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某医学独立学院几个专业学生三个学期专业基础课成绩的统计与分析,文章初步分析了某些课程不及格率较高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以利于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医学独立学院 基础课 成绩分析
一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兴的办学形式,在出现之初就体现了相比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优势,满足了广大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这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医学类独立学院因为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更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我们对某医学独立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二学期,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结业考试的不及格率按课程和专业进行了统计,通过对三个学期成绩数据的分析,发现《健康评估》、《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和《预防医学》等七门课程不及格率偏高。不及格率偏高的班级包括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护理专科专业。
如《健康评估》课程,护理专科结业考试不及格率连续两年分别为34.3%、25.8%,个别班级该课程不及格率达40%以上。《人体形态学》课程,2009级护理本科结业考试不及格率超过20%;2008级护理专科不及格率超过30%,2009级护理专科该课程结业考试不及格率更是高达55.8%,个别班级达到60%以上,也就是班上一大半学生该课程成绩不及格,不及格的分数大部分在50分以下。《生理学》结业考试不及格率虽然没有《健康评估》及《人体形态学》高,但总体看来这两门课程成绩偏低,及格成绩集中在60分—70分,从不及格成绩分布来看本专科生都集中在50分以下。
二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从一名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对不及格率较高的可能原因进行以下分析。
本院招生对象为“本科三批”层次,入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相对“本科二批”院校的学生较薄弱,而护理专业录取的学生为文理兼收,其中文科生具备的理科知识仅仅停留在高中一年级阶段,他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理工类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若初进大学就开设诸如《生物化学》等理论性强且需要具备前期知识储备的课程,则学生很难接受。而且有些学生心理上认为文科生学习这些知识有困难,产生畏难情绪,更加重了学习的负担。
医学院的学习专业性强,很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专业性的课程仅凭老师课堂上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绝大多数学生做不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指望期末看看书、背背书应付考试,部分学生还存有侥幸心理,考试中携带夹带、使用电子设备作弊,很多考试违纪的情况都在上述考试不及格率较高的课程结业考试或补考中出现。
本院和校本部共享一部分教师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能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而是一本教材、一个大纲、一个模式、一套教案不加区分地讲授。此外,部分学科在给独立学院安排师资的时候,年轻教师或者低职称教师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护理专科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其间要学习30余门课程,平均一学期至少要学习7—8门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有10门,基本上集中在一、二学期学习。对于刚进校的大一新生来说,前两个学期平均每个学期要学习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压力偏大。对于补考结果,以08—09学年第一学期补考成绩为例,补考成绩不理想的课程仍然集中在结业考试不及格率高的课程中,也说明学生对于部分课程的理解掌握不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这些课程是否合理、教学是否妥当等原因。
三
基于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在高中时期理工类知识接触较少的护理专业中文科学生来说,考虑在培养计划中将《生物化学》等理论性强且需具备前期知识储备的课程安排到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进行,待学生对于医学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并适应大学学习特点后,再进行学习,即使一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课程的内容与精髓,也可先记住或背下来,以后在学习中慢慢消化。另外,在学生入学教育和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中强调大学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即对实习学生进行《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考试涉及的内容都是第一至三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考查学生学到基础的知识能否真正应用到后续专业课程中,让学生理解专业基础课在后续课程学习和在见习、实习中的重要地位,以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专业思想。
2.建议各学科均衡分配校本部和独立学院的师资。我院部分课程的结业考试是和校本部同专业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使用一份试卷进行的,今后教师要考虑到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学时安排和学生基础进行考试的针对性命题。对于部分课程,教师针对各次课程重点考核的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布置课后习题,及时认真进行习题批改,教学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检,并计算教师这部分工作量。学生平时完成的习题情况和结业考试的试卷分数折合后作为最终的课程结业考试成绩。
3.本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方向是从事医学类工作,护理专业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若能结合其就业需要,在具备一定基础医学知识的前提下,更多地侧重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适当弱化一些与后续课程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比较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波,张伟忠,姜文炜等.独立学院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1).
[2]田思.关于独立学院学生成绩管理的问题与几点建议[J].新一代,2010,(9).
