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职场私人智库

来源 :决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让每个人在面对未知时不必彷徨失措,因为所有人的命运都彼此关联,一部分人的汲汲渴求,就是另一部分人的力所能及。”
  工作了十多年如何转行获得大幅涨薪?如何让广告预算不打水漂?想开一个蛋糕店不知如何着手……当你遇到复杂的个性化问题,想得到专业靠谱的意见,甚至是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时,要怎么办?是在线搜索,在海量信息中慢慢翻检,还是发朋友圈,收获只言片语的评论,似乎都不能很好解决你的问题。于是,“在行”应运而生。
  “在行”是果壳网创始人姬十三今年推出的一款新产品,通过“在行”,职场菜鸟或者困惑中的职场中人可以约见不同领域的行家,与他们进行一对一见面约谈,为自己指点迷津、释疑解惑。
  “在行”是什么
  通常来说,解决实际问题的最佳方式是请教高人,常见途径是托朋友找懂行之人吃个饭,即传统人情式约见面。然而,传统人情式见面中,每个人社交圈终归有限,大概只能在三度好友之内寻找高人,而见面后的交谈效率也很低,因为有必须的寒暄与客套。
  而在行是一个全新的经验交谈平台。当你遇到任何领域问题,都可以在上面找到合适的行家,交付一点费用,获得一对一见面交谈机会。这是一个基于解决个性化问题而存在的平台,告别传统人情式的经验分享模式,突破个体有限的熟人圈子。
  专业人士利用闲余时间分享自己的经验,获得实际收益和助人之乐;用户面对问题时不需独自苦苦摸索,通过一场交谈,获得专业人士点拨,轻松解决。
  在一个由陌生人构建的城市之中,“在行”搭建了桥梁,利用社会化的众包为每个平凡的人答疑解惑,就像姬十三所说,“互联网让每个人在面对未知时不必彷徨失措,因为所有人的命运都彼此关联,一部分人的汲汲渴求,就是另一部分人的力所能及。”
  在行这类知识共享平台的核心资源是上面的“行家”,他们都是某一领域的高手,拥有多年实践经验,除此以外,他们还有分享的热情,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目前在行的每位行家都经过严格的审核与认证,确保身份真实。
  一位行家曾简述了他接单的典型流程:
  对方约我的时候,他就会在后台给我写他要有什么样的需求,他是什么背景,他想跟我求助什么样的话题。我还稍微复杂一点,要求对方在见面之前给我一个更长的介绍。
  一落座我就开始说:“这是你要解决的问题,你还有补充吗?你再描述一遍?”他10分钟描述完,我说我今天想帮你解决三个问题,一二三……就可以聊了……聊完就可以了。
  最后花10分钟说今天问题是否都解决,我来帮你总结一下,你看我讲的对不对,如果他觉得有疑惑再补充一下,非常高效。
  但他说自己还没有做到最极致,有相当一部分行家甚至准备了PPT和思维导图等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目前,“在行”平台每天成交量为100单左右,平均客单价为350元。行家们收费价格不等,姬十三自己也“出台”。
  高效的信息解决方案
  有一位网友因为有咨询的强烈需求,因此在“在行”刚推出半个多月的时候已经进行了10次交易。他以前就一直想找职业规划方面的咨询,但缺乏渠道,网上搜索到的对其资质不放心,联系和支付过程也不方便;而同学和同事又大都是同龄人或者同行业的,存在相同的困惑。发现“在行”这个新产品后,他咨询了各行各业人生和工作阅历都很丰富的牛人,豁然开朗,正常情况下是没有机会一对一连续几小时和这些人畅谈的。他第一感受是“在行”确实是个能解决问题的新东西。
  初生即引起关注,本质上是因为“在行”是一种解决实际问题,或者说获取信息的新路径。从某种角度上说,知识分两种:公共性知识与个性化知识。譬如“什么是优秀的产品经理”即偏向公共性知识,同一语境下答案趋向一致;而“我过去是设计师,如何转型成优秀的产品经理”则偏个性化知识,对于更倾向于按需即时性学习的成年人而言,后者更具价值。
