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蒋氏父子与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但在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方面与中共不谋而合。面对海外的分裂势力,中国国民党表现出坚定的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立场。
反对“台湾”高于“中国”论调
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日据时期,在政治上脱离中国,在文化上台湾人民又不愿意做“皇民”,这便产生了所谓“孤儿意识”,分离主义处于潜伏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台湾没有解放,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战前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的状态,海外的反华势力和岛内一些戴着不同面具的分离主义者,便炮制出所谓台湾“托管”和“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企图“划峡而治”,让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蒋氏父子与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但在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方面与中共不谋而合。面对海外的分裂势力,中国国民党表现出坚定的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立场。
“台独”思潮的产生,有政治上的分歧、台湾社会的特殊性、国民党对岛内人民实行高压统治等方面的复杂原因。不管什么原因,“台独”均损害国家尊严,使国民党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和动摇,故蒋介石、蒋经国执政期间,对岛内的任何“台独”言论和行动,均采取严厉压制和打击的态度。对文学上的“台独”倾向,同样保持高度警惕,不让其寻找任何机会和借口出现。在1977年乡土文学大论战期间,“台独派”的“台湾文学论”已冒头,有部分乡土作家强调台湾农村与中国不同,并由此否认台湾农村是中国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国民党文艺政策的执行者和发言人陈纪滢,严正指出:“如果说,台湾是孤立的独特的,是与中国分裂的,那我们百分之百反对,那是‘台独’思想。”陈纪滢之所以这样敏感,是因为美国、日本反华势力在策动和支持“台独”,致使台湾文坛的分离主义倾向始终存在着,零星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国民党当局均决不姑息,严惩不贷,对那些顽固的“台独”分子,则重拳出击。
为了反对“台独”,台湾当局动用了法律武器,制定了“惩治叛乱条例”,以“涉嫌叛乱”或“涉嫌台独”、“破坏国体,窃据国土”以及“颠覆政府”等罪名,给“台独”分子和团体治罪,并以军法审判“台独”案件,早在1950年末,蒋介石下令大批抓捕“台独”分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960年代当局镇压彭明敏为首的“台独”势力这一重大事件。曾担任台湾大学政治系主任的彭明敏,因宣传“台湾独立建国”和企图推翻蒋家王朝,被军事法庭判处8年徒刑。1987年10月,许曹德在台湾政治犯联谊总会成立大会提案将“台湾应该独立”列入章程,结果被判叛乱重刑。
文艺团体必须冠“中国”、“中华”之名
