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闲暇滋生文化,体育文化建设亦在此范围。作为文化建设的基本保障,合肥市经济发展能力和成效有目共睹,体育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但,体育文化建设则未有效跟进,主要体现在:体育本质认识偏误,体育文化认可度欠实,价值和精神传导力道不足,居民参与运动动机微弱。鉴此思考,从领导访谈和居民调查而得到有效数据,确实问题根结,以责任归属、借力现代化媒体、社区共享和社区与学校文化互动等方面进行论述问题对策,以期获取提升体育文化实效。
关键词:健康中国 合肥市社区 体育文化建设 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a)-0001-03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是未来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合肥市2016年12月30日发布《合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是具体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地方性文件。国家层面文件释放了全面详实的民众健康促进方案的长远大局之意,地方文件的跟进则是有针对性对健康促进做了关于体育建设方面的具体特色的实施。合肥市文件重点清晰传递:宣扬运动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鲜明主题,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以“创新”方式而多方“协调”,以“绿色”为健康实施的可持续环境保障,实现“开放”的健康“共享”。合肥市考虑到城市人口繁杂和社区分散布局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出“社区10min健身圈”的基础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地实施“三个一”的社区“室内外”体育设施覆盖,完成小型室内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和多功能健身运动场的相互映衬的合理布局,从而形成室内外的有效互动互补。
在这种体育基础设施健身布局的科学思考下,为完成城市居民健身提效目标,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不可忽略。“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1]。涵义释放出功能指向,即借助体育形式完成身心健康,文化影响就必然论述。作为精神提炼的层级内容,文化建设在体育基础建设的顺势生发背景下,应极力有效推广而产生大范围引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辐射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合肥市的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和庐阳区1500名居民,调查时间为2017年6~7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市体委和四行政区的2017年体育活动组织和设施建设资料,及有关体育文化、全民健身、社会体育等文献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合肥市体委和四行政区教体局有关体育专家进行面对面集中访谈,涉及到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20个主要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有关问题51道,并请专家做问卷设计指导,完成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测;通过居委会和幼儿园协助完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98份,回收率为91.5%,其中有效问卷1098份,有效率为100%。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对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现状分析
从访谈和调查情况分析,四行政区的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成逐步向预期目标靠近,10min锻炼圈覆盖即将实现,体育文化建设繁荣现状得以呈现,但仍需多方努力以求优化。
2.1 社区居民对体育认识存在偏误
体育,其宗旨是通过运动技术手段不断地实现体能强化。但合肥四区居民对体育概念认知有误,从调查与访谈得知,选择棋牌等“归为体育活动”的比例居然高达90%,这些信息主体要来源于电子媒体,部分源于闲谈口传。社区居民对体育的认识偏差,会导致行为偏向,他们会认为棋牌、斗鸡、麻将都应归为体育活动,自然会堂而皇之地从事所谓“正当”体育活动。当体育本质认识出现问题,其文化建设自然会有错误导向,对棋牌类活动的“体育性”宣传就显得荒诞不及。
2.2 运动动机初显,但没有成为文化需求
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居民参与锻炼意愿中,青年选择“酷爱,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比例仅为4%,选择“喜欢,锻炼好处多”比例为24.9%,其动机主要是“为了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及“为了变得更美丽”。这说明居民有参与意愿,但参与量不足,只有20%左右的居民愿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86.9%的居民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项目,但锻炼频率平均每周不足2次,52.2%的居民每次锻炼时间不足半个小时。幼儿和老人两类人群,只有幼儿参与运动的需要被带动,52.1%的父母愿意带孩子一起运动,实际调查中幼儿有56.2%被父母陪伴参与适类运动,84.2%的父母愿意让孩子参与提高难度运动项目,而老年人实际参与锻炼机会则不足10%,并且有46.2%的幼儿祖父母不愿意孩子运动冒险。只有1/5分居民认为应该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多数认为体育活动可有可无,和文化关联不密切。若从文化归属方面论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显然是生活丰富多样,精神状态良好,这是文化内容的典型助推。
