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初,还在校读书的学者熊培云回到了长江边的江西老家,受当时学界《黄河边的中国》的启发,也是自身经历的感悟,做了一项“长江边中国”的田野调查。他想了解当地农民几十年来的生存和生活,从而知悉当地历史变迁。
这些调查的结果陆续见诸报章,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最后的文字合集形成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说,他的动机既在于关注底层的命运,也因为这个村庄又是他自己的家乡。
在这本书里,他所生长的小堡村是主角。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村落。小堡村是江西永修县的一个村子,土地、古树、人,常常出现在熊培云的笔下,那是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熊培云在那里生活了十七年:烈日炎炎下,跟着父母在田间忙“双抢”;过节时,与伙伴们去看地方戏、舞龙灯、狮子灯;跟着母亲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买课外书,识字不多的母亲请教店里的读书人;十六岁第一次独自远行,夏日的清晨,带着几个馒头和自己装订的诗集,去百公里外的《九江日报》投稿,正午时分,自行车停在甘棠湖边,突然传来齐秦的那首《外面的世界》……小堡村凝聚了作者对江南乡村所有最美好的回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令作者爱到窒息的小村庄。小堡村不仅是作者对江南村庄的美好印象,也是很多中国人对乡村记忆的美好想象和向往。
但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已经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只有江河山川、日月星辰还是旧貌。
小堡村也不例外。远去的村庄令作者深怀乡愁。
但熊培云的乡愁冰粉仅是一种悲观的情绪。他的乡愁“更倾向于是时间概念,他是打通了时间的,它可以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怀旧,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向往。就像我们所说的对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这就打通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过去。它是对美好的东西的记忆和向往,而不是简单地回到故乡。”
几千年来在很多西方人眼里田园诗式的传统中国,何以变化至此?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
近百年来的中国农村命运,无非是农民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村民们的生活命运纪事。
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里,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具体来说,就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承接着费孝通关于乡村思路的还有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驱的梦,这种上个世纪没能完成的乡村实践,或许是未来中国乡村的现实出路。
这些年,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在很多地方刷一条标语,叫“要想富先修路”。今天,大多数的乡村或远或近都通上了公路,纵向比较乡村的发达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
熊培云说,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给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最缺少也最重要的,是结束城乡对峙,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路———回到故乡、建设故乡、享受故乡,不是为了寻找记忆,而是为了寄托未来,就像欧美乡镇的人们一样,在城市中谋生,在乡村中谋心,在鸡鸣狗吠中安卧而睡,在风霜小径上漫步人生,回归亘古的人世夙愿。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飞速”到我们还没有真的搞清什么是城市化的时候,推土机就已经开到村口,轰隆隆地推倒百年老屋。
在很多现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下一次等我再回老家的时候,山川河道、田园风光,都将面目全非,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们故乡都已沦陷。这不禁令人悲伤的人想起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那句话:“我才刚刚离开摇篮,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蕴含的是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即使是位极人臣的官员,晚年也一定会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然而,自上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侵入后,农村逐渐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在这场西方价值观与本土传统价值观的博弈之中,后者虽一退再退,却仍顽强地存活下来,即使是之后的连年战争与政治运动,也没有使其彻底瓦解。由此可见传统农村中宗族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强韧。然而,在国家开放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传统纽带却开始加速分崩离析,被经济至上的价值观所取代。
“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在哪里?”这个问题摆在前面。政府这些年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包含了丰富的利、乐、和、安的人文思想,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关心,然而,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的附庸地位,那么无论是“新农村”还是“城市化”,恐怕都将是无比艰难的进路。
人多、资源稀缺、环境污染、人心浮躁,这四条中,即便只是前两条简单的客观存在,已令浪漫田园生活颇多局促。诚如作者所言,“曾经美好的乡土社会、纯净的自然正在消逝,近代以来,在革命化、城市化、现代化三股浪潮的逼迫下,中国的乡村社会的物质的、心灵的很多东西都失去了。”
对很多人的生命来说,现实“很现实”,甚至遥远的未来也难以想象,而我们乡关何处?
