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一条寓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智力发展。” “多情”课堂应该是情感激越碰撞、情趣洋溢的课堂,“多情”是高效的前提,是求知的基础。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能做到客观独立地进行文本解读,执着深刻地进行理性思考,情感激昂地抒怀,针锋相对地辩论。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就曾经说过:“我认为一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具体体现。”
而目前大多数的课堂却太“无情”:学生对知识需求淡漠,缺乏对新鲜事物探究的热情;对合作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团队互助协作的友情;对教师授课态度淡漠, 缺乏对教师劳动成果基本的尊重。而真情的交融,能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趣味与自身无法估量的潜力,能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境界。如何让学生进入这样的完美学习境界,让学生充分地投入课堂?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去改善:
一、教学语言要充满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随着教师的调动起伏不断,动静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而激发学生情绪的最好方式就是教师要用充满情趣的语言驾驭课堂,对学生的思考答问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以达到刺激学生学习自觉性的目的,掀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波涛,形成积极上进的心理需求。其操作手段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拉近”,就是暗示教师可能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暂时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从一方面选择学生的答案。“拉近”绝对不是让教师向学生抛媚眼或是直接告诉学生,自己是多么欣赏学生——至少在开始时不是这样,这会让学生觉得奖励来得太容易了。正确的做法是不置可否,层层追问,找到正解。比如四川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上《荷塘月色》,一个叫王驰的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在教学策略上这是一次“拉近”:既是对王驰爱思考的做法进行了肯定,同时又不马上给予解答。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面对学生基本准确的回答,李老师没有多作评论,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更深入,他进行了第二次“拉近”,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为什么只是“基本”?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这自然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通过思考王驰找到了答案:“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李老师接着引导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两次拉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推开”,就是暗示教师可能不会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暂时不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不会选择学生的某些方面的答案。“推开”绝对不是让教师挖苦学生,或者拒绝学生,这些都会表示出教师完全不接受学生的答案,必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的做法是虚与委蛇,推出荒谬结论,给予推翻。比如李镇西老师上《荷塘月色》谈到《采莲赋》到底该不该删除的时候,许多同学都觉得此赋写得非常优美,不应该删除,为了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引发头脑风暴,李老师进行了“推开”。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李老师“理直气壮”。这第二次“推开”,立即引发学生的反对情绪,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于是他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堂活动立即柳暗花明,被他成功地领进了新的天地。
情感的起伏是知识迁移的前提,“推拉”是最好的掀起情感波浪的海风。当前教师容易一味迎合、一味表扬,带来“幸福的麻木”,或一味否定、一味批评,使学生怯懦拘谨,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度推拉。“推开”让学生有懊悔感而不至于冷落,“拉近”则让学生有欣喜感而不狂躁,是为最佳。
二、课堂活动要有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其实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真情实感。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也说:“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因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因此,必须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比如当前比较受推崇的情景教学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要求我们至少在活动形式上要“实”,而将语文实践活动变“实”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化交流的活动中,亲身参与听说读写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倾听、阅读、书写、辩论、演讲的能力。
1.定目标,重落实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研讨活动,必须要明确培养四方面的能力:
