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永葆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支撑,发挥着不可比拟的作用和优势。文章主要针对强化高校科研管理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展开深入的研究,并提出几点针对性的建议,以供相关人士的借鉴。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地方经济;高校;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103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9- 0240- 02
0 前 言
目前,加强科研管理创新对于提升地方经济建设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想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就必须要立足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现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从而推动地方经济朝着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方向发展。
1 阐述高校科研创新同地方经济之间的关联
高等学校是展开教育科研创新的发源地,对地方经济有着较大依赖性,其生存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地方经济。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主要来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水平决定着财政收入高低,二者之间是呈现正比例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高等教育科研创新高度的资金扶持。由此可见,高校科研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健康协调地稳步前行。
1.1 高等院校中教育的科研创新
对于高等院校中教育的科研创新来讲,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动力。现阶段,诸多高校都通过与校企合作,以将研发成果切实应用到企业之中,将其转化成企业实际生产力,为企业生产效率提供有利依据,进而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长效发展。
1.2 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若想使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可以加大当地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力度,号召当地政府给予高校资金支持与保障,促进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持续发展。
2 高校科研创新对地方经济建设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违
由于诸多高校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机制根深蒂固,高等教育重点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缺少对于科研创新的高度重视,对科研创新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市场观念有待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的差距,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因为我国诸多高校在展开科研创新工作时,并未与市场经济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程度不深,社会创新人才需求反馈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极容易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困境。
与此同时,企业对一些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存在着一定的质疑,认为其实用性与创新性不强,企业很难聘请到自己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严重限制着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2.2 校企之间欠缺实时交流,处理机制应用效率不高
因受当前现行的科研体制所影响,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未进行密切交流。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中,其二者目标有着明显的差异,限制了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进一步开展。而且科技与生产时所利用的优化机制欠缺,致使校企合作驱动力缺失。
此外,一些当地政府对校企合作缺少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在市场条件的驱动下,高校和企业都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因此导致校企之间无法切实构建出公平高效的利益处理机制。在专项资金问题上,一些政府并没有给予校企合作的运行形式、保障支持环境等方面提供高度的政策保证。
2.3 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
主要表现为缺少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一些地方高校过于注重科研,对科技开发较为漠不关心趋势,职称评定和人才选拔的重要指标主要集中在发表论文和成果获奖上,对成果转化缺少有效地激励。现阶段,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呈现出滞后趋势,利益分配方式缺少科学性依据,很难有效维护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收益,影响着产学研合作效率的提升。
3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
案例分析:浙江省某大学建校历史只有20余年,是一所面向全国的地方高校,该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服务高校,科研推动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利用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该学校取得了多项科研创新成果,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并且积极开展了校企合作活动,使学科研究方向更好地符合区域产业需求,学科特色得到了充分彰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评为“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单位”之一,值得其他高校借鉴与效仿。
3.1 加快转变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要想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对高等院校中的思想理念进行转变,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现在国家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经济建设而展开的。因此,高校必须要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进而培养出更多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推动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高校改革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要打破以往传统办学模式与应用机制,要将院校科技的优势充分彰显,从而构建出满足高校科研与社会发展的良性机制,促进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
3.2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校要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交流机制。高校要积极邀请企业内部优秀管理人员或者专业性人才,定期深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共同商讨目前市场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生产和科研问题,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造设计等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招聘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学生深入到企业担任职务,保证教师或者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同步进展。
此外,校企合作双方要积极构建科研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为日常交流创造必要的前提性条件,促进科研研讨会的正常进行。校企合作要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其中,地方高校要积极“走出去”开展类似于“博士教授进企业”活动,开展技术研发与咨询等服务,形成双向联动机制,通过学科建设组建研发公司,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构建目标。
3.3 制定出完善的评价激励政策
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政策引导与高校的政策支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制定出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实际需求的评价激励政策,基于多个层面来评价教师对社会所貢献的业绩,从而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建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激励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严格协调与规范资金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调动高校教师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研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势在必行,从而能够稳步促进地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创新要结合地方产业实际需求,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创新学科优势,凸显学科特色,加强校企合作的交流,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制定完善的评价激励政策,实现地方经济与高校互利共赢、服务合作的科研创新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文生. “教学服务型”定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5-9.
[2]谷静,朱凌玲. 新常态下旅游职业院校科研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路径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5.
