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

来源 :人民黄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bi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申明亮、何金平编著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一书是按照水利水电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进行编写的。全书共分为十二章,详细介绍了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并从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准备、工程建设投资控制、工程建设项目评价、工程建设招标投标、工程建设进度控制、质量管理与环保安全、合同与信息管理、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监测、水利水电工程老化病害及其防治、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水利信息化等方面进行阐述。该书具有良好的指导性、实用性以及科学性,不仅能够作为高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以给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
  在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中,施工单位常用如下两项施工技术:一是预应力锚固技术。通过科学规范地采用预应力锚固技术,能够实现对施工过程中受力荷载的优化调节目标,有效降低目标区域的受力荷载,充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避免因工程不牢固而出现的崩坍现象,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施工人员在应用预应力锚固技术时,要想确保锚固方向的合理性与良好的预应力锚固质量,可以引进和应用先进的GPS技术。预应力锚固技术种类主要有预应力拉锚和预应力岩锚,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施工要求,合理采用对应的预应力锚固技术。二是GIS三维动态仿真技术。与其他普通工程建设施工相比较,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较为复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全面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施工单位需要指导施工管理人员科学采用GIS三维动态仿真技术,该项施工辅助技术的应用,能夠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复杂过程以三维动画方式呈现出来,施工人员就能够直观地掌握不同施工环节的信息,科学准确地完成对水利水电工程结构的分析工作,为后续开展施工打下扎实的基础。
  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一书,笔者认为现代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单位要想提高自身的施工质量和效率,确保以较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就必须高度重视施工过程中各项技术的规范应用与管理工作。水利水电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前期施工技术应用的相关基础资料。施工管理人员在选择具体施工技术时,首先要明确施工技术方法,根据前期勘探测绘获取的完整资料开展施工技术方案的科学编制工作。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单位需要在前期做好对基础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处理工作,施工管理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将这些资料及时传递给施工技术人员,促使他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技术标准、地质勘察报告、设计方案文件以及施工区域气候环境等都有全面了解,保证施工人员在具体施工中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并及时优化实际施工技术方案。《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强调,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管理部门还需协调好各部门的施工技术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围绕施工技术难点和质量控制措施开展深入探讨,提高施工技术管理的科学有效性,推动各个施工环节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二,科学控制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有关影响因素。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需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全面提高施工技术应用管理水平。在施工技术应用管理方面,影响其应用水平的最大因素就是施工人员自身的能力。施工人员作为保障施工技术顺利实施的主体,施工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他们的专业培训工作和日常监督管理工作,确保他们能够结合工程实际合理制订完善的施工方案,并根据施工设计方案和管理规章制度合理采用对应的施工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需明确施工技术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点,认真做好现场施工的规范技术指导工作,杜绝出现因施工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工程质量和效率的降低。第三,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建设周期较长、规模较大,对于施工技术应用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必须正确认识健全技术组织管理制度的重要性。施工管理部门要围绕广泛使用的施工技术开展相关信息收集整理、问题分析等工作,并定期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参与到施工技术探讨交流活动中,根据施工人员反馈的意见,改进施工技术应用管理制度,提高技术管理水平。除此之外,施工技术管理部门要安排专业人员负责技术档案管理,督促他们履行好自身职责,做好对施工技术应用各项原始数据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类保存,方便施工人员随时调取使用。
