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提出了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模式及其优势,探讨了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导师团队运作机制,设计了相应的导师团队评价激励机制,这有利于实现导师团队的高效动态管理。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团队 评价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缪燕平(1971- ),女,四川简阳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肖天贵(1962- ),男,四川巴中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何建新(1966- ),男,安徽合肥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四川成都 610041)
[课题项目]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导师团队下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探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G200901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032-03
近几年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扩招所带来的研究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的方面需求则更为直接、迫切,于是,国内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的单导师模式就越发凸显了其局限性。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规律表明,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团队模式将是今后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流趋势。
一、国内外发展模式及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两大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是以德国的大学及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二是以美国的大学为代表。
德国的大学大都采用研究所制,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培养是分隔进行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一般采用的是讲座制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由于酷似中世纪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德国的这种研究生教育模式也被称为“学徒式”。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中的师生关系是在科学研究活动和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一对一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学生导师,公开授课列为次要。研究生也以与导师研习为主要工作,课堂学习不作要求。研究生在开学期间每周必须去导师那里至少一次,进行双向互动、交谈性质的个人辅导授课。交互讨论式教学是这种导师制的精髓和特点,也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培养人才上取得显著成效的保证。
美国打破了德国式的讲座制度和严格的师傅带徒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学科制度和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这种模式注重班级教学和集体培养,即教师可能同时主导或参与教授同一学科乃至相近学科的多名研究生。在数量上,如果德国的研究所制可以称为精英型培养模式的话,美国的研究生院就可以称为大批量式培养模式。
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发展快,经过几年的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急速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规模。我国一直较为侧重单导师制,但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多年的扩招使得现在很多学校导师与研究生之比已达到1∶15,甚至更高,当导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教学课时量和自己的科研任务上时,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些出国考察、学习时间较长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在这段时间基本就属于放任自流;第二,现在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第三,目前研究生教育往往实施的是填鸭式的导师单向灌输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培养严重不足;第四,导师队伍缺少量化的考评、激励机制,教好教坏差别不大。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导师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构建多导师尤其是导师团队模式将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德国式的精英型培养模式并不太适合我国研究生人数快速膨胀的现状,美国模式应作为我国研究生改革的主要借鉴对象,但考虑到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工作习惯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借鉴一定要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平稳开展。
二、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模式
导师团队的基本模式是由一个校内主导师,一个校外副导师,一或多个助理导师采用一定的协同机制组建,其中包含确立导师团队成员责权利划分机制、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和导师团队遴选机制等。
首先,只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才可以成为主导师,他将总体负责,主持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计划的实施与监管以及论文答辩等。校外副导师主要由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科技民营公司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他们往往具有成为研究生副导师的主观愿望,因为这些校外单位往往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充足的科研经费,但却较难招到学生,而研究生在其单位所做的科学研发,对人事制度较为呆板的科研所具有成本低、质量好、管理方便等诸多优势,同时,他们的考评往往又与研究生导师的经历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对成为高校研究生副(主)导师持强烈的欢迎态度,这是导师团队能够构建的基础之一。另外,他们长期从事具体的技术、管理或市场问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侧重科研实践指导,教给学生新的理念和方法,能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创新的实践平台。助理导师须由具有硕士学位或以上、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担任,一般情况下主导师实验室或课题中的青年教师具有相对的优先权,且主导师具有提名权,这样组成自然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较为节约资源。助理导师配合主副导师针对研究生的科研教学指导,积极参与组织导师团队与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研究生的生活和思想情况;此外,要严格规定今后的主导师必须有成为助理导师的教学经历。
同时,建立校内主导师、校外副导师和助理导师的信息库,尤其是校外导师库,应收集整理专业相关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信息,把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学术背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或有一技之长的学术专家记录在案,建立校外导师信息库,并据此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校外导师。这个信息库应是动态的,校内外所有导师的相关信息都将随着实际情况而变动,其中包括对所有导师的动态评价,定期对导师进行遴选,另外,应不断补充加入新的候补导师人选。
在导师团队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科研环境,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组建模式:1校内主导师+1校内副导师+1助理导师;1校外主导师+1校内副导师+1助理导师;1校内主导师+N副导师(含1校外导师)+1或N助理导师;1校外主导师+N副导师(含1校内导师)+1或N助理导师;等等。
以1校内主导师+N副导师(含1校外导师)+1或N助理导师模式为例,该模式包含多个副导师,除了一个或多个校外导师,还可以联合本校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教师,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或依据交叉学科的设立,或依托复合型科研项目的研究,组织多学科的导师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合作指导。同时,还可以联合不同学校之间的相关专业导师,实现两个或多个学校之间强势专业研究方向之间的强强联合,形成各方面高水平专家合作,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这种导师团队模式相对复杂,关键在于主导师所能带动、联系的相关能量。这种模式往往是通过某些涉及面广的大型科研项目为平台,在不同科研单位及高校之间实现分工协作,从而实现高级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三、研究生导师团队的优势
1.导师团队制度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增强其科研创新能力。导师团队可充分发挥各位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克服单导师制所存在的导师知识的局限性,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具备宽广学术视野、深厚科研功底的学生;同时,在主导师出差、出国等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研究生科研、教学培养的连续性。
