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益气健脾抗癌法对大肠癌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激酶C(PKC)的亚型PKCα、PKCβm 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人大肠癌细胞HT-29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益气健脾组、益气健脾抗癌组。益气健脾中药由太子参、茯苓、白术、甘草、半夏、陈皮组成,益气健脾抗癌中药由补脾中药加山慈菇、土茯苓、浙贝母、白花蛇舌草组成。给药14 d后,应用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PKCα、PKCβm RNA及蛋白。结果:模型组和益气健脾组以及益气健脾抗癌组VEGF m RNA分别为(0.447±0.024)、(0.405±0.033)、(0.307±0.026),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模型组之间所具有的不同更加显著(P<0.01),并且益气健脾组和益气健脾抗癌组两组间亦存在明显不同(P<0.01);3组VEGF蛋白分别为(0.325±0.037)、(0.303±0.022)、(0.230±0.031),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相比存在明显不同(P<0.05),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αm RNA分别为(0.590±0.017)、(0.472±0.025)、(0.392±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α蛋白分别为(0.566±0.024)、(0.522±0.021)、(0.335±0.025),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5),益气健脾抗癌组和其他两组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尤为明显(P<0.01)。3组PKCβm RNA分别为(0.583±0.029)、(0.471±0.039)、(0.400±0.024),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与模型组、益气健脾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3组PKCβ蛋白分别为(0.542±0.061)、(0.414±0.081)、(0.292±0.040),益气健脾组和模型组之间存在明显不同(P<0.01),而益气健脾抗癌组其他两组之间亦存在显著不同(P<0.01)。结论:益气健脾抗癌法的治疗功效主要在于控制肿瘤血管形成诸如PKCα、PKCβm RNA之类的调控基因,抑制其蛋白表达,控制肿瘤血管形成基因VEGF m RNA、抑制其蛋白表达,从而发挥对肿瘤血管的抑制作用,对VEGF、PKCα、PKCβ3方面的影响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