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中,教育部明确指出,开展师范生实习工作,是密切中小学校与高师院校联系,促进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从而给基层教育提供更好服务的重要措施。此外,开展师范生实习工作,可以提升中小学校师资水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校师资水平,从而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提升。在这样的教育指导下,必须要做好中小学校与高校实习生技能培训的对接工作,从而构建新型师范教育模式,推动我国教育事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小学校;高校;实习生;技能培训;对接
前言:
就目前高校实习生实习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实习生在教学工作中暴露出班级管理能力欠缺、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差、艺术人文素养不高、知识面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让高校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无法有效满足中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教学要求,不利于高校实习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帮助高校实习生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应当加强与中小学校之间的联系,通过良好的合作实现实习生技能培训的有效对接,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准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一、樹立现代化培训理念,与中小学校实际对接
教育理念是教学行为的指导和根本,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关键和出发点。 要想从根本上落实实习生技能培训工作,必须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中小学校的教学需求为改革方向[1]。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学习应当拥有三个定律:第一,学习者越是对自身的经验细致反思就越有效。第二,学习者越是扎根实自己的鲜活经验就越有效。第三,学习者越是基于内在需求就越有效。所以,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高校应当根据中小学校教育需求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培养善教、会教、懂教、乐教的教育工作者。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第一,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思想理念为“为了学生发展,基于学生成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2]。第二,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为“以教学实践为载体,在实践中完善和促进学生成长”的思想理念。第三,变“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分离”的思想理念为“基于学生终身学习,职前职后一体化”思想理念。只有树立现代化培训理念,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二、构建特色化培训体系,与中小学校实际对接
“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也存在,是“师范性”与“学术性”问题。高校实习生培训工作中存在这样的错误的思想理念,认为实习生掌握了什么,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就能够教好什么。正因为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高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表现出轻师范、重学术的特点。甚至师范特色在教育过程中被完全忽视,导致高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一所学校来说,课程设置是其发展核心。所以,高校要将眼光放长远,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3]。具体而言,高校应当立足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在这之上进行教学改革,根据中小学校的教育需求对教育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结构进行改变,适当地增加选科课比例。本文认为,要想实现中小学校与高校实习生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对接,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第一,针对教育实践类课程比例进行加大,不断提高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第二,针对专业类课程进行重构,结合当下中小学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校实际教学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三,针对通识类课程进行拓宽,在不影响教育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地凸显人文情怀,以此培养高校实习生的博雅精神,给中小学培养高水准高素质教师。第四,针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强化。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高校应当根据中小学教育需求对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增设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政策与法规、班级管理、课程设计等课程[4]。
三、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与中小学校实际对接
教学内容是高校实习生的成长依托。要想实现中小学校与高校实习生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对接,提升实习生的执教能力,使其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落实三项“接轨”,分别是与学生实际需求接轨、与教育改革接轨、与中小学基础教育接轨。例如,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可以针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案例进行遴选,适当地加强说课训练、教学法训练等,还要针对现代教育技术等职业技能加强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教育科研方法等各种内容,在教学体系中纳入最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教学理念。精选的教学内容要能够促进高校实习生的成长,而且要配套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等做法,不能仅仅关注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授高校实习生以“鱼”,更要授其以“渔”。所以,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教师要在讲授法基础上适当地加入小组合作、练习法等方法,还可以尝试微格教学、案例教学等, 注重高校实习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此外,针对高校实习生的培训还可以尝试研究性教学,不断增强实习生的研究意识,将其研究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为实习生将来成为具有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中小学教师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高校可以联合中小学教师,比如让中小学教师担任培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此外,让高校实习生在中小学课堂上去旁听,尝试着去执教,以此锻炼实习生的教学技能。
结论:
综上所述,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原则,高校应当密切联系中小学校,做好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应当立足中小学教学实际,确保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初铭铜.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建立的难点解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6(03):22-28.
[2]徐伟,王娇.基于实践的体育师范生培养与职业对接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01):7-11.
[3]李红婷.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论”重建与实践创新——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有效对接的探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2):50-53.
[4]李士杰.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综合改革的思考——教师职业能力全过程分阶段合作培养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04):110-113.