2.导师团队中的校外副导师可侧重提供基于社会现实的科研实践平台。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研究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为学生提前开启进入社会的大门,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校内导师要注重与校外副导师的合作。合作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中基于社会实践的典型案例和丰富的教学素材,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增强实务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外,这种协同合作有助于校内导师在科研方向、科研项目等方面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源,有助于提高学校导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4.年轻助理导师参加导师团队。一方面,通过与校内外主副导师的合作,能尽快补充知识、增长经验,加快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提前介入研究生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培养,能锻炼其作为未来主导师的各种素质,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有助于形成相关学科的合理的导师梯队。
四、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两大关键要素
研究生导师团队具有单导师所未有的诸多优势,但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研究生教育中的向上推动力,则需导师团队把握住以下两大关键点,在创新规范中实现高效的管理。
1.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导师团队培养模式。要改变填鸭式的导师单向灌输培养模式,建立课堂主动性学习、每周定期交互讨论、校内外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均衡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首务,以社会需求为主导。
首先,要坚决杜绝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研究生不是本科生,他们是具有一定学科基础和研究技能的研究人员,这是研究生教育的独特培养背景。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导师团队应改进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应以研究生为主体,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研究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更多地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方式。在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可适当减少理论课授课学时,加强理论课自学辅导,在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更注重前沿性和研究性。同时,邀请导师团队中具有实践基础的校外导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科研课题解剖、实践案例分析等,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兴趣。
其次,引入德国大学“学徒式”和牛津、剑桥“喷烟式”教育的精髓,积极开展每周一到两次的师生交互式讨论,其中校外导师每学期应至少参与一到两次。可以由导师提出讨论课题,也可由研究生先提出前沿性项目的思考,然后通过多名研究生的主讲和导师团队的交互式探讨,可以训练研究生的论辩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种交互式交流看似轻松,实际上对研究生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需要研究生参阅大量资料独立完成,在准备每周论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独立地搜集资料,并进行连贯地表述,同时在与导师团队交流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在导师的质疑面前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再次,积极搭建研究生参与科研社会实践的校内外平台。校内研究生可参加导师的课题小组,进行课题申报、研发、试验等一系列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实践平台的优势,尽量为研究生的参与提供机会,让研究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了解科研项目进行的程序步骤,在实际研究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激发创新的灵感,查找不足,积累知识。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使研究生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导师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目前大多数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都建立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但导师遴选制度主要是考核导师资格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和业绩,而当其一旦成为导师,却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和竞争机制来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中对研究生导师缺少应有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长期以来形成导师资格终身制,这对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造成极大阻碍。如何通过高效、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来激发导师对研究生教育的责任感,保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活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导师团队模式尤为重要,因为导师团队涉及三类不同的导师,若管理不好,出现的问题可能还要大于单导师制,所以,研究、设计导师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国内目前某些学校所进行导师考核主要局限于导师本人能力、业绩的考核模式不同,本文对其考核评估还原了研究生导师的真正功能和任务,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而这三方面的评价权重有所不同。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投入(定期交互讨论等)和业绩(研究生发表文章、科研成果、论文等)。根据主副、助理导师性质的不同,分别对这三类导师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每种评价标准都包含两个评价指标:工作量考核和成果考核,其中工作量考核指标主要指每位导师每学期指导研究生和与研究生交流的时间,包括每周定期交互讨论坚持力度等,成果考核指标则包括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和相关获奖情况等,以及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等。第二,研究生针对多方面考核项目对导师的匿名打分: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导师评价量表,从诸多方面对主导师、副导师和助理导师(包括评价环境不同的校内校外导师)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将研究生的评价意见作为考察导师团队工作状况的重要依据。第三,导师自身的学术业绩和科研项目。根据主副、助理导师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但考核重点在于主、副导师。导师自身所具有的较高学术水平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导师学术业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学术水平的体现,这主要包括项目获奖、技术转让、学术论文、专利、教材、专著等。科研项目是导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研究生可参与科研时间的平台,包括横向或纵向课题,以及课题的不同级别(国家级、部级、省级等)都对应不同的评价参数。另外,导师科研经费额度则是考评量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这三大方面还将包含很多具体的考核指标,而且每个指标的权重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以期形成一套尽可能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相应的激励机制则是以导师团队评价机制为基础,实现以量化考评为主导,非量化绩效为参考,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对优秀导师应进行奖励和表彰,对不合格的导师实施重新考察聘任或淘汰机制,使导师都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从而实现研究生导师的动态管理。
五、小结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级教育层次,不仅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成为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研究生导师则是研究生教育的主导因素,所以,通过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有机构建来提升导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用导师团队代替单导师的个人指导,用“多对一”的形式,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构建以研究生培养为主导的导师团队评价机制,培养一大批为研究生培养尽心、尽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为其就业、深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谢作栩,王蔚虹.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对博士质量要素的认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5).
