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性、独特性、独立性是学生观的基本内容,那么,如何对学生观进行本土化的演绎,使之具有中国基础教育特点呢?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几十年来我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我一本一本认真读,一点一点学习、领悟,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也品尝到亦师亦友的无穷乐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而人所共有的便是情感,因此情感交流是实践转化的重要途径。其次,于漪提出“和谐”,这是站在中国文化伦理与道德的高度,建立“个体”与“群体”的密切联系。再次,教育刻有时代的年轮,要将学生的培养当作时代赋予教育的命题,所思所想所为需有时代气息。
于漪这样概括自己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思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要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珍惜并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既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又要做到教师和学生很好地结合,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这其中包含着几层关键的涵义:一是学生是“万物之灵”,具有发展和创新的潜能;二是为“学”而“教”,分析、研究学生是教学的基础;三是引导学生“内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人;四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实现教学相长。
于漪是怎样对学生观进行实践转化的呢?一名好教师,会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每个学生的精神成长都像一部密码,解锁密码的过程正是教师将学生观实践转化的过程。
(一)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基础教育是大众教育,须面向全体学生。大众教育不排斥英才教育,但不能只当英才教育的配角。人是有多元智能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基础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基。还要清醒地看到,有时有些受教育者并非真‘英才’,而是拔苗助长的对象,无后劲。要倾听每个生命的呼唤,施以阳光与雨露。”要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就要倾听生命的呼唤,很重要的是了解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一名好教师必须突破成长环境不同、接触事物不同引发的代沟,更要多换位思考,有意识地褪去“成熟”,以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去感受、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
“我总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不能以成人的想法、做法来框,要理解他们的心情、愿望、快乐、忧愁,少下‘禁止令’、少设‘阻挡栏’,要正面引导,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成人也是从青葱岁月走过来的,不妨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去分析学生所遇问题的合理性,这是一个从褪去“成熟”,走向理解“天真”的過程。
应对的策略是什么?教师的“成熟”往往体现在能找到具体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更客观地分析问题,看清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就是情感上的鼓励、肯定,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去解决,大海能做到自净,过滤其中的杂质,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己处理,慢慢消化、排解,自信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行囊”,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还不够完备之时,教师正面的引导,积极的肯定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这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引时代活水进入学生世界
学生在面对镜子中的“小我”之余,还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体系中找寻自己的坐标,成就广阔的胸襟和格局。这并不是夸大其词,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往往会通过各种媒介冲破象牙塔壁,摆在学生的面前,“教师为学生今日的健康成长,明日的长足发展,引领他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建设有意义的人生。”
“要做到牢固树立育人的大目标,就要深入到学生成长中的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进行研究。以德育为核心,促进他们生活上健康、开朗、自理、自立;促进他们爱学乐学,善于求知,勇于探索;促进他们丰富心灵,提升思想,奋发向上。三个世界要和谐发展,教师不能只重其一,不重其他,要坚持质量的全面提高,清除片面质量观的主宰。”教师不能因为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而忽视顶顶重要的“育人”,“育人”需要智慧,穿行于“三个世界”,直面时代命题,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
要引时代活水进入学生的世界,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也容易对新生事物产生兴趣,这就倒逼教师关注时代发展的脉搏,将精华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实践中,使学习情境更为真实,使活动更亲和有趣。更重要的是,焕发时代生机的背后,要体现对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深层思考,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明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和具体要求。
让“劳动”走近统编教材可谓意义深远,但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现在的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专心读书成了唯一的“义务”,衣食住行什么都是父母现成准备好,不少成了时代洪流中的“巨婴”。于漪在第二师范学校做校长时,学校很大,120多亩地却没有一个清洁工,绿化种植、卫生保洁都由师生一同承担。“新时代重新发现和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弘扬劳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情怀和劳动素质,有助于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的正能量。德智体美劳,每一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教育中的功能。”许多时代症结可归结为教育的缺失,教师更应引时代活水,站在战略高度认清问题,弥补缺失。
