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机械美学及其对设计艺术学的启示

来源 :教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t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石油机械美学和设计艺术学的提出和发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计艺术学可以借鉴石油机械美学的研究成果,而石油机械美学对在教育背景下兴起的设计艺术学形成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石油机械美学;设计艺术学;启示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2012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2522011
  一、石油机械美学
  1、石油机械美学概念的提出
  石油机械美学在国内外的研究领域中迄今还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但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英国Archigram学派提出了机械美学与结构美学思想。较之现代主义第一代机械美学往往偏重的强调逻辑性、流程、机械设备、技术与结构,晚期现代主义第二代机械美学则更注重形式的运动性(流动性),强调超感官的理念,比起第一代机械美学更轻巧、更灵活,风格倾向于外骨架效果。这些看似离人们遥远的理论美学知识却预见着现代设计美学的某种发展方向。
  2、与石油机械美学相关的研究成果
  石油机械美学作为机械美学的一部分,无处不在,在宽泛意义上机械美学与机械产品造型艺术方面的成果却很多,比如《王国维的古雅说与康德的机械艺术论———兼论古雅说的美学价值及其意义》、邹十践的《浅谈工程机械美学设计》、王有江《机械产品造型及外观评价体系研究》、孔庆悌《石油机械艺术造型初探》等。
  3、当下石油机械美学与设计艺术学的研究的现状
  在石油机械美学与设计艺术学的研究上,目前只是以专著的一部分和论文的形式出现,无论在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还是在研究范围中都缺乏完整性。如俞志豪编著的《机械产品造型设计》、《机械设计手册(单行本造型设计和人机工程)》、阮宝湘编著的《造型设计机械基础》等,这些研究成果主要从机械设计、机械零件基础、常用机构、机械传动基础与产品结构的角度去论述,忽视了艺术设计学的理论与方法,只重视单一学科的研究,学科研究方法、内容等都缺乏完整性,从而没有形成石油机械美学对设计艺术学的影响研究系统性的研究成果。
  二、设计艺术学
  1、设计艺术学概念的提出
  设计艺术学是中国大陆学科门类名称。此学科于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列为“艺术学”一级学科门类下的二级学科。该名称对应于英文的“Design”,在大陆艺术学界常常被简称为“设计”或“艺术设计”。
  2、设计艺术学研究的范围及其特殊性
  作为一种艺术和设计的逻辑,既在艺术的创造中,更是在设计的广泛领域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但“设计艺术学”包含的主要门类是平面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产品设计、景观设计、陶瓷设计等等,而通常不包括“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
  设计艺术学是近代一門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内容和服务对象有别于传统的艺术门类。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其审美标准也随着这诸多因素的变化而改变。设计艺术贵在创造活动与实践。它是应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设计、塑造设计的形象,并将其最后统一在设计的功能、结构、工艺、宜人性、视觉传达、市场关系等而取得人—设计—环境和谐的一项创造性设计。
  三、石油机械美学及其对设计艺术学的启示
  1、积极借鉴石油机械美学的研究成果
  虽然说对石油机械美学的研究在当下没有明确提出并形成理论体系,但是石油机械美学在理论化、技术上毕竟有不少的积淀。因此,设计艺术学在当下的研究中应该汲取石油机械美学的研究成就,批判地吸收石油机械美学的精华,去研究设计艺术学。
  2、设计艺术学研究对象的应该是科学性、实用性、审美性三方面的统一
  石油机械设备的整体造型是在石油机械美学的指导下按照科学的组合方式结合而成的。设备各个部分的功能作用、结构方式、构形繁简及所处的地位各不相同, 其造型, 必须服从力学原理;色彩、形体具有趋时性, 能反映了人们对工业产品的审美心理需要;人机环境的分析,包含着人与物、环境的和谐美。使工效达到最佳状态。
  石油机械美在衡量石油机械的质量时, 不仅看它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规格、功能, 而且还要看产品的造型结构, 是否依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 具有神奇的翰力和审美价值。产品应该是科学性、实用性、审美性三方面的统一。
  3、设计注重创造产品的双重价值
  在设计艺术学指导下设计过程必须创造产品的双重价值, 即实用功能与审美作用。这就使过去纯技术性设计进一步发展到产品技术美学性设计;设计艺术学解决的是现代工业生产领域中有关美学的问题, 通过技术手段, 按照美的规律制造产品;它的产生反映了人类自觉地、更广泛地在生产实践中发挥审美创造的智慧和才能。
  结语
  石油机械美学对设计艺术学的影响研究已成为适应当今美学发展和设计的必然趋势,应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结合石油机械美学,必定能完成技术功能和经济性都尽可能完善的设计,而且还能应用机械美学原则,使其符合时代美的要求,以满足人们对设计的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和审美情趣的需求。从长远观点看,重视和发展石油机械美学对设计艺术学将是设计史上的一大变革,是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不可短缺的一步。
其他文献
21世纪是高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计算机信息网络高速发展,使“懂电脑操作”成为衡量新世纪人才的特征之一,《信息技术》更是成为初等教育新兴、必修的热门学科。我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信息技术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我校的两个实验班进行了双语教学的探索和实验,下面是我对在信息技术中实施双语教学的一些想法和体会。  一、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
期刊