[4]赵红亚,马志强.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相互借鉴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付晶坟.牛津大学导师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6(7).
[关键词]研究生导师团队 评价激励机制
[作者简介]缪燕平(1971- ),女,四川简阳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肖天贵(1962- ),男,四川巴中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何建新(1966- ),男,安徽合肥人,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院长,教授,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四川成都 610041)
[课题项目]本文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09年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导师团队下的研究生培养与管理探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YJG200901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0)20-0032-03
近几年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扩招所带来的研究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使得高校对研究生导师质量和数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同时,社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的方面需求则更为直接、迫切,于是,国内仍然处于主导地位的单导师模式就越发凸显了其局限性。国内外发展趋势及研究生教育的客观规律表明,构建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导师团队模式将是今后高校研究生培养的一个主流趋势。
一、国内外发展模式及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最著名的两大研究生培养体系,一是以德国的大学及英国的牛津、剑桥大学为代表,二是以美国的大学为代表。
德国的大学大都采用研究所制,研究生、本科生教育培养是分隔进行的,教学科研基层单位一般采用的是讲座制的研究生教育模式,由于酷似中世纪行会中师傅带徒弟的教育模式,德国的这种研究生教育模式也被称为“学徒式”。学徒式研究生教育模式中的师生关系是在科学研究活动和完成学位论文过程中一对一的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大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担任学生导师,公开授课列为次要。研究生也以与导师研习为主要工作,课堂学习不作要求。研究生在开学期间每周必须去导师那里至少一次,进行双向互动、交谈性质的个人辅导授课。交互讨论式教学是这种导师制的精髓和特点,也是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在培养人才上取得显著成效的保证。
美国打破了德国式的讲座制度和严格的师傅带徒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行学科制度和导师与指导小组相结合指导研究生的制度。这种模式注重班级教学和集体培养,即教师可能同时主导或参与教授同一学科乃至相近学科的多名研究生。在数量上,如果德国的研究所制可以称为精英型培养模式的话,美国的研究生院就可以称为大批量式培养模式。
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晚、发展快,经过几年的扩招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急速进入到大众教育阶段,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大众化教育的规模。我国一直较为侧重单导师制,但其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多年的扩招使得现在很多学校导师与研究生之比已达到1∶15,甚至更高,当导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教学课时量和自己的科研任务上时,对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那些出国考察、学习时间较长的导师指导的研究生在这段时间基本就属于放任自流;第二,现在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往往重理论轻实践,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第三,目前研究生教育往往实施的是填鸭式的导师单向灌输培养模式,创新能力培养严重不足;第四,导师队伍缺少量化的考评、激励机制,教好教坏差别不大。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单导师模式的局限性日益凸显,构建多导师尤其是导师团队模式将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德国式的精英型培养模式并不太适合我国研究生人数快速膨胀的现状,美国模式应作为我国研究生改革的主要借鉴对象,但考虑到中美两国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工作习惯等多方面的巨大差异,借鉴一定要在适应中国国情的前提下平稳开展。
二、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构建模式
导师团队的基本模式是由一个校内主导师,一个校外副导师,一或多个助理导师采用一定的协同机制组建,其中包含确立导师团队成员责权利划分机制、导师团队的交流机制和导师团队遴选机制等。
首先,只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才可以成为主导师,他将总体负责,主持研究生招生工作、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订、培养计划的实施与监管以及论文答辩等。校外副导师主要由科研院所、国有大中型企业、高科技民营公司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担任,他们往往具有成为研究生副导师的主观愿望,因为这些校外单位往往拥有大量的科研项目、充足的科研经费,但却较难招到学生,而研究生在其单位所做的科学研发,对人事制度较为呆板的科研所具有成本低、质量好、管理方便等诸多优势,同时,他们的考评往往又与研究生导师的经历密切相关,所以,他们对成为高校研究生副(主)导师持强烈的欢迎态度,这是导师团队能够构建的基础之一。另外,他们长期从事具体的技术、管理或市场问题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能侧重科研实践指导,教给学生新的理念和方法,能为研究生提供科研创新的实践平台。助理导师须由具有硕士学位或以上、中级职称的青年教师担任,一般情况下主导师实验室或课题中的青年教师具有相对的优先权,且主导师具有提名权,这样组成自然的研究生导师团队较为节约资源。助理导师配合主副导师针对研究生的科研教学指导,积极参与组织导师团队与研究生的学术交流活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研究生的生活和思想情况;此外,要严格规定今后的主导师必须有成为助理导师的教学经历。
