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已经被高校、学生和社会普遍接受。社会实践活动在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文章对当前大学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
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不断地改革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实践工作政策与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发展,不但推进了高校教学改革,也促进了大学生就业,给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改革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我们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逐渐产生了萌芽。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提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在全国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学校因势利导,从开展“学雷锋,送温暖”活动入手,引导学生把思想付诸实践,并逐步将这一活动由校园扩展到社会。这种由高校自发组织的实践活动很快引起了共青团组织的重视。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纪念“12·9”运动48周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得到各地和高校团组织、学生会的积极响应,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①由此确立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共中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改革与开展不断深入。社会实践活动已由原来的以寒暑假为主,发展到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内容由原来的以认知为主,拓展为调查研究、服务社会、实践教学、就业实践等内容;范围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形势日趋丰富多样,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惰性与畏难情绪是造成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主观能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率非常高,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着太多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父母对子女大包大揽式的关爱,极大地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学生不愿意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遇事畏难不前,害怕失败与磨炼,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亦是如此,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与挑战,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当前存在着这种心理的学生不在少数。
2.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协调不到位。当前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真正与市场需求接轨。甚至还有些高校还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这导致了高校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原则,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另外,当前社会实践活动多由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而实践教学则由教务处管理落实,就业实践则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部)负责,这期间还涉及其他行政和后勤等部门。②作为一项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的工作,目前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各部门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使得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管理、运行机制、实践指导等环节的衔接问题尤为突出。
3.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与创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高校更要在自身工作中查找根源。目前,高校普遍重视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等传统社会实践项目,但对于一些如就业实习、社会热点调查、科技开发、学习参观等新型实践形式重视不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够宽、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实践需要。很多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校制订的实践方案,未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创新型社会实践项目。因此,学校开展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也是造成社会实践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4.社会实践的相关保障机制尚不够健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普遍性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机制,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保障机制却尚未建立或未健全。一些高校因為人员、经费紧张等因素,没有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导致未能建立起数量稳定和质量较高的社会实习、实践基地,或者实践基地数量较少,难以有效开展规模较大、针对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与纠纷,如实践过程中的人身伤害、待遇报酬争议等。因学生社会实践不完全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劳动用工,相应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或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的话,学生很难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制不够合理。很多高校现行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仍然停留在以学生结束实践后提交的实践报告和接收实践单位出具的社会实践意见为主要依据上。学校一般会根据材料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集体,这种评价机制往往更多地重视了材料,却忽视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很难真正体现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水平。加之有些学生弄虚作假,实践时敷衍了事,材料却翔实齐备,从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公正的考核评价,影响了学生真正深入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很难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
1.转变学生观念,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广泛参与是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如何教育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促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推出校门,而是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与引导。例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先进典型,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今后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具有的重大意义。同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完善实践计划,用可行性方案来消除学生的惰性与畏难情绪,彻底解决学生走不出去和不愿走出去的问题。
2.统一思想,健全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首先应统一思想,把社会实践活动定位到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高度。要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校还必须不断加强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建立有院校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③学校除了为社会实践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外,还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主管部门还要各司其职,学生处、团委负责制订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确定指导教师,同时要充分考虑教学部门对各专业、各年级教学性实践的具体要求、就业部门对毕业生就业实践的具体意见等。真正使社会实践成为一项由学校主管领导统筹部署,学生处、团委、各院系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教务部门、就业部门协助指导,宣传、后勤等部门通力配合的一整套运行机制。
3.加强实践形式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主管部门应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并根据各相关行业需求,制订具体实践计划。根据专业不同,开展面向农村、社区、企业、事业行政部门等实践内容,如科技服务、社区服务、普法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宣传等。根据不同年级特点,采用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形式,低年级学生可侧重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区文化建设等形式;高年级学生则侧重科技服务、就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知识层次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实践形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优势,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基础上培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将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就业模式的改革创新,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行业和具体技术岗位的要求。
4.充分利用、合理开发资源,提供有力保障。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社区服务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数量和质量相对稳固的实践基地是有效组织实施社会实践的基本保证。在实践基地建设中,要坚持“合作共建,双方受益”的原则,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要注重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校内校外基地,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化、制度化、长效化。④通过社会实践基地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加深对企业情况的了解,从而实现成功就业。另外,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安全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规避风险和保障自身权益,必要时学校还要协调社会有关部门为学生提供法律保护,维护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5.与时俱进,改革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实践与创新是社会实践永恒不变的两个主题。因此,社会实践的评价标准应定位于实践与创新基础之上,评价时重点考查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效果等方面。高校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应制定更为全面、公正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做到量化与评比相结合。例如,由指导教师组织召开汇报交流会,学生公开进行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教训等,并由评审小组根据材料与汇报评定等级报主管部门审批。社会实践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不是由一份实践报告决定的,而应该用事实来说话。这样既能全方位展示实踐成果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总结能力,为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开拓了思路。学校对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除给予相应奖励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快速发展。
社会实践发展到今天,其作用与意义已被社会各方所广泛认可。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利用成熟的经验、周密的组织、广泛的参与、积极的社会影响,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育人与就业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社会实践实效性已经成为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注释]
①郭玉松,江虹,边和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回顾及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8):95.
