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研究的作品是吴玉霞女士所创作的音乐作品《风戏柳》。乐曲的手法新颖,角度独特,通过引入多元作曲手法,使得乐曲精妙无比,文化内涵深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现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吴玉霞女士占有重要的地位,演奏细腻而不做作,激情而不狂放,深切的领会,细腻的表达,情感的充沛,个性的鲜明,为琵琶演奏艺术树立了新的品貌。”《风戏柳》也不意外。本文主要从作曲手法、艺术转化、乐曲内涵等方面进行研究,初步分析琵琶独奏曲《风戏柳》艺术价值。
关键词:《风戏柳》;琵琶曲;艺术价值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提起琵琶,大家能想到的一定首先是诸如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曲目,想到无锡派,平湖派等派别。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有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琵琶这一乐器名称的得来主要是源于琵和琵为两种弹奏手法,组合起来为琵琶。与此同时,中国的琵琶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到各个地方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成当地的琵琶。传统的琵琶弹奏的风格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弹奏方法以及弹奏时所表达的情感,旋律等等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和差距。吴玉霞女士的《风戏柳》原曲创作于1993年。而2016年版《风戏柳》主要是经过了作曲家陈思昂先生编创融入了新的元素,使音乐形态、性格更为丰富。摆脱了华丽的装饰,富有渗透性的和声像涟漪般连绵扩散、回荡不止。通过弦乐多样的色彩变化、长笛灵巧与长线条气息的组合,强调突出琵琶个性语汇,其清脆的音色,点缀着独特的风韵。作品中将《拔根芦柴花》、《茉莉花》等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素材,巧妙地穿插在弦乐与长笛之中,而琵琶声部则在这些民间素材中保持独特个性,相互交融而又不受影响。乐曲小巧别致、诙谐风趣,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昵以及对生活的爱恋。
吴玉霞创作的琵琶曲《风戏柳》。乐曲诙谐风趣、小巧别致,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光怪陆离的世界,浮华而焦躁,人们需要一方净土,心灵需要洗涤净化。这首具有含蓄内在、清幽典雅之美,恬淡又深沉、轻松如释之趣的乐曲,正是送给人们的一杯沁心脾、爽心情的清凉剂,值得细细品味。让这琴声拨动你的心弦,开启你的心扉,颤动你的心绪,抚慰你的心灵。在清静亦清净、温馨亦温心的阳光下,拥抱真、善、美!轻扫丝弦慢抚琴,声声句句更从容,心言尽注琵琶语,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与长笛、弦乐四重奏《风戏柳》,吴玉霞原曲 陈思昂编演奏:吴玉霞与北京交响乐团齐志鑫、雷迪、董霖崧、李阿晶、崔振刚。原曲创作于 1993 年。2016 年版《风戏柳》,经作曲家陈思昂先生编创融入了新的元素,使音乐形态、性格更为丰富。摆脱了华丽的装饰,富有渗透性的和声像涟漪般连绵扩散、回荡不止。通过弦乐多样的色彩变化、长笛灵巧与长线条气息的组合,强调突出琵琶个性语汇,其清脆的音色,点缀着独特的风韵。作品中将《拔根芦柴花》、《茉莉花》等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素材,巧妙地穿插在弦乐与长笛之中,而琵琶声部则在这些民间素材中保持独特个性,相互交融而又不受影响。乐曲小巧别致、诙谐风趣,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昵以及对生活的爱恋。
中国琵琶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主要经历了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隋唐时期。在白居易的作品《琵琶行》中,我们可以知晓:该女子弹奏琵琶的技艺十分高超,具有吸引力;而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当代。曹安和前辈在琵琶演奏这一方面中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有着较高的音乐造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的限制下,其并没有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在历史上有一定的遗憾和惋惜。