(1)说:发言的同学培养明晰的思维,学会有逻辑地、有序地发言,注意整合信息,重点突出,观点一致。可以就主题的一点论述,但要尽可能深入、独到。
(2)听: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培养自己对问题的多元吸收能力,接受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不同观点,注意不同同学看问题的方法,注意辨析不同论点的优劣,
(3)思:思考同学的结论,整合自己的观点,形成缜密的思维。 (4)记:完成同学发言要点的记录,形成统揽全局的思维,善于在众多论点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形成统一的论断,培养自己善于决断的思维。
2.定计划,重分工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性,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班级同学分层次组建成若干个讨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帮学,让每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发挥。比如深圳市首批名师、深圳育才中学陈晓华老师的做法就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8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其次是要对小组内部成员进行详细分工,每次活动要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一名记录人,组内其他成员都要在讨论中拿出自己的看法,认真听取,积极发言,形成结论。这样就能达到有序有效的课堂活动效果,避免出现流于形式,表面热闹而实际却无成果的情况。
3.定评价,重奖励
评价和奖励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肯定和激励,客观公正的评价、恰到好处的奖励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准确地认识自我,激发潜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实践活动,真情感才能流露,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番禺大岗中学的研学后教开放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充满情趣的操作模式:学生预习学案,独立完成“基础导练”和“要点导读”,课堂前10分钟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同学校对,修改错误,根据正确率评定活动优秀等级。课中15分钟探究完成学案练习,深入钻研课文,教师随堂辅导。之后10分钟,由4个小组成员自主展示探究结果,其他小组组长表决最佳答案,获胜者加2分,参与者加1分。最后5分钟,自主出题,小组互考,优胜加分。整个课堂由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数据进行客观公正的展示,评价结果计入学分奖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必然需要学生全情投入,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却疏忽了学生情感的激发。语文教学由工具性向人文性回归,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感悟生态课堂,无不说明情感激发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纵观众多名家课堂,教学目标都毫无例外地一致指向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熏陶。在教育手段日趋丰富的今天,激发学生情绪的手段举不胜举,但是单纯地依靠影视音乐等视听手段激发学生,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真正长期有效地激励学生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依靠的还是语文本身独特的情感魅力,依靠师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真情互动。
参考资料:
1.焦滢滢《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快乐阅读》2011年第7期。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杨再隋《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湖南教育出版社。
而目前大多数的课堂却太“无情”:学生对知识需求淡漠,缺乏对新鲜事物探究的热情;对合作学习兴趣淡漠,缺乏团队互助协作的友情;对教师授课态度淡漠, 缺乏对教师劳动成果基本的尊重。而真情的交融,能使师与生双方都同时感受教与学的无穷趣味与自身无法估量的潜力,能使教学活动进入师生对话、充满生命活力的完美境界。如何让学生进入这样的完美学习境界,让学生充分地投入课堂?我认为要从两个方面去改善:
一、教学语言要充满情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只有让学生在课堂上情绪随着教师的调动起伏不断,动静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状态。而激发学生情绪的最好方式就是教师要用充满情趣的语言驾驭课堂,对学生的思考答问活动进行有效的评价,以达到刺激学生学习自觉性的目的,掀动学生学习情绪的波涛,形成积极上进的心理需求。其操作手段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拉近”,就是暗示教师可能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暂时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从一方面选择学生的答案。“拉近”绝对不是让教师向学生抛媚眼或是直接告诉学生,自己是多么欣赏学生——至少在开始时不是这样,这会让学生觉得奖励来得太容易了。正确的做法是不置可否,层层追问,找到正解。比如四川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上《荷塘月色》,一个叫王驰的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是不是有点矛盾?”李老师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把这个问题扔给大家:“谁能帮王驰解答这个问题?”在教学策略上这是一次“拉近”:既是对王驰爱思考的做法进行了肯定,同时又不马上给予解答。有同学说:“这里作者实际上强调的是‘冷静’和‘独处’,因为‘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重点还是在后面的‘冷静’和‘独处’。用平时的热闹来反衬现在的冷静,用平时的群居来反衬现在的独处。”面对学生基本准确的回答,李老师没有多作评论,为了使学生的思考更深入,他进行了第二次“拉近”,只说了一句:“我基本同意你的观点。”