同时也要注意分辨,并不是所有新鲜的事物、所有的流行都是有营养的。“学校教育经常碰到的苦恼事是与社会某些现象不协调乃至冲撞。学生不是在真空地带成长,将来总要经受社会的风风雨雨,因而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辨别善良丑恶、是非曲直,提升价值判断的本领。与此同时,要宣传、弘扬社会上大量感动人心的人和事,激励向上的建设成就、先进文化,发挥正能量的育人作用。至于恶浊的,直接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学生,保障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设活动,为步入社会做“演练”
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团体格局”两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揭示着社会对于人的思想、行为的种种影响。班级是个“小社会”,学生身处其中,公、私、群、己是相对的,也会面对价值、文化、观念的冲突,教师要适当引导,使规则内化为自觉,存差异也不失和谐。
现在孩子同伴游戏减少,而基于网络的虚拟交流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孤独感。城市里孩子广泛接触网络,但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又被虚拟感包裹,与网上的朋友交心,与现实里的同学却疏于交流,甚至心存戒备。教师要尊重多元文化,鼓励学生的自我实现,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培育共同价值,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学生自主管理,不断完善制度文化。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在活动的驱动下,学生之间就会有交流,有分歧和冲突是正常的,在缓解冲突和和解矛盾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宽容,“沉默者”或许就会发声,“边缘人”或许会站到展示的舞台,“躲避者”慢慢成为“决策者”和意见领袖,这既是一种磨炼,也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演练。
“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学校就是小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员工的关系等等,这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尊重、宽容、利他,各得其所,必不可少。各有各的美丽,善于聚集,才能奏响生命的和谐乐章。”深邃的夜空衬托点点星光才有了迷人的群星璀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春天的苗圃才能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四)在教育“合力”中发专业之声
教育是民生,关系到学生个人和家庭的未来,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问题成了社会性的问题。曾经有人仿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子女教育放在“金字塔”模型的顶端,从侧面反映了对高质量教育的期望值和教育投入很高。教育也是国家战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才储备提供基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最好要形成合力,但现在很多是形成分力。比如学校要减轻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减作业,家庭加作业,社会机构忙着赚钱。报载:一个7岁的孩童每个星期要参加社会上举办的6个不同类型的辅导班,这种折腾,到底对谁有利?对孩子的伤害,谁该负责?专家学者不断呼吁要警惕教育中的“内卷现象”,多少家长又能听得进劝说,不再将孩子推进恶性竞争的泥淖?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博弈,孩子不知何去何从。
无论是学校、家长或是社会的其他教育力量,其“靶心”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形式和内容应各有侧重,在形成合力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性?
首先,要传播正确的评价理念。家长口中时常出现的“别人家的孩子”是横向比较的产物,“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纵向比较非常重要,这是用辩证、发展、历史的眼光进行评价”,垂直水平上的变化更能看出学生的进步。随着国际、国内对教育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评价改革的整体趋势,明确评价的重要功能是诊断并改进学习,而不是仅仅用来分高下、作比较的。
其次,要增加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对子女教育高期待的家庭的动机与结果未必一致,子女教育高介入、高度参与有时收效甚微,甚至产生负面效应,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方法不当。教师可以根据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学理提供引导。比如家长在陪伴子女做作业时,一味就题说题,一看到子女做错就指指点点,甚至让“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让家长懂得参与子女作业的方式有许多,除直接参与外,还有间接参与的方式,例如排除环境干扰、习惯和态度养成、引导子女自我监督等,可进行调整和尝试。
再次,要运用合理的沟通技巧。教师不仅要和学生做朋友,也要和家长做朋友,袒露赤诚之心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沟通’从学生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理有情有节,千万不能采用向家长告状的形式。‘沟通’不是推卸责任,把难题甩给家长,沟通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教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分析问题所在,寻找改进的方法和路径,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这就是“好话好说”,避免学生认为教师是在告状,产生隔阂。“少讲缺点与错误,少就事论事,多以事论理;多激励进步,少冷言冷语。要宽宏大量,尊重和包容各种类型的家长。要讲点语言艺术,让家长理解你的苦心,信任你的真情,共同担起培养下一代成人成才的责任。”