2.3 社区体育活动辐射与创新不足
调研材料显示,2017年合肥市四行政区体育建设资金约1800万,其中约1000万来自于体育彩票公益金,并用于城区活动组织,800万来自政府出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四区均建立社区国民体质监测档案中心,及时记录体质数据。2017年合肥市四大行政区社区约93个,平均每个社区约8.6万的体育建设资金,约10.8万的活动组织资金,基本满足需要。以2017年社区体育组织具体情况分析,四大行政区均安排社区运动会,参与人群的90%为中青年,老年和儿童约10%。以庐阳区和瑶海区为例,2017年上半年庐阳区已经使用资金120万,其中66万用于街道或社区运动会组织,由于地域复杂人口密集,庐阳区特别组织了“楼宇”趣味运动会,以企业为单位参与体育运动;瑶海区2017年举办了首届区全民运动会,设置12个项目,约3000人参加,同时在区运动会基礎上进行了选拔参加省市级别运动会。从人口数量分析,参与人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但是仍然有较多居民不了解开展情况,部分参与居民认为活动应该更加丰富多样,照顾不同人群,并在项目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2.4 社区文化宣传缺乏精神宣扬与价值引导
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积极有效,活动跟进报道以报纸媒体为主要渠道,在社区产生的后续影响力不足,尤其是大规模体育活动中顽强拼搏的团队合作精神宣扬及“参与竞争重于获取优胜”的价值彰显力度欠实。文化内涵的突显不力,还体现在社区没有专栏进行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普及,只有不足10%的社区体育活动场进行简单板报的宣传,但只限健康和疾病知识普识,科学健身、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等普及不够。其次,社区体育活动的公共性和高离散性,决定了居民对待公共财产不能视如己物,部分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及设施缺乏保护意识,造成设施损坏难以修复。现实反馈,比如瑶海区龙岗游园,休闲体育设施在使用不到半年间,造成云梯、漫步机等损坏,海洲社区体育场,篮球框被卸载、部分乒乓球台被人为破坏。
3 对策思考
基础设施为物质保障,文化建设则属精神提炼。社区基础建设能够充分满足所需,但是文化高扬不足,体育生命力不强。合肥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要想有效优化,应进行针对性对策思考。
3.1 形成区域行政負责制,确保体育基础建设及维护跟进
物质基础是文化高扬的奠基。体育文化如若要产生精神撼动,活动开展是先驱铺垫。“政府组织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它必须肩负提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2]。体育设施多方位铺实及针对性布局需要资金和人力,必须有政府的行政设计,要形成区域责任制。合肥市每年均有财政拨付和体育专家论证调研,对缺漏和偏远地区还应进行针对性扶持,确保社区能均衡发展体育,实现十分种锻炼的基础设施对接。后期维护也是重点,一旦损坏而维护不足,居民无法参与锻炼的客观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内生卸力,对行政力量不能延续信心。
3.2 借力网络和板报宣传,弘扬体育精神
“树立良好的社区体育文化形象不仅可以展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社区体育精神风貌,提高社区体育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社区体育的吸引力、辐射力,而且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自豪感、自律感、使命感和积极性”[3]。考虑在社区公共区域的显著位置增建现代化电子媒体和实体板报,力求在宣传上做到信息传达简洁高效而富有创意,立体多面弘扬体育的团结合作、不屈不挠。在内容上,主要以现代及传统体育的辨识、体育名人心路历程、社区体育明星典范宣传、运动基本技术分解、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和公共体育资源的共同维护等进行认知普及和宣传,比如瑶海区实行了“运动模范”宣传并实行奖励机制就是实例。尽管如此努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识,对体育的传统偏见仍然难以剔除。“体育其事不外乎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4]。这一概念清晰解释体育种差属性。从知识分类解析,体育属于操作性知识,文化归属无须多议,知识普及上上要体现出为体育“正名”,参与体育运动才有认同感。
3.3 “合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入点”输出技术
体育参与必须依靠技术推动,才能产生动机,继而生发锻炼行为。社区体育能否产生价值认可和精神协同,关键是技术突破的多项目推广,以运动参与获得身心享娱而说服欣赏者,以非言语形式影响到居民能积极参与并感同身受,文化推广至此产生较强辐射力。“社区体育指导,应尽力学习和适当借鉴社会余暇体育群域的成熟理论、方法和经验”[5]。尽管合肥市每年都有大量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但是限于时限,其体育技术指导能力仍然欠缺。借鉴社会余暇体育理论指导,可考虑由四行政区与专业学校合力培养体育人才,定期进入社区进行体育活动互动与技术输出,让居民在掌握项目基本运动技术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参与体育项目。“活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丰富体育生活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源”[1]。在复活传统体育项目同时,择取现代体育并融。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要,对幼儿及老年人运动等均应有指导辅助。
