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643-01
患者 张某 男 52岁 因脐周阵发性疼痛3天,伴呕吐入院。既往史因胃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体检:体温37.8℃,痛苦面容、脐周压痛、轻度反跳痛,未示包块,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X线检查:腹中部见数个阶梯状液气平面。入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给予保护治疗,2天后腹部疼痛加重,排暗红色水样便。诊断狡窄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距离回盲部3cm处一回型肠套叠。部分肠管变黑坏死,行肠段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痊愈。
患者 王某 女 58岁 以“反复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半年”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发结石。诊断胆囊结石,8月10日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8月17日患者诉右上腹疼痛,且疼痛性质与入院前一致,给予解痉治疗。8月19日右上腹复疼痛,CT示右上腹包块,呈靶症,诊断肠套叠?全麻下剖腹探查术,见横结肠顺行套入。诊断肠套叠,因肠管变黑塌陷,相应肠系膜血管无搏动。行肠段切除、肠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随诊3个月,患者再无腹痛、无腹胀、无血便。
讨论
肠套叠多见于儿童。成人肠套叠临床上少见,仅占全部肠套叠病例的5%-26.4%。成人肠套叠一般都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憩室及消化道异常,原因不明的肠套叠可能与饮食习惯、精神刺激、胃肠功能紊乱、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
成人肠套叠缺乏儿童肠套叠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全面综合分析,慢性复发性肠套叠多呈不完全梗阻,故症状较轻,可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发作,而发生便血的少见。由于套叠常可自行复位,所以发作过后检查常为阴性。
误诊原因分析
1、本病少见,临床医生缺乏充分认识和警惕性。
2、病程较长,原发病与肠套叠互相夹杂,无特异性。
3、肠套叠引发肠梗阻时,只想解决梗阻,未对梗阻原因进一步分析。
4、肠套叠复位后,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常为阴性易轻视。
我们体会,要做到术前早期诊断应注意:
1、对不明原因的长期间歇性不全肠梗阻,要高度怀疑肠套叠。
2、对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应在疼痛发作时行B超、CT检查。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149-150
患者 张某 男 52岁 因脐周阵发性疼痛3天,伴呕吐入院。既往史因胃穿孔行胃大部分切除术。体检:体温37.8℃,痛苦面容、脐周压痛、轻度反跳痛,未示包块,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X线检查:腹中部见数个阶梯状液气平面。入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给予保护治疗,2天后腹部疼痛加重,排暗红色水样便。诊断狡窄性肠梗阻。行急诊手术,术中见距离回盲部3cm处一回型肠套叠。部分肠管变黑坏死,行肠段切除,肠吻合术。术后痊愈。
患者 王某 女 58岁 以“反复右上腹阵发性疼痛半年”为主诉入院。入院查体:发结石。诊断胆囊结石,8月10日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8月17日患者诉右上腹疼痛,且疼痛性质与入院前一致,给予解痉治疗。8月19日右上腹复疼痛,CT示右上腹包块,呈靶症,诊断肠套叠?全麻下剖腹探查术,见横结肠顺行套入。诊断肠套叠,因肠管变黑塌陷,相应肠系膜血管无搏动。行肠段切除、肠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随诊3个月,患者再无腹痛、无腹胀、无血便。
讨论
肠套叠多见于儿童。成人肠套叠临床上少见,仅占全部肠套叠病例的5%-26.4%。成人肠套叠一般都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如肿瘤、炎症、憩室及消化道异常,原因不明的肠套叠可能与饮食习惯、精神刺激、胃肠功能紊乱、药物作用等因素有关。
成人肠套叠缺乏儿童肠套叠的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根据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医生的临床经验全面综合分析,慢性复发性肠套叠多呈不完全梗阻,故症状较轻,可表现为阵发性腹痛发作,而发生便血的少见。由于套叠常可自行复位,所以发作过后检查常为阴性。
误诊原因分析
1、本病少见,临床医生缺乏充分认识和警惕性。
2、病程较长,原发病与肠套叠互相夹杂,无特异性。
3、肠套叠引发肠梗阻时,只想解决梗阻,未对梗阻原因进一步分析。
4、肠套叠复位后,无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常为阴性易轻视。
我们体会,要做到术前早期诊断应注意:
1、对不明原因的长期间歇性不全肠梗阻,要高度怀疑肠套叠。
2、对反复发作的腹部疼痛,应在疼痛发作时行B超、CT检查。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 ,黄家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