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把杨浦区建设成为"安居乐业"新型城区的过程中,盘活、用好土地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土地不仅是城市空间和城市功能的载体,还是城市建设的核心。经营城市的核心是经营好土地,只有充分运营好土地这个最大的资本,才能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区质量和品味,营造人气和商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拉动经济快速健康增长。
两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在落实"两个依托"上下功夫,在盘活用好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在扩展深化服务领域上使实招。已成功收购地块2665亩,收购合同金额23亿余元;已落实开发土地2055亩,金额10多亿元;准备推出地块29块,600亩推行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投标拍卖。已成功招投标土地4块,360亩。迈出了土地供应市场化路子。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在实践"两个依托"上,尤其是在高校园区、国企改革及市政重大工程、旧区改造的土地置换服务上作了有益探索,具体做到了"三个服务"。
服务高校,支持大学城建设。在土地置换工作中,只有服务好区域内的高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更好地为杨浦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双赢"。如财经大学因教学需要建造一个室内体育场,而与其仅一墙之隔的上海自行车三厂武川路厂区因企业改造导致停产,职工面临下岗的困境,急需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取得资金来安置企业下岗人员,并已经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谈妥,准备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为此,我们积极撮合该厂将地块的使用权转让给财大。通过多次反复协商,取得厂方理解。最后,我们以收购价转让给了财大,而学校仅以280万元的投资将原有建筑物改造成了室内体育馆,远远低于学校的预算。不仅为学校节约了开支,也缓解了学校教育用地的困难。
通过土地置换,促进了大学城的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国有资产达到了有效、合理的配置。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大学城的建设,树立了政府为企业、为高校服务的良好形象。李岚清副总理还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我区支持大学建设给予了表扬。
服务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几年,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谋求发展、摆脱困境,往往又遇到资金不足的突出矛盾,阻碍了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制工作。对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放开搞活并依法处置破产企业用地,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如在第十八毛纺厂的土地置换过程中,由于该厂债务多达亿元,土地使用权被银行抵押。通过我们的参与,依靠法院、银行和企业上级控股公司等部门的配合,提出了在土地出让金中,将归还银行欠款,终止土地抵押,用于解决职工的"两金"等问题,其余债务由其上级控股公司负责的方案,圆满解决了十八毛纺厂的土地置换工作,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国有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海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送来锦旗,称赞我们"心系企业、无私奉献","拳拳一片真情、心系国企改革"。
服务"旧改",推动城区形态优化。我们从杨浦的实际出发,按照"活地兴企"、"腾笼换鸟"的思路,在旧改时搭配企业用地进行"捆绑式"改造,从而既降低整个地块的平均成本,实现了整街坊开发,提升了城区品味,如定海地区的129、130街坊改造与国棉十二厂土地置换捆绑,改造成本降幅近50%;146街坊与"十七毛"土地置换捆绑,改造成本降幅39%。去年,结合工业用地调整、重要项目和景观道路的建设,旧住房成套改造累计开工22.07万平方米,拆除旧房20.18万平方米,实现旧改目标翻一番。今年,新一轮旧区改造全面展开,拆除旧房将创历史之最,而且许多重点、难点都集中在今年,如"二万户"14幅地块年内基本拆平。截至6月30日,共启动50个基地,实际拆除建筑面积17.78万平方米,动迁居民5798户,其中"二万户"基地8个,实际拆除76711平方米,动迁居民2408户,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下半年,我们围绕以盘活土地资源和搞活土地有偿使用为"龙头"、变资源为财源的总体思路,继续深化"两个依托",并突出以黄浦江岸线杨浦段开发、杨浦大学城建设、新江湾城重新规划和五角场副中心规划建设等重点工程,更加积极主动做好对高校园区、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知难而进,拓展服务高校园区、服务国有企业的内涵和方法。在今后的土地置换服务工作中,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方法,优先支持科技产业、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双优化。如对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又不急于开发的地块,采取签订土地转让合同,尝试土地赎买政策,使企业用土地出让的资金,还清银行的借贷款,土地证归政府所有,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使企业有一个过渡期继续开展生产,支持企业继续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突出重点,全力服务于重点工程的开发建设。继续做好区域内大专院校周边地区土地的调查摸底,并对这些土地实施管理和规划控制,为大学教学和科研用地留出足够的土地资源。同时突出以黄浦江岸线杨浦段开发为契机,根据市、区政府对浦江沿岸开发的要求和总体规划,积极有序地做好大中型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的调查摸底、储备和置换工作,为浦江岸线的开发作好准备。
