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师徒间的心灵感应吧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bing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向坚信亲人或相知甚深的人之间存在某种奇妙的心灵感应。2021年1月15日,我在校园中散步,思绪刚好想到吴老师,想何时再请他来湛江做客,突然在微信群里看到了“吴福辉先生今晨在加拿大突然逝世,享年82岁。医生诊断心脏病突发”的消息。我想这决不是偶然,它应该就是我们师徒之间的一种心灵感应吧!得知消息,我的心情悲恸,精神恍惚,眼前始终晃动着老师那威严而又温和的影子。
  我最早感受到吴老师的威严是在2000年5月于河南大学文学院办公楼举行的博士生面试。那时,直到笔试结束,我既不知道河南大学与中国现代文学馆合办博士点,也不知道吴老师就是河南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其实,我对吴老师并不陌生,在此以前还曾经见过他一次。那大约是在90年代初的曲阜师范大学,我参加过一个包括吴福辉老师、钱理群老师、孔范今老师等在内的庞大学者团与研究生的见面会。但由于学者多、时间短,同时再加上吴老师没有讲话,除了他的个子高大之外,我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样,到2000年,我对吴老师的印象虽然不深,但他的名字却如雷贯耳。我知道,吴老师是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毕业,正在担任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最具权威性的专门刊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的常务副主编。本来,我是一个自卑感很强的人,如今就要面对这么多的专家、这么大的学者,自然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紧张与敬畏。待到进入面试考场,我现在已经忘记诸位先生问了什么问题,也不记得自己回答了什么,留下唯一记忆的就是一向平易近人的刘增杰老师和风细雨地向吴老师介绍:“阎开振已经是副教授,还在你们丛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一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刘增杰老师当时是否已经有了把我分给吴老师并故意向他推荐的意思,但我当时最渴望的无疑还是能得到吴老师的首肯或者称赞,以便使我的录取更加充满希望。然而,吴老师似乎并没有说什么,他有点若无其事,但眼睛的余光里透着逼视。我被看得有点发毛,于是便慌慌张张地逃离考场,也因此就有了威严的感觉。
  第二次体验吴老师的威严是有关读书和博士论文的选题问题,时间应该是2000年底,也即我们入学之后吴老师第一次来开封。他先问我对考试录取的感受,我把面试时的担心和慌张据实以告,他一边嘿嘿笑着,一边问“我有那么可怕么?”接着,他又问我读过哪些现代作家作品,我以读过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林语堂等人的全集或文集回答,他若有所思地点头;待问到废名、施蛰存、穆时英、刘呐鸥等人的作品时,我回答不上,他就直言不讳地说我“读书还很不够,需要补课”,并因此还搬出了他的导师——王瑶先生强调“多读书,坐稳冷板凳”的名言。而在开封的那几天,吴老师还问到了我今后的学习打算与研究计划。我因为之前曾经发表过几篇关于郭沫若的学术论文,于是便将有关郭沫若研究的“宏伟构想”大谈了一番,并声言要以郭沫若作为博士论文的选题。出乎我意料的是,吴老师当场就给予否定,并严厉地警告我“你的构想没有建立在史料之上”“郭沫若研究有资料的限制”“你不要急于确定选题”。这一“棒喝”之后,吴老师便给我开出了一长串京海派的刊物与作家作品清单,并不断用“生命体验”“论从史出”等观念将我慢慢引入了他所开创的京派文学研究领域。对此,虽然我至今仍对中断郭沫若研究感到遗憾,有时也并不完全认同吴老师的某些“师承”观念,但是,跟着吴老师走进京派文学的研究领域却使我受益匪浅,即我不但拓宽了知识面,看到了另一个文学世界,而且还从作家个体研究转向作家群体研究、文学流派研究,体验和掌握了又一种研究方法、研究角度。
