束缚,这样就给儿童创造力的发挥戴上了枷锁。“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落后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是改变基础教育中“灌输式”、“填鸭式”的僵化教学模式。将教育的目的从听话,顺从,守规矩转向独立,有自我认知。
2.义务教育年限长,普及范围大。
德国的义务教育从6岁到18岁,一直持续12年。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这样就很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当然我国有国情的限制,但是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我国还要继续增大教育投资,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3.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职业技术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制度也十分健全,“双元制”的实行有效地培养了专业新生力量。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必须获得一种合格的职业培训,并且职业技术学校也有很好的生源和就业前景。而在我国,职业学校的管理不够严格,职业技术教育制度也不够完善,加之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认识上存在偏见,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缓慢,不能为社会提供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如今中国人才市场上最为紧缺的是高级技工。
4.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德国选拔教师的标准十分严格,教师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国家认定证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十分高的,大学教师同时又是国家公务员,单单这一条就反映了德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我国要从根本上取得进步,实现文明,富强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并且在全社会培养尊敬教师、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腾飞,就要打赢“人才争夺战”,人才从何而来?当然靠教育。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当然积淀了很多宝贵的教育经验,但是没有对比,不知差距,我们还需要把眼光投向国外,了解一下德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这样一个创造了人类最辉煌的精神文化,又创造了科技和社会生产的全新成就和西方文化的真正源头的国家的教育,将其与我国教育进行一下比较,或许会使我们找到差距,找到动力,少走些弯路,事半功倍。
[关键词] 中德教育 比较 借鉴
引言
语言只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是思想的载体,只是形式而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还要精通这个民族的文化,这样才抓住了内容,核心和根本。文化与教育是呈息息相关,丝丝相连的关系的,没有了文化,教育不复存在;而失却了教育,文化也就无从传递,无由发展,甚至失去了意义。因此,研究一国教育成为了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的背景材料之一。
德国教育
德国是一个崇尚知识,尊重教育的国家。早在1763年普鲁士王国便开始推广义务教育制度,这在世界上史无先例,1794年,普鲁士王国又开始以法令的形式把教育机构收为国家机构,也是世界首例。1368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在德国海德堡成立,1810年,德意志人又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现代化大学—柏林大学。德国的教育事业始终走在世界最前列,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成就。
德国教育行政制度
根据基本法,德国的整个教育事业置于国家的监督之下,管辖权在联邦和各州之间进行分配。教育事业中的立法和行政管理的绝大部风职权归各州所有。为了避免各州分权产生全国教育一盘散沙的现象,各州文教部长例行会议(KMK)通过补充决定使各州的教育事业协调一致。各州之间开展广泛的合作,使教育事业有了统一的可比较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
(1)学前教育
德国学前教育和幼儿园设施不属于国家的学校体制,而属于有青少年福利救济事业。上幼儿园是自愿的。
(2)基础教育
德国的小学一般为4年,只有柏林与勃兰登堡为六年。德国基础教育层级的学校为小学Grundschule,凡是在当年六月30日前满七岁的儿童皆须进入小学就读,此为义务性教育不可拒绝。在大部份的联邦里,在这个阶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给于孩子功利的分数成就导向Leistungsdruck,因此在小学的一、二年级并没有各科成绩单,而是以老师评论来作为学习成果的考量。所以对于需要学习能力或学习成效较差的学生则是采取加强措施而不是留级制度。小学主要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倡导个性自由,十分注重儿童禀性的培养。
(3)中等教育
德国有四种以毕业后在不同领域再深造而相区别的中学。其中,普通中学毕业生大多数进行手工业和工业职业培训;实科中学学生毕业后一般进入职业专科学校或者高级职业中学;学制长达9年的文理中学则为高等学校提供了生源;综合中学是以"机会平等”为其创办基础,希望所有成绩较差的学生,并不会只因某些科目的成绩不理想而丧失更佳的学习机会,他们可以依据个人的偏好与兴趣考量来发展,不会如社会淘汰的机制一样,因为弱势而失去更好的发展。
(4)高等教育
持有文理中学毕业证或“进入高专资格证”便可在高等院校任何专业学习。德国大学没有级别上的名词排列,任何大学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其任务、性质可分为综合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和艺术大学三种。大学和高专毕业后都可拿到硕士学位。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研究人才,对于新知识与学术研究的创造与发展,现今德国约有190万人在大学就读,预计到2011年将会成长至220至240万人。
(5)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其形式多样,成效显著而享誉世界。最重要的是“双元制”,即:职业培训由企业和职业学校共同承担负责。学生在专业理论方面得到了促进,在企业中得到了实践,从而为日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德国劳动力的技术水平。成人教育也在蓬勃发展,这包括职业进修,业余大学企业培训,同业协会,工会,福利联合会等等,名目繁多,成效显著。
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总结德国教育经验,我们不难看出,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其中最明显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中倡导儿童个性解放
德国十分重视对儿童禀性的培养,帮助儿童形成健全和谐发展的人格,注重儿童身心发展和教育。这从德国基础教育的教学形式,学习内容可以看出。而我国虽然注意到给中小学生减负的重要性,但具体落实却不尽人意。中小学生压力过大,个性完全被束缚,这样就给儿童创造力的发挥戴上了枷锁。“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是一个落后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因此,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应当是改变基础教育中“灌输式”、“填鸭式”的僵化教学模式。将教育的目的从听话,顺从,守规矩转向独立,有自我认知。
2.义务教育年限长,普及范围大。
德国的义务教育从6岁到18岁,一直持续12年。所有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这样就很有效地提高了国民整体素质。当然我国有国情的限制,但是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尤其是人才竞争,我国还要继续增大教育投资,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文化素质。
3.十分重视职业技术教育
德国职业技术学校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制度也十分健全,“双元制”的实行有效地培养了专业新生力量。所有的中学毕业生都必须获得一种合格的职业培训,并且职业技术学校也有很好的生源和就业前景。而在我国,职业学校的管理不够严格,职业技术教育制度也不够完善,加之人们对职业技术教育认识上存在偏见,使得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缓慢,不能为社会提供大批优秀的技术人员,而如今中国人才市场上最为紧缺的是高级技工。
4.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德国选拔教师的标准十分严格,教师必须通过国家统一考试,取得“国家认定证书”,教师的社会地位也是十分高的,大学教师同时又是国家公务员,单单这一条就反映了德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我国要从根本上取得进步,实现文明,富强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并且在全社会培养尊敬教师、尊重知识的良好风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腾飞,就要打赢“人才争夺战”,人才从何而来?当然靠教育。我国上下五千年文明当然积淀了很多宝贵的教育经验,但是没有对比,不知差距,我们还需要把眼光投向国外,了解一下德国,这样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这样一个创造了人类最辉煌的精神文化,又创造了科技和社会生产的全新成就和西方文化的真正源头的国家的教育,将其与我国教育进行一下比较,或许会使我们找到差距,找到动力,少走些弯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