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博物馆,我经常看到有些家长让孩子自由看,或者把他们丢在讲解员身后的队伍里,自己要么去参观其他的,要么索性坐在外面休息。
你相信吗?以我在博物馆工作、讲解11年的经验,我敢断言:这类孩子,很难真正爱上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陈列的东西,大多相对静态,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大人都可能觉得乏味,难以坚持看下去,更何况孩子——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明白展品所包含的故事,不了解它们跟我们的关联,好奇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答,兴趣必然大打折扣。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绝不是把孩子带到那里就行;参观也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在去之前,在参观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花的工夫其实很多。
参观前的功课
我见过有些家长,带孩子进入展厅后就直奔文物,却连这个展览的名字叫什么、主题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盲目的参观没有意义。其实从名字和主题,我们能够看到这个展览的线索和脉络,甚至能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去策展,展柜和展柜中的文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那是不是只要先看前言部分就够了呢?
当然不够!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功课,还应该往前,再往前。不仅在参观前就要对博物馆和展览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最好还能自己先去看一遍,看的时候还要随时琢磨:怎样引导才会吸引孩子。如果参观外地城市的博物馆,没办法先跑一趟,起码也该先通过网络查查资料,大概做到心中有数。
将展览进行拆分
很多博物馆爱好者有这样的感受:同一个展览,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每一个有趣的新发现,都足以让当次的参观记忆深刻。那对于孩子,以及对于对博物馆的了解比较“空白”的家长来说,要怎么做才能够有这种收获呢?
我的办法就是:将展览拆分,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角度去拆,拆得适合孩子的兴趣。
以国家博物馆三层的中国青铜艺术展举例:
第一次去,只带孩子认识青铜器:它是什么原料?什么颜色?为什么生锈后有些变深有些变浅?记得有一位很用心的爸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让孩子看到青铜是合金,他特意打印了几张照片,有红铜的,有锡的,有青铜的,每次我讲到一点,他就拿出一张来给孩子看。
第二次去,重点认识不同的器形:哪些是酒器?哪些是乐器?哪些是水器?等等。让孩子感受、想象青铜时代人们的生活。
第三次参观,可以试着找找上面的花纹:有的角长得像羊角,有的像牛角,有的像长颈鹿的角,让孩子尽可能去观察和发现。
还有很多小的主题,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设定;小主题的后面,还可以跟一些更小的问题,好为下一次的参观做好铺垫,激发他们再次走进博物馆的意愿。
拿着照片寻宝
设计互动的环节,是为了让孩子参与到参观过程中来。比如:家长可以把青铜展中某一个文物的局部放大,打印出来,当做“指引卡”,让孩子根据卡片提示找到那个文物。
我给小朋友讲解时,也经常使用这个办法。事实证明,不管拿到的是一条腿还是一片花纹的图片,他们对博物馆的热情都会大涨。
在生活里做好呼应
有个孩子正欣赏舞台上手拉手舞蹈的表演时,忽然和妈妈说:“真像国博那个舞蹈纹彩陶盆上的小人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孩子眼中、心中,历史、文化、艺术这些东西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只在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才能看到;只要参观时留了心、注了意,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本能地找到类似的体现,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知道这一点,家长就该有意识地配合、呼应。比如带孩子去参观了铜鉴缶,知道北京景山附近有冰窖,那么带着孩子路过景山的时候,就应该特意绕着去看一看,拍一拍照片。这样孩子才能把冷硬的历史跟现实联系起来,才会体会到博物馆的温度。
团队的形式最好
小伙伴之间的鼓励和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我喜欢去孩子比较多的场合讲解的原因。以我的经验,刚开始可能只是几个孩子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很快其他孩子受到感染,也都会变得踊跃;有些孩子回答不上来时,还会向我提要求:“朋朋哥哥,你等等,我再去看一下。”即便真有几个孩子自始至终不举手,但是听到了伙伴的回答,他们肯定也会去思考的。
所以,打算去博物馆之前,不妨在QQ或者微信上多吆喝几声,给孩子邀上几个同伴前往。
选择博物馆的3条建议
博物馆越来越多,仅北京登记注册的各类馆就有160多家。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呢?
从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的入手
这些场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一定的差别,为什么还是要先选择这些地方呢?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
我在世界艺术馆讲解西班牙画家的一个展览,面对着一颗红色的桃形心脏,大人们会猜想着画家的内心斗争,可我问一个孩子,她却这样回答:是一颗大大的草莓。虽然离题万里,但却是一个没有被条条框框束缚的答案。这,不正是我们期待孩子发展的方向吗?
从户外遗址类过渡到室内展厅
孩子们的天性就是要动起来。以前给一个年级的孩子讲解故宫,他们回到学校做的手抄报,很多是感谢我的话语,原因是“能让我们在故宫撒欢儿地跑”。
但是很多很多的博物馆,不能让孩子们轻松自由地奔跑。所以,年龄小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先选择户外遗址类的博物馆,先让他们动起来,等他们爱上以后,再慢慢选择其他不同类型的室内展厅。
适当选择历史类和综合类的
虽然孩子对这类博物馆的兴趣会淡些,但不能因此就完全排除在外。要选择这类博物馆,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功课比较多,要对展览进行加工,包括前面说的拆分法——比如参观“古代中国”陈列的两千多件文物,就可以第一个周末只看跟吃有关的东西,下一个周末再看交通工具类的。根据跟孩子的生活贴近的主题去拆分和了解,孩子容易被唤起兴致。
你相信吗?以我在博物馆工作、讲解11年的经验,我敢断言:这类孩子,很难真正爱上博物馆。因为博物馆陈列的东西,大多相对静态,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支撑,大人都可能觉得乏味,难以坚持看下去,更何况孩子——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如果不明白展品所包含的故事,不了解它们跟我们的关联,好奇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解答,兴趣必然大打折扣。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绝不是把孩子带到那里就行;参观也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在去之前,在参观的过程中,家长需要花的工夫其实很多。
参观前的功课
我见过有些家长,带孩子进入展厅后就直奔文物,却连这个展览的名字叫什么、主题是什么都不知道。
这种盲目的参观没有意义。其实从名字和主题,我们能够看到这个展览的线索和脉络,甚至能了解到为什么要这样去策展,展柜和展柜中的文物是怎样联系起来的。
那是不是只要先看前言部分就够了呢?
