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掌握慢性肾炎的病理特点,分析探索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临床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确诊为慢性肾炎的患者60位,平均分成两组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其中30位患者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例外30例患者用衣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治疗十五周后,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其中衣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组在治疗后尿蛋白量、血肌酐及动脉血压有明显的下降,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组在治疗前后尿蛋白量和动脉血压有明显下降,但是在血肌酐指数方面与治疗前比较相差不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衣那普利联合缬沙坦用药治疗更能有效降低尿蛋白、血肌酐和血压,更好的保护肾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缬沙坦;慢性肾炎;疗效
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袭、缓慢,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主。一般有尿检异常、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慢性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青壮年及儿童患病率较高,相当多的慢性肾炎患者最终发展到尿毒症而危及生命。蛋白尿、动脉高压和血肌酐是本病进展的风险因素,因此减少各项指标是延缓肾功能下降的主要措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和缬沙坦等药物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1,2]。现在分别对衣那普利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60例患者分别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食物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医院确诊为慢性肾炎的患者60位,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39±6)岁,其中男34例,女26例。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蛋白尿在1.0~3.5g/24h,血肌酐在165~263umol/L,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水肿。按照相应的治疗方法,把60例患者平均分为衣那普利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对60例慢性肾炎患者运用食物治疗法,食物标准必须低盐、低蛋白,把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0.8g,出现紧急情况时,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利尿、感染的控制。其中30例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缬沙坦160mg/d进行治疗,另外30例患者加用衣那普利10mg/d,联合缬沙坦160mg/d进行治疗,以15周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一个疗程后两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动脉血压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天检测血压,每2周查一次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氮素作为观察指标,最重要的是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记录,并查一次肝功能和肾功能。
1.4 疗效判定
根据慢性肾炎临床研究指导的原则,可按一下标准判定疗效:尿常规蛋白检查转阴说明已得到临床控制;尿常规蛋白减少2个或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肾功能基本正常,说明治疗有较好效果;有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或24h尿蛋白减少≦40%,肾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表现及各项指标无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或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实验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并用Ridit分析。各项指标如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动脉血压等的数据用配对t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动脉血压和尿蛋白量都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血肌酐,阿托伐他汀组与治疗前相互比较没有下降,计算得P值大于0.05,所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衣那普利组与治疗前比较下降程度明显,计算得P值小于0.05,所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的尿素氮值,均无下降,阿托伐他汀组与治疗前比较尿素氮值没有下降,计算得P值大于0.05,所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衣那普利组的尿素氮值在治疗后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所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阿托伐他汀组,主要表现为食欲差,经保肝治疗,随访肝功能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衣那普利组在治疗期间有两人出现轻度咳嗽,但经过相应治疗与措施,已得到控制,并继续在用药治疗。
2.3 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疗效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自身免疫、药物等都有可能成为该病的发病因素,但最终将导致的临床结果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该病临床表现主要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病性大量蛋白尿。尤其蛋白尿,使病情迁延难愈,长期蛋白尿可致肾小球硬化,是导致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3]。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首要措施是控制蛋白尿,并要防止肾功能恶化和防治合并症。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降脂药,它能有效降低血浆血脂水平。而降低血降血脂,能更好的保护肝脏功能不受破坏。近年研究表明[4],阿托伐他汀能影响细胞内的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炎症,使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减少或降低,已达到延缓肾功能恶化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灌流压,纠正肾小球内的高压力,减轻肾小球高滤过,从而减少蛋白尿的漏出[5]。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所以控制蛋白尿对于治疗慢性肾病至为重要。衣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能改善肾小球内的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并对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也有改善作用,通过以上机制,衣那普利能有效的控制蛋白尿。衣那普利不仅保护肾脏功能而且还能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及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损害。所以衣那普利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可减少尿蛋白以保护肾脏功能。
本实验结果显示出联合使用衣那普利和缬沙坦可降低尿蛋白量、血肌酐及动脉血压,而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只能降低尿蛋白量和动脉血量,对于血肌酐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在疗效方面衣那普利组联合缬沙坦使用能更好的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在降低24h尿蛋白血量、血肌酐和动脉血压方面明显更有效于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用药,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瑞琴,孟国政,孙书敏.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4):430~431.
[2]陈文广.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3例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6):126.
[3]王慧娟,郭永兵,杨保峰,等.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39~40.
[4]丁晨慧,李军平.阿托伐他汀治疗非依赖降脂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6):1222.
