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而读,要讲究穷尽阅读。如果你要研究白居易,就要把有关白居易的资料通通搜集、全部阅读,这是目的决定的。
什么叫研究?什么叫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一,发现了前人的错误或不足;第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或有了新发现,做了前人没做过或者来不及做的事情;第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评估——这是层次比较低的研究。
现在有些论文的水平不算研究,而是简单重复,前面讲的三种价值它都不具备。曾有学生很认真地告诉我,说自己有了新发现,其实这个发现我已经见过了。这种研究作为学术训练没有问题,但作为研究成果就有问题了。以前我们做一些与国外重复的研究,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读不到他们的书。但现在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网上都可以查到。如果不查却自吹是新发现,就是剽窃。所以我要求研究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前人的成果,在导论或序言里写清楚前人做过哪些。这要求我们穷尽地阅读一本书。不仅要看,而且要尽量找到原始版本,有了新版还要注意它有什么补充或修订。有的人对一本书研究了很久,已经形成了成见,但作者去年其实修订过,一些错误早就纠正了。
我很少帮研究生选择论文题目。我跟他们说,能不能自己找到有特色的题目,是对你的第一次考试。有的人选题容量太大,有的题目又太琐碎。以研究为目的,要有明确的界限,找到不大不小的题目,但在这个范围之内,则要尽可能做得仔细、穷尽。
读书过程中,投机取巧往往要承担后果。有人会长期延续学术上的错误,有人就自觉不自觉地违反学术规范。复旦有个教授,被北京一位先生写文章批判为剽窃、学术不端。其中一部分观点我是不赞成的,说他自我剽窃,有些内容今天出过了明天又出。我认为这要看情况,如果社会有需要,这种做法就没错,当然他应该写清楚。文中有个证据,说他间接引用一篇文章,偏偏写自己引用了原始文献,问题就来了:他引用的书中把“Dover Strait”错翻成了“street”,译成“多福尔大街”。他如果照实说是从二手资料引用的,也没什么问题,可他非要说谎,于是被人质问“你这个复旦大学的博士,英文水平这么差吗”。其实这个错误我们每个人也许都犯过,我就差一点犯过。但起码应该查查原文,原文都不查,犯错误也是活该。
我在研究移民史的时候发现,中国农史中多处说到东晋初年已经开始在江西种小麦,我看后不大相信,小麦本来是黄河流域的,江西有种植的气候条件吗?另外从历史的角度看,北方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怎么会跑到江西来?但权威的农史都这么说,根据是《晋书》。所以我找到原文,发现是“江之西”。第一位专家漏掉了,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或者当时眼花。但错误一直保留,可见后面的人都没有查书。那这个“江”又是什么江?再往前看,原来是浙江,就是钱塘江。钱塘江西面種麦子很正常,因为当时的移民从北方来,皇帝建都在今天的南京,往东南就是今天钱塘江以西的地区,在这里种麦子能就近解决皇帝的需求。这么简单的错误,就是因为大家不愿意多看看多查查。所以我的看法是,做研究要做出成就,就要认认真真地去翻原始资料,要穷尽。
在今天这么好的检索条件下,如果你再偷懒,那就连作为研究人员的资格都没有。以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很快全世界所有图书馆以及全部的文字资料、数据、图像,都可以整合成一个大数据库,通过云计算技术和发展的终端让每个人随时提取。这种情况下,真正考验的是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你以前完全靠多看书、靠勤奋记忆,恐怕优势就不存在了。
(节选自《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日)
什么叫研究?什么叫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第一,发现了前人的错误或不足;第二,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或有了新发现,做了前人没做过或者来不及做的事情;第三,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评估——这是层次比较低的研究。
现在有些论文的水平不算研究,而是简单重复,前面讲的三种价值它都不具备。曾有学生很认真地告诉我,说自己有了新发现,其实这个发现我已经见过了。这种研究作为学术训练没有问题,但作为研究成果就有问题了。以前我们做一些与国外重复的研究,还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们读不到他们的书。但现在就不能这么说了,因为网上都可以查到。如果不查却自吹是新发现,就是剽窃。所以我要求研究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前人的成果,在导论或序言里写清楚前人做过哪些。这要求我们穷尽地阅读一本书。不仅要看,而且要尽量找到原始版本,有了新版还要注意它有什么补充或修订。有的人对一本书研究了很久,已经形成了成见,但作者去年其实修订过,一些错误早就纠正了。
我很少帮研究生选择论文题目。我跟他们说,能不能自己找到有特色的题目,是对你的第一次考试。有的人选题容量太大,有的题目又太琐碎。以研究为目的,要有明确的界限,找到不大不小的题目,但在这个范围之内,则要尽可能做得仔细、穷尽。
读书过程中,投机取巧往往要承担后果。有人会长期延续学术上的错误,有人就自觉不自觉地违反学术规范。复旦有个教授,被北京一位先生写文章批判为剽窃、学术不端。其中一部分观点我是不赞成的,说他自我剽窃,有些内容今天出过了明天又出。我认为这要看情况,如果社会有需要,这种做法就没错,当然他应该写清楚。文中有个证据,说他间接引用一篇文章,偏偏写自己引用了原始文献,问题就来了:他引用的书中把“Dover Strait”错翻成了“street”,译成“多福尔大街”。他如果照实说是从二手资料引用的,也没什么问题,可他非要说谎,于是被人质问“你这个复旦大学的博士,英文水平这么差吗”。其实这个错误我们每个人也许都犯过,我就差一点犯过。但起码应该查查原文,原文都不查,犯错误也是活该。
我在研究移民史的时候发现,中国农史中多处说到东晋初年已经开始在江西种小麦,我看后不大相信,小麦本来是黄河流域的,江西有种植的气候条件吗?另外从历史的角度看,北方的移民主要集中在江淮之间,怎么会跑到江西来?但权威的农史都这么说,根据是《晋书》。所以我找到原文,发现是“江之西”。第一位专家漏掉了,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或者当时眼花。但错误一直保留,可见后面的人都没有查书。那这个“江”又是什么江?再往前看,原来是浙江,就是钱塘江。钱塘江西面種麦子很正常,因为当时的移民从北方来,皇帝建都在今天的南京,往东南就是今天钱塘江以西的地区,在这里种麦子能就近解决皇帝的需求。这么简单的错误,就是因为大家不愿意多看看多查查。所以我的看法是,做研究要做出成就,就要认认真真地去翻原始资料,要穷尽。
在今天这么好的检索条件下,如果你再偷懒,那就连作为研究人员的资格都没有。以现在的发展趋势看,很快全世界所有图书馆以及全部的文字资料、数据、图像,都可以整合成一个大数据库,通过云计算技术和发展的终端让每个人随时提取。这种情况下,真正考验的是你的逻辑推理能力。如果你以前完全靠多看书、靠勤奋记忆,恐怕优势就不存在了。
(节选自《读书是非常个性化的事》,中国教育报2015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