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相关性护理研究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cc7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39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相关性护理。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6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94例,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74%,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85%,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可以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干预;肿瘤;相关性护理
  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社会环境的刺激、影响,肿瘤成为影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对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社会、情感、心理压力,且因为各种放射、化疗会对患者的身生体造成较大的危害,肿瘤扩散、疼痛会使患者出现自卑、恐惧、消极心理,进而加速患者的死亡。因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必须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本文主要就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相关性护理进行分析,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4例肿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50:44;患者年龄在2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98)岁;16宫颈癌、11例肺癌、12例淋巴癌、17例乳腺癌、20例结直肠癌、18例脑瘤;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89d,将9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例。
  1.2心理干预的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
  护理人员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因为患者的性格差异、文化修养及生活环境不同,且患者的认知程度也不同,所以患者在确诊、治疗期间就可能会对自身的病情产生怀疑,往往会出现紧张、疑虑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制定一个完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多关心、鼓励患者,让患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信任感、亲切感,进而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另外,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详细的说明其病情的发展情况、治疗方案及目的,使患者可以增强治疗信心,并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进而更好的配合治疗,使其病情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
  1.2.2病情告知心理干预
  多数患者根据检查结果、所服用的药物、家属及医护人员言谈举止等可以猜出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如实告知患者其具体的情况,防止患者因为不断的猜疑而导致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患者在得知自身的具体情况之后,一开始常有愤怒、震惊、不接受事实、否认等反应,待其情绪稳定之后,通常会产生绝望、无助、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生活经历、文化程度、心理素质、职业、家庭环境等运用不同的方式告知患者其实际病情,对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让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然后再告知其实际的病情,且应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相应的鼓励,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让患者接受现实,并采取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自身病情[1]。
  1.2.3针对患者的认知进行心理干预
  许多患者均认为肿瘤是一种不治之症,患有癌症就等于判死刑,因此患者会产生绝望、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其心理感受进行详细的了解,给予患者高度的关心、同情心,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谈。护理人员应给患者例举一些临床中的成功病例,告诉患者癌症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后,其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稳定,可以治愈。进而激发患者生存的意识,让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2]。
  1.2.4针对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在部分癌症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的患者中,因为其经受化疗、放疗、手术等躯体痛苦之后,其病情治疗仍然没有希望,且还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家庭负担,再加上患者心理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导致患者片面的认为经过治疗之后还是会死亡,患者常采取自伤、自责、甚至是自杀来回避现实。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可以安排相关人员24h对其进行守护,且除了患者休息的时间之外,应尽量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体谅、关心患者。应该多鼓励患者,让患者将自己的愿望、心理需要说出来,让患者充分发泄其各种负面情绪,进而使患者的心理压力的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安排乐观、开朗的病友与其进行交流,让患者受到一定的影响、感染,从而唤起患者的生存欲望及对生活的热爱。
  1.3评定标准
  经护理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采用本科室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实行打分制:≥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85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各项指标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5.74%,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80.85%,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社会环境的刺激、影响,肿瘤成为影响、威胁人们生命健康的最大杀手。对肿瘤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过程中,患者承受着较大的社会、情感、心理压力,且因为各种放射、化疗会对患者的身生体造成较大的危害,肿瘤扩散、疼痛会使患者出现自卑、恐惧、消极心理,进而加速患者的死亡。因此,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还必须给予其相应的心理护理,加强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能够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进而使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本文主要就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的相关性护理进行分析,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4例肿瘤患者,将其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患者男女比例为50:44;患者年龄在21~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5.98)岁;16宫颈癌、11例肺癌、12例淋巴癌、17例乳腺癌、20例结直肠癌、18例脑瘤;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0~89d,将9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7例。
  1.2心理干预的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2.1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
  护理人员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因为患者的性格差异、文化修养及生活环境不同,且患者的认知程度也不同,所以患者在确诊、治疗期间就可能会对自身的病情产生怀疑,往往会出现紧张、疑虑等一些心理问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对患者的心理变化及状况进行深入的了解,制定一个完善、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多关心、鼓励患者,让患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安全感、信任感、亲切感,进而建立较好的护患关系。另外,护理人员应该给患者详细的说明其病情的发展情况、治疗方案及目的,使患者可以增强治疗信心,并保持一个积极、良好的心态,进而更好的配合治疗,使其病情能够得到一定的控制。
  1.2.2病情告知心理干预
  多数患者根据检查结果、所服用的药物、家属及医护人员言谈举止等可以猜出自己的病情。因此,医护人员及家属应如实告知患者其具体的情况,防止患者因为不断的猜疑而导致心理压力不断增加。患者在得知自身的具体情况之后,一开始常有愤怒、震惊、不接受事实、否认等反应,待其情绪稳定之后,通常会产生绝望、无助、恐惧、悲伤等负面情绪,此时护理人员必须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生活经历、文化程度、心理素质、职业、家庭环境等运用不同的方式告知患者其实际病情,对于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法让患者有一个适应过程,然后再告知其实际的病情,且应给予其必要的心理支持、相应的鼓励,尽可能的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危机,让患者接受现实,并采取正确的态度来面对自身病情[1]。