虽然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应坚持两点原则,一是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因此,要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捕捉他们身上的真善美。二是做人最重要。“几乎每个家长都期盼孩子成龙成凤,而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具体状况。家庭教育本应着重于孩子的品德、习惯,这是做人最重要、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不只是家庭教育,所有的教育都要把“学做人”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教育才不至于错位。
于漪“学生观”在实践转化中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那就是为学生的精神成长“赋能”。
人终其一生都在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意识空间会决定选择指向,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潜能,为精神成长赋能。
杨绛先生说过:“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清人生的意义,追寻积极的人生价值。
“学生是万物之灵。每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人,他们的成长发展不是靠外力掌控,而是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生长。他们不是‘物品’,不是‘工具’,任你使用,而是有主动性、能动性的万物之灵——人。”教育提供了寻找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开启这一切的钥匙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生命的姿态由“我”决定。 人是“万物之灵”,更细致地勾勒出教师的角色肖像,丰富了师生、生生关系的内涵。
(一)倾听需求,师爱荡漾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愛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楷模的先进事迹中,总能被其中的师爱所感动,面对的对象不同,师爱的呈现方式也不相同。“师爱是一种温暖,一种高尚,一种关注,一种理解,一种包容,一种体贴,一种动力,一种引领。内涵极其丰富。”
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求,学生观的转化实践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因此,教师应将师爱贯穿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爱荡漾应覆盖学生求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学习的,思想的,精神的,物质的,等等。身体健康要关心,而精神方面的成长更为重要。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多种价值观并存,多种文化交织呈现,对无文化积淀、无生活经验的学生更要在明辨是非,追求理想信念上积极引导,切实引领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师爱需全身心投入,浸润在教育的点点细节之中。
师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实实在在,非常具体的行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倾听生命的呼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少少会有障碍、困惑和曲折,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将困难倾诉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用心体察,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举动,都会发出信号,教师通过捕捉细节,耐心观察,可以发现一些甚至学生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而后,就是建立信任,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走近他们的生活,勘探心灵的奥秘。遇到问题后,要适时诊断,争取做到“一人一方”,有针对性地提供对策,帮到“点子”上,建立“一人一档”。解决困惑不是一蹴而就的,旧的问题会反复,新的问题也会出现,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追踪式的研究。
随着时代发展,大部分学生无需担忧温饱,也不会再因物质短缺而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现在的学生所面临的危机是思想上的侵蚀,某些别有用心者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与娱乐、商品“捆绑销售”,小小年纪就瘫倒在“舒适圈”,无力自救。物质的匮乏要帮,精神的贫瘠更要帮,今天吃不饱,也许明天吃一顿就能补回来,但如果不良思想不加以纠正,或任由思想的土地一片贫瘠而不撒播种子,是很难在短时间弥补回来的。在当下,师爱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问题,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判断力扫清成长的障碍,增强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师爱是一种大爱,凡是“爱”都必须适度。“爱,不是姑息,不是迁就,爱是‘严’的孪生兄妹。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培养人,要有严格的要求,严格的管理。这个规矩,就是党的教育方针,要以它为准绳。‘爱’是‘严’的基础。爱是对事业的忠诚,对莘莘学子的无限期望。有了爱满天下的胸怀,‘严’才会有效果。‘严’要严在‘理’上,‘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学生在温暖的阳光抚爱下就能健康成长。”师爱讲究情理,既要有悲天悯人之心,又要受理性思考的制约。
师爱荡漾,荡涤心灵,才能奏好“双重奏”,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生长。
(二)引导“内建”,唤醒自觉
如今的青少年尤其重视“自尊”和话语权,在孩子的心中,尊严是底线,不能踩,而以往“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教育须改变,他们更倾向于和大人直接对话。不少教师认为,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就是应对“生成”,不在“预设”范围内,无法把控,这项不小的挑战使得不少教师将学生的奇思妙想扼杀在摇篮中,不给表达的机会。即便是有的公开课看上去学生能尽情发表看法,其实也是排练后背诵脚本,依旧没有获得真实的话语权。
“一言堂”的现象并不罕见,这种教学方式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但如若将理念依旧停留在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就违背了人的本性。传统灌输式的特征就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教师说、学生听,学生只能屈服于教师的权威。“就人的本质而言,年长的‘师’与年少的‘生’是平等的,都是万物之灵,年长者对年少的学生应尊重、爱护,有悲悯之心。”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名字,都值得尊重,值得敬畏。教师应如何看待课堂上学生的举手提问和质疑,又应如何看待课后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是蓄意捣乱,是有意抬杠还是挑战耐心?
