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提升电气专业教学水平,笔者尝试了多项教学改革,并认为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从师资分配、设施设备、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关键词:电气技术 教学改革 一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电类课程比较难学,原因有以下方面:电流、电压看不见、摸不着,原理分析要靠想象推理;电路设计制作正确才能通电,否则有可能损坏元器件,不能像机械专业一样可以进行尝试装配;电气故障维修原因多种多样,重复性少,一般只有懂得原理才能排除故障,对知识和分析能力要求高;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相关性大,如果基础课程没学好,后面很难学好。
为了提升电气专业教学水平,笔者尝试了许多教学改革,发现“基于学科体系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在原有的学科体系上进行改革,兼顾现有的师资、设备、考评体系,最有利于课改工作推进。
一、师资调整
改革初期,理实一体化教学只是个别教师的尝试,因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老师要备课、批改作业、维护实验实训设备、准备实验实训元器件,工作量很大,课改积极性受影响。将个别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转变为全校专业教师的集体行动,要从教师管理层面作相应调整。
笔者学校现有电工电子教师23名,其中,有年纪大、知识结构老化的教师,也有课堂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将现有教师分成三类,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第一类是课堂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做实验实训室管理,一位教师管理2~3个实验实训室,负责实验实训室设备的维修保养、课前材料和设备的准备,配合课程主讲老师进行实验和实训教学。第二类是年纪大、知识结构老化的教师担任基础课主讲老师,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第三类是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专业技术课程主讲老师,如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变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强化实训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电气技能。
各位主讲老师在学期初排出实验、实训进度表交给实验实训室管理老师,管理老师统配学院实验实训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二、实训室建设
实验实训室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院系领导在实训室的建设中起架设框架、监督检查的作用。
所谓架设框架就是确定实验实训室名称、工位数,总体目标是每门专业基础课程都配实验,每门专业技术课程都有实训。具体的设备招标、采购可以由实验实训室管理老师和课程主讲老师共同协商完成,这样可以责任到人,如有设备问题会及时维修或联系生产厂家,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院系主管领导负起监督作用,召集相关领导、资深教师召开听证会,让负责采购的老师介绍招标过程,说明采购理由,做到货比三家、经济实用,尽量杜绝在采购环节中出现商业贿赂现象。
还应鼓励专业教师自己研制实训设备。目前,学校智能化电气教学设备已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自行研制的智能寻线机器人设计项目在2012年浙江省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完善教学模式
“基于学科体系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就是基本保持原有的学科体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且每门专业课中必须有对应的实验或实训,即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学生个性有差异,有的学生在正常教学课时内无法完成实验、实训,影响后续课程的进程。为此开放一个综合实训室,放置一些仪器仪表,让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夜自修进行实验或实训,尤为必要。
为了完善高级工班学生的综合技能,除了要求学生考取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外,还要求学生完成高级工毕业作品的制作,并就制作过程进行答辩,答辩内容涉及图纸、原理、材料选用、制作过程、调试过程、性能指标等,学生不仅需要做出來而且还能答出来。作品制作和研修阶段的学习方式是交流、研讨、试验,从方案讨论、材料选用、制作过程、制作(设计)过程撰写等,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提升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
四、探究评价机制
好的评价机制可以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促使教师认真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此,学校电气技术专业一年级电工基础课程的技能检测由市教研室组织外校老师来监督。在中、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时,聘请社会技能考评员参与。在高级工作品制作答辩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同时,老师应根据现有实验实训设备编写实验实训项目课题集,作为专业教材的补充部分。教学评价重在日常考核,在日常考核中强化实验实训教学的高效、有序、规范将是学校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其自身技能特长,如有的主攻单片机技术,有的主攻PLC技术,有的主攻数控维修技术等,从而促进学生的未来就业。