  1.2.3针对患者的认知进行心理干预
  许多患者均认为肿瘤是一种不治之症,患有癌症就等于判死刑,因此患者会产生绝望、悲观、恐惧、焦虑等心理问题,此时护理人员一定要对其心理感受进行详细的了解,给予患者高度的关心、同情心,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交谈。护理人员应给患者例举一些临床中的成功病例,告诉患者癌症通过综合性的治疗后,其病情可以得到缓解、稳定,可以治愈。进而激发患者生存的意识,让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2]。
  1.2.4针对具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
  在部分癌症患者,尤其是癌症晚期的患者中,因为其经受化疗、放疗、手术等躯体痛苦之后,其病情治疗仍然没有希望,且还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家庭负担,再加上患者心理所承受的各种压力,导致患者片面的认为经过治疗之后还是会死亡,患者常采取自伤、自责、甚至是自杀来回避現实。因此,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的这些心理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对其进行护理,可以安排相关人员24h对其进行守护,且除了患者休息的时间之外,应尽量多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体谅、关心患者。应该多鼓励患者,让患者将自己的愿望、心理需要说出来,让患者充分发泄其各种负面情绪,进而使患者的心理压力的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护理人员可以安排乐观、开朗的病友与其进行交流,让患者受到一定的影响、感染,从而唤起患者的生存欲望及对生活的热爱。
  1.3评定标准
  经护理后,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采用本科室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实行打分制:≥85分为非常满意;60分~85分为满意;<60分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各项指标采用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表示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满意度为95.74%,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的满意度80.85%,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模式也从生物医学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使医护人员和患者除了关注恶性肿瘤的近期、远期疗效外,更加注重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干预、生活质量变化,肿瘤患者的生命目标早已从对生存数量的追求转变为对生存质量的追求[3]。
  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时,增强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早已成为最主要的一个目的。手术、化疗、放疗等治疗会对患者生活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除了对肿瘤患者进行治疗外,还必须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服务,特别是应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心理干预。肿瘤患者属于特殊群体,其更加需要他人的安慰、理解、关心,研究证明,通过实施心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帮助患者消除各种疑虑及增加治疗的信心,建立稳定协调的心理环境,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提升其心理应对的能力,使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得以消除,进而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缓解。
  综上所述,对肿瘤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升,进而大大增强患者生存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鸿芳,梁军利,耿文慧.认知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期间着装及卫生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37(23):647-648.
  [2]谢忠,黄钢.音乐治疗加放松内心意象法对癌症化疗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7.
  [3]黄夏青.护理干预对长途转运危重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72(13):456-45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 要】儿科临床护理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护士的实际操作、应用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儿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提高护士实际工作能力。本文将以笔者在实践教学中的四种方法作为研究对象,浅谈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多种教学模式的综合应用。  【关键词】儿科 PBL 教学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 目的:重点探索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应用于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挑选2011年03月10日至2014年03月10日在我院接受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接受动力髋螺钉治疗的4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股骨转子下骨折患
期刊
【中图分类号】R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 主要针对不同抗生素方案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药学展开分析和总结。方法 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下呼吸道感染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与分析,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1组和治疗2组四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全部患者分别采用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定和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我国自1998年10月1日起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来,各级采供血机也己充分认识到从低危人群采集血液的重要性,正在积极建立一支固定的献血者队伍,以确保采集血液的充足与安全[1]。笔者追踪检索了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近几年有关无偿献血者人群的综合调查与分析的情况,现综述如下。  1我国无偿献血的历史及概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探究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治疗梗阻性结肠癌的结果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梗阻性结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在明确诊断后立刻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先进行保守治疗后择期进行肿瘤切除术治疗,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加用胰岛素治疗,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妊娠期胰岛素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有助于其血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CA125和CA199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嚢肿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嚢肿患者56例,均留取血清进行CA125和CA199检测。结果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嚢肿患者中,CA125阳性率64.29% (36/56),CA199阳性率41.07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普外科的212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手术患者死亡。术后有51例残余结石患者,25例胆漏患者,12例肠漏患者,2例腹腔严重感染患者,3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疾病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各种妇科腹腔镜手术共80例,并分析之。结果:腹腔镜手术应用广泛,但由于手术的难度系数比较大,经研究得出患者手术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出血量、住院天数均有差异,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其能有效降低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摘要】【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营养方式对呼吸科老年重症患者呼吸肌力的影响。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间我院呼吸科收治的78例老年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9例。治疗组接受肠内肠外混合营养方式,对照组接受肠内营养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呼吸肌力改善情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