在教学中,教师想通过不断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以扎实学识、逻辑思辨给学生带来科学文化的收获,也在钻研的过程中逐渐厚实自己的学识功底,丰盈自身的精神世界,这些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所有的一切都以满堂灌的方式去实践,那最终只能是一个人“登台表演”,最多是实现了自我生长。每一堂课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也是教师生命质量的反映,教学不是“填鸭”,不仅教师要做发光体,每一名学生都是发光体,才能各得其所。
教师的“外塑”要促进“内建”。“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是全靠教师的‘外塑’,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内建’。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如在社会文化背景、学校文化背景、课堂环境气氛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协作,获得知识与能力。教师传递的只是知识信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所得。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动脑,生命涌动至为重要。”平等的对话就是思维的碰撞,是激发彼此潜能的过程。“对话”意识的形成,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道德、理想、情操、学识在学生身上内化,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拷贝几十份,替换学生的头脑。平等的“对话”一旦形成,单向输送转变为双向流动,自我生长才能在思想交锋中衍生出灵感,教师和学生互相教育,教学相长。
“现代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成长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因此,教育要由单向灌输走向双向对话,也就是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互动。”“对话意识”的表现是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其实质就是尊重和理解。
“闻道有先后,年少的学生幼稚、粗糙、不完美,是未长成的常态,不能苛求,关键在年长的教师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真心实意地欣赏、品评、激励。”也许有人会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扬远没有一句批评来得分量重,也许你表扬了学生十句,只批评了一句,他能记得的只有那白纸上唯一的黑点。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表扬、批评都要在理上,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时,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会将自信、自尊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因此,教师要练好“长善救失”的本领,这也是平等对话的策略。 (三)生命对话,共同生长
生命的涌动并不仅仅来源于学生一方,教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生命与生命的交错、对话。学生观的实践转化是一个动态生成,共同生长的过程,并不能照本宣科,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一个人心中总要有一盏明灯,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双重奏的。一重奏是你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与此同时,你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奏好他们人生的乐章。”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一些以往碰不到的困境。比如,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日益多元,教师的部分功能可能会有所弱化,职业成就感降低。再比如,一些用心不纯的补课机构利用家长迷信成绩的心理,将家长的担忧转化为商机,宣传力度大,学生以往的“两点一线”,变成了“三点一线”。不排除其中的一些内容是有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糟粕,更可怕的是,学生开始在学校里“表演性学习”,上课似乎专心听讲,其实思想在“打盹”,对于学校学习的信服度、依赖度和专注度都有所减弱。
实际上,教师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学术素养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对学生的作用都不可能是“零”,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与学生朝夕相处,课内外的言行都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亮相。”正所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人格力量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离开了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教育功能就被消解”,人格的力量渗透在教育的点点滴滴中,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教师不但要引领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做学习的主人,更要在教育中滴灌生命之魂,使他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主动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是能够对他们的生命成长、精神成长起到引领作用的,而不是一个只会“敲黑板”划重点的“机器”。在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要求学生思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要自己对人生有所领悟;想要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首先要自己精神成长,好在人是“万物之灵”,教师也要不断认识与发展,这就构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促进的基础。