  作者简介:李延忠(1965—),男,山东泗水人,山东省泗水县水务局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
其他文献
摘 要:对黄河河口入海流路的稳定类型进行分类整理和概括总结,简要回顾其人工改道标准阈值的演化和确定过程,初步构建入海流路实施改道的阈值体系,利用实测资料对典型流量级改道水位阈值、河长阈值、海域容沙阈值及其河口容许累计来沙量阈值进行了论证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现状流量为3 000 m3/s的改道水位阈值为10.58 m,河长阈值约为89 km,海域容沙阈值约为72.19亿m3,相应的利津站累计来沙量
期刊
摘 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家重大战略,运用PPP模式运营可以缓解资金缺口并弥补技术不足。基于已有生态水利PPP项目,通过大量文献分析和专家访谈,识别出影响我国生态水利PPP项目的115项风险因素,构建生态水利PPP项目风险清单。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各因素发生的概率、可发现的难易程度和影响进行评估,为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工作采用PPP模式进行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生态治理;生態水
期刊
摘 要:为深入剖析和充分挖掘评价样本与评价等级之间的關系信息,进行区域旱情动态评价,以山东省1972—2003年历史资料作为评价样本,选取水库蓄水量距平百分率、地下水埋深、土壤含水率和降水量距平百分率4个旱情评价指标,采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通过计算评价样本的指标数联系数、指标值联系数并用最小相对熵原理得到样本的平均联系数,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五元联系数的区域旱情评价
期刊
摘 要: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生态系统,为了保证湿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更好地开展湿地水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水资源管理等工作,需要科学评价湿地水资源利用效用。选取典型的多泥沙河流湿地——三门峡库区湿地为研究区域,将水资源利用效用定义为单位水资源量所产生的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以2017年为基准年,结合湿地生态环境需水量与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计算,基于湿地生态环境需水对生态服务功能的支撑作用辨识,建
期刊
摘 要:为解决冬季结冰河道冰厚和水位一体化连续监测难的问题,研发了非接触式冰厚和水位一体化远程监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空气耦合雷达、环境温度传感器、水面/冰面温度传感器、高清红外夜视仪、避雷器、GPS模块、远程开关控制和遥测模块、太阳能和风力供电互补系统、硅能电池、超长横杆和三角钢架等组成。集成后的装置可监测冰厚、水位、环境温度和冰面/水面温度等相关参数及全天候的视频图像数据,通过采用4G模块将数据
期刊
摘 要:受料场人工采砂影响,前坪水库人工扰动料储量占砂砾料料场总储量的80%,这种筑坝材料的力学特性成为影响大坝填筑质量的关键因素。通过开展人工扰动砂砾石料室内三轴剪切试验、流变试验、尺寸效应分析、数值模拟等,对其物理力学性质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细粒含量低于最佳含量的砂砾石料压实后能满足设计要求,该种坝料是一种合格的筑坝材料。大坝填筑完成后,经过一个汛期蓄水运行,大坝沉降、水平位移、坝基坝
期刊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一路蜿蜒东流,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份,孕育、滋养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形成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我们真的了解黄河吗?真的了解随着种族延续而诞生的民族文化吗?真的读懂了时代背景下黄河所具有的时代价值吗?  “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究竟起源于哪里?为什么对于华夏儿女如此重要?黄河
期刊
摘 要:祁连山区水电站建设改变了下游河道的水文条件,枯水期减水河段出现断流,河流自净能力减弱,河道污染加剧,为了恢复祁连山区水生生物的生态环境,运用改进的Tennant法评价标准对年内展布法、改进年内展布法、逐月最小生态流量、NGPRP法4种常用的生态流量计算方法进行合理性检验,选用评价结果较好的NGPRP法与改进年内展布法,计算了莺落峡站各月最小生态流量,在此基础上,结合水文比拟法计算了黑河干流
期刊
公共艺术是一种看得见的、外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将艺术与社会环境进行了连接。目前,景观设计在公共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水体景观主要是围绕水来进行视觉设计的景观,运用水来开展环境空间艺术创作,而水生植物在水体景观设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加入植物的设计会柔化现代公共环境给人带来的硬质感,使各类水体景观的空间艺术效果显得尤为丰富,在景观设计师建造城市独特空间景观环境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水体
期刊
摘 要:为探究空气罐对泵站水锤的防护效果,以北方某泵站工程为背景,根据水锤计算基本原理,建立空气罐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泵站发生停泵水锤时无阀防护、液控蝶阀、液控蝶阀+空气阀、液控蝶阀+空气阀+空气罐联合防护工况下水锤压力水头变化规律,提出利用液控蝶阀+空气阀+一定体积的空气罐联合防护泵站水锤的新思路。通过进一步模拟空气罐高度直径比、初始气体压力水头对水锤防护效果的影响,得出了综合消除水锤最优方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