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高考《考试说明》中对历史学科能力的要求,也渗透着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中学历史教学的中心任务。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思维能力
一、高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1、在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
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质属性。它所反映的是史实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界限。这是一种较低级的思维类型。
所谓辩证思维,是指对史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史实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史实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类型。
2、在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
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的不同,可把思维活动区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尚未解决的,如要解决首创、突破、发现和发明等。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其实师生在讲授和学习历史过程中,所提出和解决的那些问题均是再生性思维的表现。
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
学生的思维类型有多种,一般可以分为缜密型、敏捷型、深沉型、变通型等。但是人的思维品质类型往往具有兼通性和过渡性,不是专一固定的。历史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向兼通优质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有要分析和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2、循序漸进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地在一节课上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要有规划,将思维能力训练写入日常教学计划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低级能力向高级能力进行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3、结合学生特点
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这包括学生在年龄、性别上的特点,心理上的特点,思维发展上的特点,学习上的特点,尤其是在历史学习与理解上的特点。教师只有摸清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对能力的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
4、与其他任务结合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要在历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这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教学内容,也不是在知识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思维能力的开发与训练有机地融入历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与知识的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1)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就是质疑,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根据高中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好奇、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敢想和敢于创新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大力鼓励学生多思勤想,大胆质疑,提倡敢于探索、不断创新。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求异,求异就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层次、换一种观点、换一种方法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求异思维能力,就是通过思考,敢于打破常规、打破旧框框,从各个侧面去观察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的能力。如当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求异思维,还要提醒学生追求真理,避免死钻牛角尖。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高中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次认识历史结论。提倡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力图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2、拓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一是课堂讨论。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及时点拨,能够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在讨论中丰富知识。通过创设讨论的情景,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争论,这样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这是思维交流的最好的讨论形式。
二是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首先要在阅读中弄明白材料的主要意思,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二是要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
三是通过练习提高能力。
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练习,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要有的放矢的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另外,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撰写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
关键词 历史 教学 思维能力
一、高中阶段学生历史思维的主要特点
1、在形式思维逐步发展并趋向成熟的同时,辩证思维开始形成并得到较快发展。
所谓形式思维,是指在对历史表象认识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思维方法来抽取史实的本质属性。它所反映的是史实的相对静止性和不同史实之间的确定界限。这是一种较低级的思维类型。
所谓辩证思维,是指对史实的本质联系的对立统一的反映。它不仅反映史实之间的相互区别,而且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不仅反映史实的相对静止,而且反映它们的绝对运动。它是一种较高级的思维类型。
2、在再生性思维发展的同时,创造性思维也逐步开始发展。
思维活动总是同解决问题联系在一起的。根据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的不同,可把思维活动区分为再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再生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认识已经解决了的。创造性思维所要解决的问题则是人类认识尚未解决的,如要解决首创、突破、发现和发明等。这两种思维方式虽然不同,但却是互相联系、相互渗透的。中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继承人类认识已经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因此,他们的思维活动基本上是属于再生性思维。其实师生在讲授和学习历史过程中,所提出和解决的那些问题均是再生性思维的表现。
二、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本原则
1、因材施教
学生的思维类型有多种,一般可以分为缜密型、敏捷型、深沉型、变通型等。但是人的思维品质类型往往具有兼通性和过渡性,不是专一固定的。历史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向兼通优质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掌握学生的整体情况,有要分析和把握每个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2、循序漸进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地在一节课上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在这方面要有规划,将思维能力训练写入日常教学计划中,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由低级能力向高级能力进行培养,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水平。
3、结合学生特点
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时,教师一定要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这包括学生在年龄、性别上的特点,心理上的特点,思维发展上的特点,学习上的特点,尤其是在历史学习与理解上的特点。教师只有摸清了学生的这些特点,对能力的培养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与学生一起共同完成教学的任务。
4、与其他任务结合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是要在历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的,所以这并不是一项孤立的教学内容,也不是在知识教学之外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将历史思维能力的开发与训练有机地融入历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与知识的教育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1、加强创造性思维方式的训练
1)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就是质疑,所以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根据高中学生具有思想活跃、好奇、敏锐,容易接受新事物,敢想和敢于创新的特点,在教学中要大力鼓励学生多思勤想,大胆质疑,提倡敢于探索、不断创新。
创造性思维的实质是求异,求异就是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层次、换一种观点、换一种方法去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求异思维能力,就是通过思考,敢于打破常规、打破旧框框,从各个侧面去观察问题,发表不同意见的能力。如当然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求异思维,还要提醒学生追求真理,避免死钻牛角尖。
2)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探索、追求多样性的开放式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占主导地位。高中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次认识历史结论。提倡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力图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新的观点、新的看法。
2、拓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途径
一是课堂讨论。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特点及时点拨,能够使问题在讨论中解决,在讨论中丰富知识。通过创设讨论的情景,组织学生讨论,鼓励学生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争论,这样可使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概括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这是思维交流的最好的讨论形式。
二是充分利用历史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教材,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从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历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应的思考题,要求学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综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论证、讨论。这些是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习题为范例,仔细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方法。首先要在阅读中弄明白材料的主要意思,通过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二是要联想课本中内容来解题。
三是通过练习提高能力。
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的让学生在历史教学中练习,这样不仅使学生深入地掌握历史基础知识,还能培养运用技能技巧解题能力,使思维具有灵活性和准确性。要有的放矢的根据重点难点来讲评,提高学生解题能力,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如像选择题可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对比、理解是否准确等,材料题可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另外,通过给学生布置作业,通过撰写小结学习心得的方式进行这方面思维训练。总结归纳教材内容、知识结构,对旧知识加工梳理,也是锻炼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方法,对所学内容提炼要点,找出规律,清理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