由于当时的环境约束和人们观念的保守,其并没有对独奏音乐会进行举办,令人惋惜不一。和这些前辈相比较,吴玉霞女士则较为幸运,有着较多人支持她。众所周知,琵琶演奏的风格具有多种:文曲以及武曲。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弹奏效果完全不一样。在某次的演奏会上,吴玉霞以“武曲文弹” 的美学理念将自己对这一悲情人物的矛盾心绪,融入有别于传统惯性手法的“不规则”中,把武曲的刚劲有力、粗犷豪放与文曲的曼妙空灵、轻柔细腻融为一体,别具风韵。在不同的场域,吴玉霞还尝试通过新的乐器组合演绎经典名篇,使琵琶艺术更富有层次感和多元色彩。创新,使吴玉霞的艺术视野开阔;创新,促使吴玉霞迈向新的高度。
到目前为止,吴玉霞女士已经出版了多种作品,其风格各异,旋律优美,得到了众人的好评的赞扬。许多人听到了吴玉霞女士的音乐作品之后,感觉十分地舒适以及温暖,如沐春风。吴玉霞女士对音乐的造诣相当地高,其满怀着创作的热情以及对音乐的喜爱,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与此同时,吴玉霞女士又对许多电视剧录制音乐;出版许多书谱等对琵琶以及我国的音乐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吴玉霞对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文化精神的傳承十分关注。吴玉霞女士说:“我是人才工程实施的受益者,我要让个人的作用闪光,而不是独自享受。”这些年,吴玉霞经常抽出时间为普及文化艺术、培养民族音乐后备人才四处奔波。她先后在各地高校以及多个专题培训班中举行“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或“艺术的审美与表达”普及专场,特别是每年暑期的“打开艺术之门”系列活动,更是让她感觉到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自尊与文化自觉。
作为职业演奏者常年演出, 需要积累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曲目, 才能让眼光日益挑剔的观众常有新意, 使得演出经久不衰。吴玉霞潜心向前辈们学习, 不断挑战自己, 尝试着继承民间艺人集创作演奏为一身的传统, 前后创作出数首很见水准的作品, 如《倒影》《月夜吟》《暮》《风戏柳》等等。吴玉霞女士不但自身对音乐充满了创作的热情, 为了琵琶艺术的不断创新, 还广泛联系作曲大师创作多首琵琶协奏曲 , 在个人独奏音乐会上上演。类似吴玉霞这样的通过自身努力, 借助社会发展大好时机, 成功实现自己梦想的优秀艺术家还有不少。因此,我国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的造诣得力于这些无私奉献的音乐家。她取得的成就以及她在音乐领域的造诣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以及其坚持不懈的精神。与此同时,吴玉霞女士所创作的这首作品——《风戏柳》,对我国在琵琶演奏以及音乐方面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首作品——《风戏柳》为许多音乐作者的发展和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以及经验。无论是从音色,曲式,还是结构,旋律的线条都是堪称完美。优选取“中”,“中”为基本。犹如学 步,中速行走,较为自然,然后或作夸张的 正步,或作灵活的奔跑,都无不可-故以不 快不慢、不强不弱、不紧不松、’不刚不柔为 基本状态,由“中”出发,·伸向两极-轮指 '(右手五个指头连续拨弦,如同车轮滾滚)频 率宜取“中”,方有珠落玉盘之美感;快而不 乱,慢而不断,刚而不暴烈,柔而不消沉, 皆以“中”作基点。“中”相对而言,其规格因人 而异。总之,学技艺皆由自然而趋夸张、灵 巧而趋激烈、放松而趋紧张,倘若倒行逆 施,必陷于歧途,轻者筋骨损伤,重者艺术 夭折。孰将真正到达艺术表演的“自由王 国”?取“中”者也。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音乐遭受西方音乐文化“大肆入侵”而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但仍有一大批的学者、表演艺术家、民间艺人以自己的方式保护、传承、创造着,将曾经命若游丝般的传统音乐挽救并发扬光大。吴玉霞创作的琵琶曲《风戏柳》。乐曲诙谐风趣、小巧别致,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光怪陆离的世界,浮华而焦躁,人们需要一方净土,心灵需要洗涤净化。这首具有含蓄内在、清幽典雅之美,恬淡又深沉、轻松如释之趣的乐曲,正是送给人们的一杯沁心脾、爽心情的清凉剂,值得细细品味。让这琴声拨动你的心弦,开启你的心扉,颤动你的心绪,抚慰你的心灵。在清静亦清净、温馨亦温心的阳光下,拥抱真、善、美!轻扫丝弦慢抚琴,声声句句更从容,心言尽注琵琶语,未成曲调先有情。