蒋氏父子坚持“一个中国”,在“人团法”中规定“人民团体的组织与活动,不得……主张分裂国土”,“有违法者,不予许可”。这是约束党外势力组织党团及其附属的文艺团体的法令,是专为“台独”团体及其活动治罪的。这表现在文艺团体的成立问题上,蒋氏父子认为民间团体的设立应有利于祖国的统一,而不应与“台独”思潮沾边,并对那些假“台湾”之名行宣扬“台湾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思想保持高度的警觉。为此,“内政部”明文规定成立民间社团必须冠于“中国”或“中华民国”名称,而不许以“台湾”命名——如确实需要,也只能用“台湾省”而不许单独使用“台湾”二字,如1955年6月成立的“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便不用有可能引起误解的“台湾”而改用“台湾省”,该会于1969年则干脆改名为“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其余团体一律称“中国”或“中华民国”,如“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中国诗人联谊会”、“中国古典文学学会”、“中华民国笔会”、“中华民国比较文学学会”等。
国民党这一政策,直到蒋经国去世后仍然坚持不变。典型的是1987年2月15日成立的“国际笔会台湾总会”(简称“台湾笔会”),由于是逃避作家体制化,是有主体性和“台独”倾向的社团,因而未被核准登记,官方后来在“必曰台湾”的年代即第七届李乔会长任内才勉强将其核准,但仍不支持其加入“国际笔会”。
创办刊物以“台湾”命名,在两蒋时代同样遭到冷遇。吴浊流于1964年4月创办的《台湾文艺》杂志,由于没用《中华文艺》或《亚洲文艺》一类的刊名,曾几次被“警备总部”约谈,质问他不用“中国”而用“台湾”名称是何居心,并再三禁止他使用“台湾”二字。吴浊流年纪大,什么风浪都经历过,他顶撞官方说:“除非‘台湾省’改了名称,我就改杂志名称”。鉴于他威望高,一直以“汉节凛然”著称,且又抓不到他转向宣扬“台独”的把柄,当局无可奈何,只得让其出版,但仍紧盯不放,不时用各种借口向其提出警告。《台湾文艺》的另一姐妹刊物《文学台湾》,因1982年出版的第五集有一篇名为《隔绝》的小说中一段话有问题,被“调查局”强令删除。至于《笠》诗刊,绕了好几个弯将“笠”视为“台湾意识”的图腾,也被当局识破,难逃“台独同路人”的指责。
“台省文艺”是“中华文艺”的组成部分
和“一个中国”政策紧相联系,蒋氏父子认为只有“中国文学”,而无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文学”;只有“中华民国台湾省文学”,而无脱离母体、具有特殊含义的“台湾文学”。正因为如此,由官方文人尹雪曼主编的《中华民国文艺史》,只有“中华文艺”而无“台湾文艺”。谈到本地区文艺时,用的是“台省文艺”而非“台湾”的称谓。且全书着重的是外省作家的创作而非“台省”作家的作品。这固然体现了编著者对乡土文学的严重偏见,并为后来台湾文坛外省作家与省籍作家的矛盾加剧埋下了祸根,但该书认为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台省文艺”不应脱离中华文化这一母体的思想,并没有错。这一主张也影响到了大学中文系的学科建设。1990年代初,曾有日本学者要求到台湾大学进修“台湾文学”,官方的回答是“只有中国文学,无台湾文学”。这种回答过于笼统,且无视取材于台湾土地和人民的乡土文学或者本土文学的存在,诚然不对,但认为台湾本地的文学应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则是正确的。也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官方于1984年和1999年两次出版的作家辞典,均以《中华民国作家作品目录》命名而不使用《台湾作家作品目录》的书名。
是坚持国语写作还是用所谓“台(湾国)语”写作,这也牵涉到台湾地区文学走什么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蒋氏父子认为,语言寄寓着民族精神,并从台湾归属中国的关系出发,主张中国人应该讲“国语”,“国语”应成为官方语言。用汉语写作,用“国语写作”,才是中国文学的唯一出路。基于这种看法,台湾当局除在光复后初期允许中、日文并用外,在过渡期结束后的1946年,便雷厉风行推行国语本位政策,全面废止日文写作,禁止学校用日语授课,停止媒体的一切日文版,甚至连日语唱片也取缔,以树立“国语”的霸权地位。对那些习惯用日文或“台湾话文”的作家,当局强制他们学习“国语”。当有人认为台湾与大陆在互不相同的航道中发展,两岸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条件和生活方式,因而作家应用“台湾话文”写作时,蒋氏父子对这种企图颠覆国语统治地位的言论,毫不退让:语言学里,没有“台湾话”。认为所谓“台湾话文”,说穿了就是闽南话和客家话,这两种“话文”皆为中国大陆方言,而不是什么独立于汉语之外的“台语”。
