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导学 促进化学实验探究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微课”贯穿化学实验教学的始终,能有效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课前着重基于学生学习需求和状况,指导其自主预习.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实验器材、原理及其过程,侧重引导他们探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课后总结实验过程的得失,反思和优化“微课”导学.
  关键词:微课;导学;二氧化碳制取;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4-0086-02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简介:陈玉洁(1989.10-),女,江苏省扬州人,本科,从事初中化学教学与研究.
  化学实验是研究化学现象、揭示本质的重要手段.实验课教学既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还要注重实验操作、方法、技巧等能力的养成.引入“微课导学”模式,就是以“微课”为媒,来指导学生自主实验,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微课导学”分课前、课中、课后三步法,课前以“引学”为主,分析学生需求,制作微课件,倡导自主预习,提出问题.课中以“情境创设”为主,发挥分组合作、釋疑解惑,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反馈.课后以“反思”为主,总结学生学习效果,分享学生作品,巩固知识点并强化练习.以“二氧化碳制取实验”为例,探讨如何进行“微课导学”.
  一、分析学生,制作微课,做好课前预习
  “微课导学”是利用把“微课”渗透到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在不同学习阶段,分析学生学习需求.上课之前,微课的应用在于引导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教师结合学生状况,优化学习任务,厘清本节学习任务,促进学生自发预习所学内容.在“二氧化碳制取实验”中,“微课”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展示实验原理,以CaCO3+2HCl=====CaCl2+H2O+CO2↑化学反应为主线,让学生认识实验中的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如二氧化碳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在实验中需要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生成的气体.同时,预习实验装置,了解实验方法和过程,如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之后的实验流程及基本操作、怎样知道已收集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在课前预习微视频设计中,根据实验目标,木炭燃烧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蜡烛燃烧也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比较这些不同的物质状态和反应条件,分析选择实验药品和发生装置的一般思路.让学生通过课前预习,深化对化学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最后,通过微课与导学案的结合,让学生根据微课,了解二氧化碳制取的相关知识,并自主完成本节学习任务.
  二、展示实验过程,释疑解惑,促进学生探究
  在二氧化碳制取实验中,课堂微课的设计,在于指导学生根据实验原理选择实验仪器、药品,以及进行实验装置的搭建与应用.在该实验中,主要反应物有稀盐酸、石灰石或大理石,仪器有导管、集气瓶、锥形瓶、长颈漏斗、橡胶塞等.结合微课,明确实验具体任务,科学分配好各组人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操作.在小组内,讨论实验方案、过程,正确记录实验的各项数据.通常,在分组规模上,以5~6人为宜,便于对整个实验任务进行有效分解,同时做到人人参与.参照导学案,结合实验环境,探讨整个实验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对各个装置、器材的安装时要操作规范,如大理石或石灰石在夹取时应该用镊子,不能用手;在装入锥形瓶时,要“一横、二放、三竖”;在插入导管时,要确保导管与橡胶塞对接规范,导管不宜露出橡胶塞过长;在实验中添加稀盐酸时,长颈漏斗下端要形成液封,避免气体逸出;由于该实验的目标是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对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碳,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这时集气瓶中的导管要尽量伸入底部.由于实验操作方法细碎,借助于分组合作实验,可以让学生进行多方交流,避免操作不当,损坏实验仪器,引发实验事故.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可能还会遇到其他阻碍,教师通过旁站或巡视,对学生实验过程进行观察,了解学生需求,主动参与到学生实验中,为学生释疑解惑,鼓励和指导学生化解实验难题.二氧化碳制取实验方案的设计,还要求学生对相关实验数据进行记录,结合小组讨论,来优化实验方案.实验完成后,对各小组实验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实验数据,推导实验结论.需要强调的是,实验探究环节,是“微课导学”的关键点.引入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中走进实验、动手操作实验,展现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间互助、互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对于二氧化碳的制取,还会伴有不同的深入思考,如二氧化碳在收集时,如何多种途径判断收集满瓶?在检验二氧化碳时,除了用澄清石灰水,其它方法是否可行?药品选择上,为什么不用浓盐酸?不用稀硫酸?为什么不用纯碳酸钙、不用碳酸钠?等等.通过带有问题走进“微课”的方式,让学生结合微课,多次反复观看实验探究过程,并将之应用到合作探究中,更好的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帮助学生在群策群力下,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目标.