弹挑与轮指的音色衔接;里弦与外弦、 散音与按音、虚音与实音、右手与左手、各 把位之间的过渡衔接;指摇与腕摇的カ度衔 接;扫弦与弹挑的动作衔接;轮指与滚奏的 频率衔接等等,以及相同与不同的指法的手形、方法,在规定的音色、力度、速度各层 次中进行直线(无变化)或曲线(有变化) 的衔接……衔接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审自然是原本存在的事物,但自然美是我们心里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感受到的自然美都不尽相同,但要丝毫不遗漏地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就非常考验作曲家的水平。文学、美术、音乐是三大艺术表现手法,文学和美术都可以用停留在纸面上的具象展现自然美,但音乐不同,既要用抽象的手法展现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又要用瞬间艺术还原恒久存在的自然,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风戏柳》可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转化的代表之作,作者全程使用琵琶一件乐器,即表现出来泉水在多种环境下的动态美,既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表现力不足,将作者欣赏《风戏柳》的心情感受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也让听众感受到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由此可见,这首作品所弹奏出来效果给人带来了较为舒适的体验和美的享受。 结语
舞台舞台好比一面放大、显微镜。当观众 透过舞台向音乐家集中观照时,台上艺术表 演的分寸感要求比平时更为夸张而精细。因 此,平时训练或教学课程中培养舞台时空意 识是十分必要的。台风,是整个音乐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行步、谢幕、致礼等仪态举止和演奏姿势是 音乐家内心世界的显露.动听的音乐和良佳 的台风能给予观众二次完美的享受。掌声,来自观众的艺术反馈,但并非是 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以冷待热不被热 烈的掌声所冲昏头脑;以热待冷给“冷 漠”的观众以加倍的热情。音乐家在舞台上始 终要保持一个热情而清醒的神态。欣赏艺术是双向的。长期以来只强调艺 术家对观众的“适应”,而忽略了观众对艺术 家的“适应”,以致一部分本该发展的艺术品 种或作品因难以“适应”而陷入困境。舞台的主体,属于艺术家,也属于观 众。舞台的“使命”,需要有艺术家和观众共 同来完成。《风戏柳》乐曲的手法新颖,角度独特,通过引入多元作曲手法,使得乐曲精妙无比,文化内涵深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现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吴玉霞女士占有重要的地位,演奏细腻而不做作,激情而不狂放,深切的领会,细腻的表达,情感的充沛,个性的鲜明,为琵琶演奏艺术树立了新的品貌。”吴玉霞创作的琵琶曲《风戏柳》。乐曲诙谐风趣、小巧别致,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光怪陆离的世界,浮华而焦躁,人们需要一方净土,心靈需要洗涤净化。这首具有含蓄内在、清幽典雅之美,恬淡又深沉、轻松如释之趣的乐曲,正是送给人们的一杯沁心脾、爽心情的清凉剂,值得细细品味。让这琴声拨动你的心弦,开启你的心扉,颤动你的心绪,抚慰你的心灵,将作者欣赏《风戏柳》的心情感受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也让听众感受到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风戏柳》这首乐曲具有天然的美感,不仅体现了琵琶这种乐器的音色优势,还令听众感慨万分。吴玉霞女士创作的这首乐曲,是传世经典之作,我们要认真学习,全心体会,才能真正领悟到这首乐曲的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吴玉霞.我的琵琶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40.
[2]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106.
[3]杨继陶.一九八〇年“上海之春”举行全国琵琶、钢琴邀请赛[J].人民音乐, 1980 (07) .
[4]乔建中.一谈琵琶动四方——吴玉霞琵琶音乐会杂感[J].人民音乐, 1995 (02) .
[5] 田青.“华韵九芳”与新古典主义[J].爱乐, 1997 (05) .
[6]张振涛.让琵琶永恒的行走——听读吴玉霞[J].人民音乐, 2010 (11) .
[7]杨红.田野中的音乐体验之研究——试分析有关中国民间综合演绎品种的音乐民族志理论与方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5 (04) .