3.4 建立社区体育交流网络,借优秀运动员示范增强影响
力求文明自律与价值趋同的共为,这是一种理想的社区体育文化高扬状态。为此努力,先应实现项目共鸣,借力参与运动人员的影响,对观赏居民产生辐射,继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及鼓励共振。社区具有高离散性特点,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难度很大,如果能够在社区间进行体育活动交流产生影响,优秀示范的作用则深入具体。“优秀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和对技战术完美的展现,可产生无限美感,使学生对该运动项目产生浓厚兴趣,不自觉地想对运动员的动作加以模仿,产生跃跃欲试的运动欲望,激励并引导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关注和热爱”[6]。学校体育中的优秀示范援入社区属同例,尤其以球类引入最佳。合肥市有优秀运动员,入点进社区展示,将会对社区间的体育交流产生强大助推,这是强有力的精神鼓励和文化认可,居民参与体育信心倍增无疑。
3.5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关联,形成文化互动
“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自然延续”[7]。社区体育文化生命力强弱,一定程度受学校体育影响较大。借学校影响力,丰厚社区体育文化,有两点思考。首先,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对体育技术的掌握和价值认可,将直接嫁接到社区生活中,体育文化的氛围延伸影响将来生活丰富度。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文件明确指出,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习惯是促进体育生活文化的持续发展的保证,而这离不开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加强。学校体育应重视学生体育技术自动化形成,确保以技术掌握而促进体质增强的路径落实。其次,社区体育移接到学校开展,实现文化反补。根据合肥市区域布局,努力实现与居民接近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让社区体育在学校开展,居民获得更多参与运动会,由增强动机进而开展活动交流。社区体育活动展示,也是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的间接有效反馈,而居民的运动技术和精神状态的“再评价”是一种文化反补,学校体育可借此针对性调整和加强体育技术传习,对社区体育开展实现文化有效输出。
参考文献
[1] 李艳翎,刘哲石.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3):122-125.
[2] 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32(4):66-71.
[3] 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J].体育与科学,2006,27(4):50-53.
[4] 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29(2):81-86.
[5] 张洪潭.试论社区体育称谓、特点及功能[J].体育与科学,2001,22(2):25-30.
[6] 李平平.机遇与挑战——翻转课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122-127.
[7] 张洪潭.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联互动[J].体育与科学,2004,25(5):64-68.
关键词:健康中国 合肥市社区 体育文化建设 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1(a)-0001-03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10月25日印发并实施,是未来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合肥市2016年12月30日发布《合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是具体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的地方性文件。国家层面文件释放了全面详实的民众健康促进方案的长远大局之意,地方文件的跟进则是有针对性对健康促进做了关于体育建设方面的具体特色的实施。合肥市文件重点清晰传递:宣扬运动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发展鲜明主题,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以“创新”方式而多方“协调”,以“绿色”为健康实施的可持续环境保障,实现“开放”的健康“共享”。合肥市考虑到城市人口繁杂和社区分散布局的现实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出“社区10min健身圈”的基础建设布局,因地制宜地实施“三个一”的社区“室内外”体育设施覆盖,完成小型室内健身中心、全民健身广场和多功能健身运动场的相互映衬的合理布局,从而形成室内外的有效互动互补。
