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我国现行教育中的精英,是国家未来经济建设的栋梁,然而随着大学学费的提高,部分家庭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将面临着生活和学习的两难选择。为此,做好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意义深远,不仅干系到大学的稳定与和谐,更事关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旨在落实到实处,让贫困大学生真正享受到关爱。
【关键词】高校 资助管理 贫困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34-01
近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升高,总人数已经超过400万,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社会、国家所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怎样更好的确保高校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已是大学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意义
高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不断充实、巩固自己的專业基础和综合素养,毕业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然而现如今高校中贫困生比例较大,主要是由于灾难或者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家庭条件较差,不能够承担大学学费及生活费,而大学也并不是义务教育,这笔费用将由本已经推枯拉朽的贫困家庭承担,由于无法支付,甚至会导致辍学或失学的情况。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贫困生资助极为重要的内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在,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社会、学校的发展,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措施探讨
1.开阔资金筹集路径
尽管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倾斜于贫困大学生优惠自主,但是由于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数量较多,所以单纯依赖国家财政资金拨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立足于实际,积极探寻资金渠道和来源。学校可以通过自主产业,合理经营,获利后将资金用于贫困大学生资助。例如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性质开展相关产业,农业大学可以向农业方面发展,例如种植新品种农产品、开办养殖场等,基于自身农业技术的优势,可以更容易得到经济效益。工业大学可以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开设企业创收。同上,学校将这些盈利利润中抽取一部分用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资助。
2.强化制度构建
设置学校资助管理中心,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省级文件精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贫困大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奖助学金管理以及贫困学生认定等资助政策配套制度。例如学校根据相关文件制定的“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管理办法”、“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方法”、“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管理办法”等,明确资助条件,
3.完善助学渠道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生活费问题,可以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出台实施办法实现。学校规定非营利性部门:学生活动场所、图书馆、实验室、教研室等,通过勤工部门申请,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批准,学生勤工劳务费由学校支付。其次,学校还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智能型服务及科技型服务,不仅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需求,还可以锻炼其综合能力,实现育人和资助的双重功能。
4.搭建诚信教育平台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核心是育人,所以应当搭建诚信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促使学生自立自强、自食其力。一方面,积极展开“诚信校园行”、“感恩·诚信·励志”等活动,激励贫困大学生心怀感恩,努力学习,正视贫困。尽管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生活费、学费方面的物质保障,但是仅仅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所以,需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强化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和直面困难的勇气,摒弃过往“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激发自觉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优秀贫困大学生”和“诚信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强化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
5.有效贫困生认定
进行高效贫困大学生认定时,需要将坚持“动态”、“分类”、“公示”、“监督”长效管理机制。(1)动态管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予以完善, 结合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和三级贫困证明,依据公示、学校审批、院系审核、班级民主评议环节认真审核。其次,对认定时间和程序予以完善,若学生家庭突发自然灾害或变故等特殊情况,可以由学生提出申请,学校方即刻直接认定,补充和完善贫困大学生数据库,动态化管理认定工作;(2)等级分类,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等级认定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即一般困难、困难、特别困难;(3)张榜公示,完成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后,需要将认定结果予以公开,透明化认定工作;(4)监督管理,辅导员应该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定期复核,并抽取部分学生,利用实地走访、电话、信件等予以核实。
6.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实习、兼职机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承担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到该企业工作,不仅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还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问题,无论是对贫困大学生还是企业而言,都是双赢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积极坚持国家相关政策,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受惠,为贫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小红.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57-159.
[2]赵娴.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2016(5):72-72.
[3]陈睿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讨——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1,30(17):238-239.