[8]刘德海《换个语境“说”弹挑》,《每日必弹》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9]黄虎、苏丹《试论琵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2019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杰出民乐教育家评选活动现场发言(未发表)。
[10]刘德海《以寻求母语的心境走向田间——我对民间音乐的重新认识》《中国艺术报》2013年3月1日,第6版。
[11]刘德海《传统音乐教育的开悟篇》,2019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杰出民乐教育家评选活动现场发言(未发表)。
[12]刘德海《凿河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1期,第16页。
(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风戏柳》;琵琶曲;艺术价值
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提起琵琶,大家能想到的一定首先是诸如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等曲目,想到无锡派,平湖派等派别。琵琶,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木制或竹等制成,音箱呈半梨形,上装四弦,原先是用丝线,现多用钢丝、钢绳、尼龙制成。颈与面板上设有以确定音位的"相"和"品"。琵琶这一乐器名称的得来主要是源于琵和琵为两种弹奏手法,组合起来为琵琶。与此同时,中国的琵琶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到了其他地区,到各个地方结合当地特色,发展成当地的琵琶。传统的琵琶弹奏的风格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有着不同的弹奏方法以及弹奏时所表达的情感,旋律等等都有着一定的区别和差距。吴玉霞女士的《风戏柳》原曲创作于1993年。而2016年版《风戏柳》主要是经过了作曲家陈思昂先生编创融入了新的元素,使音乐形态、性格更为丰富。摆脱了华丽的装饰,富有渗透性的和声像涟漪般连绵扩散、回荡不止。通过弦乐多样的色彩变化、长笛灵巧与长线条气息的组合,强调突出琵琶个性语汇,其清脆的音色,点缀着独特的风韵。作品中将《拔根芦柴花》、《茉莉花》等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素材,巧妙地穿插在弦乐与长笛之中,而琵琶声部则在这些民间素材中保持独特个性,相互交融而又不受影响。乐曲小巧别致、诙谐风趣,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昵以及对生活的爱恋。
吴玉霞创作的琵琶曲《风戏柳》。乐曲诙谐风趣、小巧别致,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光怪陆离的世界,浮华而焦躁,人们需要一方净土,心灵需要洗涤净化。这首具有含蓄内在、清幽典雅之美,恬淡又深沉、轻松如释之趣的乐曲,正是送给人们的一杯沁心脾、爽心情的清凉剂,值得细细品味。让这琴声拨动你的心弦,开启你的心扉,颤动你的心绪,抚慰你的心灵。在清静亦清净、温馨亦温心的阳光下,拥抱真、善、美!轻扫丝弦慢抚琴,声声句句更从容,心言尽注琵琶语,未成曲调先有情。琵琶与长笛、弦乐四重奏《风戏柳》,吴玉霞原曲 陈思昂编演奏:吴玉霞与北京交响乐团齐志鑫、雷迪、董霖崧、李阿晶、崔振刚。原曲创作于 1993 年。2016 年版《风戏柳》,经作曲家陈思昂先生编创融入了新的元素,使音乐形态、性格更为丰富。摆脱了华丽的装饰,富有渗透性的和声像涟漪般连绵扩散、回荡不止。通过弦乐多样的色彩变化、长笛灵巧与长线条气息的组合,强调突出琵琶个性语汇,其清脆的音色,点缀着独特的风韵。作品中将《拔根芦柴花》、《茉莉花》等江南地区民间音乐素材,巧妙地穿插在弦乐与长笛之中,而琵琶声部则在这些民间素材中保持独特个性,相互交融而又不受影响。乐曲小巧别致、诙谐风趣,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昵以及对生活的爱恋。
中国琵琶艺术在历史发展的阶段主要经历了三个高峰时期。第一个高峰出现在隋唐时期。在白居易的作品《琵琶行》中,我们可以知晓:该女子弹奏琵琶的技艺十分高超,具有吸引力;而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当代。曹安和前辈在琵琶演奏这一方面中受到了许多人的尊敬,有着较高的音乐造诣。在当时的时代背景的限制下,其并没有举办过个人独奏音乐会,在历史上有一定的遗憾和惋惜。由于当时的环境约束和人们观念的保守,其并没有对独奏音乐会进行举办,令人惋惜不一。和这些前辈相比较,吴玉霞女士则较为幸运,有着较多人支持她。众所周知,琵琶演奏的风格具有多种:文曲以及武曲。这两种不同风格的弹奏效果完全不一样。在某次的演奏会上,吴玉霞以“武曲文弹” 的美学理念将自己对这一悲情人物的矛盾心绪,融入有别于传统惯性手法的“不规则”中,把武曲的刚劲有力、粗犷豪放与文曲的曼妙空灵、轻柔细腻融为一体,别具风韵。在不同的场域,吴玉霞还尝试通过新的乐器组合演绎经典名篇,使琵琶艺术更富有层次感和多元色彩。创新,使吴玉霞的艺术视野开阔;创新,促使吴玉霞迈向新的高度。