教学相长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是促进教师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一线教师偶尔在课堂上会被学生问倒,通过课后反思,加深学习可以开阔视界、提升视野,建构或完善知识体系。其次,是提升育人境界。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照出优点和不足,更照出心里的底色,通过倾听生命的呼唤来增添悲悯之心、人文情怀,以更宽广的胸怀接纳每一个学生,以仁爱之心关怀每一个生命。再次,是在自我实现中增强使命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塑造自己生命的崇高价值,以明澈之心、热爱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已化成天下。”中国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它的包容性很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学生观的实践转化既是面对国外的教育思想“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取其精华,加以借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新时代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花一世界”,静候不如化作阳光、雨露和泥土。一朵花的绽放是觉察、理解、接纳的过程,也是陪伴、体验、唤醒的过程,生命永恒,教育永恒。
“一个学生就是一本丰富的书,一个多彩的世界。几十年来我教过各种类型的学生,面对这些丰富的‘书’,我一本一本认真读,一点一点学习、领悟,逐步懂得师爱的真谛,也品尝到亦师亦友的无穷乐趣。”学生是发展中的人,而人所共有的便是情感,因此情感交流是实践转化的重要途径。其次,于漪提出“和谐”,这是站在中国文化伦理与道德的高度,建立“个体”与“群体”的密切联系。再次,教育刻有时代的年轮,要将学生的培养当作时代赋予教育的命题,所思所想所为需有时代气息。
于漪这样概括自己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能思善思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不是‘容器’;教师要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要目中有人;教师的‘教’是通过学生的‘学’而发挥作用的,因此教师要不断研究学生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要‘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要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珍惜并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只要心中有学生,胸中有全局,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教育目标。因此,既要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又要做到教师和学生很好地结合,充分发挥‘教’和‘学’的两个积极性。”这其中包含着几层关键的涵义:一是学生是“万物之灵”,具有发展和创新的潜能;二是为“学”而“教”,分析、研究学生是教学的基础;三是引导学生“内建”,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生活的主人;四是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实现教学相长。
一、解读精神成长的密码
于漪是怎样对学生观进行实践转化的呢?一名好教师,会引导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每个学生的精神成长都像一部密码,解锁密码的过程正是教师将学生观实践转化的过程。
(一)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
“基础教育是大众教育,须面向全体学生。大众教育不排斥英才教育,但不能只当英才教育的配角。人是有多元智能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基础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为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奠基。还要清醒地看到,有时有些受教育者并非真‘英才’,而是拔苗助长的对象,无后劲。要倾听每个生命的呼唤,施以阳光与雨露。”要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就要倾听生命的呼唤,很重要的是了解学生成长中的关键问题。
一名好教师必须突破成长环境不同、接触事物不同引发的代沟,更要多换位思考,有意识地褪去“成熟”,以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去感受、理解他们眼中的世界。
“我总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们想想,不能以成人的想法、做法来框,要理解他们的心情、愿望、快乐、忧愁,少下‘禁止令’、少设‘阻挡栏’,要正面引导,积极为他们‘出谋划策’。”成人也是从青葱岁月走过来的,不妨从自己的成长经历中去分析学生所遇问题的合理性,这是一个从褪去“成熟”,走向理解“天真”的過程。
应对的策略是什么?教师的“成熟”往往体现在能找到具体现象背后的一般规律,更客观地分析问题,看清问题的实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其次,就是情感上的鼓励、肯定,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去解决,大海能做到自净,过滤其中的杂质,学生之间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完全可以交由学生自己处理,慢慢消化、排解,自信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行囊”,在自我意识的建立还不够完备之时,教师正面的引导,积极的肯定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这是一个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引时代活水进入学生世界
学生在面对镜子中的“小我”之余,还要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体系中找寻自己的坐标,成就广阔的胸襟和格局。这并不是夸大其词,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往往会通过各种媒介冲破象牙塔壁,摆在学生的面前,“教师为学生今日的健康成长,明日的长足发展,引领他们把‘小我’融入‘大我’之中,建设有意义的人生。”
“要做到牢固树立育人的大目标,就要深入到学生成长中的三个世界——生活世界、知识世界、心灵世界进行研究。以德育为核心,促进他们生活上健康、开朗、自理、自立;促进他们爱学乐学,善于求知,勇于探索;促进他们丰富心灵,提升思想,奋发向上。三个世界要和谐发展,教师不能只重其一,不重其他,要坚持质量的全面提高,清除片面质量观的主宰。”教师不能因为疲于应付“事务性”工作而忽视顶顶重要的“育人”,“育人”需要智慧,穿行于“三个世界”,直面时代命题,助力学生的精神成长。
