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与朝鲜战争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iah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停战后,彭德怀司令员视察非军事区

  沈志华手握方向盘,侃侃而谈。他是华东师大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朝鲜战争是他多年来倾力研究的课题。今年7月27日,是 《朝鲜停战协定》签订暨“抗美援朝胜利”60周年。沈志华口中的他,是指新中国首任国防部长、十大元帅排名第二的彭德怀。
  1950年10月4日,毛泽东电召彭德怀,火速从西安赶到北京,商议是否抗美援朝。当时,他是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卷起开发大西北的图纸资料就上了飞机。
  当天下午四点来钟,迎接他的小轿车直入中南海丰泽园——毛泽东与政治局委员们已在那里开会一个多小时。尽管全无思想准备,但坐定后,彭德怀立即意识会场氛围的不同寻常。很快,通过参会者发言,他领悟到会议议题。
  “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打这一仗。”元帅聂荣臻日后回忆,当天这是多数人的倾向。反对的理由是,中国已经历数十年战争,国民经济蒙受重大损失,战争创伤亟待恢复,财政又十分困难。另外,国内还有部分边远地区与沿海岛屿尚未解放。而新解放区尚未进行土地改革,新建的各级政权还不巩固。况且,解放军武器装备远远落后于美军,更无制空权与制海权。……接近尾声时,毛泽东谈出自己的想法,“别人处在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样说,心里也难过。”
  这一晚,彭德怀入住北京饭店309房间。18年后,1968年9月,顶着“反党”罪名、已被关押的他,提笔写道:
  “当晚怎么也睡不着,……我想着美国占领朝鲜与我国隔江相望,威胁我东北,又控制我台湾,威胁我上海,东北,它要发动侵略战争,随时都可以找到借口。
  “我把主席的四句话 (别人处在国家危急的时刻,我们站在旁边看,不论怎么说,心里也难过) 反复念了十几遍,体会到这是一个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指示。
  “我想到这里,认为出兵朝鲜是正确的,是必要的,英明的决策,而且是迫不及待的,我想通了,我拥护这一英明决定。”
  对于参战,彭德怀确实显得迫不及待。10月12日,远在莫斯科的周恩来发来坏消息,斯大林不愿派苏联空军入朝配合作战。面对犹豫的毛泽东,彭德怀称“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并电令邓华等人“出兵方案不变”。
  10月25日,中共中央正式致电,由彭德怀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此时他已秘密入朝6天,见过金日成,完成多项军事部署。就在这天上午,在朝鲜温井以北和双水洞地区,志愿军歼灭南韩军队千余人,首战告捷。
  一个月后,11月25日上午,随军翻译毛岸英在美军战机轰炸时牺牲,彭德怀幸免于难。多年以来坊间传闻,彭德怀后来在政治运动中饱经磨难,与此相关。
  “那是人们的猜想,”沈志华一口否认:“毛岸英牺牲后,时任总参作战部部长李涛曾专门上报中央军委,证实毛岸英赴朝与彭德怀没有关系。当时,李克农、聂荣臻等人商量,彭德怀此去,要跟苏联高层接触,需要一个好翻译。他们想到了毛岸英。他俄语好,人又可靠,高级机密不会泄露。于是毛岸英临时顶替另一人选,第二天上阵。毛泽东知道这些情况。”
  他又补充,“领袖人物,这个心胸还是有的。”
  朝鲜战争分五次战役,其间彭德怀与毛泽东不是没有摩擦。
  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将美军打到三八线,就下一次战役时间与是否过三八线问题,他曾给毛泽东发电报:
  “如能歼灭南朝鲜1、6两师,美24师,骑1师或给予歼灭性打击时,我即将越三八线相机取得汉城。如上述敌人不能给予歼灭性打击时,即使能越过三八线或取得汉城亦不宜做。因过远南进,将敌驱至大邱、大田一带,会增加以后作战困难,故拟在三八线以北数十里停止,让敌占三八线,以便明年再战时歼灭敌主力。”
  两次战役后,志愿军伤亡惨重。同时,当地已入冬,战士们没有冬装,出现严重冻伤,这些都让彭德怀很焦虑。在电报里,他没直说不好继续作战,但透露“此役结束后,需补新兵。……目前,粮、弹、鞋、油、盐均不能按时接济,主要原因是无飞机掩护,铁道运输全无保证,随修随炸”等。
  对他的军队休整过冬方案,毛泽东密电指示,过了三八线再休整。于是他又回电,“大意是说,打过三八线,估计问题不大。你让我过,我就执行你的命令,但将来能否守住,我没有保障。”
1953年7月28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

  “这话里面就蕴藏一点不驯服。”沈志华说。
  战局发展果然应验了彭德怀的判断。“第三次战役虽突破三八线并攻占汉城,但联合国军是主动撤退的,中朝联军除占了些地盘,没对敌人作战部队造成什么创伤。鉴于此时志愿军在战场上已成强弩之末,他于1951年1月8日命令部队停止进攻,全军休整。此举引起朝鲜方面强烈不满和反对。”
  沈志华披露,同盟背后,彭德怀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分歧严重,“就是否南进追击,争吵更加厉害”。
  会议记录显示,1951年1月11日下午5时,彭德怀与金日成、时任朝鲜外务相朴宪永在君子里司令部会谈,彭对二人发怒:“你们过去说美国不会出兵,从不设想如果美国出兵怎么办,你们认为美国一定会退出朝鲜,但不考虑一下如果美军不退出朝鲜怎么办?你们希望速胜,而又不作具体准备,其结果只延长战争,你们把战争胜利寄托于侥幸,就可能把战争引向失败!志愿军休整补充需两个月,没有相当准备前,1个师也不能南进。如果认为我彭德怀的中朝联军总司令不称职,可以撤职,以至杀头!”
  在场所有人听后,陷入沉默。
  “他的脾气比较暴躁,生性倔强。”沈志华说,彭德怀在庐山会议“出事”后,金日成曾致电外交部,“表明他非常赞同对彭的处理,并要求亲见毛泽东,有很多事要对其说。其实抗美援朝中,他很清楚,很多事并不由彭德怀决定。”
  谈到这位中共高级将领后来命运的转折,沈志华一语中的:“江山易改,秉性难移。”
其他文献
许多人期待小渊优子能够尽早成为日本首相,全面提升中日友好关系。这次政治资金丑闻,让小渊优子与首相宝座的距离拉大不少。  小渊优子辞职了。  这位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被指控将政治捐款用于购买化妆品等与政治无关的事项。在递交辞呈后的记者招待会上,小渊优子对着镜头深深鞠躬,面对眼前的一排话筒,她面容紧绷,瞪大双眼,镇定陈述:“作为内阁的一员,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希望表达由衷的歉意。”她也否认将辞去国会议员职务
梁实把采访约在了成都市区的一家茶馆。最近几年,高考前夕,他都来此复习功课。  记者选了一个窗靠路边、光线看起来还不错的小包间。后到的梁实一进房间,就笑哈哈地嚷嚷着要换房间,他说,太压抑了,不想让生活也成了考场。  这是2012年高考结束后的第一天,也是梁实自1983年之后的第16次高考。  出房间时,茶馆的女服务员问梁实考得怎么样,他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嘴里重复了6次“考得不好”。  当有人问他
在一次习作教学高级研修活动中,干国祥老师执教了一节作文指导课作为研讨案例。课前,他说:“这一课,我为何捷而上。”干老师知道我在儿童习作教学领域探索20多年,如今已入瓶颈,找不到突破口,做得很辛苦。于是把这一课“献”给我,说是向我致敬,但我知道他是要通过这一课给予我启发——习作课到底教什么?  干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的习作“学写童话”。我看过不少老师上这节课,大多先创设情境,进行动