到目前为止,吴玉霞女士已经出版了多种作品,其风格各异,旋律优美,得到了众人的好评的赞扬。许多人听到了吴玉霞女士的音乐作品之后,感觉十分地舒适以及温暖,如沐春风。吴玉霞女士对音乐的造诣相当地高,其满怀着创作的热情以及对音乐的喜爱,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与此同时,吴玉霞女士又对许多电视剧录制音乐;出版许多书谱等对琵琶以及我国的音乐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吴玉霞对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文化精神的傳承十分关注。吴玉霞女士说:“我是人才工程实施的受益者,我要让个人的作用闪光,而不是独自享受。”这些年,吴玉霞经常抽出时间为普及文化艺术、培养民族音乐后备人才四处奔波。她先后在各地高校以及多个专题培训班中举行“吴玉霞琵琶名曲赏析”或“艺术的审美与表达”普及专场,特别是每年暑期的“打开艺术之门”系列活动,更是让她感觉到文化自信离不开文化自尊与文化自觉。
作为职业演奏者常年演出, 需要积累大量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曲目, 才能让眼光日益挑剔的观众常有新意, 使得演出经久不衰。吴玉霞潜心向前辈们学习, 不断挑战自己, 尝试着继承民间艺人集创作演奏为一身的传统, 前后创作出数首很见水准的作品, 如《倒影》《月夜吟》《暮》《风戏柳》等等。吴玉霞女士不但自身对音乐充满了创作的热情, 为了琵琶艺术的不断创新, 还广泛联系作曲大师创作多首琵琶协奏曲 , 在个人独奏音乐会上上演。类似吴玉霞这样的通过自身努力, 借助社会发展大好时机, 成功实现自己梦想的优秀艺术家还有不少。因此,我国在音乐领域的发展很大程度上的造诣得力于这些无私奉献的音乐家。她取得的成就以及她在音乐领域的造诣离不开她自身的努力以及其坚持不懈的精神。与此同时,吴玉霞女士所创作的这首作品——《风戏柳》,对我国在琵琶演奏以及音乐方面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这首作品——《风戏柳》为许多音乐作者的发展和创作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以及经验。无论是从音色,曲式,还是结构,旋律的线条都是堪称完美。优选取“中”,“中”为基本。犹如学 步,中速行走,较为自然,然后或作夸张的 正步,或作灵活的奔跑,都无不可-故以不 快不慢、不强不弱、不紧不松、’不刚不柔为 基本状态,由“中”出发,·伸向两极-轮指 '(右手五个指头连续拨弦,如同车轮滾滚)频 率宜取“中”,方有珠落玉盘之美感;快而不 乱,慢而不断,刚而不暴烈,柔而不消沉, 皆以“中”作基点。“中”相对而言,其规格因人 而异。总之,学技艺皆由自然而趋夸张、灵 巧而趋激烈、放松而趋紧张,倘若倒行逆 施,必陷于歧途,轻者筋骨损伤,重者艺术 夭折。孰将真正到达艺术表演的“自由王 国”?取“中”者也。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音乐遭受西方音乐文化“大肆入侵”而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但仍有一大批的学者、表演艺术家、民间艺人以自己的方式保护、传承、创造着,将曾经命若游丝般的传统音乐挽救并发扬光大。吴玉霞创作的琵琶曲《风戏柳》。乐曲诙谐风趣、小巧别致,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光怪陆离的世界,浮华而焦躁,人们需要一方净土,心灵需要洗涤净化。这首具有含蓄内在、清幽典雅之美,恬淡又深沉、轻松如释之趣的乐曲,正是送给人们的一杯沁心脾、爽心情的清凉剂,值得细细品味。让这琴声拨动你的心弦,开启你的心扉,颤动你的心绪,抚慰你的心灵。在清静亦清净、温馨亦温心的阳光下,拥抱真、善、美!轻扫丝弦慢抚琴,声声句句更从容,心言尽注琵琶语,未成曲调先有情。弹挑与轮指的音色衔接;里弦与外弦、 散音与按音、虚音与实音、右手与左手、各 把位之间的过渡衔接;指摇与腕摇的カ度衔 接;扫弦与弹挑的动作衔接;轮指与滚奏的 频率衔接等等,以及相同与不同的指法的手形、方法,在规定的音色、力度、速度各层 次中进行直线(无变化)或曲线(有变化) 的衔接……衔接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审自然是原本存在的事物,但自然美是我们心里的主观感受,每个人感受到的自然美都不尽相同,但要丝毫不遗漏地将自然美转化为艺术美,就非常考验作曲家的水平。文学、美术、音乐是三大艺术表现手法,文学和美术都可以用停留在纸面上的具象展现自然美,但音乐不同,既要用抽象的手法展现实实在在存在的物体,又要用瞬间艺术还原恒久存在的自然,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风戏柳》可谓是自然美与艺术美转化的代表之作,作者全程使用琵琶一件乐器,即表现出来泉水在多种环境下的动态美,既没有矫揉造作,也没有表现力不足,将作者欣赏《风戏柳》的心情感受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也让听众感受到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由此可见,这首作品所弹奏出来效果给人带来了较为舒适的体验和美的享受。 结语