为什么只是“基本”?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吗?这自然引发了学生深入的思考。通过思考王驰找到了答案:“我想通了,作者的确是在强调‘独处’,因为接下来后面有一句‘这是独处的妙处’。” “对了。”李老师接着引导说,“我们昨天不是说了吗?揣摩语言要怎么样啊?”大家纷纷说:“联系上下文。”两次拉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推开”,就是暗示教师可能不会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暂时不选择学生的答案,或者不会选择学生的某些方面的答案。“推开”绝对不是让教师挖苦学生,或者拒绝学生,这些都会表示出教师完全不接受学生的答案,必将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正确的做法是虚与委蛇,推出荒谬结论,给予推翻。比如李镇西老师上《荷塘月色》谈到《采莲赋》到底该不该删除的时候,许多同学都觉得此赋写得非常优美,不应该删除,为了学生有自己独到的思考,引发头脑风暴,李老师进行了“推开”。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却认为,原来的教材删得对!”“为什么?”有几个学生在下面小声地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一节与全文的中心并不太吻合。”李老师“理直气壮”。这第二次“推开”,立即引发学生的反对情绪,马上就有好几个同学举手,表示不同意他的观点。于是他说:“看来我和一些同学有分歧。那么我们首先来讨论一下,这篇文章究竟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课堂活动立即柳暗花明,被他成功地领进了新的天地。
情感的起伏是知识迁移的前提,“推拉”是最好的掀起情感波浪的海风。当前教师容易一味迎合、一味表扬,带来“幸福的麻木”,或一味否定、一味批评,使学生怯懦拘谨,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有度推拉。“推开”让学生有懊悔感而不至于冷落,“拉近”则让学生有欣喜感而不狂躁,是为最佳。
二、课堂活动要有真情实感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其实就是要学生在课堂活动中体会真情实感。著名特级教师朱敬本也说:“语文实践的综合性,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走大语文教育之路,特别是重视开放语文资源,拓展学生的语文实践的空间,增加实际运用语文的机会。”因为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因此,必须要建构一种新型的教学生活,比如当前比较受推崇的情景教学法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要求我们至少在活动形式上要“实”,而将语文实践活动变“实”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化交流的活动中,亲身参与听说读写活动,在实践中培养自己倾听、阅读、书写、辩论、演讲的能力。
1.定目标,重落实
学生开展小组合作研讨活动,必须要明确培养四方面的能力:
(1)说:发言的同学培养明晰的思维,学会有逻辑地、有序地发言,注意整合信息,重点突出,观点一致。可以就主题的一点论述,但要尽可能深入、独到。
(2)听:倾听别人发言的时候要培养自己对问题的多元吸收能力,接受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不同观点,注意不同同学看问题的方法,注意辨析不同论点的优劣,
(3)思:思考同学的结论,整合自己的观点,形成缜密的思维。 (4)记:完成同学发言要点的记录,形成统揽全局的思维,善于在众多论点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形成统一的论断,培养自己善于决断的思维。
2.定计划,重分工
要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积极性,有效的方式就是将班级同学分层次组建成若干个讨论小组。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互相帮学,让每个同学的能力都得到发挥。比如深圳市首批名师、深圳育才中学陈晓华老师的做法就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8名学生组成,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其次是要对小组内部成员进行详细分工,每次活动要确定一名中心发言人,一名记录人,组内其他成员都要在讨论中拿出自己的看法,认真听取,积极发言,形成结论。这样就能达到有序有效的课堂活动效果,避免出现流于形式,表面热闹而实际却无成果的情况。
3.定评价,重奖励
评价和奖励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肯定和激励,客观公正的评价、恰到好处的奖励会让学生在活动中更准确地认识自我,激发潜能,全身心投入。只有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实践活动,真情感才能流露,课堂才会充满情趣。如番禺大岗中学的研学后教开放课堂上,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充满情趣的操作模式:学生预习学案,独立完成“基础导练”和“要点导读”,课堂前10分钟展示预习成果,其他同学校对,修改错误,根据正确率评定活动优秀等级。课中15分钟探究完成学案练习,深入钻研课文,教师随堂辅导。之后10分钟,由4个小组成员自主展示探究结果,其他小组组长表决最佳答案,获胜者加2分,参与者加1分。最后5分钟,自主出题,小组互考,优胜加分。整个课堂由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通过数据进行客观公正的展示,评价结果计入学分奖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必然需要学生全情投入,但是我们很多时候重视了知识的传授,却疏忽了学生情感的激发。语文教学由工具性向人文性回归,培养学生情感体验,感悟生态课堂,无不说明情感激发在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纵观众多名家课堂,教学目标都毫无例外地一致指向学生美好情感的培养熏陶。在教育手段日趋丰富的今天,激发学生情绪的手段举不胜举,但是单纯地依靠影视音乐等视听手段激发学生,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真正长期有效地激励学生投入语文课堂学习,依靠的还是语文本身独特的情感魅力,依靠师生在语文课堂中的真情互动。
参考资料:
1.焦滢滢《让语文课堂充满感性的阳光》,《快乐阅读》2011年第7期。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杨再隋《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策略》,湖南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