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带有狂犬病病毒的狗、猫、狼、狐等动物咬伤人后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这是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习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的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据统计,人被各种动物咬伤患狂犬病的比例为:狗咬伤占80.07%,猫咬伤占9.25%,狼咬伤占0.64%,狐狸咬伤占0.03%,其他农畜咬伤占0.64%,其他原因引起的感染约占10%。
病死率100%
除了“疯狗”(常表现为眼红、流涎,消瘦、狂叫乱跑、见人就咬、行走不稳)咬人后,可以使人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得“狂犬病”以外,有的狗,猫虽无“狂犬病”表现,但却带有狂犬病病毒,这些貌似“健康”的带病毒动物咬人后,照样可使人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得“狂犬病”。此外,还有个别没被动物咬而感染的狂犬病例。
通常,人被“疯狗”咬伤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短者6~12天,长者数年)就会发病。病人先是发热头痛,然后怕风,尤其怕强的光线或者大的声音。病人对水非常恐惧,见到水,甚至听到水的声音或提起水,都会发生全身痉挛。这种痉挛逐渐加重,呈发作性:四肢抽搐,咽肌痉挛,头部和背部向后仰,牙关紧闭,抽风不止,呼吸困难,多汗流涎等,十分痛苦,最终出现肢体瘫痪,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为主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因此,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就显得很重要。
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应及时到医院彻底地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被咬伤者于第1、3、7、14、30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支)、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做到三管齐下。防止患病的动物唾沫中的狂犬病病毒沾染伤口,提倡用20%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冲洗后要用碘酊、酒精消毒;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也不宜涂软膏。如伤及头面部、伤口大且深,或伤及大血管,应在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再缝合包扎。
病死率100%
除了“疯狗”(常表现为眼红、流涎,消瘦、狂叫乱跑、见人就咬、行走不稳)咬人后,可以使人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得“狂犬病”以外,有的狗,猫虽无“狂犬病”表现,但却带有狂犬病病毒,这些貌似“健康”的带病毒动物咬人后,照样可使人感染狂犬病病毒而得“狂犬病”。此外,还有个别没被动物咬而感染的狂犬病例。
通常,人被“疯狗”咬伤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短者6~12天,长者数年)就会发病。病人先是发热头痛,然后怕风,尤其怕强的光线或者大的声音。病人对水非常恐惧,见到水,甚至听到水的声音或提起水,都会发生全身痉挛。这种痉挛逐渐加重,呈发作性:四肢抽搐,咽肌痉挛,头部和背部向后仰,牙关紧闭,抽风不止,呼吸困难,多汗流涎等,十分痛苦,最终出现肢体瘫痪,致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防为主
狂犬病是迄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因此,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就显得很重要。
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后应及时到医院彻底地清洗伤口、接种狂犬病疫苗(被咬伤者于第1、3、7、14、30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支)、使用抗狂犬病血清,做到三管齐下。防止患病的动物唾沫中的狂犬病病毒沾染伤口,提倡用20%肥皂水或0.1%的新洁尔灭反复冲洗;冲洗后要用碘酊、酒精消毒;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也不宜涂软膏。如伤及头面部、伤口大且深,或伤及大血管,应在注射抗狂犬病血清后再缝合包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