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测量并分析引入气相前后D类颗粒间歇卸料过程中示踪颗粒的流动状态、压力分布和颗粒流率,发现床体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不仅随时间变化,还受到气速(正负压差)的影响。据此
【机 构】
: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化工节能过程集成与资源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基金项目】
: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B2017202185),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SKLOP201903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测量并分析引入气相前后D类颗粒间歇卸料过程中示踪颗粒的流动状态、压力分布和颗粒流率,发现床体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不仅随时间变化,还受到气速(正负压差)的影响。据此将卸料过程按时间分为3个阶段:初始蓄压(PS)阶段、稳定卸料(SD)阶段和非满管流(PP)阶段;并给出各卸料阶段不同正、负压差和重力条件下的气固流动特性。在时间较长、流场较为稳定的SD阶段,发现卸料口颗粒阻力是影响颗粒流率的关键参数,通过修正De Jong公式、Beverloo公式,依次建立卸料口颗粒阻力、D类颗粒卸料流率预测模型,与实验值吻合
其他文献
社会发展过程之中,农村文明图景受到转型期文化的压迫和冲击,在利益的趋使带动下,"去道德化"现象突出。农村不良势力及现象的存在有历史遗留原因,有社会道德淡化原因,有意识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结合带电粒子的牛顿运动方程及周期性边界条件,研究外加弱引力场对复杂等离子体中带电颗粒动力学性质所产生的影响。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在外加弱引力
落花生枝叶为豆科(Leguminosae)落花生属(Arachis)植物落花生(Arachis hypogaea L.)的干燥枝叶,其主要功效是治疗失眠症,以及脑动脉硬化、高血压、小儿夜啼、多动症、气管炎等。
以李雅庄煤矿三号井风井井筒的修复工程为例,采用雷达探测与现场取芯相结合的方法对井壁厚度和混凝土质量状况进行探测,用于指导井壁修复方案的设计和现场加固的实施。现场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