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使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对德育教育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以“和文化”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具有岭南乡土特色的德育教育新路,通过文化德育的实施,完善学校各项德育管理规章制度,营造和谐的德育校园和班级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各项活动平台,达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实效。
关键词:和文化;德育教育;创新策略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校园面积大,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校园充足的待用地为学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校园地理条件优越,周边是火车南站等飞速发展的商圈、小区住宅。生源广,但是生源复杂,来自五湖四海,四分之一为钟村本地的孩子,其余为购房入读的和外来务工子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地域文化差别比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基础比较差,缺乏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家庭教育落后,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只养不教,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补习社或保姆,还有部分特殊家庭对孩子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使孩子出现偏激的思想、异常的行为,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所以,学校开展以“和文化”引领的文化德育,以钟村美好的岭南文化与风土,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浸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一、“和文化”引领下的文化德育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充分点明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教育部刚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是文化育人的新指引。显而易见,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也赋予了新方略,而发展核心就是文化。同时,丰富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文化是实现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成长。而文化德育,即以文化浸润德育,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品德成长。
孔子的“和为贵”与“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战国时期荀子的“和则一”,直至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是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校在这个时期提出以“和文化”引领的文化德育,这既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方略。
二、“和文化”引领下学校德育教育创新的策略
我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从整体着手,以番禺古邑地域背景下的岭南乡土文化为基点,站在时代的新视角,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建构学校德育新的生长点,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发展新途径,提高师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地域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创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现代公民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一)营造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
近几年,我校着力建设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在硬件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改造,不断改善学校布局。如:把原来大榕树下的泥泞草地进行硬底化,改造成学生休闲区;把教师办公楼下的空地改造成休闲书吧,并设置藏书室;在教学楼的连廊添置书台,方便学生课间进行阅读交流;开辟学校荒地,建成“钟秀农场”实践基地;学校走廊张贴与德育相关的标语,时时刻刻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我校提出以文育德,师礼育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注重言行礼仪。每学期初,学校制定每月德育教育的专题内容,班主任按照德育专题的内容组织好主题班会、中队活动,以活动内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我校严抓教师师德教育,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论水平及实操能力,做细做实常规管理,把常规管理和大队部红哨岗管理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在原有日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重新修订了《钟村第二小学章程》《钟村第二小学灵秀班级评比方案》《钟村第二小学灵秀少年评比方案》等规章制度,做到考查结果每日公布,每月汇总公布,并把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
(三)搭建活动平台,融入生活和岭南文化
我校紧紧围绕“以美浸润,体验活化”德育理念,学校德育处及大队部每年都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搭建活动平台,让德育融入生活和岭南文化。如:具有钟村特色的“古祠明礼”德育实践活动、“康公诞”节庆活动,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毕业班的“心怀感恩,扬帆远航”的毕业礼,以及钟村街关工委到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钟村街综合服务中心到校开展的各类家庭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教育效果显著,让德育教育的种子埋在学生心灵深处,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四)借助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各学科课堂是重要的德育阵地,德育必须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的德育素材,在《长城》课文教学时,通过观看有关长城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历中标出自己的生日,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然后,教师相机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的请在日历中标出来,可以吗?”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有了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了发展,从而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五)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
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创新。近年来,我校先后为家长开通校讯通、微信公众号。这样一来,学校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就更加方便了,在微信群中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各种活动通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各项安全教育、学生学习视频、学生的健康状况的反馈、育儿经验等,使家校进行有效的教育沟通,促进家校和谐、师生和谐。
总之,我校从全局出发,以“和文化”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具有岭南乡土特色的德育教育新路,通过文化德育的实施,完善学校各项德育管理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德育校园和班级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各项活动平台,达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朱丽梅.小学阶段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新课程(小学),2013(11).
[2]彭维娟.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2).
[3]陈合芹.小议加强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1(23).
