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创业教育为例,通过创业教育中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探讨了基于“城创会”的创业校友组织,如何在母校的创业教育中发挥作用,为本科院校的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建议。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校友;城创会
一、研究背景
高校的创业教育这几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创业教育也已经逐步深入专业建设,但是,创业教育不仅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更需要直接实践的感悟和实战的训练,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创业环境中获取创业的感悟,提升创业的技能,因此,在创业教育中,邀请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设置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成为创业教育的关键。
有研究者指出:“校友是学校发展最具亲和力、最具潜力的优质资源,是最为可靠的支持力量。”[1]校友具有、品牌资源、教育资源、信息资源、财富资源、毕业生就业资源[2]。
双导师是指对于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既有校内导师,即校内的专职教师,也有校外导师,即邀请企业家作为学生的指导导师。但是,目前的双导师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创业教育为例,探讨了以校友创业导师在创业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
二、校外导师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程度不高
校外导师一般都是邀请企业家来担任,企业家原本的工作就比较繁忙,到学校来指导参与指导学生的主要方式是开一次讲座,也有的企业家愿意担任校外导师,只是挂个名并没有实质性的介入。
校外导师的投入不高的原因除了本身的工作确实比较忙,时间比较少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对于校外导师的考核机制导致的,对于校外导师的投入完全是自愿,或者是基于情感人脉。
(二)指导的针对性不强
由于校外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是临时性、偶然的,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情况不了解,因此,对于学生的指导很难开展,特别是对于创业团队项目的辅导更是没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在很多高校中,創新创业的教育课都是邀请优秀校友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和报告,分享的内容随意、零散,缺乏对学生创业的系统指导[3]
三、城市学院的创业校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城市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浙江,而且比较集中在温州、台州、宁波、杭州等较发达的地区,相当多的家庭都有创业背景。据美国国家独立企业联盟调查研究表明:2/3的企业家来自拥有企业的家庭,原因是他们能够获得有关企业的感性认识和创办企业的意识。父辈们的积累为他们提供了较好的创业平台,而且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承他们的事业,进行二次创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春,城市学院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培养民营企业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人才,于是“创业人才孵化班”(简称“创业班”)的设想便应运而生了。到目前,创业班已经开设第12届,有了10届的毕业学生总计350人左右,辐射整个城市学院。
从2014年起,这些毕业的创业校友开始反哺创业教育,成立了“城创会”,全称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业学生联盟会,是以创业班的毕业校友为主的学生团体,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宗旨就是支持母校的创业教育,为母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企业、资源的支持,目前已经聘请了20多名创业成功的校友为创业教育的校外导师。
(一)创业校友有较强的情感投入
由于校友毕业于本校,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对母校有一定的情感纽带,再加上指导学弟学妹,自热而然有一种亲近感,拉近了学生的校友导师的距离。另外,这批创业校友主要是原来创业班的同学,虽然在不同的专业,但是大家也彼此熟悉,邀请创业校友回校也称为他们相聚的一个机会,因此,只要时间上能够安排出来都愿意来参加母校的活动。
(二)创业校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人都有群体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希望自己所在的群体有较强的荣誉感,因此,校友导师相比其他的校外导师对于学校建设有更强的社会责任。
(三)创业校友有创业经验
“城创会”的创业校友基本都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对于在校创业学生的创业过程有非常好的指导,创业是一个充满未知、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敏锐发现商机、准确评估风险、尽量避免失败等等都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4]。
四、创业校友导师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以创业项目带动创业教育
创业项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业成败。创业校友对创业项目的把握具有优势作用,因为在他们创业之前,一样面临过创业项目的选择,而在他们创业成功之后,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有了更多更可靠的把握[5]。
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设定必须考虑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特点是一般家庭条件比较好,社会活动能力教强,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他们对创新实践比对纯粹理论学习更有兴趣,因此,在创业教育上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培养体系,对于创业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以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培养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等为目标,而应该是培养创业方面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想创业、会创业、能创业。