[关键词]科研管理;创新;地方经济;高校;建议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7. 19. 103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7)19- 0240- 02
0 前 言
目前,加强科研管理创新对于提升地方经济建设水平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想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就必须要立足创新,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实现科研成果的顺利转化,从而推动地方经济朝着更具广度和深度的方向发展。
1 阐述高校科研创新同地方经济之间的关联
高等学校是展开教育科研创新的发源地,对地方经济有着较大依赖性,其生存与发展主要得益于地方经济。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主要来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经济水平决定着财政收入高低,二者之间是呈现正比例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给予了高等教育科研创新高度的资金扶持。由此可见,高校科研创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健康协调地稳步前行。
1.1 高等院校中教育的科研创新
对于高等院校中教育的科研创新来讲,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出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动力。现阶段,诸多高校都通过与校企合作,以将研发成果切实应用到企业之中,将其转化成企业实际生产力,为企业生产效率提供有利依据,进而促进了地方经济建设的长效发展。
1.2 地方经济发展
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若想使一个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可以加大当地高等教育科研创新力度,号召当地政府给予高校资金支持与保障,促进高等教育科研创新持续发展。
2 高校科研创新对地方经济建设中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高校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同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违
由于诸多高校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机制根深蒂固,高等教育重点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学习,缺少对于科研创新的高度重视,对科研创新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市场观念有待提高。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出现了一定的差距,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现象。因为我国诸多高校在展开科研创新工作时,并未与市场经济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市场需求的了解程度不深,社会创新人才需求反馈机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极容易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困境。
与此同时,企业对一些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还存在着一定的质疑,认为其实用性与创新性不强,企业很难聘请到自己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严重限制着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2.2 校企之间欠缺实时交流,处理机制应用效率不高
因受当前现行的科研体制所影响,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并未进行密切交流。校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中,其二者目标有着明显的差异,限制了校企之间深度合作的进一步开展。而且科技与生产时所利用的优化机制欠缺,致使校企合作驱动力缺失。
此外,一些当地政府对校企合作缺少专项资金和政策扶持。在市场条件的驱动下,高校和企业都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权利,因此导致校企之间无法切实构建出公平高效的利益处理机制。在专项资金问题上,一些政府并没有给予校企合作的运行形式、保障支持环境等方面提供高度的政策保证。
2.3 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构建
主要表现为缺少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一些地方高校过于注重科研,对科技开发较为漠不关心趋势,职称评定和人才选拔的重要指标主要集中在发表论文和成果获奖上,对成果转化缺少有效地激励。现阶段,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机制呈现出滞后趋势,利益分配方式缺少科学性依据,很难有效维护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收益,影响着产学研合作效率的提升。
3 加强高校科研创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
案例分析:浙江省某大学建校历史只有20余年,是一所面向全国的地方高校,该学校始终坚持“地方服务高校,科研推动发展”的原则,充分考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利用科技创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该学校取得了多项科研创新成果,建立了科技创新平台。并且积极开展了校企合作活动,使学科研究方向更好地符合区域产业需求,学科特色得到了充分彰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评为“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十大优秀单位”之一,值得其他高校借鉴与效仿。
3.1 加快转变思想观念
高等教育科研创新要想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就需要对高等院校中的思想理念进行转变,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和水平。现在国家所有工作都是围绕经济建设而展开的。因此,高校必须要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进而培养出更多应用创新型人才,为推动社会发展奠定基础。高校改革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要打破以往传统办学模式与应用机制,要将院校科技的优势充分彰显,从而构建出满足高校科研与社会发展的良性机制,促进地方经济的迅猛发展。
3.2 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关系
高校要与地方企业保持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产学研的密切合作,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交流机制。高校要积极邀请企业内部优秀管理人员或者专业性人才,定期深入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共同商讨目前市场与企业密切相关的生产和科研问题,让学生了解企业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改造设计等问题,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与此同时,企业也可以招聘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者学生深入到企业担任职务,保证教师或者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同步进展。
此外,校企合作双方要积极构建科研创新信息交流平台,为日常交流创造必要的前提性条件,促进科研研讨会的正常进行。校企合作要始终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其中,地方高校要积极“走出去”开展类似于“博士教授进企业”活动,开展技术研发与咨询等服务,形成双向联动机制,通过学科建设组建研发公司,与企业联合共建实验室与工程技术中心等研发创新平台,实现校企合作的长效构建目标。
3.3 制定出完善的评价激励政策
在产学研合作中政府政策引导与高校的政策支持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制定出满足服务区域经济实际需求的评价激励政策,基于多个层面来评价教师对社会所貢献的业绩,从而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创建产学研合作的良好氛围,激励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区域经济,严格协调与规范资金管理、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充分调动高校教师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4 结 语
综上所述,加强高校科研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势在必行,从而能够稳步促进地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因此,地方高校科研创新要结合地方产业实际需求,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创新学科优势,凸显学科特色,加强校企合作的交流,政府要发挥出自身的引导性作用,制定完善的评价激励政策,实现地方经济与高校互利共赢、服务合作的科研创新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宋文生. “教学服务型”定位: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4):5-9.
[2]谷静,朱凌玲. 新常态下旅游职业院校科研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路径探究[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