作者为历史学者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
它以故乡村庄为起点,多条线索并进,从各个侧面重新梳理了百余年来的中国史与乡村史。既有个体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描述,又有时代命运的整体分析。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熊培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 (2011年11月10日)
《大衰退:美国与世界经济的未来》
作者: (德国)尼古劳斯•皮珀 (Nikolaus Piper )
译者: 周方 黄孝谦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
作者梳理了将世界带入“大衰退”的深远原因,讲述了美国建国以来的历次重大经济决策及其后果和影响。本书获德国经济学图书奖。
《法律的经济分析(第7版)(中文第2版) 》
作者:理查德•波斯纳 (Richard Allen Posner)
译者:蒋兆康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波斯纳运用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价格理论等学说对美国的法律理论、法律史、部门法、法律程序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分析,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向导和成果总结,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法律经济学领域中最为杰出的经典著作和教科书。
《为什么要读简•奥斯丁》
作者: [美]苏珊娜•卡森
译者: 王丽亚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有些文学作品如昙花一现,奥斯丁作品的魅力却经久不衰。因为她刻画个性、塑造人物形象,开创了一种认知方式,与莎士比亚一样,她培育了我们的心智。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
作者:【美】康多莉扎•赖斯
译者:周小进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她是斯坦福最年轻的教务长、美国首位黑人女国务卿、美国前国务卿赖斯首部自传讲述平凡黑人女孩,如何在冷战后剑影绰绰的雄性世界,成就刚柔并济的
《镜里看中国》
作者:(英国)保罗•法兰奇
译者 张强、张威,、黄志平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本书是第一部外国新闻从业人员在华的活动史,第一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史。
这些调查的结果陆续见诸报章,断断续续持续了十年,最后的文字合集形成了《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作者说,他的动机既在于关注底层的命运,也因为这个村庄又是他自己的家乡。
在这本书里,他所生长的小堡村是主角。这是一个典型的江南小村落。小堡村是江西永修县的一个村子,土地、古树、人,常常出现在熊培云的笔下,那是一个叫做故乡的地方。熊培云在那里生活了十七年:烈日炎炎下,跟着父母在田间忙“双抢”;过节时,与伙伴们去看地方戏、舞龙灯、狮子灯;跟着母亲到县城的新华书店买课外书,识字不多的母亲请教店里的读书人;十六岁第一次独自远行,夏日的清晨,带着几个馒头和自己装订的诗集,去百公里外的《九江日报》投稿,正午时分,自行车停在甘棠湖边,突然传来齐秦的那首《外面的世界》……小堡村凝聚了作者对江南乡村所有最美好的回忆——“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是令作者爱到窒息的小村庄。小堡村不仅是作者对江南村庄的美好印象,也是很多中国人对乡村记忆的美好想象和向往。
但中国今天的绝大部分乡村,则是另外一种面貌:古老民居已经荡然无存,现代建筑光怪陆离,读书成才者谋生都市,打工的年轻人鲜有归来,村头巷尾寥落的是妇弱老幼。费孝通念念不忘的那个“乡土中国”已经渐行渐远,破碎的乡村中只有江河山川、日月星辰还是旧貌。
小堡村也不例外。远去的村庄令作者深怀乡愁。
但熊培云的乡愁冰粉仅是一种悲观的情绪。他的乡愁“更倾向于是时间概念,他是打通了时间的,它可以是对过去的回忆和怀旧,也可以是对未来的向往。就像我们所说的对美好的世界怀有乡愁,这就打通了过去、现在和将来,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过去。它是对美好的东西的记忆和向往,而不是简单地回到故乡。”
几千年来在很多西方人眼里田园诗式的传统中国,何以变化至此?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或许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思考。
近百年来的中国农村命运,无非是农民与土地所有权关系的“革命性变化”:鬼子来了之后的农村,城乡不平等的起源,乡村民主和乡村精神,乡村生活的救赎与信仰,以及村民们的生活命运纪事。
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里,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具体来说,就是以己为中心,像石子投入水中,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人为中心的圈子。在差序格局下,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网络。
