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读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vapag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破解无声早自习的难题,我采用了种种方法,先弄出声音再让学生主动发声,然后针对高考进行有效朗读,学生的得分率就有极大地提高,考试成功的成就感促使学生从“要我读”主动转变为“我要读”, 安静的早自习变得书声琅琅了。
  关键词: 领读制 弄出声音 高考得分 激发主动性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读书声和风雨声融为一体,这是多么有诗意的场景啊!曾几何时,校园里书声琅琅是我们的自豪和骄傲,更是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境界。
  学生尤其是农村高中的学生不读课文的现象非常严重,农村高中学生是名副其实的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双差生 ”。早自习安静得像晚自习,晚自习吵闹得像早自习,这是农村高中学校自习课的常态,也是高中教学的病态。
  如何让早晚自习回归本真,诊治没有声音的病态语文早自习,这是农村高中语文教师的首要课题。为了“把早自习弄出声音来 ”,使语文课堂返璞归真,我做了一些尝试。
  一、营造语文早自习的朗读氛围,把安静得像晚自习的“早自习” 弄出声音。
  开始只能要求做到“眼——口”,能够读出声就是成功,能读成大声的“望天书”就是非常的成功了。
  ①认真听读,激发跟读。组织学生认真听别人朗读。在听读时,提出明确的要求,是听重音,还是课文大概内容,还是欣赏,还是学习表情……要告诉学生集中注意力,这样在抑扬顿挫的优美范读声中,学生会情不自禁的跟读,这就激发了学生想模仿着读的欲望。
  ②再用齐读,营造声势。全班齐读可以营造声势、烘托气氛 ,开始虽然免不了部分学生“滥竿充数”甚至全班唱读,但毕竟有声音了。
  ③读背结合,激发兴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中学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东西比较多,早自习明确背诵任务,先由语文课代表领读,全班齐读把早自习弄出声音后学生自由背诵。通过这三个方面的结合运用,交替训练硬是用种种手段把安静的早自习弄出了声音,让安静的早自习变得书声琅琅。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到“我要读”,让学生被逼着弄出声音到主动发出声音。
  成绩差、行为习惯差的“双差生”,我硬是用种种手段让他们弄出了声音.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要让学生由“要我读”到“我要读”就一定要激发出学生的朗读兴趣。
  ①用逐句领读的方式,强化学生的语感训练。
  通过领读,就可以引导学生读准字音,了解重音的确定、停顿的时机、节奏的掌握、语气的舒缓、感情的处理等,这种“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观的朗读指导,更能对学生起到引导、启发、激励、帮助和感染的作用,激发了他们的朗读兴趣。
  ②倡导朗读形式的多样化,读出个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当学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并且对某篇文章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学生们渴望根据自己认识问题的角度和方法,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通过朗读时富有个性的语气、感情处理来表达各自对文章的体会和见解。
  三、明确高考方向,提高朗读的针对性、有效性。让学生不仅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要体会到了取得考试高分的喜悦。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被逼着弄出了声音,在多种形式的激励下,学生初次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但要学生真正的爱上朗读就必须明确高考方向,提高朗读的针对性、有效性。学生只有取得考试的高分才能更有动力认真读 、主动读。
  ① 针对基础知识进行“基础知识天天练”,早自习“基础知识天天读”。
  将历年高考真题的语音题、字形题、成语题、名句填空组合为“基础知识天天练”, 利用早自习让语文课代表组织全班齐读“基础知识天天练”,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和诵读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提高他们语文考试基础题的得分率,大多数同学都能得10分以上。考试的成就感就会促使学生主动的,自觉的在早自习大声朗读。
  ②针对高考18分的文言文阅读,8分的诗歌鉴赏,朗读才是万能的法宝。
  高考文言文阅读要得高分就必须掌握特殊句式、词类活用、通假字等关键考点,让学生在早自习对关键考点认真朗读。这样文言基础夯实了,10分的翻译题得分自然就上去了。
  高考8分的诗歌鉴赏,是所有学生的老大难。《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学生精读一定数量的优秀古代散文和诗词曲作品,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经过大量的、深情的朗读对学生高考诗歌鉴赏也有极大的帮助。
  ③借说促读,巩固效果。
  “读”是“说”的前提,“说”是“读”的后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定会在相互倾听、相互纠正中得到提高。说准确了,说流利了,那么在朗读指导中解决“正确、流利”的难题,也就轻而易举、水到渠成了。
  得高分的成就感才能真正激发学生朗读兴趣。高考作文既是语文考试成功的关键,又是学生的难题,学生要破解高考作文难题就必须积累大量的素材。我特别利用每堂课的前几分钟让全班学生轮流到讲台上讲三则作文材料。经过这种说读训练学生积累了大量作文素材,大多数同学60分高考作文都能得40分以上,考试得分高了,学生就会更有兴趣,更加主动的在早自习朗读这些作文材料。
  为了破解无声早自习的难题,我应用了种种方法,先弄出声音再让学生主动发声,然后经过早自习针对高考基础题、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高考重要内容的朗读,学生的得分率就有极大地提高,考试成功的成就感促使学生就从“要我读”主动转变为“我要读”,安静的早自习变得书声琅琅了。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教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我们只有通过让学生朗读来提高其高考成绩,让考高分的成就感反过来促进学生主动朗读,让安静的早自习变得书声琅琅,让有效的朗读真正走进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真正达到“书味在胸中”的境界,那么我们的每一节语文课都必将因朗读而精彩!