在这种体育基础设施健身布局的科学思考下,为完成城市居民健身提效目标,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不可忽略。“体育文化是一切体育活动中展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是人们在体育实践过程中为谋求身心健康发展,通过竞技性、娱乐性、教育性等手段,以身体形态变化和动作技能所表现出来的具有运动属性的文化”[1]。涵义释放出功能指向,即借助体育形式完成身心健康,文化影响就必然论述。作为精神提炼的层级内容,文化建设在体育基础建设的顺势生发背景下,应极力有效推广而产生大范围引发社区居民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辐射力。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合肥市的瑶海区、包河区、蜀山区和庐阳区1500名居民,调查时间为2017年6~7月。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市体委和四行政区的2017年体育活动组织和设施建设资料,及有关体育文化、全民健身、社会体育等文献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对合肥市体委和四行政区教体局有关体育专家进行面对面集中访谈,涉及到体育文化建设方面的20个主要问题。
1.2.3 问卷调查法
设计有关问题51道,并请专家做问卷设计指导,完成问卷的效度和信度检测;通过居委会和幼儿园协助完成调查,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1098份,回收率为91.5%,其中有效问卷1098份,有效率为100%。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软对访谈和问卷调查数据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2 现状分析
从访谈和调查情况分析,四行政区的社区体育基础设施建成逐步向预期目标靠近,10min锻炼圈覆盖即将实现,体育文化建设繁荣现状得以呈现,但仍需多方努力以求优化。
2.1 社区居民对体育认识存在偏误
体育,其宗旨是通过运动技术手段不断地实现体能强化。但合肥四区居民对体育概念认知有误,从调查与访谈得知,选择棋牌等“归为体育活动”的比例居然高达90%,这些信息主体要来源于电子媒体,部分源于闲谈口传。社区居民对体育的认识偏差,会导致行为偏向,他们会认为棋牌、斗鸡、麻将都应归为体育活动,自然会堂而皇之地从事所谓“正当”体育活动。当体育本质认识出现问题,其文化建设自然会有错误导向,对棋牌类活动的“体育性”宣传就显得荒诞不及。
2.2 运动动机初显,但没有成为文化需求
统计数据分析显示,居民参与锻炼意愿中,青年选择“酷爱,是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比例仅为4%,选择“喜欢,锻炼好处多”比例为24.9%,其动机主要是“为了身体健康、增强体质”及“为了变得更美丽”。这说明居民有参与意愿,但参与量不足,只有20%左右的居民愿意“主动”参与体育锻炼,86.9%的居民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篮球”项目,但锻炼频率平均每周不足2次,52.2%的居民每次锻炼时间不足半个小时。幼儿和老人两类人群,只有幼儿参与运动的需要被带动,52.1%的父母愿意带孩子一起运动,实际调查中幼儿有56.2%被父母陪伴参与适类运动,84.2%的父母愿意让孩子参与提高难度运动项目,而老年人实际参与锻炼机会则不足10%,并且有46.2%的幼儿祖父母不愿意孩子运动冒险。只有1/5分居民认为应该主动参与体育运动,多数认为体育活动可有可无,和文化关联不密切。若从文化归属方面论述,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显然是生活丰富多样,精神状态良好,这是文化内容的典型助推。
2.3 社区体育活动辐射与创新不足
调研材料显示,2017年合肥市四行政区体育建设资金约1800万,其中约1000万来自于体育彩票公益金,并用于城区活动组织,800万来自政府出资,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四区均建立社区国民体质监测档案中心,及时记录体质数据。2017年合肥市四大行政区社区约93个,平均每个社区约8.6万的体育建设资金,约10.8万的活动组织资金,基本满足需要。以2017年社区体育组织具体情况分析,四大行政区均安排社区运动会,参与人群的90%为中青年,老年和儿童约10%。以庐阳区和瑶海区为例,2017年上半年庐阳区已经使用资金120万,其中66万用于街道或社区运动会组织,由于地域复杂人口密集,庐阳区特别组织了“楼宇”趣味运动会,以企业为单位参与体育运动;瑶海区2017年举办了首届区全民运动会,设置12个项目,约3000人参加,同时在区运动会基礎上进行了选拔参加省市级别运动会。从人口数量分析,参与人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体现,但是仍然有较多居民不了解开展情况,部分参与居民认为活动应该更加丰富多样,照顾不同人群,并在项目和形式上有所创新。 2.4 社区文化宣传缺乏精神宣扬与价值引导
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积极有效,活动跟进报道以报纸媒体为主要渠道,在社区产生的后续影响力不足,尤其是大规模体育活动中顽强拼搏的团队合作精神宣扬及“参与竞争重于获取优胜”的价值彰显力度欠实。文化内涵的突显不力,还体现在社区没有专栏进行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普及,只有不足10%的社区体育活动场进行简单板报的宣传,但只限健康和疾病知识普识,科学健身、运动损伤预防与处理等普及不够。其次,社区体育活动的公共性和高离散性,决定了居民对待公共财产不能视如己物,部分社区居民对体育场地及设施缺乏保护意识,造成设施损坏难以修复。现实反馈,比如瑶海区龙岗游园,休闲体育设施在使用不到半年间,造成云梯、漫步机等损坏,海洲社区体育场,篮球框被卸载、部分乒乓球台被人为破坏。
3 对策思考
基础设施为物质保障,文化建设则属精神提炼。社区基础建设能够充分满足所需,但是文化高扬不足,体育生命力不强。合肥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要想有效优化,应进行针对性对策思考。
3.1 形成区域行政負责制,确保体育基础建设及维护跟进
物质基础是文化高扬的奠基。体育文化如若要产生精神撼动,活动开展是先驱铺垫。“政府组织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它必须肩负提供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主要责任”[2]。体育设施多方位铺实及针对性布局需要资金和人力,必须有政府的行政设计,要形成区域责任制。合肥市每年均有财政拨付和体育专家论证调研,对缺漏和偏远地区还应进行针对性扶持,确保社区能均衡发展体育,实现十分种锻炼的基础设施对接。后期维护也是重点,一旦损坏而维护不足,居民无法参与锻炼的客观影响将随着时间推移产生内生卸力,对行政力量不能延续信心。
