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碰瓷”这个词语由来已久,它包含了很多意义,在生活之中我们难免也会碰到许多“碰瓷”的人。尤其是最近几年以来,“碰瓷”的人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人们对他们这种行为会感觉无所适从。那么本文就来谈谈“碰瓷”现象,并通过法律分析“碰瓷”现象使人们对此类现象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
关键词 碰瓷 道德 法律分析 对策
“碰瓷”行为是指价值观扭曲的社会人士,希望能够借助一些诈骗手段一夜暴富,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支配着他们的行为。而许多的受骗者都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等问题,对于这种“碰瓷”的人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导致自己的财物损失。许多“碰瓷”行为都属于不道德的行为,更甚者会触犯法律。那么我们应该从法律分析的角度来认识一下“碰瓷”现象,让我们在面对“碰瓷”行为的时候能够及时保护自己的财物不受损失。
一、“碰瓷”案件的特点
“碰瓷”现象由来已久,而且那些所谓"专业碰瓷"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毋庸置疑“碰瓷”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碰瓷”大多是团伙作案,多数是针对交通违法者,他们会在十字路口、交叉路、转弯多的公路上寻找"猎物",在这些难走的路上,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价多,在一些司机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他们就会突然冒出,造成交通事故的假象,然后向司机进行索赔、敲诈,这些“碰瓷”的多少会对法律有研究,所以会钻法律的空子,伪造一些证物等等,而且他们在敲诈时多要求要现金,寻求私下的解决方法,也利用了一些司机希望大事化小的心理,最后完成作案。
二、“碰瓷”现象的法律定性
“碰瓷”是一种古老的诈骗术,是古代卖瓷器的人常把容易碎的瓷器放在路的中间,等不留心的路人不小心碰碎之后进行敲诈。在当代“碰瓷”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每一个案件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诈骗的手段也不一样,那么对于“碰瓷”我们如何进行法律定性呢?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以勒索为主的“碰瓷”
这种“碰瓷”行为是行为人在进行行为之前,进行周密的策划、分析,主观上存在故意的敲诈勒索性。他们往往会选择在运输过程中有过错的司机等等进行“碰瓷”、敲诈,以达到他们勒索钱财的目的,这种故意进行敲诈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敲诈勒索罪。
(二)以诈骗为主的“碰瓷”
这种“碰瓷”的人会对被骗者进行心理上的"攻击"。他们会隐瞒一些事情的真相,虚构事实,主观上希望占有他人的财物,而那些被骗的人,更多的不是被心理要挟,而是希望能够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会主动给“碰瓷”的人一些财物,希望化解这件事情,这种“碰瓷”行为属于诈骗罪。
(三)存在多种犯罪行为的“碰瓷”
有些人在“碰瓷”的时候会同时构成两种或者多种犯罪行为,比如许多的“碰瓷”案件会涉及行为人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和敲诈勒索罪两种罪,触犯了不同的法律,而且这两种罪名之间有牵连的关系,这种犯罪主体属于牵连犯,这种犯罪行为是选择其中严重的罪名进行处罚,因此会判定为敲诈勒索罪。
三、从法律分析“碰瓷”现象,并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监管力度,打击“碰瓷”违法行为
“碰瓷”现象在我们的视野中并不是稀罕事物了,那些进行“碰瓷”的人不仅仅是因为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不劳而获,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国当代的法律在这一方面有许多的漏洞。许多的“碰瓷”人之所以肆无忌惮,正是因为自己在进行多次的“碰瓷”之后都没有被制止,钻了法律的漏洞,因此造成许多的受害人财物损失。所以国家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立法,建立健全对于恶意“碰瓷”犯罪行为的相关法律,在原有法律之中,对敲诈勒索罪、诈骗罪的定性规则进行丰富,能够做到对所有“碰瓷”行为进行犯罪定性。
