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

来源 :现代教育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ying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1种笔画“ㄥ”,认识两个偏旁“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好问话的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和朗读。
  2.读好文中的问句。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准备:
  1.“猴子、兔子、公鸡、松鼠、鸭子、孔雀、马、牛、鱼”等动物图片,并将尾巴剪下来做成可以活动斩贴图。动物的头饰。
  2.搜集有关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及作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和两个偏旁“八、鸟”。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问句。
  3.了解 些动物尾巴的特点。
  重点难点
  1.识字。
  2.朗读,读好问句,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动物图片(猴子、兔子、公鸡、松鼠、鸭子、孔雀、马、牛、鱼等),并将尾巴剪下来,做成可以活动斩贴图。
  2.生字卡片及一些 熟字卡片,动物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新课。
  1.教师说谜语学生猜,给猜对的同学戴上动物头饰。
  2.板书课题:比尾巴。
  3.学生齐读两遍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全文。
  2.学生自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3.教师讲写有“?”的句子为问句。
  4.通过读课文,请你说出课文中讲了几种小动物比尾巴?
  三、趣味对读,熟读成诵。
  1.请男生读问句,女生读答句。
  2.做“找尾巴”游戏,找到尾巴后请你说出这个小动物尾巴的特点。
  3.自由读课文,做到熟读成诵。
  4.安排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小组对读,男女生分别领读等形式。
  5.指名背诵,可以采用对背形式。
  四、巩固复习。
  1.利用生字卡片复习。
  2.“找朋友”,将部位与偏旁组成今天学的生字。
  五、课堂总结。
  六、作业练习。
  七、板书设计。
  10.比(bǐ) 尾(wěi) 巴(bā)
   动 物 图 片
  八:公
  猴(hóu)子 兔(tù)子 松(sōng)鼠(shǔ) 公(gōng)鸡(jī) 鸭(yā)子 孔(kǒng)雀(què) 鸟:鸡
  长 短(duǎn) 一把伞 弯 扁(biǎn) 最(zuì)好看 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一种笔画“ㄥ”,会写3个字。
  2.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动物的尾巴特点及作用。
  重点难点
  写字,知识拓展。
  教学准备
  让学生搜集一些动物的文字、图片资料,留心有关动物尾巴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检查。
  1.利用卡片抽查生字的读音,字形、组词。
  2.读儿歌,找出歌中有同一什么偏旁的哪些字。
  喜(xǐ) 鹊(què) 搭(dā) 窝(wō),杜(dù) 鹃(juān) 歌(gē) 唱,
  黄(huáng) 鹂(lí) 在 空(kōng) 中 飞 翔(xiáng)。
  二、学习笔画、指导写字。
  1.学习新笔画“ㄥ”,教师板书后带领学生书空,加强形象记忆。
  2.读“云、公、车”三个字,并练习组词。
  3.观察三个字的笔顺及笔画,说说每个字的笔画,你发现了什么?(三个字中都有新笔画“ㄥ”)。
  4.教师范写,边写边强调:
  “云”第二笔横要比第一笔长,写在横中线上。
  “公”的“八”开口要适中,不要开得太大,也不能接上。
  “车”的最后一笔是“│”,要写在竖中线上。
  5.学生描红后仿写。
  三、实践及知识拓展。
  1.完成课后练习,“读读画画”。
  (1)读读图中动物的名字。
  (2)说说这几种动物尾巴的特点。
  (3)添画动物的尾巴。
  (4)大家评议。同桌交换互评。
  2.讲讲你知道哪些动物的尾巴的特点及用处。
  3.同学们,世界生活着许多动物。大部分动物身上都有一条尾巴,它们尾巴的形状各异,功能也不同。
  (1)鱼的尾巴就像是船上的舵。
  (2)牛的尾巴好比一条长鞭。
  (3)狗的尾巴还能够表示感情呢。
  教学目标:
  
  收稿日期:2011-11-21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课既没有形成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又没有教法可参考。因此,作为信息技术的教师就必须探讨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信息;教学法法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集信息科学常识和常用信息技术于一体的基础型课程。它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属于新兴学科,在教学中如果仍彩传统的“传授--接受”的模式进行教学,不但会使直观生动的计算机知识变得抽象、呆板,更会使学生听课时
期刊
【摘 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创新人才。  【关键词】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我们站在时代的高度,审视当今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每位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哪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物理教学实践中,笔者对
期刊
【摘 要】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文章试从创设形象、领略内涵、彰显个性化解读等方面,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创新思维;语文阅读;想像力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终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期刊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64、65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
期刊
问题情境是指出现在人们面前并使人们感到不了解和一时无法解决的一种境况。“问题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索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教学中怎样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在生物教学中的不断探索,我对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有了明确的认识,并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一些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  1.阶梯式问题情境  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摘 要】本文论述了素质教育的四个特点,以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素质要求,同时对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能力作了一些探讨,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一读。  【关键词】素质教育;特点;教师素质     所谓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提高素质的教育。大而言之,就是提高国民素质或民族素质;小而言之就是提高学生的素质。其实质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实际需求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
期刊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经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情境的能力。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主要通过教育学生、教师自己本身进行反思、同事或专家听评自己的课、阅读教育专著和教学文献等方式进行教学反思。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反思      所谓教学反思就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实践过程的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它
期刊
强调句型是英语中的一种重要的句子结构,它是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种重点句型,因而在高考英语试卷上占有一席之地。在高中教材及练习中同学们见到时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本文拟结合高考试题对强调句型的各个主要方面作一归纳。   一.基本结构。  强调句型的基本结构是:”It is/was+被强调部分+that/who+其它成分”.它可以对除谓语以外的成分进行强调。  It is what you d
期刊
【摘 要】家庭教育中家长对子女的影响状况,我们会发现: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影响最大、最直接的是品德和习惯,而不是智育。在育德方面,学校教育如果没有家庭教育配合,就显得苍白无力。生活在不同家庭的孩子,虽然接受的是相同的学校教育,但仍会养成不同的习惯,形成不同的品格,也就是说有不同的道德水平。这是相同的“教”和不同的“育”产生的结果。各家庭是存在差异的,但都希望有相同的“育”的效果。影响德育教育的因素
期刊
【摘 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创新、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生物教学;思维创新能力     “探究性教学”强调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掌握研究自然所必需的探究能力,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很大的不同。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与“探究性教学”各有优劣,两者虽然有区别,但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学习方式,两者只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