3.2 借力网络和板报宣传,弘扬体育精神
“树立良好的社区体育文化形象不仅可以展示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社区体育精神风貌,提高社区体育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社区体育的吸引力、辐射力,而且能够激发社区居民的自豪感、自律感、使命感和积极性”[3]。考虑在社区公共区域的显著位置增建现代化电子媒体和实体板报,力求在宣传上做到信息传达简洁高效而富有创意,立体多面弘扬体育的团结合作、不屈不挠。在内容上,主要以现代及传统体育的辨识、体育名人心路历程、社区体育明星典范宣传、运动基本技术分解、运动损伤预防及处理和公共体育资源的共同维护等进行认知普及和宣传,比如瑶海区实行了“运动模范”宣传并实行奖励机制就是实例。尽管如此努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认识,对体育的传统偏见仍然难以剔除。“体育其事不外乎是:旨在强化体能的非生产性肢体活动”[4]。这一概念清晰解释体育种差属性。从知识分类解析,体育属于操作性知识,文化归属无须多议,知识普及上上要体现出为体育“正名”,参与体育运动才有认同感。
3.3 “合力”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入点”输出技术
体育参与必须依靠技术推动,才能产生动机,继而生发锻炼行为。社区体育能否产生价值认可和精神协同,关键是技术突破的多项目推广,以运动参与获得身心享娱而说服欣赏者,以非言语形式影响到居民能积极参与并感同身受,文化推广至此产生较强辐射力。“社区体育指导,应尽力学习和适当借鉴社会余暇体育群域的成熟理论、方法和经验”[5]。尽管合肥市每年都有大量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培训,但是限于时限,其体育技术指导能力仍然欠缺。借鉴社会余暇体育理论指导,可考虑由四行政区与专业学校合力培养体育人才,定期进入社区进行体育活动互动与技术输出,让居民在掌握项目基本运动技术基础上,有选择性地参与体育项目。“活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丰富体育生活文化不可或缺的资源”[1]。在复活传统体育项目同时,择取现代体育并融。考虑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要,对幼儿及老年人运动等均应有指导辅助。
3.4 建立社区体育交流网络,借优秀运动员示范增强影响
力求文明自律与价值趋同的共为,这是一种理想的社区体育文化高扬状态。为此努力,先应实现项目共鸣,借力参与运动人员的影响,对观赏居民产生辐射,继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及鼓励共振。社区具有高离散性特点,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组织难度很大,如果能够在社区间进行体育活动交流产生影响,优秀示范的作用则深入具体。“优秀运动员高超的技艺和对技战术完美的展现,可产生无限美感,使学生对该运动项目产生浓厚兴趣,不自觉地想对运动员的动作加以模仿,产生跃跃欲试的运动欲望,激励并引导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关注和热爱”[6]。学校体育中的优秀示范援入社区属同例,尤其以球类引入最佳。合肥市有优秀运动员,入点进社区展示,将会对社区间的体育交流产生强大助推,这是强有力的精神鼓励和文化认可,居民参与体育信心倍增无疑。
3.5 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关联,形成文化互动
“社区体育是学校体育的自然延续”[7]。社区体育文化生命力强弱,一定程度受学校体育影响较大。借学校影响力,丰厚社区体育文化,有两点思考。首先,加强学校体育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对体育技术的掌握和价值认可,将直接嫁接到社区生活中,体育文化的氛围延伸影响将来生活丰富度。201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指出:“着力培养学生的体育爱好、运动兴趣和技能特长,大力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文件明确指出,培养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思想和习惯是促进体育生活文化的持续发展的保证,而这离不开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加强。学校体育应重视学生体育技术自动化形成,确保以技术掌握而促进体质增强的路径落实。其次,社区体育移接到学校开展,实现文化反补。根据合肥市区域布局,努力实现与居民接近的学校体育场馆开放,让社区体育在学校开展,居民获得更多参与运动会,由增强动机进而开展活动交流。社区体育活动展示,也是学校体育开展情况的间接有效反馈,而居民的运动技术和精神状态的“再评价”是一种文化反补,学校体育可借此针对性调整和加强体育技术传习,对社区体育开展实现文化有效输出。
参考文献
[1] 李艳翎,刘哲石.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着力点与策略[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3):122-125.
[2] 孔祥.城市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供给主体及实现路径[J].体育与科学,2011,32(4):66-71.
[3] 田彤.社区体育文化建设是促进社区体育和谐发展的落脚点[J].体育与科学,2006,27(4):50-53.
[4] 张洪潭.从体育本质看体育教学[J].体育与科学,2008,29(2):81-86.
[5] 张洪潭.试论社区体育称谓、特点及功能[J].体育与科学,2001,22(2):25-30.
[6] 李平平.机遇与挑战——翻转课堂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14(4):122-127.
[7] 张洪潭.试论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关联互动[J].体育与科学,2004,25(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