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已发表的十几万字作品中,我记忆最深刻的,不是处女作,也不是代表作,而是刊登在《江西教育》1999年第3期的文章《为校长带操喝彩》。在这篇文章背后,有一封信,见证了我和《江西教育》编辑老师之间的一段动人的情谊。
乡下中学大多会组织学生做两操。然而有些学生认为做操内容乏味、枯燥,形式老土、单调,因此在做操时不听广播口令,不顾节拍要领,胡乱比画,有的学生干脆站着不动。这种消极应付的情况在天气寒冷时尤为严重。尽管学校三令五申,局面却无多大改观。新校长上任后,他在校住宿时天天和学生一同早起做操。做操时,他就站在主席台上,认认真真地带起操来。那些原先振振有词地为自己懒散的表现辩解的高中生看到这种情形,肃然起敬,便老老实实地跟着校长做操。从此学校的两操面貌大有起色。我由校长的带操想到了老师的育人,有感而发,于是写了一篇题为“赞校长带操”的文章,寄给了《江西教育》。
过了一段时间,我收到了一封信,普普通通的白色信封,摸一摸薄薄的,在寄信人地址“江西教育社”的后面手写了一个大大的“曾”字。因为之前在《江西教育》上发表过作品,知道这份期刊一般不会专门给作者寄用稿通知单,而是在作品发表后,直接给作者寄样刊,用的是棕黄色的长信封,而且因为里面装着杂志,所以邮件都是鼓鼓的。看到这封薄薄的信,我想肯定是这篇文章被“毙”了,好心的编辑给我退稿或者来信告知结果,顺带安慰、鼓励一下我吧。
我沮丧地当场撕开信封,一看内容却大吃一惊。我看到编辑用红笔对稿件作了精心修改。稿纸右上角写着“45行”,题目被改成了“为校长带操喝彩”,并按发表格式列在了题目的正下面,还用修改符号对文中病句进行了更正,连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也改过来了。文章的结尾工工整整地写着“编后语”。我收过很多退稿,但修改得这么认真细致的退稿却是第一次看到。可以这么说,即使该文未能发表,我也被编辑老师认真的态度折服了。对《江西教育》,我也肃然起敬了!在稿纸中还夹着一张纸,我展开一看,再次大吃一惊。这是一张《江西教育》稿件处理笺。我可是平生第一次见这种东西。在处理意见的第一栏写着责任编辑的意见,第二栏写着编辑部负责人的意见。我逐字逐句地读着这些意见,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
对照处理意见上的内容,我按要求作了大量的修改,直到自己觉得十分满意,以自己的水平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再把稿件寄了出去。过了一段时间,文章终于发表了。
我至今未能和这位编辑老师谋面。十年过去了,我一直珍藏着这封信。尽管纸页有些泛黄,手写的字迹开始褪色,然而信中流淌的情感,依然是那么浓烈,那么动人!(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横市中学)■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xuyajian@126.com
乡下中学大多会组织学生做两操。然而有些学生认为做操内容乏味、枯燥,形式老土、单调,因此在做操时不听广播口令,不顾节拍要领,胡乱比画,有的学生干脆站着不动。这种消极应付的情况在天气寒冷时尤为严重。尽管学校三令五申,局面却无多大改观。新校长上任后,他在校住宿时天天和学生一同早起做操。做操时,他就站在主席台上,认认真真地带起操来。那些原先振振有词地为自己懒散的表现辩解的高中生看到这种情形,肃然起敬,便老老实实地跟着校长做操。从此学校的两操面貌大有起色。我由校长的带操想到了老师的育人,有感而发,于是写了一篇题为“赞校长带操”的文章,寄给了《江西教育》。
过了一段时间,我收到了一封信,普普通通的白色信封,摸一摸薄薄的,在寄信人地址“江西教育社”的后面手写了一个大大的“曾”字。因为之前在《江西教育》上发表过作品,知道这份期刊一般不会专门给作者寄用稿通知单,而是在作品发表后,直接给作者寄样刊,用的是棕黄色的长信封,而且因为里面装着杂志,所以邮件都是鼓鼓的。看到这封薄薄的信,我想肯定是这篇文章被“毙”了,好心的编辑给我退稿或者来信告知结果,顺带安慰、鼓励一下我吧。
我沮丧地当场撕开信封,一看内容却大吃一惊。我看到编辑用红笔对稿件作了精心修改。稿纸右上角写着“45行”,题目被改成了“为校长带操喝彩”,并按发表格式列在了题目的正下面,还用修改符号对文中病句进行了更正,连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也改过来了。文章的结尾工工整整地写着“编后语”。我收过很多退稿,但修改得这么认真细致的退稿却是第一次看到。可以这么说,即使该文未能发表,我也被编辑老师认真的态度折服了。对《江西教育》,我也肃然起敬了!在稿纸中还夹着一张纸,我展开一看,再次大吃一惊。这是一张《江西教育》稿件处理笺。我可是平生第一次见这种东西。在处理意见的第一栏写着责任编辑的意见,第二栏写着编辑部负责人的意见。我逐字逐句地读着这些意见,内心抑制不住地激动。
对照处理意见上的内容,我按要求作了大量的修改,直到自己觉得十分满意,以自己的水平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了,再把稿件寄了出去。过了一段时间,文章终于发表了。
我至今未能和这位编辑老师谋面。十年过去了,我一直珍藏着这封信。尽管纸页有些泛黄,手写的字迹开始褪色,然而信中流淌的情感,依然是那么浓烈,那么动人!(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横市中学)■
□责任编辑 许雅健
E-mail: xuyajia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