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基于思维导图应用的研究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taba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在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的去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对自己学习到的知识有一个立体且连贯的认识,能够灵活的运用和掌握,而思维导图就是可以帮助学生比较容易就能够达到这一个目的的方式。本文就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提出几点浅见。
  【关键词】 初中地理  思维导图  运用策略
  在以往比较传统的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师教学的内容和方式都比较固定,通常情况下都是从课本出发,带领学生去学习一遍课本中的知识点,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做题或者是背诵来掌握学习到的这些知识点。但是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种教学的方式对于学生来说不仅缺乏新鲜感,而且还会让学生过于受到书本的限制,无法将学习到的知识联系起来做到融会贯通,对于学生综合地理能力的提升其实有着很大的阻碍。而思维导图就可以从根本上让这一种情况得到解决。因为思维结构也可以被称之为“脑图”,是可以辅助人们快速的记忆和表达的一种工具,用树状的分支将其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够更加直观的表达出来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还可以让学生学会联想和归类。是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提升,让学生可以从根本上摆脱枯燥无聊的学习方式。
  一、妙用思维导图,有效课前预习
  很多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初中地理的时候,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课上,在课前就已经制定了一个十分严格的课堂计划,这一种教学的方式其实会耗费教师和学生比较多的精力。因为当教师只是严格的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的时候,根本就无法考虑到学生是否能接受这一种状态和形式,计划制定的越发严格死板,学生在执行时就越发的困难。所以,教师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鼓励学生进行预习,帮助学生在课前的时候对课上要学习的东西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流程,将课程的流程变得更加灵活。
  例如,在初中的地理课本《让我们走进地理》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对地理有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思维导图出发,让学生从“地理”这一个关键词,根据课本的基础进行思维发散,将自己的预习过程记录在上面。等到上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去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流程,并且提出来自己不会的问题让全班的学生一起探讨,在学生利用思维导图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知道学生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知识的掌握的情况,然后适当的调整自己的教学进度,让课程可以更灵活的服务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理清楚在预习的时候要知道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做根据自己能力的强弱去进行课前的预习,并且将不会的问题记录下来。
  二、妙用思维导图,培养应用能力
  教师在一开始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的时候,还有比较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且正确的使用思维导图的习惯。若是学生当时做出来的思维导图过后连自己都不认识的话,那这一种思维导图就无法帮助学生梳理清楚自己的思维,就是做的无效功。
  例如,在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分清影响气候的主次因素。其中有很多气象符号以及气象名词,所以,在学习到了这一个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演示一遍思维导图的使用规则。比如,在思维导图上可以使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知识点的呈现,对于一些重点的知识用红色的字,或者是五角星标记来标记出来。对于一些思维导图做的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征得学生的同意之后在班级里面进行展览,让全班的学生都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使用习惯。因此,教师可以先为学生示范一个标准的思维导图的使用的方式,再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更改,让思维导图用一种更加得心应手的方式去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三、妙用思维导图,促进知识梳理
  很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时候并没有一个分类归纳的意识,一般都是教师讲解完就过去了,这一种学习的方式就为之后的总复习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有很多学生甚至在总复习的时间中无法回顾完全自己已经学习的内容,就会对之后的学习失去信心。
  例如,在初中学生所要学习的《世界的发展差异》一个章节中,最主要的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知道世界发展的差异是由那些因素导致。这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知识点,因为导致世界发展的差异因素很多,有气候地形还有人文等一系列的因素,都是学生之前有学习过的内容。所以,教师就可以从这一个知识点出发,让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分类,在一开始的时候,可以将思维导图分为两大类,一部分是自然,一部分为人文,让学生遵循着这两个大的分支来不断的进行扩散和补充,将自己之前学习过的所有的知识点全部都梳理成串,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差异,完善自己的思维结构网络。为了能够使以上情况得到解决,教师鼓励学生使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去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进行归纳和分类,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已经完成整理的工作,在学期末的时候就可以轻松复习。
  总之,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对于学生来说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可以将知识点用一种更加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大大的提高学生对于地理的全面认识。另外,教师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时候,也应该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给学生一段缓冲的时间,让学生能够习惯去使用这一种方式去学习,而不是为了敷衍教师才开始使用,才能有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高黎黎.将初中地理教学变得生活化的有效性探索[J].中小学课程,2017.