[3]覃思,牟素华,胡启托等.不同生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3).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研究项目(2009QDJ22),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2010B308),湖北医药学院校级教研立项(2010015)。
关键词: 医学独立学院 基础课 成绩分析
一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新兴的办学形式,在出现之初就体现了相比于普通高等学校的优势,满足了广大青年学子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关键就是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这直接关系到学院的生存与发展。医学类独立学院因为医学专业的特殊性,更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
我们对某医学独立学院2008—2009学年第一、二学期,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结业考试的不及格率按课程和专业进行了统计,通过对三个学期成绩数据的分析,发现《健康评估》、《人体形态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免疫学》和《预防医学》等七门课程不及格率偏高。不及格率偏高的班级包括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尤其是护理专科专业。
如《健康评估》课程,护理专科结业考试不及格率连续两年分别为34.3%、25.8%,个别班级该课程不及格率达40%以上。《人体形态学》课程,2009级护理本科结业考试不及格率超过20%;2008级护理专科不及格率超过30%,2009级护理专科该课程结业考试不及格率更是高达55.8%,个别班级达到60%以上,也就是班上一大半学生该课程成绩不及格,不及格的分数大部分在50分以下。《生理学》结业考试不及格率虽然没有《健康评估》及《人体形态学》高,但总体看来这两门课程成绩偏低,及格成绩集中在60分—70分,从不及格成绩分布来看本专科生都集中在50分以下。
二
针对上述情况,我们从一名教学管理者的角度对不及格率较高的可能原因进行以下分析。
本院招生对象为“本科三批”层次,入学的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的基础相对“本科二批”院校的学生较薄弱,而护理专业录取的学生为文理兼收,其中文科生具备的理科知识仅仅停留在高中一年级阶段,他们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理工类基础知识十分薄弱,若初进大学就开设诸如《生物化学》等理论性强且需要具备前期知识储备的课程,则学生很难接受。而且有些学生心理上认为文科生学习这些知识有困难,产生畏难情绪,更加重了学习的负担。
医学院的学习专业性强,很多刚踏进大学校门的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学习。学习专业性的课程仅凭老师课堂上讲授是远远不够的,绝大多数学生做不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指望期末看看书、背背书应付考试,部分学生还存有侥幸心理,考试中携带夹带、使用电子设备作弊,很多考试违纪的情况都在上述考试不及格率较高的课程结业考试或补考中出现。
本院和校本部共享一部分教师资源,在实际的教学中,可能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根据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而是一本教材、一个大纲、一个模式、一套教案不加区分地讲授。此外,部分学科在给独立学院安排师资的时候,年轻教师或者低职称教师较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护理专科生在校学习的时间只有两年,其间要学习30余门课程,平均一学期至少要学习7—8门课程,其中专业基础课有10门,基本上集中在一、二学期学习。对于刚进校的大一新生来说,前两个学期平均每个学期要学习5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压力偏大。对于补考结果,以08—09学年第一学期补考成绩为例,补考成绩不理想的课程仍然集中在结业考试不及格率高的课程中,也说明学生对于部分课程的理解掌握不够,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这些课程是否合理、教学是否妥当等原因。
三
基于以上分析的原因,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在高中时期理工类知识接触较少的护理专业中文科学生来说,考虑在培养计划中将《生物化学》等理论性强且需具备前期知识储备的课程安排到第二学期或第三学期进行,待学生对于医学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并适应大学学习特点后,再进行学习,即使一时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课程的内容与精髓,也可先记住或背下来,以后在学习中慢慢消化。另外,在学生入学教育和辅导员的日常管理中强调大学学习的特点,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即对实习学生进行《医学基础理论综合》考试,考试涉及的内容都是第一至三学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为了考查学生学到基础的知识能否真正应用到后续专业课程中,让学生理解专业基础课在后续课程学习和在见习、实习中的重要地位,以此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专业思想。
2.建议各学科均衡分配校本部和独立学院的师资。我院部分课程的结业考试是和校本部同专业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时间,使用一份试卷进行的,今后教师要考虑到独立学院的教学计划、学时安排和学生基础进行考试的针对性命题。对于部分课程,教师针对各次课程重点考核的内容以作业的形式布置课后习题,及时认真进行习题批改,教学管理部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检,并计算教师这部分工作量。学生平时完成的习题情况和结业考试的试卷分数折合后作为最终的课程结业考试成绩。
3.本院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业方向是从事医学类工作,护理专业每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比较高,对于这些学生来说,若能结合其就业需要,在具备一定基础医学知识的前提下,更多地侧重护理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适当弱化一些与后续课程联系不紧密的课程,则无论对学生还是对教师来说都比较乐于接受。
参考文献:
[1]周波,张伟忠,姜文炜等.独立学院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1).
[2]田思.关于独立学院学生成绩管理的问题与几点建议[J].新一代,2010,(9).
[3]覃思,牟素华,胡启托等.不同生源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预防医学课程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6(3).
基金项目:湖北医药学院研究项目(2009QDJ22),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项目(2010B308),湖北医药学院校级教研立项(20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