舞台舞台好比一面放大、显微镜。当观众 透过舞台向音乐家集中观照时,台上艺术表 演的分寸感要求比平时更为夸张而精细。因 此,平时训练或教学课程中培养舞台时空意 识是十分必要的。台风,是整个音乐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行步、谢幕、致礼等仪态举止和演奏姿势是 音乐家内心世界的显露.动听的音乐和良佳 的台风能给予观众二次完美的享受。掌声,来自观众的艺术反馈,但并非是 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以冷待热不被热 烈的掌声所冲昏头脑;以热待冷给“冷 漠”的观众以加倍的热情。音乐家在舞台上始 终要保持一个热情而清醒的神态。欣赏艺术是双向的。长期以来只强调艺 术家对观众的“适应”,而忽略了观众对艺术 家的“适应”,以致一部分本该发展的艺术品 种或作品因难以“适应”而陷入困境。舞台的主体,属于艺术家,也属于观 众。舞台的“使命”,需要有艺术家和观众共 同来完成。《风戏柳》乐曲的手法新颖,角度独特,通过引入多元作曲手法,使得乐曲精妙无比,文化内涵深刻,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在现在民族音乐创作领域,吴玉霞女士占有重要的地位,演奏细腻而不做作,激情而不狂放,深切的领会,细腻的表达,情感的充沛,个性的鲜明,为琵琶演奏艺术树立了新的品貌。”吴玉霞创作的琵琶曲《风戏柳》。乐曲诙谐风趣、小巧别致,表现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光怪陆离的世界,浮华而焦躁,人们需要一方净土,心靈需要洗涤净化。这首具有含蓄内在、清幽典雅之美,恬淡又深沉、轻松如释之趣的乐曲,正是送给人们的一杯沁心脾、爽心情的清凉剂,值得细细品味。让这琴声拨动你的心弦,开启你的心扉,颤动你的心绪,抚慰你的心灵,将作者欣赏《风戏柳》的心情感受完完全全地表达出来,也让听众感受到了对大自然的亲近和对生活的热爱。《风戏柳》这首乐曲具有天然的美感,不仅体现了琵琶这种乐器的音色优势,还令听众感慨万分。吴玉霞女士创作的这首乐曲,是传世经典之作,我们要认真学习,全心体会,才能真正领悟到这首乐曲的深刻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吴玉霞.我的琵琶行[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10:40.
[2]汤亚汀.音乐人类学:历史思潮与方法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8:106.
[3]杨继陶.一九八〇年“上海之春”举行全国琵琶、钢琴邀请赛[J].人民音乐, 1980 (07) .
[4]乔建中.一谈琵琶动四方——吴玉霞琵琶音乐会杂感[J].人民音乐, 1995 (02) .
[5] 田青.“华韵九芳”与新古典主义[J].爱乐, 1997 (05) .
[6]张振涛.让琵琶永恒的行走——听读吴玉霞[J].人民音乐, 2010 (11) .
[7]杨红.田野中的音乐体验之研究——试分析有关中国民间综合演绎品种的音乐民族志理论与方法[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5 (04) .
[8]刘德海《换个语境“说”弹挑》,《每日必弹》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第95页。
[9]黄虎、苏丹《试论琵琶教育家刘德海先生》,2019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杰出民乐教育家评选活动现场发言(未发表)。
[10]刘德海《以寻求母语的心境走向田间——我对民间音乐的重新认识》《中国艺术报》2013年3月1日,第6版。
[11]刘德海《传统音乐教育的开悟篇》,2019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杰出民乐教育家评选活动现场发言(未发表)。
[12]刘德海《凿河篇》,《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1期,第16页。
(河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