  三、总结实验过程,反思与改进“微课导学”
  “微课导学”是将发展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为目标,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共同动手参与实验,发展和提升学生实验素养.“微课导学”模式的应用,教师应付出多倍的努力.如在预习阶段的微课设计上,教师要充分了解学情,结合教学目标,细化学习任务,推进学生全面预习.在实验探究环节,重点是展示实验原理,熟悉实验装置,把握实验操作方法.通过“微课导学”,学生可以从微课观看中,逐渐了解、认识、掌握二氧化碳制取的方法,熟悉整个实验步骤,加深对实验原理及实验操作技能的巩固.考虑到实验教学中问题的多样性、复杂性,教师在制作微课时,要能够对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预设及作出相关的说明提醒,让学生在多次观摩中,把握要点.在课后环节,教师要展示学生实验过程,再次巩固实验要点,加深知识点的理解记忆;总结“微课导学”的优势,以及存在哪些不足.
  总之,“微课导学”授课模式的关键是将“微课”与“导学案”进行整合,衔接课前、课中与课后,来辅助实验教学,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1]索彦霞,巩璐雲,杨月苹. “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应用——以“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为例[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9):93-96.
  [2]张兵.“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堂的运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12):35.
  [3]宋振云,巩同瑜.微课导学在初中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47.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其他文献
摘 要:二元二次方程表示的曲线因系数结构不同而不同.方程左边三个二次项可因式分解的一类,可先利用待定系数法顺利地因式分解,再判断方程的曲线类型.用拆项、添项因式分解不易理解,常导致判断失误.  关键词:二元二次;本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7-0039-02  收稿日期:2020-12-05  作者简介:李昌成(1977-),男
期刊
摘 要:数学运算是高中阶段所要培养的重要素养之一.六大素养基本上概括了数学的本质,其中数学运算是分析世界的一个重要素养.运算能力是我们学生解题所需的基本能力之一,运算能力的高低决定了学生数学水平、解题能力的高低.  关键词:运算;一题多解;性质;定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7-0027-02  收稿日期:2020-12-05  作者简
期刊
摘 要:一轮复习的策略与效果达成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复习效果,影响后续的二轮、三轮复习和中考,还会影响学生在后续更高阶层的学习.因此,在一轮复习的过程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站在原有的层面,进阶提升,不仅从知识与技能层面得到较为全面的巩固,更要在思想与方法上得到新的突破与感悟.  关键词:一轮复习;初中物理;进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
期刊
摘 要: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重点知识,近三年在江苏高考中都有出现,算是个高频考点.今年作为单选题第5题出现,难度中等,但对于考等级的学生,也造成了一定的困難.下面我就从试题本身出发,通过解法分析、试题拓展、教学启示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高考题;基础题;基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7-0078-02  收稿日期:20
期刊
摘 要:作为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载体之一的分段函数,是培养学生理解数学、锻炼能力、提升素养的有效题材.一个分段函数可以同时包含若干个初等函数,分段函数涉及知识面广,解题方法灵活多樣.综合运用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较好地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关键词:高考;分段函数;数形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分析了2020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化学试题的特点.  關键词:试题特点;2020年高考;Ⅱ卷理综;化学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7-0093-06  收稿日期:2020-12-05  作者简介:吴来庆,从事中学化学教学研究.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实施普通高中新
期刊
摘 要:对2019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实验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实验题中的体现,明确了高三化学实验复习的方向与策略,同时要求实验课堂教学中注重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实验;2019年全国卷Ⅰ;高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7-0099-02  收稿日期:2020
期刊
摘 要:实验对于教师“教”与学生“学”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运用得到,能够激活学生的未知欲,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化学课堂“活”起来.本文中,笔者就“溶液的酸碱性和pH”实验生成性教学进行了反思,提出针对性地实施措施,为构建高质量、高效率的实验课堂提供借鉴.  关键词:演示实验;生成性教学;课堂反思;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4-0
期刊
摘 要:坐标平面内的三角形面积计算往往需要化归为水平或铅垂方向的三角形,如何构图,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突破的难点,动点问题更是要关注“不变”和“变”,找到变化图形中不变的量.  关键词:转化思想;水平底(高);铅垂高(底)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4-0004-02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简介:章亚娣(1978.2-),女,浙江
期刊
摘 要:初中化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科目,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将理论融合到实验当中,创新实验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实验进行思考与探究,培养创新思维与创造力.  关键词: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初中化学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333(2020)14-0075-02  收稿日期:2020-02-15  作者简介:金菊香(19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