摘要:现代人们生活中已经离不开电子技术,因此人类活动的空间到处都是电磁波,如果电子设备受到电磁波干扰则会对其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从而为人类生活造成诸多不便。因此对电磁干扰的抑制措施的研究应用十分重要。本文对电磁干扰的来源、电磁干扰的抑制原理及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电子设备;电磁;干扰;抑制  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性受各种形式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实际工作中要在分析、排查电磁干扰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我国的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教育当中是当前推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小学教师都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教育;优化;教学  在现阶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文化领域、社会领域以及經济领域等诸多领域都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对教育领域也提出
期刊
摘要:随着拓展训练的不断发展,很多高校已经开展了拓展训练课程。目前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主要是理论研究。本文主要通过随机抽取400名学生,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学生进行拓展训练,对照组学生则进行其他的体育课程训练。干预前后,分别用罗森伯格自信心量表对两组进行心理测验,统计得分并分析比较两组学生的得分情况。结果表明,干预后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关键词:拓展训练;大学生;自信心;罗
期刊
通过初中地理学习,学生能够对自然环境、世界人口以及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可持续发展是随着近年来人类生存环境的逐渐恶化提出的一个重要理念,旨在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环境观、人口观与资源观。通过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思想渗透,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意识的重要途径。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的生存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危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人口问题与资源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人们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必须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逐步推行,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课改要求的重点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采取体验式教学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培养浓厚的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充分提高学生对事物认知的主动性,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体验式;学习兴趣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也是新课改对当前小学语文提出的新的要求,
期刊
摘要:家庭和学校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两个重要的环境,教师和学生家长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特别是问题学生教育的缺失,教师如何处理好与问题学生家长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立一种地位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教师与问题学生家长关系十分重要。  关键词:教师和家长;问题学生;关系处理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对象,影响着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态度、情感性格
期刊
摘要:对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物理是一门让人头疼的课程。我根据我自己学习物理的经历,谈谈我对增强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学习成绩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物理;兴趣;学习方法  对大部分高中学生而言,物理是一门让人头疼的课程。初三时我也对物理很头疼,后来听老师讲,我自己也查阅了很多材料,才知道物理学是一项激动人心的智力探险活动,扩展着我们关于大自然知识的疆界,发展着未来技术进步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对
期刊
摘要:数学的美不仅在内涵上存在着对立统一美、数形结合美、纯净美、灵性美、和谐美,在表现形式上存在着严谨美、对称美、简洁美,而且它本身也存在着趣味美、形象美、奇异美。数学美是包罗万象的美。在数学学习中若能有意识感受数学之美,必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数学学习;感受;美  美:象形字,象征人佩戴羊角,牛角,古人认为这很美,并非羊大才肥美。  怀特海曾经说过: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爱因斯坦说:“
期刊
摘要:21世纪的教育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重视对学生品格、志向、情感、个性等心理素质的全面疏导,使其具有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创新能力、开展人际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大背景下产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既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又具有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等优势,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为健全学生人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