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教学:建构语言运用与人文体验的有效路径

来源 :广西教育·A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ang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珍珠鸟》教学为例,论述语文教师要有“工匠精神”,在教学中承担着解析文本作品的任务,提出要能读懂文本内容,透过内容发现文本的人文密码和言语妙处;课堂教学要能读懂文本的人文密码、体验语言运用,并回归语文生活本质;要引导学生关注语言的表达和运用,让学生能得言、得意、得法。
  【关键词】对话教学 《珍珠鸟》 语言运用 人文体验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42-02
  当前,我国正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时代赋予新的内涵,呼唤“工匠精神”,而语文教师自古以来就是“工匠精神”的传承者。一篇篇精美的课文,是教师工作后的日日相伴,说语文、用语文,语文编织着学生和教师的一个个梦想。艺术品,在普通人眼中具有光鲜的外表,但在工程师眼中,可透视其结构的奥妙,而在语文教师眼中,能读懂人文思想的渗透,语言整合的逻辑。语文教师琢磨言语,是言语艺术的工程师,不仅要研读言语作品、读懂言语内容,更要关注言语中蕴含的人文内涵,解析语言密码,透视言语内在结构。德国思想家歌德说:“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给有心人得知,形式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一个秘密。读懂课文的内容是一种能力,知道课文内在的结构秘密更见功夫。”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导学生在课文里走一个来回。从内容到形式,从形式到内容,发掘文本的独特密码。下面以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九册课文《珍珠鸟》为例,谈一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的“匠心”,建构语言运用与人文体验的有效融合途径。
  一、对话文本:匠心独具,从读懂结构密码开始
  (一)阅读教学,需要对文章做透彻地分析。《珍珠鸟》是一篇状物散文,作家冯骥才优美的文笔中潜藏着深刻的哲理。课文紧紧围绕“信赖”这一主题,用生动、细腻的语言描述了“我”对珍珠鸟的爱心和呵护,珍珠鸟从害怕人到亲近人、到信赖人,这个变化过程展现了人与鸟的和谐相处,读来让人心动。“爱在左、情在右”,因为互相间的信赖创造了美好的境界,这是叙事散文最有价值的人文关照。《珍珠鸟》课文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第九册第4组中的一篇,之前有《钓鱼的启示》《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落花生》,而《珍珠鸟》在这组哲理性文章中令人读来舒缓、温馨,源于冯骥才先生描写时的独特视角,他善于运用表现手法突显主题、营造氛围。解析冯骥才先生的语言密码,是挖掘本文语用价值所在。为此,本课课堂教学应侧重习得写法的相关训练策略。
  (二)以生为本,需要对学生有充分的预设。课堂教学对象是五年级上学期的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独立阅读能力,能在独立读通读懂课文的同时感受言语的传情达意,品悟作者呵护下的小珍珠鸟,逐渐对作者的亲近,最终如亲人、爱人般的信赖。这种写法将“主题”孕育在“细节演绎”中,学生阅读时往往会忽视这一类散文“细节演绎主题”的写作特色。阅读了这篇文本,从内容到形式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就能捕捉到看似随意、不经意背后刻画的精妙,真正领悟作者对珍珠鸟“爱的放手”背后传递的情感,对“信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学生读进去,走出来,再读进去,对整体布局的关注需要教师的着力培养。
  二、对话课堂:匠心独运,以语言运用体验为指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关注“语言文字运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依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了解动作细节描写对展现主题的妙处,具体到教学中,就是通过对话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单个动词,品味表情达意的效果,进一步体会一系列不同动词又是传递不同情感的方法,纵深比较,发现动词的变化所承载的情感内涵。
  (一)拎出主线,质疑探究,初品“境界”——“人鸟相处”。首先发现中心句,“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感受画面,寻找课文段落,即描绘这幅美好的画面,“珍珠鸟怕人,却趴在我肩上睡着了”;体验情感,“居然落在我肩上”“竟睡着了”;对比质疑,中心句中有一个词“信赖”,想问什么问题。教学紧扣中心句,由表及里,走近内心,引起共鸣,在质疑中走向文本细读。
