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师生的观念转变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f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新鲜血液,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高中语文教学直接面对的是高考,要想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语文有更深的理解更好的投入语文学习,教师及学生在意识上必须有很大的转变。本文尝试从教师的定位及学生的主体地位两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新课改下教师的准确定位:创新+引导
  当前高中语文课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也是思想语文课教育工作者以后在实践中认真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研究性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所以教师要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法,采用举例、讨论、辩论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另外可采用电教手段辅助教学,生动直观的画面不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所增强,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重视教学研究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
  (一) 通过知识点情景创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生对于未知的知识充满渴望、求知欲,但对于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感到乏味从而形成被动接受的情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具体知识点的情景再现,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阐释解读教科书上固有的知识,将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欲望
  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以便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教科书上的很多知识道理真实但材料相对陈旧,此时可以让学生大胆想象,引导学生主动假设探索,创新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三) 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
  满堂由教师反复的讲解,无形中会造成学生听课疲劳,听课质量下降。可以考虑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来。尝试让学生通过自己理解的方式来分析论证课本理论,然后教师通过对比指出个中不足,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完成教学内容。这样做,学生非但不会感到枯燥,相反,因为参与,让学生有很大的成就感,一定程度上得到鼓励,对学习的兴趣将大大提升。
  二、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转变思想,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 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语文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教师讲道理多,而学生说的不多,更不要说自学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教会学生“看”书,教会学生提问,教会学生答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中,体会自主学习带来的乐趣,从而主动要学。
其他文献
自《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物理教师通过探索课堂分组探究教学模式,取得了可喜成果。尽管如此,高效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笔者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五步探究法”物理探究教学模式,在此对该模式的实践探索予以介绍和同行一起分享。  一、提出问题,预习自学  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其中建构主义的“情境性学习理论”强调在教学中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或模拟
期刊
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梦想。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健全、健美的;俊美、学习好的;人见人爱、事事受夸的儿子或女儿。我们也常常听到或自己对别人说:“我也想健美,也想每天晨跑、晚练、节制食欲等。可我就是坚持不下来,我管不住自己的嘴。”“现在条件多好啊!我那个时候想上学就是家里没有钱,现在老子有的是钱,你上到哪儿,我就能把你供到哪儿。你却不好好上学?”  是的,我们在梦想这些,也在反复地说这些话,可我们的梦想怎么就
期刊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教师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遵循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在课堂教学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合理运用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营造健康和谐有趣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探索任务活动、合作交流完成作业,在轻松的环境中实现课程目标。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性地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高中
期刊
课前五分钟,若能合理利用、巧妙创设、精心安排,就如奏响了课堂教学主题曲的前奏;既可以调节学生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能为课堂教学的展开增添趣味性、生动性,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新课的学习。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课前五分钟的效益,这里略谈自己的一点思考和理解。  一、课前的准备  1.物品的准备:养成桌上三齐(课本、练习本和笔)。平时我们总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期刊
物理学科,既有工具性,又有表达性,而且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然而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不尽如人意。不少教师教学观念陈旧,认为物理教学内容深度浅,范围广,定性多,定量少,静态为主,动态讨论为辅,无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少教师教学方法单纯,教学中照本宣科,方法含量少,教师讲、学生听,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接受—理解—巩固—解题”,热衷于重复机械操练
期刊
从心理和年龄特点来看,小学生往往是最喜欢体育课的学生群体,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小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投入课程学习,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体育教学在“教”与“学”的各个环节中没有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具体特点,使得许多学生对我们一些体育教师在体育课上教的内容、方法感到枯燥厌倦或者反感,这是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关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与“学”问题,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也称个
期刊
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推进、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将会越来越注意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广大的地理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从事中学地理教学的教师该如何面对新的课程标准,使学生能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究课本及其以外的知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在目前以及今后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创新精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试从教与学两方面
期刊
“中国梦”是新时代所有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梦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作为教育最前线的工作者,我认为“中国梦”思想教育要从小抓起,并要深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教育教学,促使小学生主动加强体育锻炼,并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国梦”的概念。  一、“中国梦”在当代的小学体育教学中不仅要初步形成规模,更应该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我们应该清醒地知道什么是“中国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含
期刊
作为一种常见的课型,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清晰的知识网络,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整理、归纳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作为一种能使学生在积极思考中主动探求知识的新型教学方式,思维导图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复习课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能力,达到复习课的主要教学目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方法,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只有通过精心备课,课堂上教师集中讲解,学生认真听讲,才能有效地传授知识,这种观念形成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基本模式。诚然,教师的讲是课堂教学中的必要且重要的形式;但是,教学就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