因此,在创业学生的教育上,不仅仅是利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更注重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创业项目中感悟创业的过程、创业的精神、创业的困难,但是,创业项目教学中最困难的是如何设置创业项目,刚开始,我们利用商学院的支持,主动拿出一些项目由学生组队完成,如文印室、E彩工作室、茶吧等,也有一些是学生自己创建的项目,随着创业教育的坚持,现在的创业项目已经得到了“城创会”的支持,由创业校友为在校的同学提供项目,并一起参与指导,目前已经有不少项目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城荟玩”、“CC咖啡”、“道一体育”等项目都吸引了大量的在校的学生参与。 所以,找準与校友资源有效对接的切入点,挖掘校友资源利用价值,将校友资源导入学生创业的实践操作环节。
(二)以双导师为抓手,有效指导创业学生
师资队伍是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学生创业实践技能的智力保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养模式,聘任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及技能的优秀校友为创业教学“创业导师”、“社会导师”,以解决实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培养教师实训教学和指导能力,成为“双师型”导师。
依托“城创会”提供的大量的创业导师,实现了为创业的同学提供“每周一日总经理助理”的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的情况,每周安排一天跟着总经理工作,成为总经理的助理,参与总经理的所有活动(要求只要不涉及机密,都允许参加),使得学生可以深入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避免了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企业。
五、创业校友的组织和管理
创业校友相对还是比较分散的,没有制度的约束,因此,在对创业校友的组织和管理上,依托“城创会”组织,成立秘书处,理事长和理事,每一届创业班派出一名同学担任理事,负责本届同学的召集和组织活动。秘书处采用会员制的方式管理会员,并交纳一定的会费。
所有与创业校友导师有关的活动的邀请,都会由“城创会”秘书处来完成,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自我组织的功能,邀请的创业校友导师都会颁发创业导师证,提高了创业校友的归属感。
总结
依托“城创会”校友创业组织,积极开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这样的模式还在探索中,有一点已经得到肯定,那就是这是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创业教育解决了项目问题、导师问题、解决了资源和人脉问题。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这只队伍的力量,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曹永刚.清华校友会:发展与善用校友资源[J].人力资源,2009(13):12-17.
[2]陈瑞.孙卫.曹长征 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初探[J].高教学刊,2016.11 :194-195
[3]周丽.校友资源开发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 2015.9:154
[4]韩英.创业校友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 2015年第5期:143
[5]张鸿.略论创业校友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支持作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10.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校友;城创会
一、研究背景
高校的创业教育这几年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创业教育也已经逐步深入专业建设,但是,创业教育不仅是知识和经验的传授,更需要直接实践的感悟和实战的训练,让学生在模拟或真实的创业环境中获取创业的感悟,提升创业的技能,因此,在创业教育中,邀请校外导师指导学生创业,设置创业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成为创业教育的关键。
有研究者指出:“校友是学校发展最具亲和力、最具潜力的优质资源,是最为可靠的支持力量。”[1]校友具有、品牌资源、教育资源、信息资源、财富资源、毕业生就业资源[2]。
双导师是指对于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过程中既有校内导师,即校内的专职教师,也有校外导师,即邀请企业家作为学生的指导导师。但是,目前的双导师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本研究以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的创业教育为例,探讨了以校友创业导师在创业教育中如何发挥作用。
二、校外导师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程度不高
校外导师一般都是邀请企业家来担任,企业家原本的工作就比较繁忙,到学校来指导参与指导学生的主要方式是开一次讲座,也有的企业家愿意担任校外导师,只是挂个名并没有实质性的介入。
校外导师的投入不高的原因除了本身的工作确实比较忙,时间比较少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对于校外导师的考核机制导致的,对于校外导师的投入完全是自愿,或者是基于情感人脉。
(二)指导的针对性不强
由于校外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是临时性、偶然的,对学生创业项目的情况不了解,因此,对于学生的指导很难开展,特别是对于创业团队项目的辅导更是没有针对性,对学生的帮助不大。
在很多高校中,創新创业的教育课都是邀请优秀校友进行相关知识讲座和报告,分享的内容随意、零散,缺乏对学生创业的系统指导[3]