承接着费孝通关于乡村思路的还有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等乡村建设先驱的梦,这种上个世纪没能完成的乡村实践,或许是未来中国乡村的现实出路。
这些年,为了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当地政府会在很多地方刷一条标语,叫“要想富先修路”。今天,大多数的乡村或远或近都通上了公路,纵向比较乡村的发达确实进步有加,但是横向比起来,城市和乡村的绝大落差拉开了两者之间的鸿沟巨壑。
熊培云说,如果修路只是为了更方便地从农村抽血补给城市,为了让更多农家子弟读书成才后留在城市贡献税收,为了让更多打工者披星戴月地建设城市,这路还不如不修。
最缺少也最重要的,是结束城乡对峙,为人心铺一条回乡的路———回到故乡、建设故乡、享受故乡,不是为了寻找记忆,而是为了寄托未来,就像欧美乡镇的人们一样,在城市中谋生,在乡村中谋心,在鸡鸣狗吠中安卧而睡,在风霜小径上漫步人生,回归亘古的人世夙愿。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飞速”到我们还没有真的搞清什么是城市化的时候,推土机就已经开到村口,轰隆隆地推倒百年老屋。
在很多现在中国人的记忆里,下一次等我再回老家的时候,山川河道、田园风光,都将面目全非,用最通俗的话来说,我们故乡都已沦陷。这不禁令人悲伤的人想起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的那句话:“我才刚刚离开摇篮,世界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中国自古以来以农立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其中蕴含的是对自然的向往和尊重。即使是位极人臣的官员,晚年也一定会告老还乡,颐养天年。
然而,自上世纪初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侵入后,农村逐渐被视为落后愚昧的代名词。在这场西方价值观与本土传统价值观的博弈之中,后者虽一退再退,却仍顽强地存活下来,即使是之后的连年战争与政治运动,也没有使其彻底瓦解。由此可见传统农村中宗族血缘为纽带的社会关系网络之强韧。然而,在国家开放经济的大环境下,这种传统纽带却开始加速分崩离析,被经济至上的价值观所取代。
“农村的未来和希望在哪里?”这个问题摆在前面。政府这些年出台了不少惠农政策,这些政策包含了丰富的利、乐、和、安的人文思想,体现了对“三农”问题的关心,然而,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目前农村的附庸地位,那么无论是“新农村”还是“城市化”,恐怕都将是无比艰难的进路。
人多、资源稀缺、环境污染、人心浮躁,这四条中,即便只是前两条简单的客观存在,已令浪漫田园生活颇多局促。诚如作者所言,“曾经美好的乡土社会、纯净的自然正在消逝,近代以来,在革命化、城市化、现代化三股浪潮的逼迫下,中国的乡村社会的物质的、心灵的很多东西都失去了。”
对很多人的生命来说,现实“很现实”,甚至遥远的未来也难以想象,而我们乡关何处?
作者为历史学者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
它以故乡村庄为起点,多条线索并进,从各个侧面重新梳理了百余年来的中国史与乡村史。既有个体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描述,又有时代命运的整体分析。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作者:熊培云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时间:第1版 (2011年11月10日)
《大衰退:美国与世界经济的未来》
作者: (德国)尼古劳斯•皮珀 (Nikolaus Piper )
译者: 周方 黄孝谦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
作者梳理了将世界带入“大衰退”的深远原因,讲述了美国建国以来的历次重大经济决策及其后果和影响。本书获德国经济学图书奖。
《法律的经济分析(第7版)(中文第2版) 》
作者:理查德•波斯纳 (Richard Allen Posner)
译者:蒋兆康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1月
波斯纳运用以古典经济学为基础的价格理论等学说对美国的法律理论、法律史、部门法、法律程序规则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经济分析,为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提供了学术向导和成果总结,成为美国乃至全世界法律经济学领域中最为杰出的经典著作和教科书。
《为什么要读简•奥斯丁》
作者: [美]苏珊娜•卡森
译者: 王丽亚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有些文学作品如昙花一现,奥斯丁作品的魅力却经久不衰。因为她刻画个性、塑造人物形象,开创了一种认知方式,与莎士比亚一样,她培育了我们的心智。
《非同寻常:赖斯成长回忆录》
作者:【美】康多莉扎•赖斯
译者:周小进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她是斯坦福最年轻的教务长、美国首位黑人女国务卿、美国前国务卿赖斯首部自传讲述平凡黑人女孩,如何在冷战后剑影绰绰的雄性世界,成就刚柔并济的
《镜里看中国》
作者:(英国)保罗•法兰奇
译者 张强、张威,、黄志平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年9月
本书是第一部外国新闻从业人员在华的活动史,第一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近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