  “在行”试图解决的即是这种复杂的个性化问题:如何在适合的时间找到适合的投资人;如何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口碑:从外企离职后何去何从;如何避免在线教育的那些坑……这些问题的答案通常只有在一个行业浸淫多年才敢说略懂。而若想让问题的答案更具个性化,则需要解决者与被解决者之间进行大量的信息互换,做到这点颇为艰难,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难以满足旺盛的个性化需求。
  “我切入这个事的核心是知识交易。‘在行式’的聊天通常一落座就会直奔主题,一两个小时的聊天非常高效。过去一般的社交通常来说效率不高,就像在一个酒会上,端个酒杯随便找人聊聊,是一个漫无目的的相对无效的社交。”姬十三说,“‘在行’是带着问题来的,本质上是一个问题解决平台,而在其他平台,更多是出于为了认识人,所以如果你愿意用大量时间在无效中寻找有效,可能更适合社交平台,若你觉得时间宝贵,‘在行’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目前“在行”仅开通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少数二线城市,但姬十三希望有一天“在行”能深入到三四线城市。他说自己是一个典型的小镇青年,19年前生活在浙江省舟山市沈家门镇,串门要坐船,“教育靠自我教育”。“如果那时能有前辈给我指引,势必少走很多弯路。”“在行”计划下半年推出“北京共享计划”,资助一批非一线城市的青年人来北京约见行家。
  行家看中的是什么
  姬十三说,在做“在行”前,他看过一批类似的产品,但没有一个做得特别大,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批天生具有服务感的行家,对行家来说在线上交谈一个小时是服务感特别强的事,因为我不知道你是什么人,也不会跟你发生什么关系,但线下具有一定的社交属性,甚至冒险和刺激感,每次不知道见什么人,事后可能会有延展,彼此成为朋友,另外行家在楼下与人喝杯咖啡,本身是个很放松的行为,一切都让他的线下体验更丰富。但线上是一个纯服务,很少有愿意在闲余时间做纯服务的行家。”
  上文提及的那个有过“在行”咨询经验的网友就说,有行家就跟他开玩笑,今天你跟我咨询职业规划付了500元,明天我跟你咨询自驾游经验也付500元,我们就贡献了1000元的GDP。虽然是玩笑,但这正是“共享经济”。三人行必有我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行这类平台则是把闲置而分散的大脑成功利用起来。在行的分享模式打破了“强关系”的圈子局限,让“弱关系”的牛人参与进来。用户可以同时是买家和卖家,各取所需。而且不一定非要是大牛,每个人都有其擅长的,都可以出卖自己闲置的脑袋。
  “在行”让供需双方各取所需,那么行家得到的是什么,除了实际的金钱收益之外。“在行首批行家乐于分享,擅长沟通,他们是‘分享型人格大聚集’,以用智力帮助他人为乐趣,这是‘认知盈余’理论的又一次印证……第一批尝鲜的行家不在意收入,在意的是怎样才能更爽地帮助他人。付费成了营建仪式感的一种手段,价值匹配才是核心。”这是姬十三的解释。
  相对于行家投入的时间成本,平均每单几百元的收益实属低廉。不过有使用者表示,在真正接触个别行家之后,慢慢体会到,一些对未来怀有无限期许的行业中人非常看重的是,“在行”提供了一个低成本帮助他人的机会,这可以完善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确认,对大部分人而言,这绝对是一种稀缺体验,何况还有额外的收入。由于“在行”提供的是一种复杂而丰富的体验,行家不会完全以金钱去选择是否接受用户的预约,也愿意把价格降下来。
  (作者单位:创易心理工作坊)
其他文献
有一个农夫,依靠一头老黄牛耕种几亩地来维持生活。这个农夫还养着一只可爱的小花猫。  一天,老黄牛因为多吃了稻草而被主人打了一顿,正在伤心地哭泣,这时小花猫走过来,笑着对老黄牛说:“老牛啊,你可真是一头可怜的老黄牛!”  “我都被主人打了,你还笑!”老黄牛呜咽着说。  “主人为什么要打你啊?”小花猫笑得更欢。  老黄牛委屈地说:“主人说我多吃了稻草。可是你也知道,我平时耕地那么辛苦,流了那么多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