  [2] 刘亚平.浅谈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J].课程教育研究,2016.
其他文献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抽象性较强的学科,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分看重教师的教授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创造的潜能,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跟随着教师的思路学习,因而使得整个数学教学停留在知识表面。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打破这种束缚,转变师生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学生全面参与到知识发现、分析、探究的过程中,以此开展深度学习,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 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通常面临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课堂表现不够积极等实际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计划的有效展开。基于此种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引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趣味性教学 策略  趣味性教学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
期刊
【摘 要】 幼儿因为受到年龄的限制,使得他们在认知能力上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想要幼儿展开足球运动的活动,最首要的就是培养出他们对于足球的兴趣。本文将从游戏、环境以及家園联合平台等几方面入手,使得幼儿从内心发出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让他们爱上足球这项运动的同时,增强自身体质。  【关键词】 幼儿 足球运动 兴趣 策略探究  近年来我国党中央一直都非常重视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发展,尤其是校园足球这一板块。
期刊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微课这一新兴的教育方式逐渐走入了高中的教学内。由于微课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存在许多优势,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语文诗歌鉴赏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减缓教师的教学压力和学生的学习压力。本文将对如何在高中语文诗歌鉴赏的教学过程中运用微课进行教学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微课 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运用策略  微课的教学特点为“快速”,不需要花费大量的
期刊
【摘 要】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的教学水平和层次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问题导学法能够以一种更具科学性、艺术性的方式实现课堂导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理解、探究、巩固知识内容,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同时促进个人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 初中数学 应用探究  在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培
期刊
【摘 要】 幼儿教育是每个人学习认识、价值观塑型的重要时期,在整个教育阶段处于一个举足轻重的关键位置,幼儿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跨越障碍,形成认知,培养思维能力。而游戏作为孩子们生活的主要活动,利用游戏情境进行教育是事半功倍的,本文着重讨论幼儿园游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实践应用问题,力求给出具备可行性和适用性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 幼儿园 游戏教学 情境创设 应用途径  处于学龄前的低龄儿童,
期刊
【摘 要】 语文教学具有一个十分庞大的教学体系,识字写字是基础,而阅读写作则是发展。对于中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大脑还处于发展阶段,没有得到开发,很多的认知也都是欠缺的,面對一篇文章,对其的理解也是较浅的,无法深入去理解内在含义,这时教师就很重要了,教师较好的阅读教学方法对小学生阅读理解有很大的帮助。我国当前统编教材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是很重要的。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和弊端,因
期刊
【摘 要】 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统一使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这标志着语文教材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自读课的设计上与之前版本不相同。它增加了“旁批”和“阅读提示”自主系统,意在引导学生真正自主阅读课文,实现真正的个性化阅读,以建构教读课、自读课和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体系。  【关键词】 统编版 初中语文 自读课 旁批 助读  2017年秋季开始全国统一使用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期刊
【摘 要】 数学文化作为数学学科的基础内涵,主要包括思想、精神、观点、语言等方面,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数学文化在课堂上的应用和渗透,可依据有效策略来促使学生了解和学习数学文化,并引导学生将数学思想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拓展其数学视野的同时使其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本文依据当下数学教学实况,就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给学生渗透数学文化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相关
期刊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加快进程,人们对课程评价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受到唯分数、唯升学等的影响,尤其是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在评价教学与学习效果上一直是一大难题。目前,很多学校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考核上,更加侧重于采用纸笔测试的方式,来达到导向与质量监控目的。如何最大化的利用纸笔测试评价工具来检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