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中的信息及时反馈和妥善控制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笔者仅就物理教学中如何抓好学生信息反馈,及时调节课堂教学,略谈窥孔之见,与大家探讨、交流,以求共勉。
一、重视前馈的定势作用,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前馈”是预测的信息反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预测到课堂教学中某些知识,受到同一学科或相关学科相近共同因素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可能出现的问题,排出干扰,防止负迁移。
诸如在讲授“欧姆定律”一节时,可把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改写成R=UI。鉴于同学们长期受到数学比例式的影响,把握不住知识的本质,往往死套公式、规律,把思维定势引上死途,而产生“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的错误认识。这种偏误的惯性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根本不同,很容易形成新旧知识和技能的负迁移。如不妥善加以控制,或酿成思路堵塞,或造成思路混乱,或形成思路错误,教师只有准确的预测这些心理障碍和充分意识到这一前馈的消极作用,才能主动为这一问题埋下伏笔。运用实验的办法,通过对比、辨析、推理、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无关。以及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电压和电流强度的比值的物理意义。这样不仅防止混淆,消除了错误认识,而且加深了这一表征物体本质属性的理解,变所学知识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活体。
二、引导学生主动反馈,及时调节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是由主、客体两个部分组成的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信息畅通无阻是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妥善调控来实现的。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克服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或满堂灌、填鸭注入式传统模式的束缚,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成学生的闭锁性心理障碍。为此,要善于运用教育控制论的原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多向信息反馈(说、写、行、情)中得到启示,及时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调节,提出相应的决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学共振”向学习目标逼近。
诸如在讲授‘大气的压强’一节时,可引导学生回顾与小学自然常识有关大气知识,在重温液体压强的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和推理,结合课本图5-38实验,逐步导出大气压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等初步知识。破题后,再以日常生活中吸盘、虹吸现象等简单离奇的演示,创造情境,捕捉學生心理,唤起他们学习兴趣,从学生的神奇疑虑和求知紧迫的意境中,抓住火候,趁热打铁,把学生带到课本的覆杯实验观察中,此时很多学生提出水把纸粘住了等等谬误之解。在众说纷纭中,可巧妙地把这个装置悬吊在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水和纸也同时坠落,同学们也自然心领神会,得出其中道理。最后出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又引起同学们的意外惊奇和新的争论,提出房屋为什么没有被压塌,人不能挤死,等一连串设疑。在启发同学回顾平衡力的学习中,他们很快地联想到二力平衡原理,从内外压强平衡的角度进行合理解释,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三、引导学生主动反馈,及时调节课堂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能够及时、准确地评述是教师对学生输出信息的关键反应。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明辨优劣、是非,还有利于他们自我调节,改善学习方法,强化正确,矫正谬误,补救不足,不断完善学习。教师的评述,要力求方法得当,态度和蔼,语言准确。并能及时肯定成绩,使进步者充满信心,奋力进取;同时指出迷津和症结所在,使落后者及时找到差距,改进方法,奋起直追,促进思维活动。
总之,教师的评述要本着鼓励、激励和“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唤起他们不断探索、思考、进取和求知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教学中的反馈和控制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及时反馈,才能“瞄准”方向,妥善调节,各步到位。否则,将力著功微,欲求而不达。
(责任编辑 易志毅)
一、重视前馈的定势作用,促进知识的正迁移
“前馈”是预测的信息反馈。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预测到课堂教学中某些知识,受到同一学科或相关学科相近共同因素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可能出现的问题,排出干扰,防止负迁移。
诸如在讲授“欧姆定律”一节时,可把欧姆定律的表达式I=UR改写成R=UI。鉴于同学们长期受到数学比例式的影响,把握不住知识的本质,往往死套公式、规律,把思维定势引上死途,而产生“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成反比”的错误认识。这种偏误的惯性思路与实际问题的解决途径相悖或根本不同,很容易形成新旧知识和技能的负迁移。如不妥善加以控制,或酿成思路堵塞,或造成思路混乱,或形成思路错误,教师只有准确的预测这些心理障碍和充分意识到这一前馈的消极作用,才能主动为这一问题埋下伏笔。运用实验的办法,通过对比、辨析、推理、判断等方法引导学生走出误区,正确认识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中的电流强度无关。以及导体的电阻在数值上等于电压和电流强度的比值的物理意义。这样不仅防止混淆,消除了错误认识,而且加深了这一表征物体本质属性的理解,变所学知识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活体。
二、引导学生主动反馈,及时调节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是由主、客体两个部分组成的师生间的信息交流过程。信息畅通无阻是靠信息的及时反馈和妥善调控来实现的。教师首先要相信学生,克服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或满堂灌、填鸭注入式传统模式的束缚,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成学生的闭锁性心理障碍。为此,要善于运用教育控制论的原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客观条件,创造更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表现机会。让学生在多向信息反馈(说、写、行、情)中得到启示,及时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妥善调节,提出相应的决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教学共振”向学习目标逼近。
诸如在讲授‘大气的压强’一节时,可引导学生回顾与小学自然常识有关大气知识,在重温液体压强的同时,通过比较、分析和推理,结合课本图5-38实验,逐步导出大气压的概念和产生原因等初步知识。破题后,再以日常生活中吸盘、虹吸现象等简单离奇的演示,创造情境,捕捉學生心理,唤起他们学习兴趣,从学生的神奇疑虑和求知紧迫的意境中,抓住火候,趁热打铁,把学生带到课本的覆杯实验观察中,此时很多学生提出水把纸粘住了等等谬误之解。在众说纷纭中,可巧妙地把这个装置悬吊在玻璃罩中(空气的抽出),水和纸也同时坠落,同学们也自然心领神会,得出其中道理。最后出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又引起同学们的意外惊奇和新的争论,提出房屋为什么没有被压塌,人不能挤死,等一连串设疑。在启发同学回顾平衡力的学习中,他们很快地联想到二力平衡原理,从内外压强平衡的角度进行合理解释,从而圆满地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三、引导学生主动反馈,及时调节课堂教学
教师对学生的信息反馈,能够及时、准确地评述是教师对学生输出信息的关键反应。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很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明辨优劣、是非,还有利于他们自我调节,改善学习方法,强化正确,矫正谬误,补救不足,不断完善学习。教师的评述,要力求方法得当,态度和蔼,语言准确。并能及时肯定成绩,使进步者充满信心,奋力进取;同时指出迷津和症结所在,使落后者及时找到差距,改进方法,奋起直追,促进思维活动。
总之,教师的评述要本着鼓励、激励和“跳一跳够得着”的原则,唤起他们不断探索、思考、进取和求知的欲望。增强他们学习信心,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综上所述,教学中的反馈和控制是相辅相成的,是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及时反馈,才能“瞄准”方向,妥善调节,各步到位。否则,将力著功微,欲求而不达。
(责任编辑 易志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