马良的拍摄进行了3天。第一天,我找到那辆老式公交车时,他已经钻进车里工作了。伙伴方岚说,马良的习惯是连续拍10个小时,不进食,偶尔喝点饮料。  不远处,一辆大卡车敞着侧门,车里四层铁架上,十来只塑料收纳箱,每只都用蓝水笔标了来头:面具、鞋子、帽子、气球、蝴蝶,这些东西一半来自马良的私藏,另一半是出发前专门采集的。  在广州,他悄悄选了两处场景,一间闲置的家具展示厅,那里有一只真人大小的蓝皮机器人;
在民国割据称雄的军阀集团中,滇系是比较特殊的一支地方军事势力,“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这句话不但适用于四川,也同样适用于包括了云、贵、川的整个大西南。  令人惊讶的是,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曾以“新学”著称,不但有完善的新式军校教育、有自给自足的现代兵工厂,还有令人耳目一新的市政建设。在重九起义、护国战争、抗日战争等历史性节点上,云南乃至整个大西南都扮演过先驱者的角色。跟“生下来就是军阀”
1994年我结婚当天,多想把手上捧着的香槟色花球抛给她,因为我认为她是最适当的人选,我想把这份喜气交到她手上,可是我不知道她在哪里。  婚后不久,我和朋友在君悦酒店茶叙,接到她打来的电话,“你在哪儿啊?我想把花球抛给你的……”我一连串说了一大堆,她只在电话那头轻轻地笑,“我在清迈,我有一套红宝石的首饰送给你。”那是我和她最后的对话。  1980年,她在洛杉矶,我在三藩市,她开车来看我,我们到Uni
2003年,国际女子职业网联赛(WTA)总裁拉里·斯科特在温布尔登约见了16岁的莎拉波娃和她的家人,当时在职业赛场初试身手的莎拉波娃世界排名92位。那次会面是讨论女子巡回赛的年龄限制——莎拉波娃可以打多少场比赛,规则是什么……“会面结束后,我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这个16岁的小姑娘总有一天会进入世界前五名。”  之后几年,莎拉波娃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几进几出,虽然曾经因伤休养而跌至百名开外,但她不想因为
桂秋大妈在睡梦中去世了,享年75岁。她是我小学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因为都姓牟,不在学校时我就喊她大妈。她教学水平高,非常严厉,我没少挨她的教鞭,也没因为挨了教鞭而把数学成绩提高多少。她打学生跟教学一样,都很用力,以至于我现在回忆起来,手还隐隐作痛。  我工作后陆续发表了一些东西,我妈就拿给她看,有的她就留下了,谁去她家她就拿给谁看。我回老家时她鼓励我坚持写下去,还说我“一定能写出来”。  桂秋大妈在
马悦然  生于1924年,诺贝尔文学奖18位终身评委之一,也是著名汉学家,毕生致力于汉学研究,翻译过《水浒传》《西游记》《桃花源记》和辛弃疾的大部分诗词等,组织编写了《中国文学手册》,并向西方介绍了《诗经》《论语》《孟子》《史记》《礼记》《尚书》《庄子》、《荀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  一  切都是假装!”白猫说,“今天晚上有一个北欧的老外假裝做一个关于六言诗的演讲。假装听的人假装他讲的主题是‘颁发
父亲是个怪人,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若是现在,人们或者会说他很酷;但在他那个年代,委实没什么好日子过。  父亲曾是村里学校的老师,在那个火红的年代,他是个孤独的人,没有朋友,当然,那时候没几个人有朋友,家人都不可信。一群人在村口说毛主席的好,父亲路过,脱口说了句:毛润之也会犯错。就这样他成了现行反革命。他们给他戴上高高的纸糊的帽子,烧红铁条,在我家的大砧板两个角上钻了孔,用牛绳穿过去挂到我父亲的脖子