同时,建立校内主导师、校外副导师和助理导师的信息库,尤其是校外导师库,应收集整理专业相关单位或管理部门的信息,把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学术背景、实践创新能力强的企业家或有一技之长的学术专家记录在案,建立校外导师信息库,并据此根据研究生培养的实际需要配备相应的校外导师。这个信息库应是动态的,校内外所有导师的相关信息都将随着实际情况而变动,其中包括对所有导师的动态评价,定期对导师进行遴选,另外,应不断补充加入新的候补导师人选。
在导师团队基本模式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人力资源、科研环境,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的组建模式:1校内主导师+1校内副导师+1助理导师;1校外主导师+1校内副导师+1助理导师;1校内主导师+N副导师(含1校外导师)+1或N助理导师;1校外主导师+N副导师(含1校内导师)+1或N助理导师;等等。
以1校内主导师+N副导师(含1校外导师)+1或N助理导师模式为例,该模式包含多个副导师,除了一个或多个校外导师,还可以联合本校相关专业的高级职称教师,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或依据交叉学科的设立,或依托复合型科研项目的研究,组织多学科的导师对不同专业的研究生进行跨学科合作指导。同时,还可以联合不同学校之间的相关专业导师,实现两个或多个学校之间强势专业研究方向之间的强强联合,形成各方面高水平专家合作,对研究生进行指导。这种导师团队模式相对复杂,关键在于主导师所能带动、联系的相关能量。这种模式往往是通过某些涉及面广的大型科研项目为平台,在不同科研单位及高校之间实现分工协作,从而实现高级复合型研究生人才的培养。
三、研究生导师团队的优势
1.导师团队制度有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增强其科研创新能力。导师团队可充分发挥各位指导教师的专业优势,克服单导师制所存在的导师知识的局限性,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具备宽广学术视野、深厚科研功底的学生;同时,在主导师出差、出国等情况下,也可以保证研究生科研、教学培养的连续性。
2.导师团队中的校外副导师可侧重提供基于社会现实的科研实践平台。这样可以进一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其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缩短研究生与社会之间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普遍存在的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矛盾,为学生提前开启进入社会的大门,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校内导师要注重与校外副导师的合作。合作可以获得研究生教育中基于社会实践的典型案例和丰富的教学素材,弥补实践经验的不足,增强实务能力,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另外,这种协同合作有助于校内导师在科研方向、科研项目等方面获得更为全面的信息资源,有助于提高学校导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4.年轻助理导师参加导师团队。一方面,通过与校内外主副导师的合作,能尽快补充知识、增长经验,加快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另一方面,通过提前介入研究生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等方面的培养,能锻炼其作为未来主导师的各种素质,加速年轻教师的成长,有助于形成相关学科的合理的导师梯队。
四、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两大关键要素
研究生导师团队具有单导师所未有的诸多优势,但如何将这些优势转化为研究生教育中的向上推动力,则需导师团队把握住以下两大关键点,在创新规范中实现高效的管理。
1.基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导师团队培养模式。要改变填鸭式的导师单向灌输培养模式,建立课堂主动性学习、每周定期交互讨论、校内外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均衡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首务,以社会需求为主导。
首先,要坚决杜绝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研究生不是本科生,他们是具有一定学科基础和研究技能的研究人员,这是研究生教育的独特培养背景。针对研究生的特点,导师团队应改进教学方式、内容和手段,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教学体系。通过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实践,培养其创新意识。在教学方式上,应以研究生为主体,注重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研究讨论相结合,课堂教学更多地采取讨论式、启发式、互动式方式。在课程设置和内容方面,可适当减少理论课授课学时,加强理论课自学辅导,在强调基础性和系统性的同时,更注重前沿性和研究性。同时,邀请导师团队中具有实践基础的校外导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些科研课题解剖、实践案例分析等,丰富研究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兴趣。