关键词:电气技术 教学改革 一体化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反映电类课程比较难学,原因有以下方面:电流、电压看不见、摸不着,原理分析要靠想象推理;电路设计制作正确才能通电,否则有可能损坏元器件,不能像机械专业一样可以进行尝试装配;电气故障维修原因多种多样,重复性少,一般只有懂得原理才能排除故障,对知识和分析能力要求高;电类专业基础课程与后续课程相关性大,如果基础课程没学好,后面很难学好。
为了提升电气专业教学水平,笔者尝试了许多教学改革,发现“基于学科体系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在原有的学科体系上进行改革,兼顾现有的师资、设备、考评体系,最有利于课改工作推进。
一、师资调整
改革初期,理实一体化教学只是个别教师的尝试,因为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老师要备课、批改作业、维护实验实训设备、准备实验实训元器件,工作量很大,课改积极性受影响。将个别教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转变为全校专业教师的集体行动,要从教师管理层面作相应调整。
笔者学校现有电工电子教师23名,其中,有年纪大、知识结构老化的教师,也有课堂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将现有教师分成三类,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第一类是课堂管理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做实验实训室管理,一位教师管理2~3个实验实训室,负责实验实训室设备的维修保养、课前材料和设备的准备,配合课程主讲老师进行实验和实训教学。第二类是年纪大、知识结构老化的教师担任基础课主讲老师,电工基础、电子技术等专业基础课程必须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让学生扎实掌握专业基础课程。第三类是年富力强的教师担任专业技术课程主讲老师,如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单片机技术、变频技术、传感器技术等专业主干课程,强化实训环节,让学生真正掌握电气技能。
各位主讲老师在学期初排出实验、实训进度表交给实验实训室管理老师,管理老师统配学院实验实训设备,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二、实训室建设
实验实训室建设在专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院系领导在实训室的建设中起架设框架、监督检查的作用。
所谓架设框架就是确定实验实训室名称、工位数,总体目标是每门专业基础课程都配实验,每门专业技术课程都有实训。具体的设备招标、采购可以由实验实训室管理老师和课程主讲老师共同协商完成,这样可以责任到人,如有设备问题会及时维修或联系生产厂家,确保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院系主管领导负起监督作用,召集相关领导、资深教师召开听证会,让负责采购的老师介绍招标过程,说明采购理由,做到货比三家、经济实用,尽量杜绝在采购环节中出现商业贿赂现象。
还应鼓励专业教师自己研制实训设备。目前,学校智能化电气教学设备已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自行研制的智能寻线机器人设计项目在2012年浙江省第四届中等职业学校师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一等奖。
三、完善教学模式
“基于学科体系的一体化课程改革”就是基本保持原有的学科体系,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且每门专业课中必须有对应的实验或实训,即实行理实一体化教学。由于学生个性有差异,有的学生在正常教学课时内无法完成实验、实训,影响后续课程的进程。为此开放一个综合实训室,放置一些仪器仪表,让跟不上进度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夜自修进行实验或实训,尤为必要。
为了完善高级工班学生的综合技能,除了要求学生考取维修电工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外,还要求学生完成高级工毕业作品的制作,并就制作过程进行答辩,答辩内容涉及图纸、原理、材料选用、制作过程、调试过程、性能指标等,学生不仅需要做出來而且还能答出来。作品制作和研修阶段的学习方式是交流、研讨、试验,从方案讨论、材料选用、制作过程、制作(设计)过程撰写等,都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提升学生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等。
四、探究评价机制
好的评价机制可以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促使教师认真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为此,学校电气技术专业一年级电工基础课程的技能检测由市教研室组织外校老师来监督。在中、高级维修电工技能鉴定时,聘请社会技能考评员参与。在高级工作品制作答辩时,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同时,老师应根据现有实验实训设备编写实验实训项目课题集,作为专业教材的补充部分。教学评价重在日常考核,在日常考核中强化实验实训教学的高效、有序、规范将是学校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其自身技能特长,如有的主攻单片机技术,有的主攻PLC技术,有的主攻数控维修技术等,从而促进学生的未来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