鉴于1949年后移居台湾的人所使用的是各省不同的方言,如“国家”,有的人发音为“果家”,有人说“愧家”;有的人把“日本”说成“一本”,有的说成“二本”,个别的发音为“四本”,因而为了有利于沟通,当局大力推广“北京话”,除办有《国语日报》外,还倡导具有祖国意识的作家应用纯正的中文写作,刚性推行“国语”的语文政策。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
反对“台湾”高于“中国”论调
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日据时期,在政治上脱离中国,在文化上台湾人民又不愿意做“皇民”,这便产生了所谓“孤儿意识”,分离主义处于潜伏状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台湾没有解放,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战前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的状态,海外的反华势力和岛内一些戴着不同面具的分离主义者,便炮制出所谓台湾“托管”和“台湾地位未定”的谬论,企图“划峡而治”,让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蒋氏父子与中国共产党在意识形态上尖锐对立,但在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方面与中共不谋而合。面对海外的分裂势力,中国国民党表现出坚定的维护中国领土完整的立场。
“台独”思潮的产生,有政治上的分歧、台湾社会的特殊性、国民党对岛内人民实行高压统治等方面的复杂原因。不管什么原因,“台独”均损害国家尊严,使国民党的统治地位受到挑战和动摇,故蒋介石、蒋经国执政期间,对岛内的任何“台独”言论和行动,均采取严厉压制和打击的态度。对文学上的“台独”倾向,同样保持高度警惕,不让其寻找任何机会和借口出现。在1977年乡土文学大论战期间,“台独派”的“台湾文学论”已冒头,有部分乡土作家强调台湾农村与中国不同,并由此否认台湾农村是中国农村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国民党文艺政策的执行者和发言人陈纪滢,严正指出:“如果说,台湾是孤立的独特的,是与中国分裂的,那我们百分之百反对,那是‘台独’思想。”陈纪滢之所以这样敏感,是因为美国、日本反华势力在策动和支持“台独”,致使台湾文坛的分离主义倾向始终存在着,零星的事件时有发生。对此,国民党当局均决不姑息,严惩不贷,对那些顽固的“台独”分子,则重拳出击。
为了反对“台独”,台湾当局动用了法律武器,制定了“惩治叛乱条例”,以“涉嫌叛乱”或“涉嫌台独”、“破坏国体,窃据国土”以及“颠覆政府”等罪名,给“台独”分子和团体治罪,并以军法审判“台独”案件,早在1950年末,蒋介石下令大批抓捕“台独”分子,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1960年代当局镇压彭明敏为首的“台独”势力这一重大事件。曾担任台湾大学政治系主任的彭明敏,因宣传“台湾独立建国”和企图推翻蒋家王朝,被军事法庭判处8年徒刑。1987年10月,许曹德在台湾政治犯联谊总会成立大会提案将“台湾应该独立”列入章程,结果被判叛乱重刑。
文艺团体必须冠“中国”、“中华”之名