对于恶意“碰瓷”行为进行定罪的时候,多定性为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但是却还是不足以真正遏制“碰瓷”现象。所以在进行立法的时候,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惩治力度,这不仅仅是全体人民的诉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净化社会环境必须要做到的。只有严厉打击这些恶意“碰瓷”行为,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有效减少“碰瓷”的出现。
(二)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普及法律文化
仅仅制定了法律规范,但是没有人了解还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为了预防“碰瓷”这种行为,必须要进行全民的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在制定了相关应对法律之后,要大力进行法律宣传,把这种法律意识带到全体人民之中去,普及法律文化,真正减少“碰瓷”对人们造成的损害。
(三)增强自身防范意识,减少财物损失
我们不要认为“碰瓷”离我们很远,其实在我们身边就存在很多的“碰瓷”行为。当我们真正遇到“碰瓷”的时候还要靠自己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防范意识。我们要学会在众多的“碰瓷”案件之中汲取教训,为自己所用,在遇到“碰瓷”的时候合理运用。
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再自身财物遭到损失的时候,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尽量减少损失。
(四)健全法律监管体系,对“碰瓷”行为既管也治
许多的“碰瓷”专业人士会抓住法律的漏洞进行“碰瓷”,这就让我们看到了法律在这方面的缺陷。不能仅仅做事后的处理,要更加注重事前的监管,这就需要健全法律监管体系,从源头上遏制“碰瓷”现象。让那些“碰瓷”的人忌惮法律的威严,从而起到威慑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对“碰瓷”现象的既管又治。
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职业道德全面滑坡"的现实了。因此,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对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碰瓷”是一种犯罪行为,那些“碰瓷”的人在不断触碰人们的道德底线。全国各地的汽车“碰瓷”案件、老人假摔案件等等都在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解决“碰瓷”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成为全体公民的任务。我们要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碰瓷”行为,严厉打击,加强立法,杜绝“碰瓷”现象,净化社会环境。
关键词 碰瓷 道德 法律分析 对策
“碰瓷”行为是指价值观扭曲的社会人士,希望能够借助一些诈骗手段一夜暴富,这种不劳而获的心理支配着他们的行为。而许多的受骗者都存在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差等问题,对于这种“碰瓷”的人往往无所适从,因此导致自己的财物损失。许多“碰瓷”行为都属于不道德的行为,更甚者会触犯法律。那么我们应该从法律分析的角度来认识一下“碰瓷”现象,让我们在面对“碰瓷”行为的时候能够及时保护自己的财物不受损失。
一、“碰瓷”案件的特点
“碰瓷”现象由来已久,而且那些所谓"专业碰瓷"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毋庸置疑“碰瓷”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多种多样。“碰瓷”大多是团伙作案,多数是针对交通违法者,他们会在十字路口、交叉路、转弯多的公路上寻找"猎物",在这些难走的路上,交通事故发生的比价多,在一些司机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他们就会突然冒出,造成交通事故的假象,然后向司机进行索赔、敲诈,这些“碰瓷”的多少会对法律有研究,所以会钻法律的空子,伪造一些证物等等,而且他们在敲诈时多要求要现金,寻求私下的解决方法,也利用了一些司机希望大事化小的心理,最后完成作案。
二、“碰瓷”现象的法律定性