三、规范运作,完善土地置换和公开招标机制。作为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土地置换操作,尤其面对WTO规则和国际通用的土地置换方式和方法,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出符合国际惯例、比较规范的土地置换、转让程序和操作办法。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积极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推行土地转让的公开拍卖和招投标工作,确保国有土地资源的保值和增值。
两年来,按照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总体发展思路,在落实"两个依托"上下功夫,在盘活用好土地资源上做文章,在扩展深化服务领域上使实招。已成功收购地块2665亩,收购合同金额23亿余元;已落实开发土地2055亩,金额10多亿元;准备推出地块29块,600亩推行了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投标拍卖。已成功招投标土地4块,360亩。迈出了土地供应市场化路子。
回顾两年来的工作,在实践"两个依托"上,尤其是在高校园区、国企改革及市政重大工程、旧区改造的土地置换服务上作了有益探索,具体做到了"三个服务"。
服务高校,支持大学城建设。在土地置换工作中,只有服务好区域内的高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高校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更好地为杨浦发展作出贡献,实现"双赢"。如财经大学因教学需要建造一个室内体育场,而与其仅一墙之隔的上海自行车三厂武川路厂区因企业改造导致停产,职工面临下岗的困境,急需通过转让土地使用权以取得资金来安置企业下岗人员,并已经与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谈妥,准备进行房地产项目的开发。为此,我们积极撮合该厂将地块的使用权转让给财大。通过多次反复协商,取得厂方理解。最后,我们以收购价转让给了财大,而学校仅以280万元的投资将原有建筑物改造成了室内体育馆,远远低于学校的预算。不仅为学校节约了开支,也缓解了学校教育用地的困难。
通过土地置换,促进了大学城的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国有资产达到了有效、合理的配置。我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了大学城的建设,树立了政府为企业、为高校服务的良好形象。李岚清副总理还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我区支持大学建设给予了表扬。
服务企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几年,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要谋求发展、摆脱困境,往往又遇到资金不足的突出矛盾,阻碍了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改制工作。对此,我们从实际出发,放开搞活并依法处置破产企业用地,支持国有企业的改革。如在第十八毛纺厂的土地置换过程中,由于该厂债务多达亿元,土地使用权被银行抵押。通过我们的参与,依靠法院、银行和企业上级控股公司等部门的配合,提出了在土地出让金中,将归还银行欠款,终止土地抵押,用于解决职工的"两金"等问题,其余债务由其上级控股公司负责的方案,圆满解决了十八毛纺厂的土地置换工作,解除了职工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国有企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上海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送来锦旗,称赞我们"心系企业、无私奉献","拳拳一片真情、心系国企改革"。
服务"旧改",推动城区形态优化。我们从杨浦的实际出发,按照"活地兴企"、"腾笼换鸟"的思路,在旧改时搭配企业用地进行"捆绑式"改造,从而既降低整个地块的平均成本,实现了整街坊开发,提升了城区品味,如定海地区的129、130街坊改造与国棉十二厂土地置换捆绑,改造成本降幅近50%;146街坊与"十七毛"土地置换捆绑,改造成本降幅39%。去年,结合工业用地调整、重要项目和景观道路的建设,旧住房成套改造累计开工22.07万平方米,拆除旧房20.18万平方米,实现旧改目标翻一番。今年,新一轮旧区改造全面展开,拆除旧房将创历史之最,而且许多重点、难点都集中在今年,如"二万户"14幅地块年内基本拆平。截至6月30日,共启动50个基地,实际拆除建筑面积17.78万平方米,动迁居民5798户,其中"二万户"基地8个,实际拆除76711平方米,动迁居民2408户,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
下半年,我们围绕以盘活土地资源和搞活土地有偿使用为"龙头"、变资源为财源的总体思路,继续深化"两个依托",并突出以黄浦江岸线杨浦段开发、杨浦大学城建设、新江湾城重新规划和五角场副中心规划建设等重点工程,更加积极主动做好对高校园区、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知难而进,拓展服务高校园区、服务国有企业的内涵和方法。在今后的土地置换服务工作中,采取更加务实灵活的方法,优先支持科技产业、都市型工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双优化。如对有一定生产能力的企业,又不急于开发的地块,采取签订土地转让合同,尝试土地赎买政策,使企业用土地出让的资金,还清银行的借贷款,土地证归政府所有,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使企业有一个过渡期继续开展生产,支持企业继续经济结构的调整。
二、突出重点,全力服务于重点工程的开发建设。继续做好区域内大专院校周边地区土地的调查摸底,并对这些土地实施管理和规划控制,为大学教学和科研用地留出足够的土地资源。同时突出以黄浦江岸线杨浦段开发为契机,根据市、区政府对浦江沿岸开发的要求和总体规划,积极有序地做好大中型国有企业土地资源的调查摸底、储备和置换工作,为浦江岸线的开发作好准备。
三、规范运作,完善土地置换和公开招标机制。作为垄断土地一级市场的政府,应进一步规范土地置换操作,尤其面对WTO规则和国际通用的土地置换方式和方法,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国家法律法规,研究制定出符合国际惯例、比较规范的土地置换、转让程序和操作办法。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积极引进竞争机制,逐步推行土地转让的公开拍卖和招投标工作,确保国有土地资源的保值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