  (二)研摩动词,感悟情感,凸显主题——“人鸟信赖”。紧紧围绕“珍珠鸟是如何逐步信赖我的”来开展。在品悟动词中体会情感:抓住珍珠鸟的每一处细微举动、神情描写,请学生运用精准生动的词语,再现人与鸟相处的温馨场面。在动作描写中刻画人物的内心与情感,是学生容易忽视的典型语用价值。教师引导学生读动词,体会言语背后蕴含的情感:和学生对话,揣摩鸟与人相处的变化,由怕人到近人、亲人、爱人,最后竟然“在肩头睡着了”,近乎与人融为一体,是什么促使变化的发生。教学抓“信赖”这一主题进行对话学习,既提升了文本探究意识和能力,又在同伴分享和交流中产生不同观点,对“信赖”主题获得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迁移写法,运用语言,主题升华——“回归生活”。在读懂了作者和珍珠鸟的生活后,教师带着学生再次回顾课文,思考:作者对珍珠鸟的动作描写又是怎样结合和联系的。学生讨论发现:文中用了“一会儿”的排比句,体现动物的活泼可爱;“起先……随后……”“先……然后……再……”,文章条理清楚,内容更加紧凑。文人笔下的小动物让人喜爱,像孩子一样淘气、活泼。这样的文章很多,例如老舍先生的文章《猫》,在老舍眼里,猫也是一个可爱的小家伙,学生可在课后读出猫可愛的地方。从课文中走出,还要回归课文。此时再读《珍珠鸟》中段落“白天,它淘气地陪伴我……”,学生学着大作家的写法,也来写一写文章中留白的地方。学生通过补白,感受文字创造的美好境界。通过对写法的归纳、对文本的补白,拓展文本又回归文本,学生在感受人文体验的同时,进行语言文字的活学活用,做到和谐统一。
  三、对话拓展:匠心独妙,回归生活水到渠成
  (一)情感共鸣,感受人性美。《珍珠鸟》是一篇写法鲜明、言情于无声的叙事性散文,作者将纯真睿智的感情融入对珍珠鸟的描写之中,把爱的呵护给予珍珠鸟,也把人的灵性赋予珍珠鸟,作者笔下的珍珠鸟具有人的神情和心理。当学生读到人鸟相依的画面时,美好的境界已浮现眼前。这美好的境界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是源于内心的“爱”。教师带着学生再次到文中走个来回:整体回顾课文,找找文中哪里写出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当“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时——“我把这对鸟儿放在一个用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子里还有一卷干草,哪是鸟儿舒适而又温暖的巢”;当小家伙胆子大了,落到我的小桌上时——当它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时——我从不伤害她,甚至不去打扰他,终于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孩子们和珍珠鸟互换角色,此时你们就是小珍珠鸟。“我”:“伏案写作时,你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你。”小家伙:“不一会儿,我竟趴在你肩上睡着了。我睡得好熟哇!我不停地咂吧嘴,大概是在做梦呢!”此时,教师引出“这就是——信赖,信赖给了你——撒欢的自由,给了你——趴在人肩头睡觉的幸福,给了你——更多的关怀”,把课文开头的“真好”连起来再读,“真好!信赖——”颠倒过来说“信赖——真好!”此时学生的情感越来越浓,是真情的流露,是走进文本的体现。散文最大的特点是形散神聚,一般散文会将蕴含的哲理隐藏在文字之中,避讳将中心句直接呈现文本。但本文的中心句为什么直截了当地呈现,是否有破坏舒缓节奏的感觉呢?学生又一次对话文本,此时的感受已是读者的共鸣,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由此达到情感体验的高峰,这也是本文的语用价值所在。
  (二)回归生活,感受阅读之乐。生活是一本书,读懂这本书,学生就会有所发现,收获启示。课文教学的对象是五年级学生,领悟“爱的放手”这一主题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而通过抓作者看似随意的情感背后,学生会明白爱的不同表达,由文本再到生活中对于喜爱的物、人的体验。课文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独立思考操作、同伴小组合作等方式,形成思想的碰撞、观点的冲突,这样在与更多对象的分享提升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高。教学过程由扶到放,教师引导聚焦文本语言的写作特点后,留给学生足够的实践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担当的角色任务是组织调控,是聚焦研究目标,是提高学习效率。走近作家冯骥才,了解冯骥才的生活,才能真正读懂《珍珠鸟》这本生活之书。
  纵观课堂教学,文本体验与语言文字的融合看似无意,却是匠心之举,折射出教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准确把握,也体现了教师对“工匠精神”的诸多思考,值得细细品鉴。
  (责编 杨 春)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为例,论述如何利用教材的知识、编排、设计等,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 教材分析 人教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34-02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并从文化基础、
期刊
【摘要】本文以桂林彩调剧为例,旨在通过实践研究挖掘激发幼儿兴趣的地方戏曲内容,论述激发幼儿能接纳、关注、喜欢地方戏曲的策略,认为要给孩子创造接触优秀地方戏曲的机会与条件,实现幼儿对地方戏曲有初步了解、感兴趣,获得自身参与戏曲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大班幼儿 地方戏曲 彩调剧 桂林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06-03  地