当然不够!爸爸妈妈们要做的功课,还应该往前,再往前。不仅在参观前就要对博物馆和展览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最好还能自己先去看一遍,看的时候还要随时琢磨:怎样引导才会吸引孩子。如果参观外地城市的博物馆,没办法先跑一趟,起码也该先通过网络查查资料,大概做到心中有数。
将展览进行拆分
很多博物馆爱好者有这样的感受:同一个展览,每次去都有不一样的收获;每一个有趣的新发现,都足以让当次的参观记忆深刻。那对于孩子,以及对于对博物馆的了解比较“空白”的家长来说,要怎么做才能够有这种收获呢?
我的办法就是:将展览拆分,从自己力所能及的角度去拆,拆得适合孩子的兴趣。
以国家博物馆三层的中国青铜艺术展举例:
第一次去,只带孩子认识青铜器:它是什么原料?什么颜色?为什么生锈后有些变深有些变浅?记得有一位很用心的爸爸,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为了让孩子看到青铜是合金,他特意打印了几张照片,有红铜的,有锡的,有青铜的,每次我讲到一点,他就拿出一张来给孩子看。
第二次去,重点认识不同的器形:哪些是酒器?哪些是乐器?哪些是水器?等等。让孩子感受、想象青铜时代人们的生活。
第三次参观,可以试着找找上面的花纹:有的角长得像羊角,有的像牛角,有的像长颈鹿的角,让孩子尽可能去观察和发现。
还有很多小的主题,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设定;小主题的后面,还可以跟一些更小的问题,好为下一次的参观做好铺垫,激发他们再次走进博物馆的意愿。
拿着照片寻宝
设计互动的环节,是为了让孩子参与到参观过程中来。比如:家长可以把青铜展中某一个文物的局部放大,打印出来,当做“指引卡”,让孩子根据卡片提示找到那个文物。
我给小朋友讲解时,也经常使用这个办法。事实证明,不管拿到的是一条腿还是一片花纹的图片,他们对博物馆的热情都会大涨。
在生活里做好呼应
有个孩子正欣赏舞台上手拉手舞蹈的表演时,忽然和妈妈说:“真像国博那个舞蹈纹彩陶盆上的小人儿。”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孩子眼中、心中,历史、文化、艺术这些东西并不总是高高在上,只在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才能看到;只要参观时留了心、注了意,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本能地找到类似的体现,关键是看我们有没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知道这一点,家长就该有意识地配合、呼应。比如带孩子去参观了铜鉴缶,知道北京景山附近有冰窖,那么带着孩子路过景山的时候,就应该特意绕着去看一看,拍一拍照片。这样孩子才能把冷硬的历史跟现实联系起来,才会体会到博物馆的温度。
团队的形式最好
小伙伴之间的鼓励和影响是巨大的。这也是我喜欢去孩子比较多的场合讲解的原因。以我的经验,刚开始可能只是几个孩子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但很快其他孩子受到感染,也都会变得踊跃;有些孩子回答不上来时,还会向我提要求:“朋朋哥哥,你等等,我再去看一下。”即便真有几个孩子自始至终不举手,但是听到了伙伴的回答,他们肯定也会去思考的。
所以,打算去博物馆之前,不妨在QQ或者微信上多吆喝几声,给孩子邀上几个同伴前往。
选择博物馆的3条建议
博物馆越来越多,仅北京登记注册的各类馆就有160多家。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博物馆呢?
从艺术类、科技类、自然类的入手
这些场馆与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有一定的差别,为什么还是要先选择这些地方呢?因为这些地方最容易激发孩子参与的热情。
我在世界艺术馆讲解西班牙画家的一个展览,面对着一颗红色的桃形心脏,大人们会猜想着画家的内心斗争,可我问一个孩子,她却这样回答:是一颗大大的草莓。虽然离题万里,但却是一个没有被条条框框束缚的答案。这,不正是我们期待孩子发展的方向吗?
从户外遗址类过渡到室内展厅
孩子们的天性就是要动起来。以前给一个年级的孩子讲解故宫,他们回到学校做的手抄报,很多是感谢我的话语,原因是“能让我们在故宫撒欢儿地跑”。
但是很多很多的博物馆,不能让孩子们轻松自由地奔跑。所以,年龄小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先选择户外遗址类的博物馆,先让他们动起来,等他们爱上以后,再慢慢选择其他不同类型的室内展厅。
适当选择历史类和综合类的
虽然孩子对这类博物馆的兴趣会淡些,但不能因此就完全排除在外。要选择这类博物馆,爸爸妈妈需要做的功课比较多,要对展览进行加工,包括前面说的拆分法——比如参观“古代中国”陈列的两千多件文物,就可以第一个周末只看跟吃有关的东西,下一个周末再看交通工具类的。根据跟孩子的生活贴近的主题去拆分和了解,孩子容易被唤起兴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