要引时代活水进入学生的世界,激发学生的潜能。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快,也容易对新生事物产生兴趣,这就倒逼教师关注时代发展的脉搏,将精华以丰富的形式融入实践中,使学习情境更为真实,使活动更亲和有趣。更重要的是,焕发时代生机的背后,要体现对教育价值和意义的深层思考,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明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大目标和具体要求。
让“劳动”走近统编教材可谓意义深远,但实践过程中会遇到不少问题,现在的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专心读书成了唯一的“义务”,衣食住行什么都是父母现成准备好,不少成了时代洪流中的“巨婴”。于漪在第二师范学校做校长时,学校很大,120多亩地却没有一个清洁工,绿化种植、卫生保洁都由师生一同承担。“新时代重新发现和认识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弘扬劳动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情怀和劳动素质,有助于全社会营造崇尚劳动的正能量。德智体美劳,每一个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在教育中的功能。”许多时代症结可归结为教育的缺失,教师更应引时代活水,站在战略高度认清问题,弥补缺失。
同时也要注意分辨,并不是所有新鲜的事物、所有的流行都是有营养的。“学校教育经常碰到的苦恼事是与社会某些现象不协调乃至冲撞。学生不是在真空地带成长,将来总要经受社会的风风雨雨,因而要做深入细致的工作,帮助他们辨别善良丑恶、是非曲直,提升价值判断的本领。与此同时,要宣传、弘扬社会上大量感动人心的人和事,激励向上的建设成就、先进文化,发挥正能量的育人作用。至于恶浊的,直接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可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学生,保障教育的有效性。” (三)创设活动,为步入社会做“演练”
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了“差序格局”“团体格局”两个重要的学术概念,揭示着社会对于人的思想、行为的种种影响。班级是个“小社会”,学生身处其中,公、私、群、己是相对的,也会面对价值、文化、观念的冲突,教师要适当引导,使规则内化为自觉,存差异也不失和谐。
现在孩子同伴游戏减少,而基于网络的虚拟交流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孤独感。城市里孩子广泛接触网络,但现实感很弱,他们在虚拟的世界体会到真实感,在真实的世界里又被虚拟感包裹,与网上的朋友交心,与现实里的同学却疏于交流,甚至心存戒备。教师要尊重多元文化,鼓励学生的自我实现,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培育共同价值,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通过学生自主管理,不断完善制度文化。集体就是一个小社会,在活动的驱动下,学生之间就会有交流,有分歧和冲突是正常的,在缓解冲突和和解矛盾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宽容,“沉默者”或许就会发声,“边缘人”或许会站到展示的舞台,“躲避者”慢慢成为“决策者”和意见领袖,这既是一种磨炼,也是未来走向社会的演练。
“社会是各种关系的总和。学校就是小社会,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如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关系,教师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员工的关系等等,这各种各样的关系如何和谐相处是一门大学问。尊重、宽容、利他,各得其所,必不可少。各有各的美丽,善于聚集,才能奏响生命的和谐乐章。”深邃的夜空衬托点点星光才有了迷人的群星璀璨,和而不同,美美与共,春天的苗圃才能繁花似锦,姹紫嫣红。
(四)在教育“合力”中发专业之声
教育是民生,关系到学生个人和家庭的未来,随着社会对于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问题成了社会性的问题。曾经有人仿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子女教育放在“金字塔”模型的顶端,从侧面反映了对高质量教育的期望值和教育投入很高。教育也是国家战略,“今天的教育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要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才储备提供基础。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最好要形成合力,但现在很多是形成分力。比如学校要减轻负担,实施素质教育。学校减作业,家庭加作业,社会机构忙着赚钱。报载:一个7岁的孩童每个星期要参加社会上举办的6个不同类型的辅导班,这种折腾,到底对谁有利?对孩子的伤害,谁该负责?专家学者不断呼吁要警惕教育中的“内卷现象”,多少家长又能听得进劝说,不再将孩子推进恶性竞争的泥淖?家长、学校、教师之间的博弈,孩子不知何去何从。
无论是学校、家长或是社会的其他教育力量,其“靶心”都是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形式和内容应各有侧重,在形成合力的过程中,如何才能体现教师的专业性?
首先,要传播正确的评价理念。家长口中时常出现的“别人家的孩子”是横向比较的产物,“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纵向比较非常重要,这是用辩证、发展、历史的眼光进行评价”,垂直水平上的变化更能看出学生的进步。随着国际、国内对教育评价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要引导家长关注评价改革的整体趋势,明确评价的重要功能是诊断并改进学习,而不是仅仅用来分高下、作比较的。
其次,要增加指导方法的科学性。对子女教育高期待的家庭的动机与结果未必一致,子女教育高介入、高度参与有时收效甚微,甚至产生负面效应,产生问题的原因在于方法不当。教师可以根据丰富的经验和扎实的学理提供引导。比如家长在陪伴子女做作业时,一味就题说题,一看到子女做错就指指点点,甚至让“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引导,让家长懂得参与子女作业的方式有许多,除直接参与外,还有间接参与的方式,例如排除环境干扰、习惯和态度养成、引导子女自我监督等,可进行调整和尝试。