三、城市学院的创业校友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在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业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首先,城市学院的学生基本上都来自民营经济十分发达的浙江,而且比较集中在温州、台州、宁波、杭州等较发达的地区,相当多的家庭都有创业背景。据美国国家独立企业联盟调查研究表明:2/3的企业家来自拥有企业的家庭,原因是他们能够获得有关企业的感性认识和创办企业的意识。父辈们的积累为他们提供了较好的创业平台,而且大多数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继承他们的事业,进行二次创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4年春,城市学院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培养民营企业一次创业和二次创业的人才,于是“创业人才孵化班”(简称“创业班”)的设想便应运而生了。到目前,创业班已经开设第12届,有了10届的毕业学生总计350人左右,辐射整个城市学院。
从2014年起,这些毕业的创业校友开始反哺创业教育,成立了“城创会”,全称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创业学生联盟会,是以创业班的毕业校友为主的学生团体,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宗旨就是支持母校的创业教育,为母校的创业教育提供企业、资源的支持,目前已经聘请了20多名创业成功的校友为创业教育的校外导师。
(一)创业校友有较强的情感投入
由于校友毕业于本校,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对母校有一定的情感纽带,再加上指导学弟学妹,自热而然有一种亲近感,拉近了学生的校友导师的距离。另外,这批创业校友主要是原来创业班的同学,虽然在不同的专业,但是大家也彼此熟悉,邀请创业校友回校也称为他们相聚的一个机会,因此,只要时间上能够安排出来都愿意来参加母校的活动。
(二)创业校友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人都有群体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希望自己所在的群体有较强的荣誉感,因此,校友导师相比其他的校外导师对于学校建设有更强的社会责任。
(三)创业校友有创业经验
“城创会”的创业校友基本都有过创业失败的经历,对于在校创业学生的创业过程有非常好的指导,创业是一个充满未知、不断试错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敏锐发现商机、准确评估风险、尽量避免失败等等都是一个经验积累的过程[4]。
四、创业校友导师在创业教育中的作用
(一)以创业项目带动创业教育
创业项目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创业成败。创业校友对创业项目的把握具有优势作用,因为在他们创业之前,一样面临过创业项目的选择,而在他们创业成功之后,对创业项目的可行性有了更多更可靠的把握[5]。
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培养目标设定必须考虑创业活动的特殊性。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学生特点是一般家庭条件比较好,社会活动能力教强,思维比较活跃,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他们对创新实践比对纯粹理论学习更有兴趣,因此,在创业教育上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实践课程培养体系,对于创业学生的培养,不应该只是以培养创业意识提升、培养创业精神、掌握创业知识等为目标,而应该是培养创业方面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想创业、会创业、能创业。
因此,在创业学生的教育上,不仅仅是利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更注重项目教学,让学生在创业项目中感悟创业的过程、创业的精神、创业的困难,但是,创业项目教学中最困难的是如何设置创业项目,刚开始,我们利用商学院的支持,主动拿出一些项目由学生组队完成,如文印室、E彩工作室、茶吧等,也有一些是学生自己创建的项目,随着创业教育的坚持,现在的创业项目已经得到了“城创会”的支持,由创业校友为在校的同学提供项目,并一起参与指导,目前已经有不少项目得到社会的认可,比如“城荟玩”、“CC咖啡”、“道一体育”等项目都吸引了大量的在校的学生参与。 所以,找準与校友资源有效对接的切入点,挖掘校友资源利用价值,将校友资源导入学生创业的实践操作环节。
(二)以双导师为抓手,有效指导创业学生
师资队伍是提高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快速提高学生创业实践技能的智力保障。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的师资培养模式,聘任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及技能的优秀校友为创业教学“创业导师”、“社会导师”,以解决实训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培养教师实训教学和指导能力,成为“双师型”导师。
依托“城创会”提供的大量的创业导师,实现了为创业的同学提供“每周一日总经理助理”的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空余时间的情况,每周安排一天跟着总经理工作,成为总经理的助理,参与总经理的所有活动(要求只要不涉及机密,都允许参加),使得学生可以深入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避免了以往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企业。
五、创业校友的组织和管理
创业校友相对还是比较分散的,没有制度的约束,因此,在对创业校友的组织和管理上,依托“城创会”组织,成立秘书处,理事长和理事,每一届创业班派出一名同学担任理事,负责本届同学的召集和组织活动。秘书处采用会员制的方式管理会员,并交纳一定的会费。
所有与创业校友导师有关的活动的邀请,都会由“城创会”秘书处来完成,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自我组织的功能,邀请的创业校友导师都会颁发创业导师证,提高了创业校友的归属感。
总结
依托“城创会”校友创业组织,积极开展对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这样的模式还在探索中,有一点已经得到肯定,那就是这是一只不可忽视的力量,为创业教育解决了项目问题、导师问题、解决了资源和人脉问题。但是,如何更好的发挥这只队伍的力量,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曹永刚.清华校友会:发展与善用校友资源[J].人力资源,2009(13):12-17.
[2]陈瑞.孙卫.曹长征 高校校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初探[J].高教学刊,2016.11 :194-195
[3]周丽.校友资源开发视域下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 2015.9:154
[4]韩英.创业校友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 2015年第5期:143
[5]张鸿.略论创业校友在高校创业教育中的支持作用[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