[4]陈鹏军.对当下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
关键词:和文化;德育教育;创新策略
广州市番禺区钟村第二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校园面积大,有一定的办学基础,具备一定的硬件条件。校园充足的待用地为学校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巨大空间。校园地理条件优越,周边是火车南站等飞速发展的商圈、小区住宅。生源广,但是生源复杂,来自五湖四海,四分之一为钟村本地的孩子,其余为购房入读的和外来务工子弟等来自全国各地的孩子,地域文化差别比较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基础比较差,缺乏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家庭教育落后,部分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只养不教,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补习社或保姆,还有部分特殊家庭对孩子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使孩子出现偏激的思想、异常的行为,给学校的教育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所以,学校开展以“和文化”引领的文化德育,以钟村美好的岭南文化与风土,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浸润学生的心灵,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一、“和文化”引领下的文化德育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这充分点明了文化在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教育部刚颁发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强调“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实践要求”,这是文化育人的新指引。显而易见,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对中小学德育工作也赋予了新方略,而发展核心就是文化。同时,丰富的教育实践已经证明:文化是实现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动力,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道德成长。而文化德育,即以文化浸润德育,让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引领学生品德成长。
孔子的“和为贵”与“和而不同”,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到战国时期荀子的“和则一”,直至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思想体系的形成,“和”是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优秀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我校在这个时期提出以“和文化”引领的文化德育,这既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推进我校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新方略。
二、“和文化”引领下学校德育教育创新的策略
我校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从整体着手,以番禺古邑地域背景下的岭南乡土文化为基点,站在时代的新视角,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建构学校德育新的生长点,打造学校德育特色品牌,探索新时代“立德树人”发展新途径,提高师生的文化自信,增强我校德育工作的地域性、时代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实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创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的健康、和谐发展,为培养具有人文情怀、责任担当、优雅气质、乐观豁达的现代公民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一)营造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
近几年,我校着力建设和谐的校园德育环境。在硬件设施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改造,不断改善学校布局。如:把原来大榕树下的泥泞草地进行硬底化,改造成学生休闲区;把教师办公楼下的空地改造成休闲书吧,并设置藏书室;在教学楼的连廊添置书台,方便学生课间进行阅读交流;开辟学校荒地,建成“钟秀农场”实践基地;学校走廊张贴与德育相关的标语,时时刻刻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我校提出以文育德,师礼育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道德修养,注重言行礼仪。每学期初,学校制定每月德育教育的专题内容,班主任按照德育专题的内容组织好主题班会、中队活动,以活动内化学生的道德行为。
(二)完善学校德育管理制度
我校严抓教师师德教育,不断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论水平及实操能力,做细做实常规管理,把常规管理和大队部红哨岗管理制度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的作用,在原有日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重新修订了《钟村第二小学章程》《钟村第二小学灵秀班级评比方案》《钟村第二小学灵秀少年评比方案》等规章制度,做到考查结果每日公布,每月汇总公布,并把考核结果纳入班级量化考评之中。
(三)搭建活动平台,融入生活和岭南文化
我校紧紧围绕“以美浸润,体验活化”德育理念,学校德育处及大队部每年都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搭建活动平台,让德育融入生活和岭南文化。如:具有钟村特色的“古祠明礼”德育实践活动、“康公诞”节庆活动,一年级新生开笔礼、毕业班的“心怀感恩,扬帆远航”的毕业礼,以及钟村街关工委到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专题讲座、钟村街综合服务中心到校开展的各类家庭教育讲座、安全教育讲座等系列活动,教育效果显著,让德育教育的种子埋在学生心灵深处,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四)借助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各学科课堂是重要的德育阵地,德育必须通过学科教学来实现。如小学语文教学中,挖掘语文教材内容的德育素材,在《长城》课文教学时,通过观看有关长城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自豪感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赞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德育教育。如在“年、月、日”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在日历中标出自己的生日,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然后,教师相机提问:“同学们,你们有谁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吗?知道的请在日历中标出来,可以吗?”让学生在学习中不知不觉有了感恩意识,学会感恩。学科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的品德素养得到了发展,从而提高了德育的实效性。
(五)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教育
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有利于德育教育的创新。近年来,我校先后为家长开通校讯通、微信公众号。这样一来,学校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就更加方便了,在微信群中向家长传达学校的各种活动通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各项安全教育、学生学习视频、学生的健康状况的反馈、育儿经验等,使家校进行有效的教育沟通,促进家校和谐、师生和谐。
总之,我校从全局出发,以“和文化”为引领,探索出一条具有岭南乡土特色的德育教育新路,通过文化德育的实施,完善学校各项德育管理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德育校园和班级环境,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搭建各项活动平台,达到了良好的德育教育实效。
参考文献:
[1]朱丽梅.小学阶段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新课程(小学),2013(11).
[2]彭维娟.试论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途径[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12).
[3]陈合芹.小议加强小学德育教育[J].学周刊,2011(23).
[4]陈鹏军.对当下提高小学德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