关键词:中小学校;高校;实习生;技能培训;对接
前言:
就目前高校实习生实习教学情况来看,很多实习生在教学工作中暴露出班级管理能力欠缺、课堂教学组织能力差、艺术人文素养不高、知识面狭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让高校实习生在实习工作中无法有效满足中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的教学要求,不利于高校实习生今后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所以,为了提升中小学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了帮助高校实习生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应当加强与中小学校之间的联系,通过良好的合作实现实习生技能培训的有效对接,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高水准高素质的教育人才。
一、樹立现代化培训理念,与中小学校实际对接
教育理念是教学行为的指导和根本,是提升教师执教能力的关键和出发点。 要想从根本上落实实习生技能培训工作,必须要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以中小学校的教学需求为改革方向[1]。钟启泉教授指出,教师专业学习应当拥有三个定律:第一,学习者越是对自身的经验细致反思就越有效。第二,学习者越是扎根实自己的鲜活经验就越有效。第三,学习者越是基于内在需求就越有效。所以,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高校应当根据中小学校教育需求树立现代化教育理念,培养善教、会教、懂教、乐教的教育工作者。具体来说,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改革:第一,变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本位”的思想理念为“为了学生发展,基于学生成长,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理念[2]。第二,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思想理念为“以教学实践为载体,在实践中完善和促进学生成长”的思想理念。第三,变“职后培训与职前培养分离”的思想理念为“基于学生终身学习,职前职后一体化”思想理念。只有树立现代化培训理念,才能保证培训工作的开展取得预期效果。
二、构建特色化培训体系,与中小学校实际对接
“教什么”“如何教”,这是教育教学中一直存在的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也存在,是“师范性”与“学术性”问题。高校实习生培训工作中存在这样的错误的思想理念,认为实习生掌握了什么,在中小学教育工作中就能够教好什么。正因为这样的错误观念,导致高校在设置课程的时候表现出轻师范、重学术的特点。甚至师范特色在教育过程中被完全忽视,导致高校发展受到严重制约。对一所学校来说,课程设置是其发展核心。所以,高校要将眼光放长远,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进行重新构建,只有如此,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3]。具体而言,高校应当立足于原有的课程体系,在这之上进行教学改革,根据中小学校的教育需求对教育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以及通识类课程结构进行改变,适当地增加选科课比例。本文认为,要想实现中小学校与高校实习生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对接,高校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特色化课程体系:第一,针对教育实践类课程比例进行加大,不断提高实习生教育教学能力。第二,针对专业类课程进行重构,结合当下中小学课程标准以及中小学校实际教学发展情况进行调整,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整合相关的专业课程。第三,针对通识类课程进行拓宽,在不影响教育效果的前提下适当地凸显人文情怀,以此培养高校实习生的博雅精神,给中小学培养高水准高素质教师。第四,针对教师教育类课程进行强化。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高校应当根据中小学教育需求对教育类课程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比如根据中小学教育实际情况增设有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教育政策与法规、班级管理、课程设计等课程[4]。
三、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与中小学校实际对接
教学内容是高校实习生的成长依托。要想实现中小学校与高校实习生技能培训工作的有效对接,提升实习生的执教能力,使其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符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选,落实三项“接轨”,分别是与学生实际需求接轨、与教育改革接轨、与中小学基础教育接轨。例如,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可以针对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案例进行遴选,适当地加强说课训练、教学法训练等,还要针对现代教育技术等职业技能加强培训,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教育科研方法等各种内容,在教学体系中纳入最新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教育教学理念。精选的教学内容要能够促进高校实习生的成长,而且要配套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应当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等做法,不能仅仅关注教学内容完整性和系统性,而不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除了授高校实习生以“鱼”,更要授其以“渔”。所以,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教师要在讲授法基础上适当地加入小组合作、练习法等方法,还可以尝试微格教学、案例教学等, 注重高校实习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此外,针对高校实习生的培训还可以尝试研究性教学,不断增强实习生的研究意识,将其研究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为实习生将来成为具有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的中小学教师奠定基础。在具体的培训工作中,高校可以联合中小学教师,比如让中小学教师担任培训教师,通过案例讲解的方式对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此外,让高校实习生在中小学课堂上去旁听,尝试着去执教,以此锻炼实习生的教学技能。
结论:
综上所述,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和原则,高校应当密切联系中小学校,做好两者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工作,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对高校实习生进行技能培训的时候应当立足中小学教学实际,确保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中小学校培养合格的、优秀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初铭铜.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教师新机制建立的难点解析[J].教师教育论坛,2016(03):22-28.
[2]徐伟,王娇.基于实践的体育师范生培养与职业对接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9(01):7-11.
[3]李红婷.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科教学论”重建与实践创新——师范院校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有效对接的探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1(02):50-53.
[4]李士杰.师范院校教育类课程综合改革的思考——教师职业能力全过程分阶段合作培养探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4(04):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