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逃大师为什么打不开一扇没上锁的门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hlxj1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题立意是作文的关键,“意”犹如一军之帅,是灵魂。高考作文,可谓是成也立意,败也立意,集中进行审题立意训练势在必行。只有审题立意到位,议论才更给力。什么是材料作文:给出一则或几则简短的材料,让考生从材料中提炼观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和标题。
  材料作文的特点:
  一、形式特点:形式丰富多样,情境类、故事类、寓意类、话题类等等。
  二、内涵特点:通过典型的“现象”,传达深刻的道理。
  三、高考命题选材趋向:材料越来越中性化,可选立意越来越多元化。
  材料作文审题常见病症:
  脱离材料,随意而为;朦胧感知 ,似是而非;抓一鳞而弃全鱼,抓现象而弃本质。
  材料作文如何审题:
  抓住矛盾,化繁为简;层层剥茧、追问到底;以小见大、设分论点。
  本次作文训练所给材料:
  胡迪尼是一位伟大的魔术师,同时也是杰出的逃脱艺术家,他曾经夸口,一小时之内能从世界上任何牢笼中逃脱。
  英国一小镇特地建造了一座坚固的牢笼,向胡迪尼发出挑战。胡迪尼信心十足地走进牢笼,门随即在他身后关上了。他立刻脱下外套紧张工作起来。但是30分钟后,他的自信消失了,一小时后,他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两个小时后,胡迪尼彻底崩溃了。他筋疲力尽地倒在门上——门竟然开了。
  胡迪尼想当然地认为门被锁住了,其实门根本没有上锁,胡迪尼能够打开世上任何一把锁,却不能解开自己心中的锁。
  学生本次训练审题突出的问题是“虚”,表现为:立意虚空,缺少对内涵的落到实处的把握。如从“心灵的困境”、“打开心中的锁”角度立意,但是对“心灵的困境到底是什么?”“心中的锁到底是什么?”缺少明确具体的揭示,因而造成分析似是而非,甚至偏离材料主旨。
  本次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思路:
  一、抓住矛盾,化繁为简
  矛盾的两个方面:一方面(优势条件):大师技艺精湛,自信,用尽一切办法开锁;另一方面(意外结果):锁无法打开,无意中却将根本未锁的门碰开。由矛盾引出的问题:大师错了,由对问题的解答产生两个判断方向:(1)大师的确错了,因为他的努力是无效的。(2)大师尽管没有成功,但他的努力是可贵的。由两个方向可以拓展衍生出如下观点: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看清问题的实质,僵化的思维和习惯是成功的绊脚石,过分依赖优势反而是一种禁锢,“简单”是一种最高的智慧,成功从来都不会是偶然的,永远不要奢望不劳而获,人生需要有大师那样的勇气和执着。
  二、层层剥茧、追问到底
  什么锁最可怕?什么把胡迪尼锁住啦?信心重要吗?胡迪尼为什么彻底崩溃?生活中什么不能缺失?故事有什么哲理?