[5]叶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7):135~136.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缬沙坦;慢性肾炎;疗效
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起病隐袭、缓慢,临床表现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为主。一般有尿检异常、水肿及高血压病史,病程迁延,无论有无肾功能损害均应考虑此病,。慢性肾炎早期应该针对其病理类型给予相应的治疗,抑制免疫介导炎症、抑制细胞增殖、减轻肾脏硬化。青壮年及儿童患病率较高,相当多的慢性肾炎患者最终发展到尿毒症而危及生命。蛋白尿、动脉高压和血肌酐是本病进展的风险因素,因此减少各项指标是延缓肾功能下降的主要措施。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托伐他汀、衣那普利和缬沙坦等药物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1,2]。现在分别对衣那普利组和阿托伐他汀组的60例患者分别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食物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2012年医院确诊为慢性肾炎的患者60位,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39±6)岁,其中男34例,女26例。均符合慢性肾炎诊断标准,蛋白尿在1.0~3.5g/24h,血肌酐在165~263umol/L,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和水肿。按照相应的治疗方法,把60例患者平均分为衣那普利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每组30例。
1.2 治疗方法
对60例慢性肾炎患者运用食物治疗法,食物标准必须低盐、低蛋白,把蛋白质的摄入量控制在每天0.8g,出现紧急情况时,要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如利尿、感染的控制。其中30例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缬沙坦160mg/d进行治疗,另外30例患者加用衣那普利10mg/d,联合缬沙坦160mg/d进行治疗,以15周为一个疗程,比较治疗前、一个疗程后两者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及动脉血压的变化。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每天检测血压,每2周查一次尿常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尿氮素作为观察指标,最重要的是治疗一个疗程后,对各项指标进行测定记录,并查一次肝功能和肾功能。
1.4 疗效判定
根据慢性肾炎临床研究指导的原则,可按一下标准判定疗效:尿常规蛋白检查转阴说明已得到临床控制;尿常规蛋白减少2个或24h尿蛋白定量减少≧40%,肾功能基本正常,说明治疗有较好效果;有效,尿常规检查蛋白减少1个,或24h尿蛋白减少≦40%,肾功能有所改善。无效,临床表现及各项指标无改善或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或者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实验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并用Ridit分析。各项指标如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动脉血压等的数据用配对t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指标的统计学分析
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动脉血压和尿蛋白量都有所下降,与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对于血肌酐,阿托伐他汀组与治疗前相互比较没有下降,计算得P值大于0.05,所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衣那普利组与治疗前比较下降程度明显,计算得P值小于0.05,所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两组的尿素氮值,均无下降,阿托伐他汀组与治疗前比较尿素氮值没有下降,计算得P值大于0.05,所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衣那普利组的尿素氮值在治疗后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值大于0.05,所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不良反应
阿托伐他汀组,主要表现为食欲差,经保肝治疗,随访肝功能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肝脏转氨酶轻度增高;衣那普利组在治疗期间有两人出现轻度咳嗽,但经过相应治疗与措施,已得到控制,并继续在用药治疗。
2.3 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疗效见表1和表2
3 讨论
慢性肾炎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很复杂,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感染、自身免疫、药物等都有可能成为该病的发病因素,但最终将导致的临床结果是慢性肾功能不全。该病临床表现主要是伴有不同程度的血尿或蛋白尿,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肾病性大量蛋白尿。尤其蛋白尿,使病情迁延难愈,长期蛋白尿可致肾小球硬化,是导致肾脏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3]。临床上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首要措施是控制蛋白尿,并要防止肾功能恶化和防治合并症。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降脂药,它能有效降低血浆血脂水平。而降低血降血脂,能更好的保护肝脏功能不受破坏。近年研究表明[4],阿托伐他汀能影响细胞内的信号通路,抑制细胞炎症,使蛋白尿、血肌酐、尿素氮减少或降低,已达到延缓肾功能恶化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缬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能够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扩张出球小动脉降低灌流压,纠正肾小球内的高压力,减轻肾小球高滤过,从而减少蛋白尿的漏出[5]。
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所以控制蛋白尿对于治疗慢性肾病至为重要。衣那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它能改善肾小球内的高压、高灌注和高滤过,并对肾小球滤过膜选择通透性也有改善作用,通过以上机制,衣那普利能有效的控制蛋白尿。衣那普利不仅保护肾脏功能而且还能通过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及肾间质纤维化延缓肾损害。所以衣那普利在慢性肾炎的治疗中可减少尿蛋白以保护肾脏功能。
本实验结果显示出联合使用衣那普利和缬沙坦可降低尿蛋白量、血肌酐及动脉血压,而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和缬沙坦只能降低尿蛋白量和动脉血量,对于血肌酐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所以在疗效方面衣那普利组联合缬沙坦使用能更好的达到临床治疗效果,在降低24h尿蛋白血量、血肌酐和动脉血压方面明显更有效于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用药,临床可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瑞琴,孟国政,孙书敏.缬沙坦联合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38(4):430~431.
[2]陈文广.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33例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6):126.
[3]王慧娟,郭永兵,杨保峰,等.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0,7(4):39~40.
[4]丁晨慧,李军平.阿托伐他汀治疗非依赖降脂的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6):1222.
[5]叶华.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的临床观察[J].海峡药学,2011,23(7):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