其次,引入德国大学“学徒式”和牛津、剑桥“喷烟式”教育的精髓,积极开展每周一到两次的师生交互式讨论,其中校外导师每学期应至少参与一到两次。可以由导师提出讨论课题,也可由研究生先提出前沿性项目的思考,然后通过多名研究生的主讲和导师团队的交互式探讨,可以训练研究生的论辩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种交互式交流看似轻松,实际上对研究生本身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需要研究生参阅大量资料独立完成,在准备每周论文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独立地搜集资料,并进行连贯地表述,同时在与导师团队交流教学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在导师的质疑面前捍卫自己的观点和立场。所有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再次,积极搭建研究生参与科研社会实践的校内外平台。校内研究生可参加导师的课题小组,进行课题申报、研发、试验等一系列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充分发挥校外导师实践平台的优势,尽量为研究生的参与提供机会,让研究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了解科研项目进行的程序步骤,在实际研究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理论,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激发创新的灵感,查找不足,积累知识。在科研项目研究过程中,使研究生不断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导师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目前大多数研究生学位授权单位都建立了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但导师遴选制度主要是考核导师资格申请者的学术水平和业绩,而当其一旦成为导师,却缺乏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和竞争机制来规范导师的指导行为。由于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中对研究生导师缺少应有的监督和激励机制,长期以来形成导师资格终身制,这对确保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造成极大阻碍。如何通过高效、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来激发导师对研究生教育的责任感,保持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活力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对导师团队模式尤为重要,因为导师团队涉及三类不同的导师,若管理不好,出现的问题可能还要大于单导师制,所以,研究、设计导师团队的评价激励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国内目前某些学校所进行导师考核主要局限于导师本人能力、业绩的考核模式不同,本文对其考核评估还原了研究生导师的真正功能和任务,主要从三方面来进行,而这三方面的评价权重有所不同。第一,导师指导研究生的投入(定期交互讨论等)和业绩(研究生发表文章、科研成果、论文等)。根据主副、助理导师性质的不同,分别对这三类导师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每种评价标准都包含两个评价指标:工作量考核和成果考核,其中工作量考核指标主要指每位导师每学期指导研究生和与研究生交流的时间,包括每周定期交互讨论坚持力度等,成果考核指标则包括研究生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和相关获奖情况等,以及研究生的科研成果等。第二,研究生针对多方面考核项目对导师的匿名打分:通过设计三种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导师评价量表,从诸多方面对主导师、副导师和助理导师(包括评价环境不同的校内校外导师)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估,将研究生的评价意见作为考察导师团队工作状况的重要依据。第三,导师自身的学术业绩和科研项目。根据主副、助理导师实施不同的评价标准,但考核重点在于主、副导师。导师自身所具有的较高学术水平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的前提,导师学术业绩在一定程度上是其学术水平的体现,这主要包括项目获奖、技术转让、学术论文、专利、教材、专著等。科研项目是导师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也是研究生可参与科研时间的平台,包括横向或纵向课题,以及课题的不同级别(国家级、部级、省级等)都对应不同的评价参数。另外,导师科研经费额度则是考评量化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这三大方面还将包含很多具体的考核指标,而且每个指标的权重在不同阶段各有不同,以期形成一套尽可能客观合理的评价机制。相应的激励机制则是以导师团队评价机制为基础,实现以量化考评为主导,非量化绩效为参考,正面激励与负面激励相统一的激励机制。对优秀导师应进行奖励和表彰,对不合格的导师实施重新考察聘任或淘汰机制,使导师都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和危机感,从而实现研究生导师的动态管理。
五、小结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高级教育层次,不仅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而且成为衡量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研究生导师则是研究生教育的主导因素,所以,通过研究生导师团队的有机构建来提升导师对研究生教育、培养的质量、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导师团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用导师团队代替单导师的个人指导,用“多对一”的形式,集思广益,优势互补,构建以研究生培养为主导的导师团队评价机制,培养一大批为研究生培养尽心、尽力的研究生导师队伍,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为其就业、深造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创造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报告1978-2003[R].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杨颉,陈学飞.研究生教育质量:内涵与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3]谢作栩,王蔚虹.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对博士质量要素的认识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8(5).
[4]赵红亚,马志强.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的相互借鉴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6(3).
[5]付晶坟.牛津大学导师制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J].医学教育探索,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