期刊
【摘要】本文研究南宁外国语学校外教口语校本课程的现状,分析和总结外教口语课堂教学的优势与缺点,提出可行的管理对策,以促进学校对外教资源的充分利用,加强外语口语校本课堂的成效性。  【关键词】外籍教师 口语校本课程 优势 劣势 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47-02  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教育逐渐国际化,为了给学生
期刊
【摘要】本文以《地形地势特征》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设计为例,论述科学、巧妙地设计课堂问题,实现初中地理课堂“深度学习”的梯度教学,反思要以问题为主的教学设计关注学生,注重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提升。  【关键词】巧设问题 地形地势特征 教学设计 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7-02  当前,在课堂变革不断走向更深层
期刊
【摘要】本文分析部編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自读课文旁批的特点,并结合其特点论述使用策略,以便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 初中语文教材 自读课文 旁批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69-0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方面呈现出与以往初中语文教材不一样的地方。教材中的自读课文增加旁批这一助读系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南宁市横县乡村小学语文课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教师个人语文素养、用心备课、培养课堂情感等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以提高乡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乡村小学 语文教学 语文教师 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93-02  语文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设置的教
期刊
【摘要】本文以《可能性》一课教学为例,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三个真实有效的数学活动,提出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充分做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等建议。  【关键词】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 可能性 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084-02  “可能性”这个内容是属于“统计与概率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小学英语作业没有兼顾学生能力差异、作业效果不理想的现状,指出“积分制”作业的优点与设计标准,并通过分层设计“积分制”作业、合理设置作业积分加减规则及积分奖励规则、允许作业延迟并给予积分激励等措施推进作业新形式的实践。  【关键词】小学英语 积分制 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3A-0115-02  传统小学英语作业的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广西多元文化背景,对幼儿园文化构建的价值追求和理论基础的探索,论述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幼儿园物质文化构建的重要价值,园所文化体系构建的经验及园所文化理念下幼儿园物质环境建构的实施路径,依据南阳镇中心幼儿园“禾合文化”典型实践案例,提出“禾合文化”学习环境、运动环境、生活环境、游戏环境的构建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 物质文化 禾合文化 南阳镇 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桂林市多所乡镇民办幼儿园实地调研,发现乡镇民办幼儿园师资队伍在人员结构、业务能力等方面存在问题,据此分析原因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措施。  【关键词】师资队伍 民办幼儿园 乡镇 桂林 调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1A-0014-03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学前教育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学前教育阶段,教师担负重要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