②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5(3):44.
③蔡景华.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05(11):61.
④孟一的.构建社会实践机制,培养实践创新能力[J].成功(教育版),2007,(9):16.
我国高等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已有近30年的历史。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经过不断地改革与发展,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实践工作政策与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化发展,不但推进了高校教学改革,也促进了大学生就业,给国家、社会、高校和学生带来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为适应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改革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已经成为我们要重点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
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在我国改革开放大环境的影响下,高校社会实践活动逐渐产生了萌芽。1980年,清华大学学生提出“振兴中华,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的口号,在全国大学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学校因势利导,从开展“学雷锋,送温暖”活动入手,引导学生把思想付诸实践,并逐步将这一活动由校园扩展到社会。这种由高校自发组织的实践活动很快引起了共青团组织的重视。1983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纪念“12·9”运动48周年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周”的通知》,得到各地和高校团组织、学生会的积极响应,社会实践活动由此拉开了序幕。
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信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①由此确立了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进入21世纪后,在中共中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指引下,大学生实践活动的改革与开展不断深入。社会实践活动已由原来的以寒暑假为主,发展到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内容由原来的以认知为主,拓展为调查研究、服务社会、实践教学、就业实践等内容;范围涉及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形势日趋丰富多样,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部分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惰性与畏难情绪是造成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时主观能动性不强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率非常高,他们的成长过程中经历着太多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方式,父母对子女大包大揽式的关爱,极大地养成了学生的惰性。学生不愿意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遇事畏难不前,害怕失败与磨炼,表现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亦是如此,面对现实世界的复杂与挑战,他们往往会选择逃避。当前存在着这种心理的学生不在少数。
2.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与协调不到位。当前很多高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没有真正与市场需求接轨。甚至还有些高校还抱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想法,这导致了高校不能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才培养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的原则,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另外,当前社会实践活动多由高校共青团组织实施,而实践教学则由教务处管理落实,就业实践则由学生就业指导中心或学生处(部)负责,这期间还涉及其他行政和后勤等部门。②作为一项需要学校多个部门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的工作,目前协调机制还不健全,各部门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协调,使得社会实践活动中的管理、运行机制、实践指导等环节的衔接问题尤为突出。
3.社会实践的内容与形式还需进一步丰富与创新。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存在消极、应付的现象,固然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高校更要在自身工作中查找根源。目前,高校普遍重视教学实践、专业实践、志愿者服务、勤工助学等传统社会实践项目,但对于一些如就业实习、社会热点调查、科技开发、学习参观等新型实践形式重视不够,社会实践活动的领域不够宽、内容不够丰富,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的实践需要。很多学生只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学校制订的实践方案,未能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创造性地开展创新型社会实践项目。因此,学校开展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创新性不够也是造成社会实践效果不好的原因之一。
4.社会实践的相关保障机制尚不够健全。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接触社会、认识社会、融入社会的普遍性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机制,与此同时,与之相配套的各项保障机制却尚未建立或未健全。一些高校因為人员、经费紧张等因素,没有建立社会实践活动保障机制,导致未能建立起数量稳定和质量较高的社会实习、实践基地,或者实践基地数量较少,难以有效开展规模较大、针对性较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另外,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与纠纷,如实践过程中的人身伤害、待遇报酬争议等。因学生社会实践不完全等同于普通意义上的劳动用工,相应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如果没有相关法律、法规或相关制度进行规范的话,学生很难及时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5.社会实践活动评价机制不够合理。很多高校现行的社会实践评价机制仍然停留在以学生结束实践后提交的实践报告和接收实践单位出具的社会实践意见为主要依据上。学校一般会根据材料评选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和集体,这种评价机制往往更多地重视了材料,却忽视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实际效果、知识运用和创新能力,很难真正体现学生社会实践的深度和水平。加之有些学生弄虚作假,实践时敷衍了事,材料却翔实齐备,从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公正的考核评价,影响了学生真正深入地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很难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就业指导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的对策