“碰瓷”是一种古老的诈骗术,是古代卖瓷器的人常把容易碎的瓷器放在路的中间,等不留心的路人不小心碰碎之后进行敲诈。在当代“碰瓷”现象也屡见不鲜,但是每一个案件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诈骗的手段也不一样,那么对于“碰瓷”我们如何进行法律定性呢?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以勒索为主的“碰瓷”
这种“碰瓷”行为是行为人在进行行为之前,进行周密的策划、分析,主观上存在故意的敲诈勒索性。他们往往会选择在运输过程中有过错的司机等等进行“碰瓷”、敲诈,以达到他们勒索钱财的目的,这种故意进行敲诈的行为属于典型的敲诈勒索罪。
(二)以诈骗为主的“碰瓷”
这种“碰瓷”的人会对被骗者进行心理上的"攻击"。他们会隐瞒一些事情的真相,虚构事实,主观上希望占有他人的财物,而那些被骗的人,更多的不是被心理要挟,而是希望能够把这件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因此会主动给“碰瓷”的人一些财物,希望化解这件事情,这种“碰瓷”行为属于诈骗罪。
(三)存在多种犯罪行为的“碰瓷”
有些人在“碰瓷”的时候会同时构成两种或者多种犯罪行为,比如许多的“碰瓷”案件会涉及行为人的故意毁坏财物罪和敲诈勒索罪两种罪,触犯了不同的法律,而且这两种罪名之间有牵连的关系,这种犯罪主体属于牵连犯,这种犯罪行为是选择其中严重的罪名进行处罚,因此会判定为敲诈勒索罪。
三、从法律分析“碰瓷”现象,并解决道德缺失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法律监管力度,打击“碰瓷”违法行为
“碰瓷”现象在我们的视野中并不是稀罕事物了,那些进行“碰瓷”的人不仅仅是因为抱有侥幸心理,希望不劳而获,更是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国当代的法律在这一方面有许多的漏洞。许多的“碰瓷”人之所以肆无忌惮,正是因为自己在进行多次的“碰瓷”之后都没有被制止,钻了法律的漏洞,因此造成许多的受害人财物损失。所以国家要加强在这一方面的立法,建立健全对于恶意“碰瓷”犯罪行为的相关法律,在原有法律之中,对敲诈勒索罪、诈骗罪的定性规则进行丰富,能够做到对所有“碰瓷”行为进行犯罪定性。
对于恶意“碰瓷”行为进行定罪的时候,多定性为敲诈勒索罪和诈骗罪,但是却还是不足以真正遏制“碰瓷”现象。所以在进行立法的时候,要加强对这方面的惩治力度,这不仅仅是全体人民的诉求,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净化社会环境必须要做到的。只有严厉打击这些恶意“碰瓷”行为,才能真正起到威慑作用,有效减少“碰瓷”的出现。
(二)加大法律宣传力度,普及法律文化
仅仅制定了法律规范,但是没有人了解还是没有什么作用的。为了预防“碰瓷”这种行为,必须要进行全民的教育,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在制定了相关应对法律之后,要大力进行法律宣传,把这种法律意识带到全体人民之中去,普及法律文化,真正减少“碰瓷”对人们造成的损害。
(三)增强自身防范意识,减少财物损失
我们不要认为“碰瓷”离我们很远,其实在我们身边就存在很多的“碰瓷”行为。当我们真正遇到“碰瓷”的时候还要靠自己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加强防范意识。我们要学会在众多的“碰瓷”案件之中汲取教训,为自己所用,在遇到“碰瓷”的时候合理运用。
经验毕竟是有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再自身财物遭到损失的时候,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尽量减少损失。
(四)健全法律监管体系,对“碰瓷”行为既管也治
许多的“碰瓷”专业人士会抓住法律的漏洞进行“碰瓷”,这就让我们看到了法律在这方面的缺陷。不能仅仅做事后的处理,要更加注重事前的监管,这就需要健全法律监管体系,从源头上遏制“碰瓷”现象。让那些“碰瓷”的人忌惮法律的威严,从而起到威慑作用,这样才能做到对“碰瓷”现象的既管又治。
当今中国社会出现了"职业道德全面滑坡"的现实了。因此,淡化行为主体的功利性思想对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水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具有现实意义。“碰瓷”是一种犯罪行为,那些“碰瓷”的人在不断触碰人们的道德底线。全国各地的汽车“碰瓷”案件、老人假摔案件等等都在阻碍着和谐社会的发展,解决“碰瓷”问题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成为全体公民的任务。我们要从法律的角度来分析“碰瓷”行为,严厉打击,加强立法,杜绝“碰瓷”现象,净化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