  吴老师常说,他是“南北人”“南人北相”。这不无自豪的话语,不仅是说他作为一个生在上海的宁波人长期生活在鞍山与北京,在外形上长得人高马大,而且还是指他在性格上同时兼具北方人的豪爽直率与南方人的温和细腻。据我后来的反思,我所遭遇的吴老师的威严或者说严厉,尽管都有具体的发生环境、条件和原因,但都可说是他豪爽直率性格的表现。其实,在更多的时候,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他的温和与细腻。
  我很难忘记,在毕业前夕,吴老师对我论文和工作的频繁关心。由于眼病的干扰,我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展缓慢,吴老师经常是邮件与电话交叉催促。前面那两章,他让我一章一寄,而且很快就反馈给我意见。吴老师告诉我,他一般都是先打印出来,然后再进行审阅修改,所以,他给我的意见都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不仅纠正已有的错误,而且还指出下一步该怎么写,可说是正中肯綮。13年后的2016年,他将我论文的纸质修改稿专门寄给我保存,上面密密麻麻的意见与各式各样的符号让我感动不已。
  有一天,我将刚刚出版的博士论文送给他,他高兴得马上在微信群里宣传。其实,我给老师送书是有忧虑的 ,因为我没有像其他同学那样请他作序。本来,我也曾经打电话向老师求序,只因那段时间看多了病中父亲的孱弱,所以,当听到老师用沙哑、沉闷的声音说出“身体不好”时,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我是不想让一个病中的老人再为我的一个小序操心费神。如今面对老师,我小心翼翼地說出原因,他说了句“我还不至于那么虚弱”,同时随手拍了拍我的肩膀。没有老师的序,对我来说是一个无法弥补的终身遗憾,但师徒间的默契与相互理解则更值得我永远珍惜。
  吴门弟子都知道,吴老师是一个爱旅游、爱热闹的人。他在晚年尽管身体欠佳,多次动手术治疗,但他依然喜欢出行,并创造机会招呼师徒们相聚。而在这相聚中,老师的平和、温情与细腻尽显。2016年夏天,借着《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问世三十年的纪念活动,我们相聚北京,他精心策划了香山之行。在香山之夜,他不仅洒脱地宣告了处理自己藏书的类似“遗嘱”的意见,而且还给我们每个人挑选并赠送了可能缺少与需要的书。2017年7月,我从北京前往美国。为了老师方便,也为了能与老师多待一会儿,我专门住到他家附近。那天,吴老师以不能商量的口气坚持请我吃午饭,我则通过商量定下了晚饭请他吃徽菜。其间,他还牺牲了午睡,急匆匆跑到我的房间,我们共同策划了《博览群书》的“名师之于高徒”系列文章。2018年10月,我们又借着茅盾研究会第十一届年会聚集重庆,在给他祝寿的餐房里,他拿出精心准备的“寿”字让我们高高挂起。会议结束,由西南大学的王本朝先生派车,我改签了机票陪老师到武隆旅游。一路上,我搀扶着老师,胆战心惊地走完了“天坑”。之后,我乘机返回湛江,他则被接到重庆师范大学作学术报告。第二天,我收到了老师这样一个微信:“离开你后十分紧张,故现在才看到询问。只是累,其他均好,中午启动返程。谢你一路关照。”
  陪着一个年近八旬的老人去看陡险无比的“天坑”,我真是十分担心!老师的“示弱”,也让我第一次感到了他的衰老。他一路上任由我搀扶,过后又感到“十分紧张”,这应该是一个老人失去依靠后特有的孤独、害怕心理。2019年8月17日,河南大学举办“吴福辉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我们一见面,吴老师就对我说,你去文昌时带去的山东熏鸡(我家乡阳谷县生产的“五更炉熏鸡”)真是好吃!这话我记住了,回去便给他网购了5只寄往北京。他收到后立即给我回信:“开振,山东薰鸡刚刚收到,谢谢。老师对你送的烧鸡念念不忘,真是馋得可以。今后应设法自己购买,能邮购吗?不然就归入在加拿大想念祖国的范畴吧。”
  吴老师写这这段话的时间是2019年8月25日晚上9点,也是他再次前往加拿大的10天之前。吴老师的话说得十分率真,也很幽默,但我相信,身在异国的吴老师一定“想念”过我的“山东熏鸡”!可如今,吴老师您“不留地址便突然远行”(吴福辉:《生命也因质朴而美丽——怀富仁》),我的“山东熏鸡”该寄向何方?