  三、以小见大 、设分论点
  示例一:
  (1)莫使心锁阻前行,不要让一时的荣耀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2)莫使心锁阻前行,不要让一时的失意成为自己前行的阻力;(3)莫使心锁阻前行,不要让心中之锁给自己留下遗憾。
  示例二:
  (1)找回打开心锁的钥匙,需要处事不惊的从容;(2)找回打开心锁的钥匙,需要永不言弃的自信;(3)找回打开心锁的钥匙,需要寒窗苦学的执着。
其他文献
苦坐苦等苦思苦想 苦茶入口苦不堪言  愁纲愁线愁情愁理 愁眉苦脸愁断肝肠  这副对联,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学生作文难的现状,作文是高考语文最后一个大题,是语文学科的半壁江山,学生对此并非不重视,而是大多数学生实在不知如何下笔。在老师的索要下,就只能东拼西凑,结果出现了许多假大空套的作文,不但别人读了索然无味,就连自己也觉得意兴全无。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
期刊
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意志对常人来说比天资重要得多。任何人都可能遭遇困惑和失败,这时意志便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来说,良好的意志品质是他们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它可以使学生摆脱来自各方面的干扰,把注意、感知、思维等智力活动坚持下去,对学习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敢于探索,勇往直前。  我主要从四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  1.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期刊
作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文学名著凝聚着人类深刻的思想、独特的智慧和厚重的情感。对于处在成长过程中,正在初步建立人生观、世界观的高中生来讲,文学名著更是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名著阅读是关乎为青少年“打一个精神底子”(钱理群)的大事。  一、堪忧现状,不容乐观。  近几年,江苏、福建等省纷纷把名著阅读列入高考范畴,分值15分左右。旨在从作品生动、具体、形象的艺术描述中感知故
期刊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体会,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帮助。  诗歌鉴赏的要点是对诗
期刊
大凡从事语文教学的都深知,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师生双向交流的文字形式,是教师对学生写作热情的回应。在多年的作文教学中,我对如何写好评语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现略谈几点:  首先,心平气和,评语要有认真赏识的态度。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这首先体现在对学生的劳动成果的充分尊重上。学生每写成一篇作文,只要是自己独立完成的,都应该充分肯定。在他们自己看来,那是经过自
期刊
诗歌鉴赏题在高考中越来越不可忽缺。对古诗词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鉴赏评价,它要求与认读、理解、分析能力综合在一起。考查考生对作品形象的感知和对情感的审美把握。  诗歌鉴赏要求考生从诗歌内容、语言、结构、写作技巧及作品风格,鉴别其所表达的主旨、思想情感及社会意义,注意这些方面,考生会成为诗词苑囿中的好“园丁”。  1.善抓“题眼”、“诗眼”和“词眼”。从标题了解诗歌丰富的内涵,即“题眼”。如杜甫的《春夜
期刊
一、案例过程与情境  程翔老师的《将进酒》这堂课打破了传统诗歌鉴赏的模式,教师通过自己的解读,以分析作者情感轨迹(悲—欢—醉—狂)为线索,以朗读指导为重点,两者有机结合。教学目标重点突出,课堂思路清晰,注重提高学生诗歌朗诵的能力。以下我记录其中几个精彩的教学片段。  情境(一)  整体感知时,在品味诗人情感“悲—欢—醉—狂”发展轨迹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四种情感,程老师设计了几个平台,让学生进
期刊
复习对策:  一、理解关键词的含义,不可望文生义  例:间不容发 间jiàn,空隙。空隙中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  不足为训 训,教导、规范。不值得作为行为的准则。  屡试不爽 爽,差错。多次试验都不错。  大方之家 大方,专指学者、内行人。  练习:1.找出下列成语的关键词。  身体力行 教学相长 不速之客 素不相能 不齿于人 曲突徙薪 首鼠两端 夜阑人静 因人成事 醍醐灌顶  
期刊
西周末造,天下滔滔,礼崩乐坏。各国国君“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 “茫茫四州起战争,苍生何日晓升平”,百姓流离失所,易子而食。是时也,有人封相拜卿,追名逐利,如鱼得水;有人痛心疾首,退隐山林;有人心知不可为而为之,奔走呐喊……独有一位老者,看多了罪恶,超凡入化,羽化出一颗大慈大悲的心灵,在我们的民族文明还处在蹒跚学步的孩提时代,就首次拿起辩证思维的利器,只用区区五千字就将那一团乱麻的世界一下
期刊
学生似乎天经地义应当尊重老师,而教师也似乎早已习惯了心安理得地享受这种尊重,于是在日常的工作中,总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和命令式的语气对待学生,结果造成高中师生之间的隔阂,造成学生对老师的恐惧和敷衍,对老师的不信任。  要想有效地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必须放低姿态,解放思想,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明确学生是独立的,与教师是平等的关系,学生固然要尊重老师,老师也必须要尊重自己的学生。  在教育管理学生时,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