蒋氏父子坚持“一个中国”,在“人团法”中规定“人民团体的组织与活动,不得……主张分裂国土”,“有违法者,不予许可”。这是约束党外势力组织党团及其附属的文艺团体的法令,是专为“台独”团体及其活动治罪的。这表现在文艺团体的成立问题上,蒋氏父子认为民间团体的设立应有利于祖国的统一,而不应与“台独”思潮沾边,并对那些假“台湾”之名行宣扬“台湾文学不是中国文学”的思想保持高度的警觉。为此,“内政部”明文规定成立民间社团必须冠于“中国”或“中华民国”名称,而不许以“台湾”命名——如确实需要,也只能用“台湾省”而不许单独使用“台湾”二字,如1955年6月成立的“台湾省妇女写作协会”,便不用有可能引起误解的“台湾”而改用“台湾省”,该会于1969年则干脆改名为“中国妇女写作协会”。其余团体一律称“中国”或“中华民国”,如“中国文艺协会”、“中国青年写作协会”、“中国诗人联谊会”、“中国古典文学学会”、“中华民国笔会”、“中华民国比较文学学会”等。
国民党这一政策,直到蒋经国去世后仍然坚持不变。典型的是1987年2月15日成立的“国际笔会台湾总会”(简称“台湾笔会”),由于是逃避作家体制化,是有主体性和“台独”倾向的社团,因而未被核准登记,官方后来在“必曰台湾”的年代即第七届李乔会长任内才勉强将其核准,但仍不支持其加入“国际笔会”。
创办刊物以“台湾”命名,在两蒋时代同样遭到冷遇。吴浊流于1964年4月创办的《台湾文艺》杂志,由于没用《中华文艺》或《亚洲文艺》一类的刊名,曾几次被“警备总部”约谈,质问他不用“中国”而用“台湾”名称是何居心,并再三禁止他使用“台湾”二字。吴浊流年纪大,什么风浪都经历过,他顶撞官方说:“除非‘台湾省’改了名称,我就改杂志名称”。鉴于他威望高,一直以“汉节凛然”著称,且又抓不到他转向宣扬“台独”的把柄,当局无可奈何,只得让其出版,但仍紧盯不放,不时用各种借口向其提出警告。《台湾文艺》的另一姐妹刊物《文学台湾》,因1982年出版的第五集有一篇名为《隔绝》的小说中一段话有问题,被“调查局”强令删除。至于《笠》诗刊,绕了好几个弯将“笠”视为“台湾意识”的图腾,也被当局识破,难逃“台独同路人”的指责。
“台省文艺”是“中华文艺”的组成部分
和“一个中国”政策紧相联系,蒋氏父子认为只有“中国文学”,而无独立于中国之外的“台湾文学”;只有“中华民国台湾省文学”,而无脱离母体、具有特殊含义的“台湾文学”。正因为如此,由官方文人尹雪曼主编的《中华民国文艺史》,只有“中华文艺”而无“台湾文艺”。谈到本地区文艺时,用的是“台省文艺”而非“台湾”的称谓。且全书着重的是外省作家的创作而非“台省”作家的作品。这固然体现了编著者对乡土文学的严重偏见,并为后来台湾文坛外省作家与省籍作家的矛盾加剧埋下了祸根,但该书认为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台省文艺”不应脱离中华文化这一母体的思想,并没有错。这一主张也影响到了大学中文系的学科建设。1990年代初,曾有日本学者要求到台湾大学进修“台湾文学”,官方的回答是“只有中国文学,无台湾文学”。这种回答过于笼统,且无视取材于台湾土地和人民的乡土文学或者本土文学的存在,诚然不对,但认为台湾本地的文学应为中国文学的一部分,则是正确的。也正是基于这种观点,官方于1984年和1999年两次出版的作家辞典,均以《中华民国作家作品目录》命名而不使用《台湾作家作品目录》的书名。
是坚持国语写作还是用所谓“台(湾国)语”写作,这也牵涉到台湾地区文学走什么道路的大是大非问题。蒋氏父子认为,语言寄寓着民族精神,并从台湾归属中国的关系出发,主张中国人应该讲“国语”,“国语”应成为官方语言。用汉语写作,用“国语写作”,才是中国文学的唯一出路。基于这种看法,台湾当局除在光复后初期允许中、日文并用外,在过渡期结束后的1946年,便雷厉风行推行国语本位政策,全面废止日文写作,禁止学校用日语授课,停止媒体的一切日文版,甚至连日语唱片也取缔,以树立“国语”的霸权地位。对那些习惯用日文或“台湾话文”的作家,当局强制他们学习“国语”。当有人认为台湾与大陆在互不相同的航道中发展,两岸存在着不同的社会条件和生活方式,因而作家应用“台湾话文”写作时,蒋氏父子对这种企图颠覆国语统治地位的言论,毫不退让:语言学里,没有“台湾话”。认为所谓“台湾话文”,说穿了就是闽南话和客家话,这两种“话文”皆为中国大陆方言,而不是什么独立于汉语之外的“台语”。
鉴于1949年后移居台湾的人所使用的是各省不同的方言,如“国家”,有的人发音为“果家”,有人说“愧家”;有的人把“日本”说成“一本”,有的说成“二本”,个别的发音为“四本”,因而为了有利于沟通,当局大力推广“北京话”,除办有《国语日报》外,还倡导具有祖国意识的作家应用纯正的中文写作,刚性推行“国语”的语文政策。
(摘编自《中华读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