  (作者为广东湛江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在戏曲的发展历史进程中,京剧的地位很特殊。一方面它的历史并不像昆曲、高腔那样悠久,其文化品格更与昆曲等为代表的雅文化殊异;另一方面,这个迟至清中叶才诞生的剧种,却在诞生之后的数十年里在大江南北广泛传播,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市场号召力和文化影响力,甚至在现当代中国政治生活中产生特殊的社会作用。  京剧本该是个学术研究的富矿,但意外的是从晚清、民国至今,京剧研究几乎
很少有这种比喻,把语言比作了两种镜子:平面镜和透镜。  想想吧,照镜子会看到些什么?你自己、你以为的自己、和被扭曲的自己。  所以,从平面镜和哈哈镜里到底能看到些什么,就跟从一段话里能听出什么一样,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想,已然习以为常,但是仔细一看,还是吓一跳。  镜子里的颜色是真的吗?  首先,在一面平面镜里,除了自己的大圆脸,难道还能看到奇迹吗?  《话/镜》是一本讲好玩语言的书,里面的故事虽然不
20世纪初的中国,时局动荡,云诡波譎,新旧力量冲突、中外思想碰撞异常剧烈而复杂,中国正在内忧外患中迎来政治、社会与文化的现代转型。一个时代的变迁,需要新的信念、新的思维、新的方法的驱动。此时,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先驱者,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创者约翰·杜威的访华,无疑是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教育界甚至是政界的一大盛事。壹  杜威于1919年5月1日(一说4月30日)到达中国,4天之后,“五四”运动爆发
让时间说话  事缓则圆,让时间说话。  我在写下这个题目时,是琢磨了另外一个开头的,但我辞世46年的父亲,突然站在我的身旁,拍了拍我的肩膀,代我开了这样一个头。我以为父亲为我这篇短文的头开得好,开出了我下来想要说的话,而且是,那些话像我开头写的一样,都是父亲当年说过的话。  父亲说过,人没尾巴难认。  父亲还说,时间没尾巴难抓。  时间在父亲的意识里,是具体的,像人或是别的物件一样,是可触摸的,只
家庭伦理,作为调节整个家庭成员由于血缘、姻缘、收养等基本关系而衍生出的行为准则,是整个社会伦理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道德规范。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处于“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这一结构长此以往的延续,很大程度上就依赖于家庭制度的稳定和发展。因而,“忠孝一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传统思想一直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家庭的伦理道德中。  然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融合,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中国
讲经典,没有常规,讲述者各有各的法门。可要想讲得好,讲得妥帖有趣,也不容易。我很喜欢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小册子,13篇,不到十万字,是他在西南联大教书时写的,里面介绍了《说文解字》《易》《书》《诗》《史记》《汉书》等传世经典以及辞赋、诗文等文学史常识。喜欢,是因为这本小书知识上简洁精辟,行文又是浅明晓畅的白话文,堪称典范,至今不知印了多少册,自己也成了经典。传统文化、传世经典需要“常”谈,但怎么
在自媒体时代里,随着大众传媒的便捷,作为历史见证者,“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使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转变为有据可查的文本世界,意味着中国公众史学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但如何通过正确引导,使中国公众史学由“可以”变成“可行”,进而成为一门学科,宁波大学钱茂伟先生《中国公众史学通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一书对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公众史学学科建设的意义重大,今日中国逐步
碑志文源于先秦时代,是一种实用性很强的文体,其实际功用大致是记功、记事和记墓主,一般来说以事实为依据,以真实为追求,具有记录历史的作用,也是后人研究历史时常用的重要材料。学界关于碑志文的研究整体上呈现两个侧重,一个是侧重于研究碑志文的史学价值,另一个是侧重于研究唐前碑志文。徐海容著的《唐代碑志文研究》则专门以唐代的碑志文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补充了学界的空白。该著作于2018年由中华书局付梓刊行,在
//壹//  1981年,我从家乡的前仙中学毕业,考上了县城里的元氏一中。在此之前,我还从来没有离开过前仙村前后左右高低错落排列着的那一圈山环。只有一次学骑自行车,不小心一路向东骑到了十五里地开外的南佐。南佐是个有好几万人口的大镇,有好几条通往不同方向的公路在这儿交会,于是,南佐也就成了周围四里八乡的贸易中心。我爷爷他们那代人总是走着去南佐赶集,买卖各种农副产品和家庭用品,遛遛达达走一趟正好一整天
明人胡震亨在《唐音癸签》中言及竹枝词的起源地:“《竹枝》本出巴渝。”杜甫在夔州寄居期间作的《夔州歌》中有“竹枝歌未好,画舸莫迟回”,中唐顾况《杂曲歌辞·竹枝》也提及“巴人夜唱竹枝后,肠断晓猿声渐稀”,可知巴渝民间歌唱竹枝词盛况。从朗州到夔州  永贞元年(805年),刘禹锡参与王叔文主导的“永贞革新”失败,被贬湖南朗州。《太平御览》记载:  刘禹锡贬朗州司马,比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与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