再次,要运用合理的沟通技巧。教师不仅要和学生做朋友,也要和家长做朋友,袒露赤诚之心才是最好的“自我保护”。“‘沟通’从学生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理有情有节,千万不能采用向家长告状的形式。‘沟通’不是推卸责任,把难题甩给家长,沟通的目的是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情况,教师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分析问题所在,寻找改进的方法和路径,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这就是“好话好说”,避免学生认为教师是在告状,产生隔阂。“少讲缺点与错误,少就事论事,多以事论理;多激励进步,少冷言冷语。要宽宏大量,尊重和包容各种类型的家长。要讲点语言艺术,让家长理解你的苦心,信任你的真情,共同担起培养下一代成人成才的责任。”
虽然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侧重点不同,但都应坚持两点原则,一是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因此,要发现孩子身上的优点,捕捉他们身上的真善美。二是做人最重要。“几乎每个家长都期盼孩子成龙成凤,而不顾及孩子本身的具体状况。家庭教育本应着重于孩子的品德、习惯,这是做人最重要、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不只是家庭教育,所有的教育都要把“学做人”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的教育才不至于错位。
二、为精神成長赋能
于漪“学生观”在实践转化中呈现出怎样的特征呢?那就是为学生的精神成长“赋能”。
人终其一生都在探知自己的人生到底应当有什么样的意义,而意识空间会决定选择指向,在基础教育阶段,教师要唤醒学生的潜能,为精神成长赋能。
杨绛先生说过:“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认识自我、人生起步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清人生的意义,追寻积极的人生价值。
“学生是万物之灵。每名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人,他们的成长发展不是靠外力掌控,而是主体的自我认识,自我生长。他们不是‘物品’,不是‘工具’,任你使用,而是有主动性、能动性的万物之灵——人。”教育提供了寻找解决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的方向,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开启这一切的钥匙掌握在他们自己手中,生命的姿态由“我”决定。 人是“万物之灵”,更细致地勾勒出教师的角色肖像,丰富了师生、生生关系的内涵。
(一)倾听需求,师爱荡漾
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没有愛就没有教育。在教育楷模的先进事迹中,总能被其中的师爱所感动,面对的对象不同,师爱的呈现方式也不相同。“师爱是一种温暖,一种高尚,一种关注,一种理解,一种包容,一种体贴,一种动力,一种引领。内涵极其丰富。”
爱是学生成长的基本需求,学生观的转化实践需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因此,教师应将师爱贯穿在教育的过程中。“师爱荡漾应覆盖学生求学过程的方方面面,生活的,学习的,思想的,精神的,物质的,等等。身体健康要关心,而精神方面的成长更为重要。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多种价值观并存,多种文化交织呈现,对无文化积淀、无生活经验的学生更要在明辨是非,追求理想信念上积极引导,切实引领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师爱需全身心投入,浸润在教育的点点细节之中。
师爱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是空中楼阁,它是实实在在,非常具体的行为。教师首先要做到倾听生命的呼唤。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多多少少会有障碍、困惑和曲折,但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愿意将困难倾诉出来,这时,就需要教师用心体察,学生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举动,都会发出信号,教师通过捕捉细节,耐心观察,可以发现一些甚至学生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而后,就是建立信任,可以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走近他们的生活,勘探心灵的奥秘。遇到问题后,要适时诊断,争取做到“一人一方”,有针对性地提供对策,帮到“点子”上,建立“一人一档”。解决困惑不是一蹴而就的,旧的问题会反复,新的问题也会出现,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追踪式的研究。
随着时代发展,大部分学生无需担忧温饱,也不会再因物质短缺而带来极大的不安全感。现在的学生所面临的危机是思想上的侵蚀,某些别有用心者将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与娱乐、商品“捆绑销售”,小小年纪就瘫倒在“舒适圈”,无力自救。物质的匮乏要帮,精神的贫瘠更要帮,今天吃不饱,也许明天吃一顿就能补回来,但如果不良思想不加以纠正,或任由思想的土地一片贫瘠而不撒播种子,是很难在短时间弥补回来的。在当下,师爱更需要关注学生的精神层面问题,以敏锐的洞察力和清晰的判断力扫清成长的障碍,增强他们的是非判断能力。
师爱是一种大爱,凡是“爱”都必须适度。“爱,不是姑息,不是迁就,爱是‘严’的孪生兄妹。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培养人,要有严格的要求,严格的管理。这个规矩,就是党的教育方针,要以它为准绳。‘爱’是‘严’的基础。爱是对事业的忠诚,对莘莘学子的无限期望。有了爱满天下的胸怀,‘严’才会有效果。‘严’要严在‘理’上,‘爱’中有‘严’,‘严’中有‘爱’,学生在温暖的阳光抚爱下就能健康成长。”师爱讲究情理,既要有悲天悯人之心,又要受理性思考的制约。
师爱荡漾,荡涤心灵,才能奏好“双重奏”,实现师生生命的共同生长。
(二)引导“内建”,唤醒自觉
如今的青少年尤其重视“自尊”和话语权,在孩子的心中,尊严是底线,不能踩,而以往“大人说话,小孩别插嘴”的教育须改变,他们更倾向于和大人直接对话。不少教师认为,日常教育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就是应对“生成”,不在“预设”范围内,无法把控,这项不小的挑战使得不少教师将学生的奇思妙想扼杀在摇篮中,不给表达的机会。即便是有的公开课看上去学生能尽情发表看法,其实也是排练后背诵脚本,依旧没有获得真实的话语权。
“一言堂”的现象并不罕见,这种教学方式的存在必然有其合理性,但如若将理念依旧停留在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教学模式,就违背了人的本性。传统灌输式的特征就是把教育对象当作“物”,教师说、学生听,学生只能屈服于教师的权威。“就人的本质而言,年长的‘师’与年少的‘生’是平等的,都是万物之灵,年长者对年少的学生应尊重、爱护,有悲悯之心。”每个生命都有它的名字,都值得尊重,值得敬畏。教师应如何看待课堂上学生的举手提问和质疑,又应如何看待课后学生对自己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是蓄意捣乱,是有意抬杠还是挑战耐心?