1.转变学生观念,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大学生,大学生的广泛参与是开展社会实践的基础。如何教育学生从思想上正确认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是高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促进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是简单地把学生推出校门,而是首先要转变学生观念,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与引导。例如,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树立先进典型,转变学生的观念,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社会实践对于今后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具有的重大意义。同时,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指导,帮助学生制订、完善实践计划,用可行性方案来消除学生的惰性与畏难情绪,彻底解决学生走不出去和不愿走出去的问题。
2.统一思想,健全学生社会实践的工作机制。社会实践是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应首先应统一思想,把社会实践活动定位到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高度。要深化大学生社会实践,高校还必须不断加强组织、完善制度、强化措施,建立有院校特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③学校除了为社会实践提供政策上的支持外,还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主管部门还要各司其职,学生处、团委负责制订大学生社会实践方案,确定指导教师,同时要充分考虑教学部门对各专业、各年级教学性实践的具体要求、就业部门对毕业生就业实践的具体意见等。真正使社会实践成为一项由学校主管领导统筹部署,学生处、团委、各院系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教务部门、就业部门协助指导,宣传、后勤等部门通力配合的一整套运行机制。
3.加强实践形式创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作为高校的学生社会实践主管部门应不断创新实践形式,并根据各相关行业需求,制订具体实践计划。根据专业不同,开展面向农村、社区、企业、事业行政部门等实践内容,如科技服务、社区服务、普法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宣传等。根据不同年级特点,采用不同层次的社会实践形式,低年级学生可侧重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社区文化建设等形式;高年级学生则侧重科技服务、就业实践等内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专业特点、知识层次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实践形式,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自身优势,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基础上培养、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将在社会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学校,有效地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就业模式的改革创新,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行业和具体技术岗位的要求。
4.充分利用、合理开发资源,提供有力保障。实践基地、实训基地、社区服务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已经成为了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主阵地、主渠道。数量和质量相对稳固的实践基地是有效组织实施社会实践的基本保证。在实践基地建设中,要坚持“合作共建,双方受益”的原则,明确双方的责任与义务,充分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要注重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校内校外基地,使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化、制度化、长效化。④通过社会实践基地模式的开展,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自身,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适应社会需求,同时加深对企业情况的了解,从而实现成功就业。另外,学校还要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和安全教育,指导他们学会规避风险和保障自身权益,必要时学校还要协调社会有关部门为学生提供法律保护,维护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5.与时俱进,改革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实践与创新是社会实践永恒不变的两个主题。因此,社会实践的评价标准应定位于实践与创新基础之上,评价时重点考查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实际效果等方面。高校社会实践管理部门应制定更为全面、公正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做到量化与评比相结合。例如,由指导教师组织召开汇报交流会,学生公开进行社会实践成果展示、经验交流、总结教训等,并由评审小组根据材料与汇报评定等级报主管部门审批。社会实践效果如何、是否达到预期目标不是由一份实践报告决定的,而应该用事实来说话。这样既能全方位展示实踐成果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和总结能力,为继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提高创新能力开拓了思路。学校对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和个人,除给予相应奖励外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推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健康、快速发展。
社会实践发展到今天,其作用与意义已被社会各方所广泛认可。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利用成熟的经验、周密的组织、广泛的参与、积极的社会影响,实现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校内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育人与就业相结合、实践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提升社会实践实效性已经成为了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注释]
①郭玉松,江虹,边和平.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历史回顾及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1(8):95.
②吕明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效能发挥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青少年研究,2005(3):44.
③蔡景华.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有效运行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政教育,2005(11):61.
④孟一的.构建社会实践机制,培养实践创新能力[J].成功(教育版),200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