其他文献
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作文教学一向是公认的难题。《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提倡让学生放开手脚,自由表达,努力做到求真、求实。要有真实可信的内容,表达真挚的情感。要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要说假话、空话、大话、套话。真正做到我口述我心,我手写我心。而现在的小学生习作中存在着胡编乱造,随意杜撰人或物。凭空想象出现的笑话比比皆是。这就是小学生
期刊
摘要: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是落实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本文对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与方法的改革趋势进行了归纳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趋势;对策  以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长期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失去了主动探究的机会,长此以往使历史课堂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历史课与
期刊
历史是一门既深刻严肃又丰富生动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注重了它深刻的一面而忽视了它丰富多采的一面,只注重了它严肃的一面而忽视了它生动活泼的一面,则往往会使学生对历史产生退缩、畏难、回避的情绪,从而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因此,充分调动各种有效手段,营造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的重要因素、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而创设学习历史的情境则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必要手段。那么,如何营造积极的
期刊
一、奉献爱心,工作中贯穿德育教育。  欧洲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育的主要原则是爱”。爱是做好班级工作的根本和前提。作为班主任要具有慈母心,要将每一名学生看作自己的孩子,甚至比自己的亲生子女更亲,才能全身心地爱护每一位学生,即使某些学生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也要能理解、宽容,班主任有了这种爱心,就不会简单粗暴地对待学生,班主任的爱应如阳光普照、春风化雨,让每一名学生都感到温暖滋润。  1.关心、
期刊
教学目标:  1、认识“扰、诊”等5个生字,会写“扰、欲”等8个生字。  正确读写“打扰、欲望、不屈、茁壮、震撼、糟蹋、有限、听诊器”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通过朗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含的深意。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点:  1、让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等方式,掌握
期刊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在实施新课标的背景下怎样构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现结合我本人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谈谈我粗浅的认识。  一、深入钻研教材,吃透教材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所执教的语文教材,要“在语
期刊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对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和其它各项管理的实施,协调本班科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和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关系,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所面对的都是一些并不十分懂事的孩子。他们中最大的也只是十七、十八岁的光景。对于许多的事情,他们并不懂得太多。而其他们的身上还有许多是令我们钦佩却又让我们感到麻烦的东西:他们正由少年向青年过渡,心理、生理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中。看问题常常只是看其表面
期刊
自然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自然环境的好坏关系到人类生活质量的高低,我们应共同关爱大自然,保护自然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决定着人类是否能与自然界和平共处.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自然保护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将决定其将来参与环境保护的程度。在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把“亲近动植物,观察、了解、照顾他们,具有热爱自然,珍惜自然资源,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列入内容
期刊
摘要: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随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广大的高中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同课程改革同步进行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从而保证英语教学的实用性和时代性。本文对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理念进行整和,探索出了既有实效性又有时代性的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 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实践探索  在全球化
期刊
摘要:众所周知,经典诵读对于语文教学一向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然而由于认识上存在种种局限,以及操作上的诸多困难,许多从事职教语文教学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是有意无意放弃经典诵读,导致近年来职业中学的毕业生语文能力低下、人文综合素质不断下降,与职业中学的教育目标以及社会的需要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在职教语文教学的点滴经验,不揣浅陋,谈谈自己对经典诵读在促进职业中学学生人文素养方面的认识,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