【关键词】高校 资助管理 贫困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234-01
近年来,我国贫困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升高,总人数已经超过400万,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管理已经成为高校、社会、国家所广泛关注的重点问题,怎样更好的确保高校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已是大学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意义
高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重要机构,大学生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不断充实、巩固自己的專业基础和综合素养,毕业后,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能力,为祖国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然而现如今高校中贫困生比例较大,主要是由于灾难或者经济发展不均衡导致的家庭条件较差,不能够承担大学学费及生活费,而大学也并不是义务教育,这笔费用将由本已经推枯拉朽的贫困家庭承担,由于无法支付,甚至会导致辍学或失学的情况。为此,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贫困生资助极为重要的内容,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在,做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利于学生、社会、学校的发展,更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措施探讨
1.开阔资金筹集路径
尽管目前我国财政政策倾斜于贫困大学生优惠自主,但是由于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数量较多,所以单纯依赖国家财政资金拨付是远远不够的,学校应该立足于实际,积极探寻资金渠道和来源。学校可以通过自主产业,合理经营,获利后将资金用于贫困大学生资助。例如学校可以结合自身性质开展相关产业,农业大学可以向农业方面发展,例如种植新品种农产品、开办养殖场等,基于自身农业技术的优势,可以更容易得到经济效益。工业大学可以利用自身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开设企业创收。同上,学校将这些盈利利润中抽取一部分用于贫困大学生助学资助。
2.强化制度构建
设置学校资助管理中心,需要严格遵循国家、省级文件精神,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贫困大学生入学“绿色通道”、奖助学金管理以及贫困学生认定等资助政策配套制度。例如学校根据相关文件制定的“勤工助学实施办法”、“国家助学贷款实施管理办法”、“国家助学金评选办法”、“国家励志奖学金评选方法”、“国家奖学金管理实施办法”、“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管理办法”等,明确资助条件,
3.完善助学渠道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大学生生活费问题,可以通过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出台实施办法实现。学校规定非营利性部门:学生活动场所、图书馆、实验室、教研室等,通过勤工部门申请,学校资助管理中心批准,学生勤工劳务费由学校支付。其次,学校还应该多为学生提供智能型服务及科技型服务,不仅满足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需求,还可以锻炼其综合能力,实现育人和资助的双重功能。
4.搭建诚信教育平台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核心是育人,所以应当搭建诚信教育平台,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促使学生自立自强、自食其力。一方面,积极展开“诚信校园行”、“感恩·诚信·励志”等活动,激励贫困大学生心怀感恩,努力学习,正视贫困。尽管高校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了生活费、学费方面的物质保障,但是仅仅是暂时的,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大学生的经济问题,所以,需要积极引导贫困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强化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自己吃苦耐劳和直面困难的勇气,摒弃过往“等、靠、要”的习惯思维模式,激发自觉意识。另一方面,积极开展“优秀贫困大学生”和“诚信自强之星”评选活动,树立榜样,强化贫困大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
5.有效贫困生认定
进行高效贫困大学生认定时,需要将坚持“动态”、“分类”、“公示”、“监督”长效管理机制。(1)动态管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管理办法》予以完善, 结合学生提供的申请材料和三级贫困证明,依据公示、学校审批、院系审核、班级民主评议环节认真审核。其次,对认定时间和程序予以完善,若学生家庭突发自然灾害或变故等特殊情况,可以由学生提出申请,学校方即刻直接认定,补充和完善贫困大学生数据库,动态化管理认定工作;(2)等级分类,当前高校贫困大学生等级认定主要分为三个类别,即一般困难、困难、特别困难;(3)张榜公示,完成高校贫困大学生认定工作后,需要将认定结果予以公开,透明化认定工作;(4)监督管理,辅导员应该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贫困大学生的家庭困难情况定期复核,并抽取部分学生,利用实地走访、电话、信件等予以核实。
6.校企联合人才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校企联合,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实习、兼职机会,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承担贫困大学生的生活费和学费,贫困大学生在毕业后直接进入到该企业工作,不仅解决了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困难,还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问题,无论是对贫困大学生还是企业而言,都是双赢的。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此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校的优势,积极坚持国家相关政策,让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受惠,为贫困大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小红.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26):157-159.
[2]赵娴.浅析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2016(5):72-72.
[3]陈睿羚.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讨——以某应用型本科院校二级学院为例[J].价值工程,2011,30(17):238-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