在教学中,教师想通过不断钻研教材,精心设计,以扎实学识、逻辑思辨给学生带来科学文化的收获,也在钻研的过程中逐渐厚实自己的学识功底,丰盈自身的精神世界,这些固然很重要,但如果所有的一切都以满堂灌的方式去实践,那最终只能是一个人“登台表演”,最多是实现了自我生长。每一堂课会影响学生的生命质量,也是教师生命质量的反映,教学不是“填鸭”,不仅教师要做发光体,每一名学生都是发光体,才能各得其所。
教师的“外塑”要促进“内建”。“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不是全靠教师的‘外塑’,主要靠学生自己的‘内建’。学生是在一定情境下,如在社会文化背景、学校文化背景、课堂环境气氛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协作,获得知识与能力。教师传递的只是知识信息,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参与,才能内化为自己的所得。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动口、动手、动脑,生命涌动至为重要。”平等的对话就是思维的碰撞,是激发彼此潜能的过程。“对话”意识的形成,是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的道德、理想、情操、学识在学生身上内化,进而形成自己的认识,而不是把自己的思想拷贝几十份,替换学生的头脑。平等的“对话”一旦形成,单向输送转变为双向流动,自我生长才能在思想交锋中衍生出灵感,教师和学生互相教育,教学相长。
“现代教育要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其内在成长需要,使学生充分认识自我的人生意义和生存价值。因此,教育要由单向灌输走向双向对话,也就是由单向影响转向双向互动。”“对话意识”的表现是师生关系的平等和谐,其实质就是尊重和理解。
“闻道有先后,年少的学生幼稚、粗糙、不完美,是未长成的常态,不能苛求,关键在年长的教师要练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的东西,真心实意地欣赏、品评、激励。”也许有人会说,教师对于学生的表扬远没有一句批评来得分量重,也许你表扬了学生十句,只批评了一句,他能记得的只有那白纸上唯一的黑点。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表扬、批评都要在理上,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尊重时,便感觉获得了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会将自信、自尊转化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因此,教师要练好“长善救失”的本领,这也是平等对话的策略。 (三)生命对话,共同生长
生命的涌动并不仅仅来源于学生一方,教育的魅力之一就在于生命与生命的交错、对话。学生观的实践转化是一个动态生成,共同生长的过程,并不能照本宣科,也没有统一的模式,“一个人心中总要有一盏明灯,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双重奏的。一重奏是你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奏响中国特色教育的交响曲。与此同时,你还要引领学生走一条正确健康的人生路,奏好他们人生的乐章。”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面临一些以往碰不到的困境。比如,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渠道日益多元,教师的部分功能可能会有所弱化,职业成就感降低。再比如,一些用心不纯的补课机构利用家长迷信成绩的心理,将家长的担忧转化为商机,宣传力度大,学生以往的“两点一线”,变成了“三点一线”。不排除其中的一些内容是有作用的,同时也会出现一些糟粕,更可怕的是,学生开始在学校里“表演性学习”,上课似乎专心听讲,其实思想在“打盹”,对于学校学习的信服度、依赖度和专注度都有所减弱。
实际上,教师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思想境界、人格魅力、学术素养会影响学生的成长。“教师不管是自觉或不自觉,对学生的作用都不可能是“零”,不是正面作用,就是负面作用。与学生朝夕相处,课内外的言行都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亮相。”正所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教育力量只能从教师人格力量的源泉中产生出来。离开了言传身教、春风化雨,教育功能就被消解”,人格的力量渗透在教育的点点滴滴中,更容易被学生所吸收。教师不但要引领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做学习的主人,更要在教育中滴灌生命之魂,使他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主动探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生眼中的好老师,是能够对他们的生命成长、精神成长起到引领作用的,而不是一个只会“敲黑板”划重点的“机器”。在教一篇课文时,教师要感动学生,首先要感动自己;要求学生思索人生的价值与意义,首先要自己对人生有所领悟;想要引导学生的精神成长,首先要自己精神成长,好在人是“万物之灵”,教师也要不断认识与发展,这就构成了教师和学生的相互促进的基础。
教学相长的内容十分丰富。首先,是促进教师拓宽自己的认知边界。一线教师偶尔在课堂上会被学生问倒,通过课后反思,加深学习可以开阔视界、提升视野,建构或完善知识体系。其次,是提升育人境界。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学生也是教师的一面镜子,照出优点和不足,更照出心里的底色,通过倾听生命的呼唤来增添悲悯之心、人文情怀,以更宽广的胸怀接纳每一个学生,以仁爱之心关怀每一个生命。再次,是在自我实现中增强使命感。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在学生的精神成长中塑造自己生命的崇高价值,以明澈之心、热爱之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理想就在岗位上,信仰就在行动中。”
“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已化成天下。”中国文化的旺盛生命力来源于它的包容性很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学生观的实践转化既是面对国外的教育思想“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取其精华,加以借鉴;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新时代教育中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花一世界”,静候不如化作阳光、雨露和泥土。一朵花的绽放是觉察、理解、接纳的过程,也是陪伴、体验、唤醒的过程,生命永恒,教育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